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很快,在罗青等一众巨熊帮众的组织下,魏万宗领来的四十二人开始对耿煊提供的补血丸配方所涉及的十一味药材,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处理。

    或是切成薄片之后,将其置于适宜的温水中持续浸泡漂洗;

    或是切成较大的段块,置于一口大铁锅中,进行炒制;

    或是用煅法,对某种药材进行高温煅烧,使其质地酥脆,更易粉碎的同时,将隐藏在其深处的药力给全部逼出来;

    也有人用蒸法,利用沸腾的水汽加热药材,缓缓激发、调整其药性;

    亦或者用煮法,将药材置于高温,甚至沸腾的水中……

    因为有十一味药材需要处理,四十二人分成了十一组,根据药材处理的难易程度以及配方涉及的数量多少,对人员分组进行的灵活的调配。

    处理起来更费事的、需求量更大的,就多配两个人;

    处理起来简单,亦或者需求量没那么大的,就少配一些人。

    耿煊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各分组的一些细节处理以及人员调配上做了一些调整之后,就将此间事全部交给罗青等人负责。

    在耿煊对这四十二人做今日任务安排之前,巨熊帮众就已提前对这份补血丸配方所涉及的十一味药材的处理进行了提前的学习。

    这虽不能让他们立刻就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但用来监督其他人,看他们是否用心,水平如何已经足够了。

    这本来就不是多难的一件事。

    罗青几人甚至还特地对其他帮众叮嘱,除了监督之外,他们还用心学习。

    昨夜耿煊与罗青几人有关月例的讨论,已经在巨熊帮内扩散开了。

    可以明显的看出,所有帮众的精神面貌较之以往都有了明显的不同。

    用耿煊的话来说,就是更有主观能动性了。

    所有人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不需要耿煊这个帮主过多操心,他只需要将大方向定下来,各项事务便可井井有条的推行下去。

    罗青、王襞、丁勇、滕宇四人不需要耿煊分派,就做出了分工。

    滕宇领着残疾的张明,以及另四位修为偏低的帮中兄弟,带着洪铨、程辉、谢航三人的家人,去了魏家后院。

    他们将那面积足够宽敞,有花有草的后院改造成了马厩。

    以后,他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三十六匹玄幽马。

    而罗青则负责与魏万宗安排进来的一个坊中老人一起在药材处理现场,乃至正在进行马厩化改造的后院,已经被破坏严重的书房、地下密室,各个住人的房间的破坏亦或者使用情况进行明确和记录。

    万福坊投入的人力,器械,以及处理药材消耗的各类资源,主要是大量消耗的木炭燃料等,也都要明确记录。

    因为按照耿煊和魏万宗达成的约定,这些都是要折算成费用的。

    魏万宗在将人和物安排过来之后,便离开了。

    耿煊在确认各类药材的处理没有大问题之后,同样也离开了。

    具体的事项,自然就要由罗青与魏万宗安排的一位万福坊老人进行具体协调确认。

    不能大家各记一本账,等到算账时,两本账的差距大到离谱的情况。

    而王襞和丁勇则负责领着其他帮众对十一组药材处理的过程进行监督、观摩和学习。

    见一切都这般井井有条,耿煊自然也乐得清闲。

    他先是花了一点时间,将大黄和八小都接了过来,让它们去后院与玄幽马和一群老弱妇孺待在一起。

    耿煊则待在屋中继续用小炉砂锅制作补血丸,用这种方法快速消化大成境“药石术”的种种收获,顺带着将熬制补血丸的技艺提升到新的高度。

    耿煊自己制作补血丸,对药材的处理并没有那么讲究,一是有着“药石术”的他,对药性的变化有着远超其他人的敏锐,让他不必做更多细致的前期工作。

    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这种实验室性质的制作方式,舍弃了补血丸之外的其他副产品。

    除了一颗补血丸和一些完全焦化、碳化的残渣,再没有别的剩下。

    而药行大规模制作补血丸,可不是这样。

    在研究过臧子高那一箱与制药相关的典籍和笔记之后,耿煊才真正明白,专业和业余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里坊以为自己用各类卖不出好价格的边角料制作成药酒,就已经是非常高明的做法了。

    可与药行相比,这只能算是弟弟级别的操作。

    也是在读了这些笔记之后,耿煊才明白,药行制作的药酒,绝大多数原材料,居然都是熬制补血丸、精元丹这类丹丸之后剩余的大量残渣。

    它们用这些残渣与粮食混合,发酵,并在此过程中将那些药材残渣中的药力彻底逼榨而出。

    等酒成之后,只需再辅以少量药材调整药性,改善风味,一份口味不差,效果同样不差的药酒就好了。

    以此法酿制成的药酒,功效居然比里坊直接用原材制作的药酒还要好,就知道双方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人家药行能从一份药材上面刮出两层油水,而里坊却连一层都不能完整的刮下来。

    当耿煊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反应过来的王襞立刻一掌将其拍开。

    而后,在丁勇即将挥手再次来夺时,王襞抱着小木桶快速后退,嘴里一边低声喝道:“姓丁的,你抢我木桶干什么?”

