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7章

    木头一样

    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香气扑鼻,万姑娘对王锵道谢,“谢谢王大人相让,下次您再来我店里买茶叶,定给您算便宜些。”

    王锵看着她,“便宜多少?”

    万姑娘眨了一下眼睛,灵动无比,“王大人想便宜多少?”

    万姑娘长相甜美,又带了一抹娇憨,尤其那眸子一眨,伴随着唇瓣微笑的绽放,简直像开在夜里的一株兰花,男子见了她这般,便是坐怀不乱的君子,也难免会有些心动。

    但王锵仿佛看不到她的美貌娇俏,只关心茶叶能便宜多少,“姑娘给孙大人便宜多少,给我也便宜多少吧。”

    万姑娘扑哧一笑,美目盼兮,“那怎么行?大人相让馄饨之恩,我定要好好报答,您若亲自前来,买一斤,送半斤,如何?”

    王锵高兴地道:“那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万姑娘冲他微笑,如空谷幽兰似的,既清冷,又绝艳。

    但王锵视线移开了,看向老张,老张的动作是真慢啊,他又转过来,“姑娘不是说饿吗?怎么不吃?”

    她纤纤玉手把垂下来的一缕青丝挽在耳后,露出耳垂上石榴红的耳环,更衬得眸光潋滟,“见着大人,一时高兴,竟不觉得饿了。”

    王锵笑了笑,心道:不饿你早说,让给了你才说不饿,害我耽误那么久。

    这万姑娘自然就是顾青舞,她用着极其优雅的姿势吃着馄饨,薄唇张开。贝齿一咬,一个小小的馄饨她咬了两口。

    王锵瞧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老张的馄饨皮薄馅鲜,小小一个,他媳妇一口能吃两个,这万姑娘一个小馄饨要分两口,有时候还要分三口。

    这不是饿的人,饿的人那是恨不得一口吞三个。

    既然不饿,又来跟他抢先,看来这姑娘人品也一般,以后茶叶再便宜也不能去买,显然是拉拢生意的,买一斤送半斤,也不知道送的是什么货,若是陈旧发霉的茶叶晒一晒,再拿出去卖,可就贪便宜贪出事来了。

    顾青舞自顾自地吃着,自以为极尽优雅,她知晓王锵偶尔会过来买馄饨,所以这几日她都会过来买一碗吃,和老张混熟了,今晚她一来,老张就认得她了。

    “王大人,好了。”老张说了一声。

    王锵急忙起身,付了碎银,老张喊着说:“多了,多了,找您铜板。”

    王锵笑着说:“没多,称过了。”

    “唉,每次都这样。”老张无奈地笑着,连连多谢,“那就谢过王大人了。”

    “走了,过几日再来。”王锵拿着馄饨,出于礼貌也跟顾青舞说了句,“万姑娘,先走了。”

    顾青舞含笑抬起头,馄饨热气腾腾,她面前氤氲缭绕,娇媚的容貌更添了神秘,“王大人慢走,记得光顾小女的茶叶店啊。”

    “一定,一定。”王彪客套地应着,上了马车离去。

    顾青舞脸上的笑容维持不住,放下了筷子,冷冷地道:“小翠,结账。”

    老张看了一眼她的碗里,就吃过那么几口,不禁问道:“万姑娘,你不是说饿了吗?怎么没吃完?是不是我今晚的馄饨煮得不好?”

    顾青舞勉强一笑,“不是,张大爷,您的馄饨特别好吃,只是我今日饿过头了,如今吃着有些胃疼。”

    老张笑着说:“饿过头了确实吃不下,以后不能不吃晚膳了,小姑娘要爱惜自已的身体。”

