第490章
沈福成说完之后转身离开。须弥彦等沈福成走了之后坐下来思考,矢志弥恒这个人武艺非常厉害,他能两次从大宁逃出来就足以说明一切,第一次他逃出来的时候廷尉府和各地官府追的不是不紧还是被他逃了,第二次是他亲自追的,依然被矢志弥恒逃了,所以这人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容小觑。
正因为如此除掉矢志弥恒就成了当务之急,若他将来真的接受桑国水师,必然是大宁的心头之患。
可是矢志弥恒这个人不好杀,他基本上不离开东门岛水师营地,而且身边高手很多,这个人又狡猾多端,对谁都不会真的信任,所以想除掉这样一个对手必须有缜密的计划。
缜密的计划。
须弥彦托着下巴想了很久,然后发现缜密的计划这种事果然自己不太擅长啊,若是李不闲那个家伙在就好了,那家伙表面上看起来老实巴交人畜无害,可是那双小眼睛一转就特么全是馊主意,坏点子多的是,须弥彦经常想着这大概也是李不闲他们家族遗传的能力。
与此同时,东疆。
仆月在城里住着,每日都会出去闲逛,他也不敢每日都在茶爷居所门口路过,他很清楚,只要连续两天路过同一个地方,那些该死的宁人就立刻会盯上他,以往他做事的时候哪里会有这么多顾虑,到了宁国之后才明白,当年大楚那般强盛能被宁所灭不是没有道理。
连续几天无所事事,最终还是决定出城去找手下汇合商量一下办法,他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除了硬闯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然而硬闯只能是死路一条。
出了城门之后他一路往海边走,他的手下人住在靠近大海的山上,虽然是冬天山看起来光秃秃的,不过山里藏身更容易,况且有山洞的地方取暖点火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他走的并不急,一路上像是观光一般缓缓而行,还会时不时停步看看山石奇诡处,然后再迈步向前,这般走走停停到了中午才上山,上山之后再没有人能看到他才加快脚步,藏身的地方是提前看好的,用了两天时间才确定这里最合适,他的记忆力向来很好,所以找到地方没走一步冤枉路。
走到距离山洞还有大概一里左右的地方他抬头看了看,觉得不对劲,这个距离,为什么没有人从暗处出来见他?如果他的人连这个距离都不设防的话,那么还有什么用,想到这是时候心里猛的一紧,全身的肌肉也跟着动了一下。
所以仆月立刻转身。
没有丝毫迟疑的立刻转身,大步下山。
山洞口,楚剑怜迎风而立,他站在那等着会有谁来,他已经等了两天两夜,山洞里的一地死尸都已经冻僵,而他却好像根本不畏风寒。
这个世上最不像凡人的就是楚剑怜,他不需要点火取暖,他也不需要厚厚的冬衣,他甚至不需要再如年轻时候一样每天勤奋练剑,他像是一个已经超脱出尘世之外的人,很不科学的样子。
就在仆月走到距离山洞大概一里之外的地方转身离开,站在山洞口的楚剑怜也放弃了自己继续等下去的念头,虽然他不畏惧风寒也不觉得站在这是很无聊的一件事,他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想发呆一样一整天,然而他饿了。
饿了是不能忍受的事,尤其是像他这样的人,吃对他来说已经是这个世上位数不多的享受,从山上缓步走下来,然后他发现在一处石阶上有些不对劲,他看起来是一个很随意的人,然而他的观察力无比的精细,他确定这一层的石阶自己上来的时候没有坏,此时却坏了。
在仆月站在此处反应过来不对劲的那一刻,身上的劲力骤然绷紧,心中一动的同时力随心动,脚下便重了不少,石阶被踩碎了一块,这是一个强者的自然反应。
楚剑怜看着那层石阶,走过去,站在相同的位置,感受了一下后脸色微微变了变。
力在足尖。
他让开位置地图看了看,碎的地方碎的更严重了些,因为他发力的时候也一模一样。
于是楚剑怜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急匆匆下山的仆月没有回头看,一口气跑到山下才找了一棵树跳上去,取了千里眼出来往对面上山的石阶小路看,于是就看到了站在那个位置在思考着什么的楚剑怜,在那一瞬间仆月就想到了这个人他曾经遇到过,擦肩而过,还问了他一句话,只是那一句话,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这辈子最强的对手,那人带给他的压力犹在他师尊心奉月之上。
“在感受我的发力?”
