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9章

    “没错,那日我们也没想着进去求你们的捐献,就是祖母走得累了,想进将军府讨杯水喝,坐下来缓一缓。”

    “竟见了面就一句老乞丐,我们乞讨了你们什么?你们又施舍了什么?”

    孙媳们纷纷发泄着心头的怨气,她们的老祖宗做的是好事,怎容得她易昉如此侮辱?

    战北望心头惶恐,想着此行虽见了老夫人的面,大概也是得不到原谅的。

    他看了易昉一眼,示意她告罪,但易昉就仿佛看不见,也听不见建康侯府的那些夫人们说什么,就这么木然地坐着。

    她能来,已经是最大的妥协。

    “好了。”老夫人缓缓地发话,“客人在这里,不得无礼。”

    老夫人一发话,所有人都止住了话。

    老夫人看了易昉一眼,然后再看向战北望,“这事老身没有放在心上,是儿孙们恼气,老身同他们说过很多次,既然做了此事,就好好坏坏都有人说,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那就只做好自已,问心无愧则可。”

    易昉这个时候开口了,声音淡淡,“老夫人如此豁达,实是我辈难以企及,只是若真这么豁达大方,丝毫不记恨,为何上次我们来,却被拒之门外呢?”

    “易昉!”战北望惊出了一身冷汗,猛地看着她,警告道:“闭嘴。”

    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如夫人,你们上次来老身并不知道,如果老身知道的话,也会告诉你们,没有必要来表达歉意,你没有侮辱了老身,你侮辱的只是你自已。”

    她端起茶,慢慢地饮了一口,继续道:“老身这一辈子见过的人多了,有本事的,没本事的,低调的,倨傲的,大奸大恶之人见过,仁善慈爱者见过,像如夫人这般拧巴的,也见过不少。”

    “你说我拧巴?”易昉冷笑了起来,她眼底已有了愠怒,道:“我如何拧巴?还请老夫人指点啊。”

    “不肯承认自已的失败,把自已的失败记恨在别人身上,总觉得时运不济,意难平,不甘心,想胜过某些人,想着如何能扳回一局,好让天下人对你另眼相看。”

    老夫人说着,缓缓地摇头,声音不疾不徐,如和风般拂过,“可你纠结这些做什么?你赢得了那人,那人就会过得不如意?你赢了那人,你就会过得很快活?不会的,你的悲欢她丝毫不在意,她的幸福与否,也同你无一点关系,你在她心里头连一道痕迹都没有留下,她却日日在你心头折磨着你,你说,你拧巴吗?”

    第435章

    老夫人都气坏了

    战北望被贬为九品京卫的消息,最终还是没能瞒得住老夫人,老夫人得知之后,捶着胸口痛哭。

    她破口大骂,说都是因为娶了易昉这丧门星进门,才会害得战北望断了前程。

    她派人去叫易昉来,但是易昉压根都不理她,直接把老夫人身边的婆子撵出去。

    这真是气煞老夫人了,她捶着床板对战北望说:“当初怎么就找了这么个破落户啊?家门不幸啊!”

    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当初她还没进门的时候来见我,把我哄得多高兴,一口一个以后你们俩的前程不需要担心,将军府有你们两个人,会平步青云的,结果呢?现在你只是个九品,当个巡视兵的差事,有什么前程可言?”

    被贬被降品,在朝中也不是没有的事,但他一下子就降到了九品,在京城,有九品的官员吗?连个小吏都能瞧不起他了。

    战北望静静地坐在一旁,说起之前的事,他觉得过去了一辈子那么久。

    带易昉回来那一次,是什么个情况,他脑子里也有些记糊涂了。

    只记得是,他曾对宋惜惜说过一句话,母亲很喜欢易昉,而且,他日后和易昉有了孩子,会交给她这个嫡母来带,而且掌家之权也不会夺她的。

    那时候,他觉得自已做得足够仁慈。

    如今回想,竟觉得有些可笑,就像是他对一个富人说,给你一个铜板,你要感恩。

    他真的从来都没有了解过宋惜惜,知道她被送去习武,但是想着以她这样的贵女,能学到什么本事回来?