    小翠过去结账,顾青舞也没应答便转身走了。

    她一肚子的气,这王锵不仅是窝囊废,还是个瞎子,她见过她的夫人蓝氏,粗鄙商女一个,容貌普通,顶多算是秀丽,如何是比不上她的。

    以她的姿色,什么王侯将相见了,不想带回府去?便连那孙大人见了她,顾不得夫人在场,那双眸子也是直勾勾地盯着她看的。

    她顾青舞就没有征服不了的男人,像王锵这样的,本该手到擒来,就看你能坚持多久。

    第684章

    什么万姑娘

    王锵自然不知道那位万姑娘是冲着他来的,他若是这么机敏聪明,早就不仅仅是工部郎中的位置了。

    回到府中,大家等着他还没用膳,他把馄饨交给下人,让下人赶紧去煮上来,大家还能趁热吃一碗。

    姬氏打趣,“这么晚才回来,原来是去买馄饨了?老二啊,你眼里如今只有媳妇,可没有母亲了,连累母亲饿着肚子等你。”

    王锵连忙告罪,不免也埋怨了几句,“本来可以早一些的,但老张太慢了,加上那万姑娘也来插队,说是饿坏了肚子叫我先让给她主仆二人,这才晚了些。”

    “万姑娘?”姬氏留了心,这小叔她是清楚的,一般不结交女子,怎么忽然冒出来个万姑娘?

    她细问了下,“什么万姑娘?”

    “开茶叶店铺的,之前孙大人宴客,便是叫她送茶叶上门,孙大人介绍认识的,我也叫铁柱儿去买过茶叶,喏,就是前几天带回来的那些。”

    蓝氏说:“茶叶还行,我喝过了,但价格偏贵了些啊。”

    蓝氏是商女出身,对物品的价值很是在意,别的倒是没留意到。

    姬氏问了她的店铺,记下来之后便道:“吃饭吧,母亲都饿了。”

    因着王清如的事,老夫人病了一场,如今刚好转些,也吃不得什么,但馄饨便正合适了,等馄饨煮上来之后,她吃了大半碗,道:“这老张馄饨是真好吃,若有剩余的别煮,盖着明日煮早膳。”

    “明日就不好吃了,母亲,吃不完的分派给下人吃了吧。”蓝氏说,“明日儿媳起早,给您煮点小米粥。”

    “行吧。”老夫人有些心不在焉的,放下了筷子,拿了手绢擦嘴,下人端来水给她净手,“你们吃吧,母亲先回屋。”

    “母亲慢走。”

    “祖母慢走。”

    大家起身相送也都习惯了,最近老太太都是这样的心情,待老夫人被人搀扶着出了门口,复又坐下来吃,姬氏瞧了小叔一眼,也没说什么,继续吃着。

    待吃完饭回屋,姬氏叫了管家来,问一下他是否知晓那万家茶庄。

    管家回道:“夫人,万家茶庄是知道的,但背后东家是谁,却不知道了,只知道如今换了个年轻的掌柜,说是东家的女儿。”

    “奇怪了,只知道东家的女儿,却不知道东家是谁,往日这茶店是谁管的?”

    “就一个掌柜,那掌柜的也不是东家,姓陈,只是替东家管店的,如今也没在了。”

    姬氏问道:“能查到这东家吗?”

    管家道:“尽管查一查,但未必能查到,这万家茶庄往日也没见东家出来过,都是掌柜的管店,小人有些怀疑,这万家茶庄背后的东家是某位权贵。”

    姬氏知道这种情况,文帝朝的时候,便三令五申勋贵与四品以上官员不得从商,那时候满朝肃清,只允许持有产业放租,而不得从商。

    先帝朝的时候因世家渐渐坐大,且十分团结,朝廷稍有放松,但是一般也不会明目张胆,如果想做生意那就得让信得过的家生子去掌管,然后在外头聘请掌柜管店。

    这种情况不罕见,平西侯府也有。

    当然,持有产业是允许有的,例如买个店铺收租,买个庄子种植养殖耕地什么的,这个不在受限范围之内。

    现在新帝登基没几年的,对这些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不会触动世家的利益,毕竟根基未稳。

    姬氏沉吟片刻之后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要么是查不到,要么是查到了别人的把柄,不要去查了,严令府中上下,务必不得私下与任何世家的奴仆来往。”

    “是!”