仆月仔细看着,然后猛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也顿时变得不那么好看起来。
西疆。
过了年之后沈冷和二皇子韩唤枝他们回到了西甲城,城里过年的气氛远比在吐蕃那边浓的多,城中商铺都已经重新营业,看似强大的西域联军并没有攻破西甲城的城门,商户们也一步都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从没有怀疑过西疆战兵能不能守得住。
一家酒楼中,谈九州设宴款待。
二皇子说什么也不肯坐在主位,所以谈九州坐在那第一个举杯,众人全都跟着举杯。
“我要回去了。”
谈九州看向沈冷笑了笑:“陛下的旨意已经到了,我已卸任西疆重甲大将军,所有事都已经交接完,以后是他在这。”
他看向唐宝宝:“一个我最欣赏的年轻人,十年前我第一次请辞,陛下问我谁可接任,我说唐家里有几个年轻人看起来都很出彩,最出彩的莫过于唐宝宝,陛下问我出彩在何处,我说除了名字不出彩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出彩。”
唐宝宝捂脸:“大将军......”
谈九州笑道:“不过名字这种事无需多在意,第一次知道你名字的时候我笑了一刻那么久,现在再想起来也就是随便笑笑.......”
唐宝宝叹道:“我写信回家让我们老太太和大将军打一架吧。”
谈九州大笑:“可不敢打,你应该听说过,二十年前你家老太太去长安觐见陛下,同时去的还有南疆狼猿大将军石元雄,当然也有我,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就说要比试一下,石元雄还说念在你家老太太是女流让她一条胳膊,然后你家老太太说那样打太慢了,选个快的方式决出胜负,毕竟大家都很忙,石元雄就答应了,你家老太太说咱们一对一拳的打,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看谁先认输。”
“石元雄是个大男人,怎么好意思答应这种比试方式,可是你家老太太执意要这么干,石元雄无奈,但是要求你家老太太先打第一拳,你家老太太答应了,一拳打在石元雄胸口,石元雄退了三步远,但是接住了这一拳,轮到石元雄出手,他不敢去打要害,也不敢打不太好的地方,所以只好朝着肩膀象征性的比划了一拳,刚一接触,你家老太太就躺地上了,讹了石元雄三千两银子。”
唐宝宝捂脸。
谈九州叹道:“关键是,石元雄还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跟我借了一千五百两。”
他看向唐宝宝:“所以,你让我和你家老太太去打一架?”
沈冷想了想,摇头:“不能去,现在物价不一样了。”
所有人都看向他。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唐家老太太
提到唐家那位老太太只怕整个大宁熟悉的人不多,因为那位老太太低调的不像话,基本上从不出门,也很少与人打交道,但是凡是层面到了一定高度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太太的能量之大,只怕犹在四疆大将军之上。
当年陛下初登大宝,身边没多少人可用,真的算是举步维艰,而第一个给陛下写信的人就是她,一封信送到陛下手里,只一句话,唐家上下随时听候陛下调遣,陛下就觉得整个天下都踏实了些。
那时候她就被称为唐家的那个老太太,三十年过去了,她还是被称为唐家的老太太。
这个女人的一生,堪称传奇。
老太太本名叫步铮铮,就是铮铮铁骨的铮铮,也不知道给她取名字的那位老父亲是多刚烈的一个人,她家里不算很有权势,也就是西北地方上的一个寻常富户,她认识唐家老太爷唐清源的时候才十六岁,唐清源四十八岁。
那时候唐清源妻子去世一年整,他在给妻子扫墓之后打算一个人在附近走走,结果遇到了一个人和七八个山匪打架的步大小姐。
当时步大小姐才十六岁,武艺还不错,可是低估了对手先受了伤,一个人打七八个壮汉稍显吃力,唐清源远远的看到喊了一声你们在干什么,把那几个山匪吓了一跳,而步大小姐则回头看了看,喊了一声老爷爷你别过来,我这边马上完事,我完事了护送你下山。
唐清源还是第一次被人喊为老爷爷,虽然他已经四十八岁,可是因为身体好常年习武面相又年轻些,所以看起来也就是不到四十岁左右年纪,当然两鬓稍有白发。
唐清源大步过去想要帮忙,步大小姐回头说你别过来,你这胳膊腿的都老了碰一下断了不好,这些山匪都是穷的叮当响的家伙,你讹他们都讹不着多少钱。
唐清源当时扭头就想走。
“你别走!”
