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5章

    天武皇帝就像一条濒死的鱼一样,只能无助地张大嘴巴,带着恨意和祈求看着玉昭霁。

    他快死了,果然比以往蠢笨了许多,连祈求时都无法全然压制眼中的恨意,他所有的算计,都明明白白显露在那双眼睛里了。

    玉昭霁踩着天武皇帝的手指:“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找到你的解药?”

    天武皇帝因为痛苦,不停眨眼。

    他一瞬不瞬盯着玉昭霁,就连他自己,也想知道为什么?

    玉昭霁残忍微笑:“不是我找到你的解药,而是你自己早就亲手将你的解药送到了我的手上。”

    天武皇帝懂了。

    他想到自己这些时间吃的药,他吃药越多,脑子就越发昏昏沉沉,他看到了恶鬼……可是仔细想来,刚才诸葛玉不也能用言语来挑动他看到的恶鬼数量?

    他的药里,被下了致幻的毒,所以,他连思想和行为都被这个诸葛玉操控了。

    也许是知道自己快死了,天武皇帝的脑子清醒了一瞬。

    他眼里迸发出强烈的怨毒:“你……乱臣贼子,你以为你能如愿?哪怕朕死,你也是个弑君的逆臣!”

    逆臣这两个字眼,对许多忠臣来说,真是要了他们的命,谁想被史书工笔写成奸臣?

    可惜对于玉昭霁来说,这两个字的杀伤力约等于。

    玉昭霁似乎很费解地问:“哪朝的开国君主不是乱臣贼子?为何皇帝做得的事情,别人做不得呢?”

    玉昭霁天生胸腔里就是一颗魔的心脏,也是一颗天生站在云端俯瞰山河万里的心脏,这样的魔,也许过于酷烈,但是永远不会被任何言语欺骗。

    玉昭霁想到了什么,故意作恍然大悟状:“哦,因为皇帝们都深深知道做皇帝有多好,所以便要差人著书立传,潜移默化改变所有人的思想,让人连反抗的心思都不能生出来,哪怕皇帝要杀他们,他们也该跪地,说一句谢主隆恩。”

    天武皇帝咬着牙,他觉得这是应该的,本来就该如此。

    可是,他的手指上传来被玉昭霁用脚重碾的疼痛,提醒着天武皇帝,他败了。

    他败在了,另一个狼子野心、富有反骨的人手上。

    天武皇帝悲愤至极,他忽然发了疯一样,用另外一只没有被踩着的手,疯狂去撞桌子腿,发出咣当的响声。

    他的眼睛渴望地望着门外,想要有人来救他,可是,门外那些侍立的小太监还有潜龙死士,都像是瞎了聋了一样,无论天武皇帝发出多大的声音,全都没有任何动静。

    天武皇帝这时哪儿还有不懂的?

    他的周围,已经全是玉昭霁的人了。

    天武皇帝胸膛剧烈地起伏,他心有不甘地说:“你以为,你一日能坐上皇位,就能长久坐上皇位?你得位不正,乃是谋逆之臣,朕的那些儿子,不会放过你的!”

    玉昭霁道:“你是说,七皇子?七皇子是最让你放心的一个儿子,可是,这个人老谋深算,居然勾结清风道国师给君父下毒,如今,他的府邸已经被包围了,过多会儿,他的死讯就会传来了。”

    天武皇帝更是大受打击。

    他防备着自己的所有儿子,但是所有儿子中,最让他放心的莫过于七皇子,七皇子算是纯孝至极。

    当初天武皇帝在一次被进献美人和丹药的宴席上,遭遇了刺杀,也是七皇子不顾一切挡在他的面前,从此,天武皇帝对这个母族出身低微的儿子,更是多了几分青眼。

    出身低、孝顺,是一个多完美的皇子啊。

    没想到七皇子却……天武皇帝不清楚,是自己的一些优待,滋长了七皇子的野心,还是说就连当初的那场救驾,也是七皇子策划的?

