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除非客人要求把帘子全部放下,那伙计才会放下遮蔽住。可谁会刻意去阻挡遮蔽呢?来三楼购买首饰,是可以遇到一些自已想结交的人,一来二去的,可不就熟了么?
少东家显然也听到了动静,他招手叫那个端着首饰出来的伙计过来,道:“请李掌柜出来处理,我来给王妃和公主介绍便是。”
“是!”伙计放下托盘就出去了。
没一会儿,二楼上来一位身穿青色袍子的中年男人,他满面堆着笑容走到了战老夫人她们身边,谦逊地问道:“夫人,这红宝石头面可以先寄存本店,等您想来取的时候再来取,我们是不收寄存费的。”
掌柜是给王清如台阶下,她应了,那么东西以寄存的名义放回店里,那么她们也适当地能保全面子。
王清如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面上露出感激的笑容,眼泪还盈在眼眶里,这笑容显得有些可怜。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战少欢嘴巴一撇,“不用寄存,我今日便带回府去,你们派人随我们上门支取银子便是。”
第502章
王清如买了
掌柜看着战少欢笑说:“姑娘,这自然是可以的,只是红宝石头面,我们店还有好多款,您才看了这一款,要不,多给您拿几套挑挑。”
战少欢抬起头,只见有伙计捧着鸡翅木托盘进来,她一看就知道和自已拿着这套完全不是一个价值的,肯定是从一楼或者二楼拿上来的,她立刻护住,“不,我就要这一套了。”
战老夫人显然也有点动怒了,“还选来选去做什么?说了要这一套,你们金京楼是怎么回事啊?随我们回去取银票便是,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掌柜的见多识广,这样的人在金京楼是有的,只是三楼没有而已。
这一看就知道是母女两人想着让儿媳妇出银子买嫁妆,但这家人有点奇怪,老夫人年纪不大,按说掌着中馈,那么拿这个银钱也该是老夫人做主的才是,但旁边这位年轻点的夫人,却想哭的样子,显然这笔银子是她掏的,也就是说,可能是用她的私房钱买。
两人是逼着她买,在金京楼这个地方,那年轻夫人也不愿意丢了面子,一直强忍着不掉眼泪,只是那委屈的样子叫人瞧了,也是觉得可怜。
眼看着情况陷入了僵局,雅间里出来一位身穿素淡衣裳的夫人,她面容柔静,声音柔和,“掌柜的,这红宝石头面不是我定的么?怎么去卖给了旁人?”
众人抬头一看,王清如脸色顿时惨白一片。
她们认识,她叫李婧,刑部尚书李大人是她的叔父,她嫁给了宣平侯的次子张烈文为妻,张烈文和方十一郎是一同牺牲的。
但李婧在方烈文牺牲之后并未大归,而是留在了宣平侯府守寡,且收养了一个儿子,算是给张烈文留了一点后。
李婧本是好心,想为王清如解围。
但是,当初因着王清如拿了放妻书回府,百姓便把她们二人拿来做对比。
那时候李婧沉浸在失去夫婿的悲伤中,并不知道外界的纷纷扰扰,她这一次站出来是念着大家都是一样的苦难人,想帮她一把,殊不知,竟刺激到了王清如。
王清如几乎是立刻便抬起头道:“伙计没说是夫人的,那便是我小姑子要了,掌柜的,请派伙计随我回府取银子去吧。”
李婧和掌柜都怔了一下。
李婧对上王清如的眸光,只见对方眼神冷漠,仿佛饮血般的恨,她窒了一下后,缓声道:“那好吧,既然您看上了,那我再挑别的。”
说完,她匆匆地回了方才选品的雅间里去,帘子落下,没有再露脸。
沈万紫都呆住了,这王清如是疯了吗?刚才那位夫人分明是好心来帮她的,她反而被激到了?莫非她和那夫人有什么恩怨?
可那夫人瞧着真是没有恶意,满脸的和善,甚至看向王清如的眸光有些怜惜。
看着王清如挺着脊梁带着战老夫人和战少欢下楼,沈万紫也回了雅间去,她趴在展柜上问少东家,“知道那夫人什么身份吗?”