    “什么你的?这就是帮主给你用用,什么时候就变成你的了?

    你这人做事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要给弄坏,得由我来保管!”

    “到底谁毛手毛脚了……别乱来啊,这东西可经不起折腾,到时候弄坏了你找帮主解释去!”

    “……”最后,丁勇只能悻悻然作罢。

    这出小插曲,只是他俩都隐隐觉得这东西很重要,但现在的他俩,依然远远无法理解其价值。

    就连耿煊本人,也对这个随手拣选的小木桶于此世的意义有所低估。

    一件全新的九州圣器,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午后开始了漫长的孕育。

    ……

    耿煊还发现,经过精心处理之后的药材,其内部的药性,基本都已处于彻底激发的状态。

    这可以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大批量补血丸的熬制工作。

    下午,将近傍晚时分,耿煊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八百八十五颗补血丸的熬制。

    所有熬制过后剩余的药渣,都被单独存放在一口口大缸里。

    待耿煊彻底停止这一次的熬制之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但那些万福坊的制药人依旧没有离去,他们还在继续进行着枯燥而单调的工作。

    魏家大院在那一堆堆、一簇簇的火焰照耀下,亮的宛如白昼。

    直到耿煊于深夜十分,第三次开炉熬制,将那些处理之后无法久存的药材全部用完,四十二位制药人才领着罗青逐一发放到每人手中的二两银子离去。

    待耿煊将炉中所有“补血膏”全部舀出,压制成九百三十二颗补血丸之后,这一天的忙碌才终于结束。

    回到房间,稍微歇息了一阵,耿煊给自己泡了一壶热茶,一边饮茶消乏,一边取出刚才罗青呈上来的账簿随意翻看起来。

    这本账簿中,记录了今日全部的支出。

    略过那一项项繁琐的记录,耿煊翻到最后一页的汇总上。

    【人工:八十四两

    木炭:三十二两二百四十文

    水:三两八十三文

    食材:二十两七百二十五文

    器具使用:二十五两四百三十文

    房屋使用:十八两六百七十文

    合计:一百八十四两一百四十八文】

    这个精确到文的统计看得耿煊一愣一愣的,让他最感无语的,是那从井里随取随用的水居然都算了三两八十三文的银钱。

    虽然用水确实多了点,可那水井中的水位,从用前到用后,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对方连这都算,是耿煊没有想到的。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对方的态度。

    合作归合作,但咱俩的交情,那真的是“一文钱都没有”。

    这不巧了么,耿煊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点小小的支出,相比于今日收获的两千四百零四颗补血丸,真的是洒洒水啦。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三大锅大规模的补血丸熬制,“药石术”晋入大师境之后收获的那些经验、心得、技法全被掰碎了嚼烂了消化得干干净净。

    原本还停留在大成境界的补血丸技艺,再次提升,达到大师境界。

    这是一项没有消耗一点红运,完全凭借自身越来越妖孽的制药天赋提升上来的技能。

    耿煊感觉到了其与消耗红运提升技能层次的差异。

    没有那么明显的感悟、心得如流水般注入心中的感觉,更加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见识和感悟,如同水上之船,随着水位悄无声息的提升,这一切都顺带着一起提升。

    他自己若是不留神,都很难把握到其准确的变化。

    耿煊没有犹豫,再次燃烧六十四点红运,将“药石术”从大师境提升到宗师境。

    更多的,更高深的感悟和心得如决堤洪水一般涌入耿煊心头。

    耿煊取过基本有关药酒酿造和调配制作的笔记,认真看了起来。

    直到确信足够应对明天的事务,他这才闭眼休息。

    ……

    次日。

    十月十四。

    魏万宗一大早就将昨日那四十二人领进了魏家大院,与此同时,还有人将一袋袋用于酿酒的粮食从外面搬进来堆放在大门口。

    更多的燃料,更多的器具,都被搬进了院中。

    于是,这有限的四十二人,在如昨日那般继续处理那十一味药材的同时,还分出了一些人做起了酿酒的种种准备。

    让耿煊有些意外的是,魏万宗今日将人带过来之后,并没有径直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就在一旁静静地观摩。

    耿煊也趁机向他抱怨,“你这四十二人,还是不太够啊,以他们现在这效率,要将这些药材处理完,那得一两个月之后去了。

    真到那时,很多药材都要腐烂变臭了!”