    皇帝,皇帝。

    看似天下人都是皇帝的耳目,其实天下人都在骗皇帝,天武皇帝的最后一点心力也被玉昭霁给磨干了。

    这时候,玉昭霁再道:“另外,你似乎误会了什么,我无意于现在就当皇帝。”

    天武皇帝不解地看着他,连弑君这样的事,他都做了,居然不会选择当皇帝。

    玉昭霁蹲下身,从袖子里边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他将圣旨摊在天武皇帝眼前,只见圣旨上赫然写着新君人选:三十五皇子。

    天武皇帝都快忘记有三十五皇子了。

    儿子太多了之后,一个儿子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粒延年益寿的丹药,不如制衡朝堂局势。

    他在心中计算着三十五的排序,三十五……三十五皇子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啊。

    天武皇帝脑海里划过几个字:摄政。

    这位诸葛玉,有一颗造反的心,却会在最后关头选了摄政,真是让天武皇帝想要发笑。

    他也确实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笑声中有悲凉,有不甘,也有轻蔑。

    玉昭霁心知肚明天武皇帝到底在笑什么,他道:“你是在笑我没有立即称帝的魄力吗?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因你倒行逆施之故,现在各地反贼烽烟四起,我需要收束朝堂各方面的势力,去平乱,去让天下安定。”

    “像是你这样,你以为你把一切权力都牢牢抓在手里,一切享乐之物都优先供给了你,你以为你是有魄力的皇帝,其实,当天下倾颓之时,皇位就是你的催命符。”

    玉昭霁对于做一个亡国之君,没有任何兴趣。

    他从天武皇帝腰间找出玉玺——越老,天武皇帝越怕大权旁落,他将玉玺随身携带,他以为哪怕有奸人乱政,也不敢堂而皇之去搜皇帝的身。

    可是他忘了,剥开权力的外衣,皇帝也只不过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被人欺辱。

    玉昭霁拿到玉玺,在那道圣旨上盖了章,三十五皇子是新君,诸葛玉是摄政王,很好。

    一切崭新的气象都将由此而生。

    夜色深沉,天空中忽然哗啦啦下起大雨,一道惊雷从夜空中划过,玉昭霁看向门窗之外,白云法师……她一路攻城掠地,是为了天朗气清,如今,她又在哪里呢?

    玉昭霁一直在和希衡通信,但是信使相传,纸上的信息也许会被人劫走,再加上两人毕竟立场全然不同,所以,他们的通信交往,纯属发乎内心,没有写任何利益纠葛之语。

    只是有时候,玉昭霁难免也忍俊不禁。

    因为他们通信时,大多谈论刀法剑术,谈论一些稀奇古怪的道术,或者是天下之书。

    信中的白云法师破杀,好像减少了许多肃杀之气,光风霁月引人遐思,她就像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世家女子,心怀明月,剑揽乾坤。

    可是玉昭霁能够听到各地传来的消息。

    那位白云法师破杀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击败了南方的另外两大叛军势力,一跃成为叛军之首。

    关于这位白云法师的传说,的确有很多,她似乎用神权来神化了自己,但是,又让人无端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法师虽然打着神人下凡的旗号,但是她并不心慈手软,她每破一城,都会杀许多贪官污吏、许多仗势欺人的世家子弟。

    就连世家门阀榜上原本排名第三的陈郡王家,也被她灭门。

    她这样狠辣,居然敢不顾一个世家的颜面,要知道,世家的权利一直是和皇权分庭抗礼,某种程度来说,世家的权力在历史上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盖过皇帝的权力。

    这些千年的世家们,伫立在历史的长河里,皇帝几百年、几十年就要改朝换代,世家却一朝一朝地流传下来。

    这些世家们既傲气,也越来越无法无天,他们还抱团抱得很死,可以说,金麓王朝的黑暗浑浊,大半都是因为世家胡作非为,世家就像是地头蛇一样,利用着皇帝的命令,来牟取他自己的利益。

    希衡杀世家杀得这么狠辣,一个不留,连一点死灰复燃的机会都不给世家留。

    另外那些世家们,心中大都有鬼,自然深厌深恨希衡,世家们这样的千年大族,自然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他们说白云法师破杀是杀星转世,注定要为祸世间,说杀星现,天下都不安宁,世家们不只一次又一次上表请求朝廷出兵,去剿灭白云法师,包括世家们自己,也训练自己的私兵,去抵御希衡。

    但是各个世家们的兵,做一方堡主,在乱世里自保还行。

    怎么可能打得过一路拼杀而来的起义军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他们都不占据优势。

    于是,世家们从原来的要挽着袖子去干希衡,变成被干,被干之后他们终于不再以卵击石,开始退守自己的坞堡。

    但是,他们的行动上认了,嘴上是不会认的,各世家写了许多表,来辱骂白云法师,他们尚且嫌不够——

    因为他们打不过就骂,到底在别人看来,有既没用还给自己找场子之嫌,世家们便觉得不能只有自己发声,得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发声。