少东家虽没看见,但是他应该听得出声音来,毕竟三楼多半是熟客。
少东家笑了笑,道:“姑娘说的是宣平侯府的二少夫人吧?她人很好,很是和善,她的夫君张将军也受百姓敬仰追思。”
第503章
沈万紫你真不是个东西
一句敬仰追思,已经透露出很多信息了。
同样是夫君牺牲在战场上的,同病相怜,所以这位二少夫人是出于善心想帮王清如解围,但是没想到王清如不领情,所以二少夫人也很是尴尬。
宋惜惜一听对方的身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她没有在这里说,而是转了话题问娴宁选好了哪些,然后她还要再买一份礼物给憨憨婆母,今日没带她出来,估计要生气了。
不带她来,是因为婆母曾经和嘉仪郡主一同开了金楼,款式都是抄人家的,免得婆母心虚尴尬。
南珠头面定了款式,也挑了好几件心仪之物,娴宁抱着嫂嫂直喊最喜欢嫂嫂了。
少东家在一旁都笑了,对比起方才外边的嫂嫂与小姑子,眼前这一对姑嫂才是真的有爱。
他虽是商人,但十分钦佩为国尽忠的武将,宋国公一门,从少将军到眼前这位北冥王妃都是勇猛的虎将,为商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所以,少东家给她们打了折头,几乎是成本价了,还额外送了钗环和小点缀,亲自送她们出门去。
在马车上的时候,宋惜惜才跟他们说起那位宣平侯府的二少夫人李婧,还有当年传出来两人对比的事情。
“不过,这个事情我也是后来听别人说的,不知道其中风波到底闹得有多大,只是今日听那位二少夫人的语气,倒像是不知情似的。”
顿了顿,又唏嘘道:“其实,不管是李婧还是王清如,她们选择守寡还是大归,都是没有错的,只是,守寡有守寡需要承受的,大归有大归需要承受的,这苦旁人帮不上,更不该因此怨恨同自已一样遭遇但选择不一样的人。”
沈万紫说:“是啊,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声音传来,可到底是自已选择的,那么守寡的孤独李婧承受了,大归离家再嫁的王清如也该放下前事,过自已的日子,因着二少夫人出面帮她解围,导致她直接买了那头面,三万六千多两啊,这笔银子她嫁妆够给吗?听闻说她回娘家的时候,陆氏把方十一郎的牺牲抚恤金给了她,还给了铺子什么的,该不会她要拿那些抚恤金去给战少欢买吧?”
她幽幽地添了句,“十一郎在天有灵若得知,怕是死不瞑目。”
娴宁听着,心里头有些难受,她靠在嫂嫂的肩膀上,“嫂嫂,十一郎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惜惜道:“方家一门皆是武将,只是到底没有太出色的武将,所以一直都没有起得太高,本来这位方十一郎有望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名将,他武功高强,智勇双全,先是在我外祖父麾下,后来我父亲上南疆战场,外祖父觉得他有机会建功立业,便把他调过去了,殊不知,他竟就这么牺牲在了南疆战场。”
宋惜惜心里真的很希望那位戚肆就是方十一郎。
如今北冥军给了王彪,但王彪此人虽说勇猛却不是方十一郎那种智谋双全的,甚至都不如齐麟和方天许。
只不过王彪祖上有功,他自已也有爵位,这才让他掌着北冥军和宋家军。
皇上总想提拔年轻武将,如果戚肆是方十一郎,那么皇帝定必对他委以重任。
沈万紫的头靠在马车窗边,想起惜惜说的那位戚肆,如果他真的是方十一郎,那这份忠义隐忍真是世间少见,他是英雄啊!
战北望同他比?呸!
将军府的做派和方家的做派比?呸呸!
她拿方十一郎和战北望比?呸呸呸!
沈万紫你真恶心!
你真不是个东西!
你对不起方十一郎!
第504章
哄好了
等到太妃从宫里回来,直直就走过花厅,昂首挺胸浑没看里面说话的那几个女的。
有个女的还喊了声,“母妃,您回来了?”
她不理会,继续昂首挺胸走过。
还有个女的跑出来挽着她的胳膊,“母妃,瞧我和嫂嫂给您买了什么?快来!”
“哼!”慧太妃冷冷地看了娴宁一眼,“哀家稀罕?”
娴宁小脸垮了下去,“啊?您不稀罕啊?嫂嫂还挑了好久呢。”
“哼,还挑了好久!”慧太妃冷冷地看了站在门口的宋惜惜一眼,在宋惜惜的笑容凝视下,她抬着下巴,“瞧瞧吧,但哀家挑剔得很。”
宋惜惜笑着道:“母妃快来。”
沈万紫忙叫了人去备果子茶,在她欣赏首饰的时候还跟她说了今日的热闹。
太妃把一支细红珊瑚流苏步摇戴在发髻上,微微地晃动了下,听得流苏声响,甚是悦耳,她心里都乐开花了,不得不说,还得是惜惜,知晓她的喜好。
但这热闹,她听听就好了,真要在现场她会气死的,她会忍不住把那个红宝石头面抢过来。
这样,那样,她就真的是欺人太甚了。
那家人的事,她沾上都觉得脏,他们每个人都自带长矛还沾了屎。
但是这个王清如肯定是脑袋有问题,竟然花三四万两银子去买一副头面,瞧他们一家人寒酸的样子,哪里见过真正的好东西?