    魏万宗看了看场中局面,道:

    “我最多再给你调来十名懂酿酒的,可以确保制作药酒的同时,不耽误其他药材的制备。

    再多,我就没办法了。”

    耿煊点头,“就这么说定了,你现在就去找人。”

    很快,随着十名懂酿酒之人的到来,制备药材的人数恢复到四十二人。

    而经过昨日一整天的观摩,一些简单的工序巨熊帮的帮众也都能够上手。

    于是,在留出部分必要的人手后,二十名巨熊帮众也加入到制备药材的行列中。

    虽因刚开始上手,效率还有些慢,但这许多人的加入,也足以让今日制药备药的效率大大超过了昨日。

    而且,经过昨日的适应,即便耿煊再次开炉准备熬制补血丸,也没有人停下来好奇观望。

    嗯,还是有一个好奇者。

    那就是从早上过来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的魏万宗。

    等他看到耿煊亲手将一勺勺“补血膏”舀入排板,变成一颗颗标准的补血丸,魏万宗沉默了。

    待确认这一锅就出了足足一千零三十五颗,魏万宗的沉默更是震耳欲聋。

    耿煊对几乎快要将脑袋凑到铜炉边的魏万宗道:

    “我还需要大量的瓷瓶,还有可以用来密封的蜜或者蜡。”

    “……好,我马上就去安排。”魏万宗愣了一下,赶紧道。

    耿煊点点头,转身就要往屋里走去。

    “等等!”魏万宗的声音忽然在后面响起。

    耿煊顿住脚步,却没有转身。

    “咱们可以再谈一笔合作!”魏万宗沉声道。

    耿煊头也没回,径直往屋里走去,道:“不要打扰他们做事,魏坊主有话进来说吧。”

    耿煊才进入房间,魏万宗就紧跟在他后面走了进来。

    耿煊看着魏万宗,笑吟吟的问:“魏坊主似乎很急啊?”

    魏坊主为何这么急,他当然知道原因。

    任谁看了他短短两个小时,就将一堆价值不过千两左右的药材变成数以千计的补血丸,也会按捺不住的。

    那铜炉哪里还是铜炉,简直就是一口能源源不断往外面吐金币的聚宝盆!

    魏坊主很心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为了尽量撇清与耿煊这个“不明不白”的合作者之间的瓜葛,主动将双方的合作模式变得简单化。

    这样的合作方式,优点是简单明晰,即便耿煊胡乱折腾出一大堆烂摊子,该给他的钱,一文都不能少。

    可反过来,如现在这种情况,他也不能从中多分得一文。

    若只是一两倍的涨幅,魏坊主或许还能强忍着不动心。

    可现在这情况,是个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啊。

    再多的顾虑,都可以暂时放一边。

    反倒是眼前这机会,对万福坊来说,说是百年难遇也根本不夸张。

    要是还不知道应该,也必须抓住,那魏万宗简直枉为一坊之主!

    不过嘛,既然他急,那耿煊自然就不急了。

    魏万宗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的表现露了底,站在原地稳了稳心神,这才在耿煊对面坐下,道:

    “你这么多补血丸,不可能全部压在手里吧?我可以给你找到销路!”

    耿煊笑吟吟的道:“我为何不能压在手中?”

    补血丸的保质期可比药材强多了,而且,体积又小,并不比同等分量的银条大多少。

    很多时候,补血丸甚至可以直接当银子使,既如此,将补血丸多多的囤在手中,也未尝不可。

    “呃——”

    魏万宗被耿煊的回答噎了一下,过了一阵,才再次开口,继续说服道:

    “现在因为安乐集的操作,周边集市的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都在涨价,现在已经涨到了以往的三倍左右。

    但这价格其实是有些不合理的。

    一方面,是各地受了安乐集这次行动的刺激,表现都有些过度。

    有的人甚至是越贵越买,自己手里甚至已经囤了数月甚至一年的用量。

    这造成了短时间内所有集市的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都很稀缺,价格自然应声而涨。

    但随着大家情绪逐渐回归理智,这种情况就不会持续,甚至有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囤积的补血丸重新流回集市。

    另一方面,赤乌山药材产出,秋猎这段时间固然占了大头,可并不意味着其他时候就一点产出都没有。

    现在各药行对药材的收购价格也在上涨,还会刺激更多采药人进山。

    再加上赤乌山周边修炼资源价格变高,自会将其他地方的修炼资源吸过来。

    这多番因素之下,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的价格必会慢慢回落,最终稳定在以往价格一点五倍到两倍之间。

    等到明年秋猎,这价格会彻底落回原位。

    所以,你趁着现在将手中补血丸售出是最划算的!

    捏得越久,越不划算。”

    耿煊好奇道:“这都是你分析的?”

    “……嗯,主要还是樊大馆主提供了一些思路。”魏万宗沉默了一下,还是做出了回答。

    耿煊点头,表示受教,却又问:

    “你要如何出手?凭你的坐馆身份,直接在康乐集找买家吗?”