    要是以往,世家们几乎控制了科举,科举虽然在制度上说是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

    但是,天下的书,大多都在世家,世家的子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在文坛和官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整个文坛,几乎都以世家马首是瞻,要是以前,文人们肯定被世家指哪儿打哪儿。

    但是现在不同了。

    希衡的萧郡办得越来越好,她在萧郡新建了一个青龙书院,每次抄了一个世家,就把世家的藏书送去青龙书院。

    青龙书院现在集齐了许多书,一些早就不满世道昏暗的有识之士也因此前往萧郡,在青龙书院里任教,青龙书院里既集齐了书又集合了许多名士。

    再加上希衡每打下一个地方,都需要一些有文化才学的人去合适的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青龙书院名声斐然,在里边不论出身,不交什么束脩,就能和世家子弟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读完了书,也有经世致用的地方。

    天下的寒门学子甚至是一些连寒门都称不上、祖上只是杀猪打铁的工匠子女全都鱼一样涌入萧郡,入读青龙书院。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没什么人响应各世家的号召。

    那些世家自然气了个倒仰,但又没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世家中那些作恶多端的,知晓一旦白云法师攻破他们所在的城池、堡垒,他们全家都会死去,便反抗得更为剧烈。

    可也有一些家风清白的小世家,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他们认为这位白云法师的确越来越有青龙之相。

    世家,想要真正流传下去,必须要正确掌舵,比如在改朝换代之机,找到有可能登基的人,资助他,贪一个从龙之功。

    一些世家会将家中的子弟分别派去各大势力帐下作官,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赢面。

    现在,这些家风清白的、自认不会被希衡所屠的世家也派去了自己家中的子弟,在希衡帐下做官。

    希衡呢,自然是来者不拒。

    不过,她可不打算像是以前那些皇帝一样,再被这些世家裹挟,等到之后,想削世家的影响力都削不了。

    帐中。

    一道紫雷从外边的天空中划过,希衡坐在帐内,正在伏案看递上来的各奏疏。

    田名、陈五都在这里,还有一名女谋士,名为竹唤青。

    希衡看的奏疏,正是田名递上去的名单。

    田名道:“名单上都是各世家的子弟,来求见法师,想要为法师效力,那日法师也见过的。”

    田名这样一说,希衡就想起来了那日见的那群年轻人。

    田名问希衡:“法师要用这些人吗?”

    希衡用笔在上边画着圆:“自然要用,如今我正是招揽天下有识之士的时候,没有人才来临还拒之门外的道理,只是他们都身份特殊,给一些闲散文职即可。”

    希衡才不会让这些世家子弟占据太重的位置,否则,以后她的势力不是也会被世家渗透吗?

    田名点点头,要是以前,田名肯定会说一句世家之子都是大才,把大才放在一些闲散的文职上,会不会太大材小用。

    但现在,随着造反时日越来越久,田名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什么世家,什么皇帝,全都是可以推翻的。

    他现在想到过往的自己,都觉得当初自己的思想中带着一种坟墓的腐朽味。

    竹唤青看见田名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忍了笑,连忙禀报希衡:“法师,苍凤武院的一切细则我都写好了,请您过目。”

    竹唤青递上奏疏,希衡再仔细看过去,不时赞赏地点头。

    苍凤武院,是希衡打算在萧郡另外办理的一个书院,之所以起名叫做武院,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培养武将、传授军事才能的地方,也是希衡预备拿来对付世家的一个地方。

    希衡现在虽然杀了许多世家,但是,总有些没犯什么错的世家,她没法杀他们。

    可世家的恼人之处就在于会钻营,会结党,这些世家的力量必须被打压,可是光是靠青龙书院不行,因为世家的人的确从小耳濡目染良好的教养,在才学方面,只有很少的天才才能抗衡世家。

    所以,她打算用苍凤武院去制衡这些世家。

    也是为自己培养人才。

    希衡看完竹唤青的细则,只在两条上勾了出来,让她回去重新商榷这两条,其余的都可以用。

    竹唤青一看,也心服口服。

    竹唤青是希衡的女谋士,说是谋士,其实竹唤青文武双全。

    竹唤青一手剑术也很好,她的父亲是武教头,竹唤青自小就喜欢学剑,也喜欢求仙问道。

    她的父亲认为女孩儿最好学些女红持家之事,对未来最好,可竹唤青一样我行我素。

    后来,希衡举兵,竹唤青看中她是叛军中的女首领,千里来投奔她,成了希衡麾下的谋士。

    希衡朝竹唤青说着那两条为什么不行,竹唤青越听,眼神越热络,炽热。

    守山人硕大的虚影在帐内,目光幽幽,这个竹唤青的眼神,怎么这么古怪?