步大小姐喊了一声:“这山里保不准还有别的什么山匪,你一个老人家自己下山万一被拦住了怎么办,你等我会儿,我这快了。”
说完这句她就挨了一闷棍,打在她后背上,疼的嘴咧的都扭曲了。
唐清源不能看着一个小姑娘被山匪欺负,过去和步大小姐联手将山匪击败,步大小姐把对手击倒后坐在那一边喘息一边看着他,等唐清源把最后一个山匪打完了她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就要走,唐清源问她你一个小姑娘一个人上山来做什么,步大小姐说听闻在这没准能遇到唐家那位当家的,她想看看是什么模样,结果正好遇到几个山匪蹲在草丛里商量着怎么偷袭唐清源,结果她不干了,上去就开打。
这几个山匪自然也不是什么真的山匪,而是唐清源的仇家派来的,结果被这位步大小姐准备找地方方便的时候给撞见了。
“也就是说,是你主动找他们几个打架的?”
“你先等等,我憋不住了。”
步大小姐脸红的不行,可是也没办法,一转头跑进小树林了,过了一会儿后出来,看着已经神清气爽,本就是想找地方方便一下下遇到了那些山匪,结果谁想到打了那么久,她一直对自己的武艺颇为自负,想着料理几个毛贼也就分分钟的事,然而并非如此。
“对,我主动找他们打架的,怎么了。”
“没事,你就不怕自己出意外?”
“我怕什么,我步铮铮行走江湖......已经一个月零六天,还没有遇到过对手。”
她邀请他去他家做客,离着也就二三十里的路程,到了之后和步铮铮的父亲聊起来才知道,步铮铮所说的行走江湖有点局限,方圆三十里那么大,反正方圆三十里内还真没人打得过她。
再后来接触的久了,步大小姐竟然对唐清源产生好感,一直喊他老爷爷,但也不知道他就是唐清源。
再后来,步大小姐嫁入唐家,那已经是五年后,她二十一岁,唐清源已经五十三岁,进了唐家的步大小姐更是开了挂一样,斗天斗地斗泼妇其乐无穷,她性格要强又有几分男子气,再加上心态出奇的好,还没等着唐家大院里出什么苦情戏就已经一统江湖,从上到下,哪个对她也说不出什么坏话来。
可惜的是唐清源比她大的太多了,虽然两个人一直恩爱,不理会别人眼光,可是在她嫁入唐家的整十年后,唐清源一次练兵的时候骑马摔下来,命不好,脑袋磕在一块石头上当时就死了,整个校场里都翻不出来两三块石头,还没多大,就是这么巧。
三十一岁的步铮铮成了府里的老太太,如今又快三十年,算是起来刚好六十岁。
三十年前她就被陛下赐封一品诰命,二十年前被陛下召见,在长安城里住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把长安也搅的风起云涌,性格依然如少女时候一样,大大咧咧,在宫里遇到珍妃在练剑,心说宫里的女子也练剑这么神奇的么,于是上去和珍妃切磋,输的可惨了。
和石元雄打赌,讹了石元雄三千两银子,还必须当场给,不当场给就加滞纳金,石元雄找当时在场的谈九州借了一半才把银子给了。
第二天她就和石元雄还有谈九州拜了把子,这事当然谁也没说,万一让朝廷的人知道了那就是结党营私的罪名,谁也不敢开玩笑。
和谈大将军是结拜兄弟这事,连唐宝宝都不知道。
老太太如今六十岁,依然故我,唐宝宝前阵子回家,老太太见了他先给了屁股一脚,然后拉着他的手去买糖葫芦,唐宝宝那叫一个尴尬,老太太还很自豪的说,宝宝啊,你一定要记住,你的名字可是奶奶取的。
很多人都说,如果步大小姐没有嫁给唐清源,可能她就是江湖上一个传奇,嫁给唐清源,她也是一个传奇,唐清源练兵的时候她都跟着,十年来风雨不辍,和唐清源学了十年战阵刀,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一拳把石元雄打出去三步远,石元雄那个年纪的时候功夫放眼整个大宁战兵之内都罕见对手,寻常女人一拳打在他身上,他若是动了那才奇怪。
韩唤枝这辈子最怕的也是唐家老太太,二十年前,韩唤枝奉命安排廷尉府的人保护她,和她见过一次,老太太听说小淮河是个好去处,非得拉着韩唤枝一去见识见识......