    听了易昉那番关于女子的言论,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他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自立自强的女子,更有这超乎常人的心性与韧劲。

    他以为宋惜惜是比不上的,但他也不愿意辜负宋惜惜,所以只求娶易昉为平妻。

    是后来闹得太甚,他才会休妻。

    那时候,他迫不及待要娶易昉,因为男子事业尤其重要,尤其他更肩负重振将军府的重担,他除了真心喜欢易昉之外,也希望得到助力。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今天这样子的。

    面对母亲的怒骂哭声,他喉咙苦涩得一个字都发不出来,这一切,确实是他造成的。

    而他和易昉,也从最初自以为是的深爱,变成了相厌。

    娶王清如,他也有自已的计算,想得到王家的助力,他心里头很明白,皇上有给他机会,现在却因易昉一句老乞丐,他被参了,更因王清如吩咐把破费之人打断腿脚,被皇上斥责将军府私设刑堂。

    这一个一个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升迁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一时心灰意冷,面容颓然不已,任由母亲责骂而半句辩驳不得。

    可分明,他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为什么宋惜惜要藏起她的本事?

    没错,他确实承诺过宋夫人,此生不纳妾。

    可他承诺的时候,没有想过会在战场上遇到易昉。

    军旅生涯太苦,太难,太煎熬,他只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而且她时常开解他,他们之间并不是苟且一起的,他们是对月誓盟,天地为证的。

    是宋惜惜没有容人之量,他倒是要看看,谢如墨娶侧妃的时候,她是否也会闹和离。

    如果没有闹,归根到底,就是她宋惜惜贪慕权贵,区别对待,瞧不起他战北望。

    谢如墨娶侧妃还会久吗?慧太妃都住在府里了,今年定必会给他张罗,让他开枝散叶。

    到时候,宋惜惜你最好也能去求一道和离旨意。

    第436章

    西京三皇子成了太子

    坊间不知道何时开始,流传起来了易昉在战场上被西京人俘虏被玷污的事情。

    本来从南疆回来之后,这样的声音也传出来过,但当时说的是被沙国人俘虏,流言也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可这一次,从建康侯夫人那边道歉回来,是没人再往将军府门口泼粪了,但关于易昉俘虏玷污的事情却甚嚣尘上。

    消息传得如此声势浩大,不过几日间,便席卷了整个京城,且肯定会外溢。

    北冥王府上下也在谈论此事。

    就连宋惜惜都觉得奇怪,这件事情过去了那么久,为什么现在忽然被人提起来,还满城热议?难道军中泄密了?这件事情玄甲军是很清楚的,但玄甲军训练有素,这样的事情不该会往外传。

    等谢如墨从大理寺回来,宋惜惜便问了他。

    谢如墨坐下来喝了口茶,蹙眉道:“这件事情是有人在故意散播的,昨日才得到消息,说西京的三皇子被册立为太子。”

    “西京三皇子?”宋惜惜想起在南疆战场上,三皇子曾来过,为西京太子复仇。

    三皇子是真恨毒了易昉的,且他记着鹿奔儿城百姓被屠杀的事。

    这本是两国极力掩藏的事情,但三皇子未必会这样想。

    “估计两国为边线生变,是迟早的事了。”谢如墨道。

    宋惜惜心底一沉,因为镇守在边线的正是她的外祖父一家。

    七舅已经没了,三舅也断了一臂,只有萧家的养子八舅还能助力外祖父,而萧家满门都在边城跟着吃苦。

    她已经许久许久没见过他们了。

    如果再起战事……

    宋惜惜都不敢想象,西京的实力很强,虽说商国也不差,但是到底经历了南疆一战,损兵折将严重。

    而且如今北冥军和宋家军都在王彪手上,王彪也算是有点能力的武将,可是,一旦打起大的战事,王彪驾驭不来。

    谢如墨道:“之前想着西京要面子,是绝对不会把鹿奔儿城先太子受辱的事情说出来,加上当初为了让易昉释了西京太子,他们签订了边线和停战盟约,他们为了自已国家的名声是不会轻易撕毁协议,但问题就在于老皇帝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如果三皇子登基,以他对先太子的感情,很难说不会把事情披露出来。”

    鹿奔儿城的事,就像是一道酝酿着的雷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凌空劈来。

    改朝换代,新帝需要坐稳帝位,就需要大刀阔斧,边线的划定,或许是西京百姓心头的痛,根据情报显示,西京百姓对苏兰基确实心生怨恨,认为他德不配位。

    宋惜惜想了想,“易昉的事为何会流传得这样快?莫非西京还有探子在京城?”

