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4章 办照

    1979年,国家工商总局下令。

    各市工商局开始对企业发放工商执照,以此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而这也就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建立。

    陆野带着材料来到工商局。

    本就不算大的办事大厅里,此刻挤了不少人。

    没有特殊通道,所有申请执照的企业,都要在大厅里依次办理,再加上各类企业办照所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大厅里的办事效率很低。

    陆野足足等了2个小时才排到他。

    而这,已经是陆野在这一周内,来的,砰砰在材料上敲了几个鲜红的印章。

    “行了,两周以后再来,到时候去5号窗口看复审结果。”

    “谢谢你啊。”总算是把申请材料递上去了,陆野微笑道。

    “到我了,到我了。”

    还不待陆野转身离开,旁边早已经等候多时的人,一下子就将他给挤离了那张办公桌子。

    办事难,难办事。

    有时候不光是人的问题,还有制度的问题。

    陆野离开工商局。

    一周后。

    经过改造的销售站,如今已经模样大变。

    紧邻彩霞街的南墙被砸开,安装了一个两米多宽的对开门。

    原本空旷的内部,也已经用红砖砌起了一道道隔墙,将偌大的空间分成了数个功能区。

    李明珠头上戴着一顶用报纸叠成的帽子,手持着一杆长长的滚刷,正和其他人一起粉刷着墙体。

    屋内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气氛很是轻松。

    陆野在路上买了两个大西瓜,回到了销售站。

    见大家都在忙碌着,陆野笑喊道:“大家都停下,歇一会,过来吃西瓜。”

    众人听见陆野的召唤,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

    陆野操刀,将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分给众人吃。

    “这些天辛苦大家了,等咱们把大本营弄好,我请大家去道台府好好的吃一顿。”陆野笑道。

    团建这个词,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流行起来。

    调动职工积极性,完全靠精神。

    好多厂里都是满墙的标语,像什么:抓革命,促生产。

    先生产,后生活。

    类似的标语比比皆是。

    物质奖励几乎是没有。

    不过在陆野看来,想要快速提升凝集力,精神和物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唯有鼓励与奖励并施,再不断灌输团队意识和企业文化,才能让职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好诶!”

    “道台府啊,我早就听说过那个饭店的大名,就是一直都没去过。”

    “野哥万岁~!”

    ······

    果然,陆野一说要请客道台府下馆子,众人的情绪再度高涨不少。

    陆野先是递给李明珠一块,随后自己也拿起一块西瓜。

    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西瓜汁水,又甜又爽。

    “茄子,销售站这几天就靠你盯着了,我要回老家一趟,今天晚上就走。”

    “你回老家干嘛?”

    李明珠吃着西瓜,下意识地问道。

    “咱们这里的也快弄完了,执照那边估计也不会等太久,我想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货源。”

    李明珠抿嘴点了点头:“那你要去多久啊?”

    “现在还说不好,天吧,事办完了就回来。”陆野道。

    “嗯,好。”

    离开销售站后,陆野来到了陈浩这里。

    前来送货的赵小龙此刻也在这里等着,准备跟陆野一起返回桦县。

    见到陆野进院,笑着招呼道:“野哥。”

    陈浩满脸的笑容:“野哥,小杏把饭都做好了,快进屋吃饭吧。”

    这半年多时间以来,陈浩跟着陆野做倒烟的买卖,赚了不少钱。

    别说是三百块的彩礼,现在就是让他拿出一千块钱,那也是毫无问题的。

    来到滨江,让陈浩打开了眼界。

    繁华的东方小巴黎,处处透着新鲜。

    尽管黄杏已经提了好几次想要回去,名正言顺地把婚结了。

    可是此刻的陈浩,已经不想再回到东升村,不甘心继续当一个农民,过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进到屋子里。

    黄杏正在往桌子以上端菜。

    见陆野进门,黄杏轻喊了一声:“野哥。”

    黄杏的情绪明显不高,脸色也不太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