金京楼的宝贝可不便宜,那都是顶级的存在,也就因为这个缘故,嘉仪才会抄人家的,想到这里,慧太妃觉得脸上一阵热,亏得今日没去,人家少东家亲自招呼呢,自已虽说没出面去经营生意,但着实心虚。
她觉得惜惜也是想到了这点,才没叫她去的,这儿媳妇就是体贴。
想到这里,她又开心起来。
晚膳过后,账房取了账本过来给她对账,她便叫了瑞儿来同他一起理账。
瑞儿还不会,男子以后也不需要自已管账,但宋惜惜希望他要看得懂账本。
之前请了先生教了他一段日子,算是有了个基础。
过几日便要上鸣鹿书院,入学的贴子已经到手,谢如墨原先还打算第一日陪同他去,如今只能宋惜惜陪着去了。
“小姑姑,咱们国公府陆账房可厉害了,他算盘打得噼啪响,他打完之后就说咱们国公府又赚了多少银子,这算盘可真好啊,打一打就有银子了。”
瑞儿支着下巴,眼睛闪亮闪亮的。
“赚了多少银子可不是算盘的功劳。”宋惜惜笑着抚摸他的脑袋,“是有人出力给咱们的铺子庄子干活了,所以啊,你以后要善待那些真心替你办事的人。”
瑞儿问道:“那我怎么知道那个人是不是真心替我办事?”
宋惜惜柔声道:“分辨人心是天下间最难的事,一个没有学问没有经历的人,是最难看透人心的,但是,当我们饱读圣人书,从书里知晓了许多道理和前人的经验,我们便会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分辨真假善恶,只要我们懂得分辨这些,那么看透人心就容易多了,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即便他伪装得再好,终究内心是阴暗的,总会露出马脚,那样我们就看得懂了。”
瑞儿侧着脑袋,“小姑姑是想让瑞儿好好读书明理,对不对?”
“真聪明。”宋惜惜笑着点了他的额头一下,“以后国公府的担子就落在你的肩膀上,承爵可不是简单的事啊,你要有能力才行。”
瑞儿懂事地点了点头,“是,小姑姑放心,瑞儿一定会用心的,除了练武,瑞儿也要考状元,以后瑞儿文武双全,是最有能力的小国公。”
宋惜惜扑哧笑了,“嗯,小国公爷可要用心了,不然要被人说你无能,靠祖辈父辈的福荫。”
瑞儿重重地嗯了一声,“瑞儿知道!”
第505章
等银子的伙计
将军府。
今晚廊前的灯只点了一盏,正院亮着两盏灯,罩着琉璃灯罩,这两个琉璃灯罩,还是当初宋惜惜和离的时候忘记带走的。
偏厅里没有点灯,漆黑一片,蚊子在嗡嗡地飞。
金京楼的伙计还没走,坐在正院的偏厅里等着,他无比的忐忑,没人奉茶,也没人点灯,从天明等到了天黑。
他是跟着来收银票的,但是进了将军府,他便被安置在此处,然后听到了正厅那边传来了吵闹声音,还有撕心裂肺的哭声。
吵闹了有半个多时辰,终于静下来了,有人进来跟他说了句让他等着,之后便一直没人来。
因着他有功夫在身,所以这几年金京楼每一次有客人带不够银票,都是由他跟随客人回府或者去银号取银票的。
有时候也需要等,但最长最长是等过一炷香的功夫,这还是因为那府邸太大了,加上主家好客善待人,给他上了好茶好点心,等他吃完了再把银票给他。
多半也不用等,只让他坐一会儿,银票也很快取出来。
只要他坐下,主家的奴婢都会上一杯茶,不会像将军府这样,等到天黑也不上一杯茶更不点灯。
他有一点像是误入了贼窝的感觉。
他走出去问过下人,但下人只让他等着,他只能回去等着,毕竟,那头面已经被他们拿去了。
三万六千八百两,他总得收回去。
战少欢用了晚膳沐浴之后便去找母亲,她沐浴的时候用了香露,整个人香喷喷的。
这些香露是之前嘉仪郡主给她的,听闻一瓶都要十两银子,除了香之外,还可以滋润得肌肤白皙通透。
“还没回来吗?”战老夫人喝了药之后,看了一眼外头问道。
翠儿过来回答:“老夫人,二夫人还没回来。”
战少欢撇嘴,“不就是回娘家去拿银票吗?至于去这么久?她不会拿不回来吧?”