    守山人挠了挠脑袋,终于想起来了,玉昭霁看希衡,不就是这个眼神?

    第487章

    交锋一

    守山人满脑子只有三个字,桃花债。

    昔日的华湛剑君,后来的华湛神君,现在的白云法师破杀,都是希衡。

    所以,希衡身上经常会有桃花债。

    她在修真界时,因为过于光风霁月,让别人都忽视她的杀名,自然,会有一些桃花债,乌月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她封印记忆和修为,性格外显为破杀,倒是加重了她的杀戮之性,可对周边的人来说,她的性格仍然是光风霁月。

    这种性格太容易被爱上。

    竹唤青很显然就是其中爱上的一个人。

    竹唤青的父亲是武教头,母亲也是江湖上有名的女侠,这也就导致竹唤青身上有一股子江湖意气,当初,她跑来投奔白云法师,原本是要做出一番事业,也暗暗存了一点比较的心思。

    她想着,世上果然有女叛军首领,既然这位白云法师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

    可是,竹唤青找希衡比了三次剑,次次输给她,她也找希衡比了道术,仍然一败涂地。

    竹唤青天生身上就流着风风火火的血,她崇拜强者,也会……爱上强者,希衡容貌绝俗,修养卓越,又是最强的叛军之首,对待周围人又如春风如细雨,身上压根不曾有别的那些叛军首领身上的浊臭气。

    竹唤青自然而然会爱上她。

    只是她不敢宣之于口。

    而希衡,她忙得就像是不停旋转的陀螺,对于这位女谋士,她只觉得她过于热切的眼神来源于她的胜负欲。

    希衡处理完田名和竹唤青之事,又问:“陈五,你有何事要禀报?”

    陈五如今已从一个昔日的小小亲兵成长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将军,他道:“法师,碧水城一直久攻不下,将士们都有些气馁,而且,我接到线报,朝廷已经派人增援来此,如果我们再打不下此城,就得撤退,否则,很容易被赶来的援军两面夹击。”

    碧水城,是近来希衡一直想要打下来的城。

    她已经围困此城整整十五日,本意是要断了城内军粮补给,可是这么久了,城内那位守城将领一直不投降。

    而自古城池都是易守难攻,希衡如果围困他太久,被夹击当然还是小事,因为这附近也有她的城池,她也可以调兵过来。

    希衡之所以蹙眉,是因为那位守城将领放出话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城内三十万军民一体,绝不投降。

    他的意思很简单:哪怕他的军队没有粮食了,那也很简单,就吃百姓的粮食,如果连百姓的粮食都没有了,那么,哪怕易子而食,他也会奋战到最后一刻。

    他要的是,哪怕希衡真正攻破了这座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而且因为死的人太多,说不定城里还大肆流行疫病,让希衡得不偿失,只能得到一座地皮,却得不到城中的百姓。

    只有有百姓,才能有钱粮,才是一座活的城啊。

    陈五如今忧心忡忡,他是个武将,让他去战场上拼杀还可以,可是一旦要让他动太多脑,他就觉得头特别痛。

    这时,竹唤青道:“我们不若派细作进城,煽动民意,让城里的百姓先闹起来,之后,咱们就好做事了。”

    田名摇摇头:“不可,碧水城的守城将领已经图穷匕见,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已经疯魔,我们哪怕真能派细作进城,也真能煽动起民意,这位将领也一定会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杀人、镇压暴乱,届时,更是无法回头了。”

    竹唤青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轻,生长环境也和田名这种寒门学子不一样。

    竹唤青一柄竹剑便可轻松取三五名士兵的性命,可是田名却知道,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真的是能忍就忍,而且,哪怕百姓们忍受不下去了,他们也没有作乱的武器。

    在金麓王朝,就连种地的锄头等铁器,都是被官府严加看管的,只到了农忙时,才会发下来。

    要是谁家里敢私藏铁器,一旦被举报到官府,是要判刑的。

    田名否了竹唤青的提议,竹唤青也觉得田名说得有道理,并不会记恨田名。

    只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