    西京探子当初倾巢而出,把宋家灭门,多数也是被斩杀了,京兆府和巡防营京卫那边,都说就算有漏网之鱼,也跑回了西京。

    谢如墨想了想,“或许三皇子早就对商国有所部署,他或许经营了探子营,易昉这件事情,估计皇上会命人力压,不许百姓再非议。”

    宋惜惜点头,“也必须压。”

    民间最不缺智囊高人,从易昉被俘被折辱的事情,很容易推测出成凌关的和约有内情。

    皇上登基年份不长,实则根基不算稳固,否则不会连自已的亲弟弟都这般忌惮。

    所以能压得住的,他一定会首先压住。

    谢如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道:“我现在反而有些担心不是西京探子放出来的消息。”

    宋惜惜猛地抬头,“燕王?但燕王岂能知道鹿奔儿城的内情?”

    两人眸光一对,几乎是异口同声,“成凌关有他的人。”

    第437章

    府兵成立

    果然过不了几天,关于易昉的流言蜚语便没有人再传了。

    茶肆酒馆的说书先生们,已经统一改了口径,说南疆一战确有土兵被俘虏,但是我朝军队也俘虏了不少沙国土兵,最后是两边交换了战俘,也不存在虐待战俘或者是商朝土兵被虐待凌以辱的事发生。

    这在外人看来,或许只是一场小插曲,只是对局势颇为敏感的人却察觉出不了不寻常的气息。

    老百姓是不知道西京的土兵也上了南疆战场襄助沙国的,这种军机大事是要保密的。

    就算有人知道,也是极少数,传播不开这么广,除非有心人经营散播。

    北冥王府的府兵建立起来,其中有二百多人是北冥军,谢如墨向皇上讨回来的,这些原本就是府中亲兵,并不吃朝廷的粮饷。

    皇帝恩准,反正二百多北冥军,算不得什么。

    另外,有一百多人是宋家军,那一百多人都曾经是宋惜惜父亲宋怀安的亲兵,也都一并收了回来。

    于先生和棍儿再添了些人数连同府内的侍卫,凑足了五百伏兵。

    府兵居住的地方也都建好,就在王府的空地上,自然与后院隔开一大段的距离。

    府中巡逻防御,由棍儿安排。

    除每日值班的府兵之外,全部都要接受棍儿的训练,说是训练,其实是教习武功。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上过战场,可上过战场不等于会武功。

    这五百人虽少,但若成精锐,也可以解一时之困。

    宋惜惜开始接掌府中中馈,路总管叫各处庄头和掌柜到王府拜见王妃,往后便是由王妃管着他们了。

    宋惜惜并不敷衍,一一问话,不得不说,于先生和路总管挑的人确实很有本事,也有恭敬之心。

    问过之后,她都赏赐了礼物,叫他们回去好生经营,年底少不了他们的奖励。

    庄头管事和掌柜们纷纷磕头谢恩,鱼贯而出。

    宋惜惜埋头看了几日的账册,看看之前的账可有问题。

    她算着每一笔的进项与每一笔的支出,发现王府果然是家大业大,之前皇上有心压制王府,所以给了不少的赏赐和食邑。

    南疆一战之后,又得了几个山头,路总管带人去看过,那赏赐下来的山头只能用来做庄子,种种果子,也没别的大用,而且地方也比较偏僻,实不好管理。

    “对了,先前大长公主还说拿良田来换这几个山头,禀过王爷,王爷说不换。”

    宋惜惜抬起头,“用良田来换这几个山头?”

    “是的,问了两次,但王爷都拒绝了。”

    宋惜惜玩味地道:“这可真有意思,良田换贫瘠的山头,大长公主是想做什么啊?”