此时酒席上,唐宝宝听了谈大将军说起他奶奶二十年前的事,笑的像个孩子一样,他才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不会觉得丢人,相反,他觉得自己奶奶可了不起了,他是唐清源长孙,出生的时候唐清源还没去世,这位如此年轻的奶奶就喜欢哄着他玩,每次步大小姐和儿媳妇带着唐宝宝出门,都会逼着儿媳妇管自己叫姐姐。
“怕是不能再见到她了。”
谈大将军长长吐出一口气:“一个月前我给她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过去,告诉她我就要回长安,她让人回信说赶紧滚蛋给她孙子腾地方......”
沈冷他们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毕竟是晚辈。
“回信就这几个字。”
谈九州喝了口酒:“多一个字都没有,此时要回长安,唐宝宝,你可能不知道,我和你奶奶是结拜兄弟,不是结拜兄妹,是兄弟......”
他此时说出来是因为他已经卸任就要离开,一个闲散人,还怕什么流言蜚语结党营私。
唐宝宝一点都没觉得惊奇:“我奶奶她老人家干得出来。”
谈九州笑着说道:“这世上女子,唯有她我是真心佩服。”
砰地一声,酒楼包间的房门被踹开,一个身材笔挺依稀能看出来年轻时候必然是个大美人的小老太太出现在门口,这一脚力度十足,把门踹开后往里边看了看。
“我去,这么多人。”
看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了。
唐宝宝一捂脸:“奶奶......”
老太太把手里拐棍递给门口的亲兵,那俩亲兵脸色特别精彩。
谈九州明显激动起来,起身:“你怎么来了,多大年纪了还跑这么远的路。”
“你也知道我年纪不小了?”
唐家老太太看着谈九州:“既然知道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也知道,此时不见一面,以后再也不会见面......虽然说你特么的一点也不像个结拜二哥,这么多年来逢年过节的也没派人给我送个红包什么的,但二哥就是二哥,结拜了就是结拜了。”
她缓缓吐出一口气:“长安好,四疆大将军死了俩,你能回去我心里高兴,回去了之后帮我和珍妃娘娘带个好,就说我不服气。”
谈九州笑着摇头:“先来坐下,我给你介绍他们,这些......”
他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就看到了韩唤枝:“噫!小韩韩。”
韩唤枝比唐宝宝捂脸还快。
谈九州想着二皇子还在这,连忙想介绍一下,可是老太太已经注意到二皇子:“这个后生如此标志,你是谁家的?我踅摸踅摸我们唐家还有闺女没有,许配给你一个啊。”
二皇子也想捂脸,可身份不允许,起身抱拳:“老夫人。”
知道他是二皇子之后唐家老太太连忙行礼,看起来又有点不好意思了,聊了几句介绍到沈冷,老太太看了看他:“你就是年轻后生里边最出彩的那个,连我大孙子宝宝儿都比不过你的沈冷?”
沈冷连忙再次行礼。
老太太问:“听说你武艺超群罕见对手,要不要和老太太我比试比试?”
沈冷摸了摸身上,底气不足。
“不敢不敢......钱不够。”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什么才是兄弟
谈大将军府,唐家老夫人瞪了谈九州一眼:“你先出去,我和他们两个小辈有话说。”
谈九州看了看,这确实是自己的书房,可又惹不起,所以无奈的起身:“行。”
老太太嫌弃他动作慢了,谈九州立刻加速往外走,好像深怕下一息那小老太太的脚丫子就踹在他屁股上似的,出了门还要帮忙把门关好,在唐家老太太面前谈大将军胆小的好像个鹌鹑一样。
屋子里只剩下老太太和唐宝宝沈冷三个人。
老太太在谈九州的座位上坐下来,唐宝宝和沈冷好像小孩子一样毕恭毕敬的站在那,说实话,也不知道为什么,沈冷觉得这位老夫人其实气势太强,他不敢放肆。
“宝宝儿。”
“呃......”
“好好答应!”
“奶奶我在。”
“嗯。”
老太太看了唐宝宝一眼:“先说你,你以后就是大宁西疆重甲大将军了,咱们唐家近二百年来出的第一个大将军,可是你得有自知之明,别说上一代上上一代再往上多少代,就算是这一代你都算不得唐家里最出彩的男人,可为什么轮到你成了西疆大将军?”