    至于小叔那边,姬氏还得提点他几句。

    第685章

    班主死了

    云翼阁的鸽子在各地到处乱飞,消息不断交换,飞了几天之后,在寒衣节前两天傍晚到京,经过红筱她们的整理汇合成了一封信,晚上送到了北冥王府。

    红筱把消息给沈万紫,沈万紫也没开封,直接叫了大家到书房去,交给于先生打开,因为这是关乎于白的事,还是于先生先看比较合适。

    于先生看完之后,额头青筋突显,“岂有此理,果真是阴谋,什么救命之恩,全都是精心设计的。”

    谢如墨把信接过来,看了之后大致说了说,“那些捣乱的人,是当地的地痞,受了人钱财去捣乱的,背后指使的便是雍县当地最大那家府邸,那就是大长公主的,她每一次去都会住在那里,惜惜你之前让调查的大长公主是否在杂技班出事前后,大长公主是否去过雍县,确实去过的,她估计就是看了他们的杂技表演,才留意到于白,那些马贼也查出来了,根本不是什么马贼,是雍县的官差,而在于白跟着大长公主离开雍县之后,班主就死了。”

    宋惜惜脸色微变,“怎么死的?可有调查清楚?”

    谢如墨捏着信,冷冷地道:“饿死的,双腿还打断了,被丢在一家小屋里,尸体发臭了邻居才去报官的。”

    沈万紫怒道:“也就是说,那毒妇不仅不给他治疗,还打断他的腿,任由他一人在小屋饿死,好残忍的手段。”

    宋惜惜怒火中烧,面若寒霜,“于白是有给他留银子的,如果没有打断他的腿,他不会饿死。”

    沈万紫气得脸颊都通红了,“怎有这样的毒妇?于白也是,她怎么能相信那毒妇呢?”

    宋惜惜看了她一眼,道:“怪不得于白,她不知道大长公主为人如何,且大长公主在雍县必定是广布恩施,有贤良仁慈的美名,加上先有救命之恩,后有大长公主为班主请大夫医治,她怎知道这所有都是一桩阴谋?她一个上山挖草药打猎的,也没有想过自已会被人惦记上,她欠下救命之恩,见班主有大夫医治,也算是欠下医药费,她跟着大长公主入京也只是想为奴为婢报答,只是最后被关在内宅,大长公主明面上没有刁难她,我相信大长公主还会偶尔说雍县来信,告知班主的情况不错,这才使得她能安心留到如今。”

    沈万紫一时冲动,知道说错了话,连忙对于先生道:“对不住,我生气过头了,惜惜说得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怎会想到那么多的阴谋冲她而来的?而且,她本是个跑江湖的,恩怨分明,既然承了恩就要报答,她也没想那么多。”

    宋惜惜沉声道:“是啊,她想来也是有过谨慎的衡量,但衡量是脑子里空想的,那些恩惠是实际看到的,她根本也无从选择。”

    宋惜惜握住扶手,心里很是愤怒。

    她清楚于白之所以被大长公主惦记上,是因为她的脸有几分像母亲。

    于白的真正救命恩人是班主,班主因此而死了,这让于白如何接受?宋惜惜想想都觉得无比愤怒无比难受,更何况于白?

    于先生沉默了片刻之后,眼眶发红地道:“这件事情暂时不能告知于白,我无法想象当她知道班主被打断双腿,活生生饿死,她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大家都赞成,将心比心,换做在场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忍受的。

    第686章

    过两天交换庚帖

    方家那边一直没什么表示,大长公主催促几次,顾侯夫人不得已亲自去了一趟方家。

    到了方家一问才知道原来十一郎去了蜀州探望之前的戚肆探子营的王五,说是王五出了点意外,他和齐家的养子齐芳赶过去了。

    陆氏很抱歉地道:“这件事情本该早些定下来的,但这小子非得说去看看战友,回来才定下,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我是非常属意谢姑娘,你知道,那日我瞧见她,眼睛都放光了,恨不得早些娶过来当儿媳。”

    陆氏说得情真意切,加上那日她确实表现出特别喜欢的样子,顾侯夫人自然也就相信了,道:“虽说他没在京城,但那日也算是相看过了,回来你不曾问他是否喜欢吗?若喜欢的话,亲事就早些定下,我也好宽心不必再烦忧她的婚事。”

    顾侯夫人自顾自地说着,“再说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只要不抵触,这事你便可以做主,不必等他回来。”

    陆氏想了想,道:“表姐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吧,不如我挑个好日子登门去把庚帖换了,找人看一看对一对,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便正式派人提亲,如何?”