    魏万宗摇头道:

    “这样的资源,不能一次在一个地方释放太多。

    不然,不仅容易惹来关注,也会影响到价格。”

    补血丸固然珍贵,可使用的人群也很固定,一个区域内,一段时间中消耗的数量是有其上限的。

    必须控制好出货量,才能保证价格不受干扰。

    “那你要如何做?”

    魏万宗道:“我可以让车行将它们分散带去赤乌山周边各处集市。”

    “车行?”耿煊惊讶道:

    “康乐集也有车行了吗?……而且,你不觉得,忽然引入一个车行参与进来,是很不明智的吗?”

    魏万宗没有回答,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看向耿煊,道:

    “我告诉你一些康乐集的情况,你能不外泄吗?”

    耿煊点头,道:“你说。”

    魏万宗于是将康乐集一众坐馆对未来赤乌山周边集市的悲观前景大概讲了一下,最后道:

    “大馆主为了应对此变,提议增加几个坐馆。”

    “车行便是这个时候被他提出来的。”

    “和其他行会不同,车行并不存在什么进入门槛。

    咱们康乐集的车行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危险性大,收益又不高,没有哪个炼髓境看得上。”

    耿煊轻轻点头,眼中若有所思。

    一个集市的行会发展,是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的。

    比如药行,在大量产出药材的赤乌山周边集市,发展基本都很好。

    而车行,按照耿煊的理解,就是物流运输行业。

    这是足够孕育出巨无霸的行业,它不仅涵盖了客运与货运,也囊括了陆运与水运。

    可它同样受地理制约极大。

    与周边集市的道路远近,是否有着四通八达的地理特征,是否有着便利的陆运或者水运条件,都是决定某个集市能否发展车行的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无论是安乐集,还是百源集,都比康乐集更有优势。

    相对来说,更加偏远的康乐集要发展车行,难度远在安乐集和百源集之上。

    低回报,高风险。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哪位炼髓境愿意投入。

    可现在,康乐集却看上了车行可合情合理的行走在其他集市,可定期将其他集市信息传回这个特征。

    凭着车行定期传回的各集市情况,康乐集高层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到周边集市的变化。

    名为车行,实则是康乐集撒出去的眼线耳目。

    因为这个需求,康乐集愿意按月给付费用,以此吸纳愿意跳这个坑的炼髓境。

    “现在有人愿意跳这个坑吗?”耿煊问。

    魏万宗轻咳一声,道:“此事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不过,有个提议却是让永安坊的范坊主来任这个车行坐馆。”

    耿煊问:“范坊主也是炼髓境?”

    耿煊想起当日因为永安坊妇人丢子一事风波,与李逡一起坐在樊大馆主身边的那位范坊主。

    魏万宗点头道:“是啊,除我之外,康乐集周边八家里坊,还有两位坊主有着炼髓境修为,范坊主就是其中之一。”

    魏万宗看向耿煊,道:

    “你不是嫌我给你的人手不足吗?要是范坊主也加入进来,这个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掉!”

    “可这也还只是一个提议吧,他就当真愿意跳这个坑?”

    “若只是康乐集开出的那些条件,吸引力自然有限,他同意与否,都在两可之间。

    可若你愿意将这些药材制成的各种药物全都交由他销往其他集市,他一定会立刻同意康乐集开出的条件!”

    耿煊低头想了想,忽然道:

    “你若能将周边所有里坊都拉进来,我可以将这次炼制出来的所有药物全部交给你们出手。

    若只一个永安坊,那就算了。”

    魏万宗惊讶挑眉道:“你这是为何?”

    耿煊淡淡道:

    “我需要更多的人手。”

    这个解释,显然不能令魏万宗完全信服。

    不过,耿煊也不在意,给出一个理由之后,他就静静的看着魏万宗,等他回话。

    他是有心想要帮常平坊一下,此前没有合适的契机,现在魏万宗既然想要再拉一个里坊进来,那他干脆就来个扩大化,把其他所有里坊全都拉进来好了。

    魏万宗想了想,虽然这会令到手的利益更进一步摊薄,但有更多里坊参与进来,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有好处一起拿,那将来有坏处那自然也一个别想跑,都要一起扛。

    魏万宗觉得,这压力忽然就小了许多。

    于是他点头道:“可以……那咱们来谈谈具体如何操作吧。”

    耿煊道:“这事等你承诺之事都做好之后,再召集大家一起聊吧。”

    魏万宗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他就是想要趁着还没有其他里坊参与进来,便彻底与耿煊敲定此事。

    那样一来,八家里坊内部如何协调分配,他就有着绝对话语权了。

    可现在,这心思却被耿煊直接挑破。

    不过,他也不尴尬,很快就起身离去。

    “等我好消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