唐宝宝垂首:“因为奶奶你。”
“呸。”
老太太长长吐出一口气:“因为陛下。”
唐宝宝立刻垂首:“是。”
“唐家的组训是什么?”
老太太问了一句,不等唐宝宝回答,老太太继续说道:“唐家先祖遗训,唐家的人不可贪恋权势,如非必要,唐家的男人入仕之人不许超过家门男丁的一成,且无大战,不可领兵,不可妄议朝政,不可干涉地方,因为先祖担心的是他的子孙后代因为他的功劳而变得桀骜不驯,最终会让唐家面临灭顶之灾。”
说完这句话后老太太看了沈冷一眼:“你是宝宝儿的结拜兄弟,所以这些话我不避讳你。”
沈冷俯身:“是。”
老太太继续说道:“先祖说,功劳他的功劳,与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一个铜钱的关系,所以他也不需要去考虑子孙后代怎么想,他位列开国公之首,半生荣华富贵之极,大宁开国太祖皇帝已经给了先祖他最大的荣耀,他所立的战功先祖皇帝都已经奖赏了无一疏漏,若是唐家子孙后代谁拿他所立的功劳去说事,那就逐出唐家,连先祖他老人家都没有拿自己的功劳去炫耀过,他的子孙后代更无资格。”
其实唐家先祖的遗训原话之一是:老子立的功劳和老子的儿孙有鸡毛的关系。
“归根结底,先祖这样做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向大宁皇帝陛下表达态度,唐家的人永远是宁臣,永远不会做出对不起大宁的事,万幸至今唐家的人都遵循组训无人造次,其二,先祖是为了保护唐家子孙后代,不想因为他的功劳而让唐家子孙飞扬跋扈最终招致灭顶之灾。”
“楚西凉王的事,你们都知道。”
老太太起身,一边慢慢踱步一边说道:“宝宝儿,你告诉我,什么是疆,四疆的疆。”
唐宝宝沉思片刻,回答:“墙。”
“不对。”
老太太看向唐宝宝:“是门。”
唐宝宝一怔,然后点了点头:“孙儿懂了。”
“你的祖父曾经说过,守疆人,就是看门人,唐家几百年来都在西北守疆就是在为大宁做看门人,墙是封住,外面的人要进来不容易,里面的人出去也不容易,所以铸墙不如修门,门在,看门人在,那么大宁愿意让进来的可以进来,大宁不愿让进来的就不许进来,宁人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走回来。”
“三十年前我给陛下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唐家的人永远支持陛下随时听候调遣。”
老太太看向唐宝宝:“二十年前陛下召见我,我远赴长安,陛下见了我的第一句话是......唐家的人受苦了。”
老太太再次长长吐出一口气:“我们唐家做看门人数百年,陛下说我们辛苦了,你告诉我,那么唐家就一直做大宁的看门人,值不值!”
“值!”
唐宝宝大声回答。
“二十年前陛下说,唐家的人什么都好就是太低调,朕需要人帮忙,你可以让唐家的人多走出来,朕对唐家的人从来都没有任何疑虑,朕也不止一次说过唐家的人永远值得信赖,走出来一个朕重用一个。”
老太太说道:“可是我说不行啊陛下,再等等。”
“陛下问我,要等多久?”
“我说,十年。”
“陛下问我为什么是十年,我说,十年我亲自教导的孙子辈就能上战场了,他们年轻无畏,我儿一辈都太成熟所以心有畏惧,心有畏惧不能一往无前,陛下说那你十年后能不能为我培养出一个大将军?我说不行,培养出一个大将军得二十年,前十年靠我,后十年靠陛下,于是,你二十年前开始跟着我修兵法战阵修刀法杀人技,我用了十年培养你,然后把你送进大宁战兵,后面的十年我把你交给了陛下,陛下把你在军中调来调去,让你体会到了各处战兵的不同各处战兵的作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陛下是在培养你的格局,唯有看的多了格局才会大,懂得多了格局才会高。”
唐宝宝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这些年从军他一直都在被调动,从西疆到南疆,从南疆到水师,再从水师到西疆。
“大将军是什么,大将军得有大格局。”
老太太再次深呼吸,回到椅子那边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