    顾侯夫人一颗心落地了,大长公主总是催催催,烦死个人,她笑着道:“唉,这弄得,我这上门催婚似的,但实在也是她年岁不小了,想着你们若是没有看上的话,我也得早日为她再寻一门好跟娘家人交代,如今定下来就好了,我心里也踏实。”

    陆氏也深有感触,“是啊,为着他的婚事,我也是操碎了心的,盼着早日定下也好为我方家开枝散叶。”

    顾侯夫人道:“是啊,他们两人年岁也不小了,早些定下来。”

    陆氏道:“行,我这便找人挑个日子,登门交换庚帖,估计也没什么问题了,但该走的流程咱也照走,求个平安顺遂嘛。”

    顾侯夫人满意地点头,“既然如此,我便等表妹登门了。”

    她离开之后,陆氏叫了方夫人过来,“天许媳妇,你说这事还能拖吗?王妃那边可有什么话告知的?”

    方夫人笑着道:“二婶,甭管王妃那边有没有话传过来,您看,挑日子要几日,交换庚帖找人算一算也几日,前后七八天是要的,王妃叫咱们拖着,定是有安排的,咱能拖几天拖几天,也不得罪人,更不损十一郎的名声。”

    “嗯,有你这话我心里便踏实些,十一郎的婚事啊,波折重重,我看他也是被人惦记上了,这事不成的话,咱们还是要早日为他定下亲事。”

    方夫人宽慰道:“二婶放心,他自已大概也知道了,不会再抗拒的。”

    陆氏叹气,“但愿如此。”

    顾侯夫人派人去知会了大长公主一声,说过两日方家来交换庚帖,这件事情初步算是落定了。

    大长公主刚好留了顾驸马在府说话,听得禀报,她淡淡地对顾驸马说:“顾侯府办事拖拖拉拉,这本该早就落实的事,如今还没交换庚帖,本宫如何对你们委以重任?”

    顾驸马看着她沉肃的脸,想起连续两日点灯的事,心里头有些犯恶心,他听得说厨房里给她熬药调理身子,打算是再生一个。

    第687章

    公主只是一时冲动

    看在这点份上,他还是愿意配合的,儿子是姓顾的,以后定会与顾侯府同心同德。

    “我回去会说说他们的。”顾驸马回答说。

    大长公主问道:“马上便是寒衣节了,请了志远大师没有?”

    “已经请了,这一次连同志远大师在内,请了八位高僧,初一一早我便亲自去接过来。”

    大长公主嗯了一声,格外开恩,“那日叫你母亲也来吧,但你要跟她说是必须通宵的,如果她吃不了这苦,就不要来了。”

    “吃得了,吃得了,母亲信佛多年,一直想来参加的。”顾驸马连忙说,寒衣节来的那几位夫人,其中有穆丞相夫人,太傅夫人,陆太夫人,李太夫人等,这些可都是世家里的太夫人或者夫人,他们的夫婿或者儿孙在朝中居重职。

    而且她们心怀慈悲,与人为善,母亲同她们熟稔了,日后于顾侯府的儿郎也大有裨益,不一定要全部依仗公主府。

    大长公主可不认为她那婆母是信佛之人,不过信什么不重要,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老太太,除了穆丞相夫人之外,其他的都把掌家之权交下去了,但是,她们跺一跺脚,家里的儿孙们依旧十分紧张重视,她们一句话,可抵得上送出去的千金。