    “王爷说,定然没安什么好心,已经派人留意着大长公主府了。”

    宋惜惜点头,“好,知道了,下个月就是母妃的寿辰,她第一年出府,她定然想把寿宴办得风风光光。”

    “此事问过太妃了,太妃说随便邀请几个人便算了。”路总管笑着道。

    宋惜惜笑了笑,“那不行,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随便请几个人?如果真是这样做的话,估计要生三年的气。

    前些日子开始,她就大肆命人购买名贵花卉,摆放在花园里头,而且戏台子也翻新了一遍,为的就是她的寿辰宴。

    她就是想着大办特办,怎么会愿意随便只请几个人?

    “劳烦路总管去拟一份宾客名单给我,我看看哪些要请的,哪些不请。”

    “是。”路总管退了下去。

    第438章

    寿宴名单

    这是宋惜惜嫁入王府之后,操办的第一场宴席。

    如果办得不好,是会惹人笑话的,尤其慧太妃如此紧张自已的寿宴,她肯定不愿意自已的寿宴会闹出笑话来。

    所以,她也亲自去问慧太妃,有什么人是必须要请的吗?

    慧太妃故作想了半晌,道:“德贵太妃,齐贵太妃她们若能随意出宫便请吧,至于别的你拿主意就是。”

    宋惜惜就知道她们二位是必须请的,尤其是德贵太妃。

    宋惜惜心里头觉得也蛮奇怪的,其实当初先帝最宠爱的并非是她们,反而是已经死了的淑太妃和万贵太妃。

    为何她却跟德贵太妃和齐贵太妃杠上了呢?

    如今因着与齐家的婚事,她和齐贵太妃的关系缓和了,只是跟德贵太妃还是你来我往的。

    宋惜惜不禁好奇地问道:“德贵太妃曾得罪过您么?”

    慧太妃哼了一声,“你别被她的外表所蒙骗了,此人看着敦厚,实则不知多会耍心眼,以前先帝还在的时候,我没少上当,被先帝训斥。”

    宋惜惜看着她一脸愤恨的样子,这话应该不假,她是挑拨几句就容易动怒上当的人,但凡有一根头发丝般的心机,都可以把她打败。

    “齐贵太妃呢?”

    慧太妃撇嘴,“惯会装可怜呗,先帝驾崩之前,他只是齐妃,后来先帝驾崩了,皇帝继位,齐家女当了皇后,便晋了她的位分,但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后宫轮不到太妃做主,不管是太妃还是贵太妃,都一样,不过是月例银子多了些罢了。”

    她说都是一样,实则有着深深的妒忌。

    她的儿子从南疆打了胜仗,也没见皇帝提出要晋一晋她的位分,可她不能提出来,否则显得她很在意似的。

    过了几日,于先生拟出一份宾客名单,宋惜惜看了一下,大长公主和平阳侯府也在列,至于母妃强烈要去的德贵太妃和齐贵太妃也在名单之内。

    几位长公主,还有建康侯府,以及一些勋爵世家,例如方家齐家,承恩伯府和平西伯府等。

    四品以上的官眷大部分都邀请了,而孔家是必须要请的。

    宋惜惜过目了名单之后道:“行,就按照名单写帖子,早些派出去。”

    于先生微微颌首,“行,卑职就照名单写了。”

    “有劳于先生。”宋惜惜道。

    于先生多提了句,“如今王妃接掌内务,在用人上要注意些,虽说每个下人买进来之前都摸清楚了,但毕竟王爷上了战场那么多年,卑职和路总管也忙于经营和庶务,难保会有些人在这几年会与某些人接触,王爷回府之后已经筛查过一次了,就担心有些藏得深的,没筛查出来,还有,太妃身边的人我们原先也不怎么接触。”

    宋惜惜若有所思起来,王府这边的问题应该不大,王爷是筛查过的,但是太妃带出来的人,就未必全部都信得过。

    “我知道怎么做了,多谢先生提醒。”宋惜惜笑着道。

    于先生拱拱手出去了。

    宋惜惜叫了高嬷嬷过来,问她要一份太妃身边人的名单,她叮嘱不可告诉太妃,也不能告知其他人。

    高嬷嬷只要离了太妃,脑子都是正常的,也保持警惕性,马上就知道王妃的用意了。

    第439章

    蠢货

    高嬷嬷把名单送过来,宫里头的名字,入宫前的名字,家乡,年纪,入宫年份,在哪个宫里头伺候过,都写得十分详尽。

    表面看,确实没什么问题,在别宫伺候过的只有三人,蓝月,净心,素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