“这是她说要买的。”战老夫人面无表情地道。
她的心其实也在滴血,三四万两银子,若是用在官场上打点多好啊。
“嗯,二哥还没回来,今晚大概是当值了。”战少欢说着,露出了尖酸刻薄的冷笑,“回来之后她自已竟闹起来,又哭又叫的,不知道还以为是我们逼迫了她,那会儿我都打算不要了,是她自已硬要给我买的,估计等二哥下值回来,她还要告状呢。”
“告吧。”战老夫人缓缓地吐了口气,但依旧挥不去心底的阴翳。
她回想起今日宋惜惜给娴宁公主置办的那些嫁妆,还拿出了二十颗南珠给她打造头面,她的心一阵阵的痛。
宋家真是欺人太甚啊。
当初宋惜惜嫁给北望的时候,可没有人前来添妆,添的这么多。
虽然那会儿她的嫁妆也不少,可多半都是铺子庄子宅子,那宋夫人是很精明的,仿佛怕自已的女儿吃了大亏,都把银子给置换成动不了的产业。
虽然也有金银财帛,那一年也确实是将军府日子过得最好的一年,可怎能同她嫁给北冥王相比?那真是泼天的富贵啊。
每一次想起,她的心就要痛一次。
今日从金京楼回来,王清如像个疯子似地又吼又叫,十足的泼妇,与那易昉有得一比。
虽然,最后她也说回娘家取银票,可她发疯那一场,实在叫人寒心。
“她自已打肿脸充胖子,怨得了谁?”战老夫人心情烦躁得很,看了战少欢一眼,“你这几日少去惹她,免得她逮着你便是一顿骂的。”
第506章
十一郎的抚恤金
战少欢坐在她的床前,哼道:“我才不去招惹她呢,她嫁进来之前我还道她多有本事,还跟宋惜惜比嫁妆,如今却连几万两都拿不出来,真是寒酸得很,倒是比易昉好些的,二哥娶易昉的时候给出去多少银子啊?回来的嫁妆就那么一点,没见过这么寒酸的,还是皇上赐婚呢。”
数落了两个二嫂,又数落闵氏,“大嫂这一病就什么都不管不顾,连我的嫁妆都还没准备呢,也不知道会给我准备什么,我还是别期望得太高了,她比谁都穷酸。”
三个儿媳妇,没一个拿得出手,战老夫人听着就心烦,“行了,闭嘴吧。”
战少欢闭上了嘴巴,灯光打在她的脸上,褪去了婴儿肥,倒是显得整张脸刻薄了许多。
闵氏此刻在屋中瑟瑟发抖。
听得禀报说王清如还没回来,那个伙计还在等,她就担心得不行。
怕王清如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回头又要大家来凑,她真的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了,连之前宋惜惜送的那些首饰都典当了一大半。
今日听到丫鬟说王清如发了疯似的,叫人去一问才知道是小姑子上金京楼买了一副三万六千八百两的红宝石头面,她听完之后,震惊得无以复加。
又听得是王清如要买的,她嘴巴都能塞进去一枚鹅蛋了,王清如是疯了吗?他们将军府如今什么情况她不知道?三四万的首饰说买就买了?
而且还不够银子得回娘家去借,这真是丢人丢到娘家去了。
二房那边也在议论此事,毕竟将军府没分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府中谁人不知?
二老夫人摇摇头,说了句,“迟早将军府是要完蛋的。”
等到戌时中,王清如拖着沉重疲惫的脚步进将军府的门。
她眼睛红肿,妆容都花了,发髻松散,脸颊上还有一个巴掌印。
其实,方十一郎的那些抚恤金,她是没有带过来的,放在了娘家给母亲保管。
为了凑这笔银子,她不得不回去把那些抚恤金都拿了。
朝廷发下来是两箱银子,共有一万两。
一般低阶武将是没有这么多的抚恤金,但十一郎上南疆战场之后立过不少功劳,他的牺牲皇上很惋惜,所有给了一万两的阵亡抚恤金。
这一万两抚恤金,陆氏没有要走一文钱,全部都给了她,因为离开方家的时候她哭着喊着说不会再嫁,陆氏怕她孤独一生,那么这一万两银子和两家铺子能让她平平安安,丰衣足食。
母亲听得她取这一万两是为了给战少欢买嫁妆,一怒之下就打了她一巴掌。
她跪下求母亲,求嫂嫂,让她们把银子换成银票带回将军府凑足给那金京楼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