    这些年凭着寒衣节做法事,使得这些太夫人对她十分敬重,除了丞相夫人因着宋惜惜的事对她颇有微词。

    其余的那几位便有风声消息传过去,但她们心存慈悲,总不会以恶意揣测别人,因而只信自已的眼睛所见,不信外头的流言。

    这样的慈悲,于大长公主有用的时候,她自然欢喜,但于她无用时,她只会说一句愚蠢。

    今年,她也会把燕王妃沈氏和金侧妃带过来,让那几位有慈悲心肠的太夫人看到同样有慈悲心肠的燕王妻妾。

    至于淮王妃,她什么都不知道,懦弱胆小,且她是萧家女,日后或是一个麻烦,能不出现就不出现。

    打发了顾驸马,她传了侍卫长进来,下令道:“明日盯紧宋子安,他一出城就掳他上马车,车夫和他的小厮安置在城外的庄园,宋子安带回来。”

    方嬷嬷在门外听着,心底微微一沉,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公主最终还是选择了走这条路。

    宋怀安他真的害了公主一辈子。

    可这能怨谁啊?男婚女嫁,总要两厢情愿,而且当初文帝爷也不许。

    方嬷嬷不认为公主真的想生个儿子,只不过见宋子安像极了宋怀安,而她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过宋怀安,所以想用这种欺骗自已罢了。

    自从宋家被灭门,萧凤儿也死了之后,她的心就定不下来,或许是最爱和最恨的人都死了,她忽然间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了。

    侍卫长出去之后,方嬷嬷进去轻声问道:“公主真打算这样?您心里很清楚,他再像宋怀安,也不是宋怀安。”

    “他当然不是。”大长公主拉着披风,把自已裹在披风里头,眉眼无光,“有时候本宫也不知道做这些还有什么意思,便是成功了,父皇看不到,皇兄看不到,他更看不到。”

    方嬷嬷不敢过问那些事情,也不敢劝说。

    她冷冷地笑了起来,“所以本宫想,生个儿子吧,生个宋家的儿子,恶心恶心他,多好啊。”

    "公主只是一时冲动。"方嬷嬷轻声道。

    她眸色幽冷,“或许,但本宫想不到法子让自已开心起来,眼下真正想做的,便是这件事情了,至于别的做得再多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第688章

    遇到贼人了吗

    一辆马车出城,宋子安要赶往遂州一趟,那边的工场出了点问题,问题虽然不大,但父亲叮嘱他还是要亲自前往一趟。

    他本来一直都在遂州,只是因为娘子怀孕了,他把娘子送回京城待产,遂州的事再妥善安排一下就可以交给掌柜去管,他回京也是打算在京城做些别的生意。

    他早就当了父亲,二十岁娶亲,如今膝下已经有两个儿子,这一胎他盼着是个女儿。

    家族里纳妾的人很少,他也没有纳妾,与娘子感情甚笃,之前在外做生意基本都是把她带在身边,如今生意重心慢慢转移回来,他们小家四口……哦即将是五口将会留在京城。

    他没有去探望过惜惜,但是去书院里看过瑞儿,他的老师如今也是书院的主讲,所以他可以顺利进书院探望。

    没去王府,是因为他的生意还没正式稳定,太公说了,在生意稳下来之前不能去,免得落了话柄,说北冥王府帮助了宋家的生意。

    太公说,功臣最忌讳的便是与商贾或者权臣来往过多,纵是亲戚也是如此,有些事情啊,欲加之罪,所以能避免就避免,否则就是害人。

    太公透彻,所以族中人做生意都会去问问太公的意思,也都听他老人家的。

    他老人家说,他们显贵的时候,咱们保持一点距离,他们落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真正的家族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是各有各的所长,那么真到了要紧关头的时候才能互补互助。

    马车出城,扬起了尘埃。

    尘埃慢慢地消失,却没人看见车夫换了,马车到了无人处,帘子一掀,宋子安和小厮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你是谁?”

    闷哼的两声传来,马车依旧往前行驶,但车夫换了,马车里的宋子安换成了原本的车夫,连同小厮一同昏过去。

    大长公主府。

    侍卫长来回话,“大长公主,人已经带回来了,是否安置在地牢里?”

    大长公主正在抄写经文,抬起了头看着侍卫长,好一会儿才道:“不安置在地牢,安置在桂花苑吧。”

    “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