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半月后,沈棠与池长青带着云州城的收获返回京城。</p>皇帝赐的匾额已然高悬在香料铺子堂中,一同赏赐的恩典还有大内香料皇商的名头,从此,林辉便再也查不得沈棠铺子的账。</p>
而沈正身也如愿调入礼部。头一遭主动带沈棠去赴宫中的中秋宴。</p>
沈棠撂下宫宴的帖子,尝试提取花露。</p>
她仿着在云州见过的蒸花用的大炉子,画下图样找工匠打制,炉子的出口要与从西域带回的颇黎器皿连接,不能有缝隙,也不能因温度过热而炸裂。</p>
沈棠不敢贸然用颇黎器皿,只依样用琉璃细口鹅颈瓶尝试,可中途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p>
她转而又拿曾经使用的锡甑,终于可以成功导入蒸汽又不致炸裂。</p>
沈棠以时下菊花加晒干的柑橘花跟柚子花替代鲜花,放入装满井水的炉子里蒸。加热产生的蒸汽经锡甑落入承接的容器中。如此反复蒸制,才得到些微花露蒸沉液。</p>
将这花露滴在炭火上,升起的细烟既味浓又带着湿气,中途再不用翻动香片。</p>
洒在衣袂,香味持久不散。</p>
沈棠又尝试在蒸制过程中铺垫上香片,完成后把香片晒干,得到了拥有三四种香味混合的香片,放入香囊中佩戴身上,恰似漫步花丛中,令人神驰。</p>
......</p>
中秋宴上,一身异香的乔馨月格外惹眼。在皇帝追问下,她再次推荐沈棠。</p>
“哦,朕记得你。”</p>
从前蹴鞠赛上初露锋芒,后来兔儿岭又救下车队,如今又研制出三种熏香,沈棠一时成了全京城小娘子的楷模。</p>
皇帝忍不住对沈正身大加赞许,称赞他教女有方。</p>
他哪里知道当年若非乔馨月,这个聪颖果敢的沈棠便死在那个雪夜了。</p>
她的亲生父亲明知继室要害死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却装聋作哑,甚至在得知女儿并没有死后还帮着继室继续迫害。</p>
“是,若非棠儿,臣那晚便死在恶狼口中了。她为救我,自己却受了伤。”</p>
皇帝忙命御医救治,“切不可让如此孝顺之女留下伤疤。”</p>
沈棠赶紧跪谢君恩,顺便将那晚的功劳归在池长青和刘贯身上。</p>
“刘太尉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池郎君机敏应对,民女只是凑巧罢了。”</p>
刘贯也借机向皇帝推表池长青,皇帝饶有兴趣地问:“可曾定亲?”</p>
“回皇帝,已与臣次女订婚。”</p>
皇帝看向沈棠又看了池长青,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p>
殿上众人也都觉得可惜。</p>
只有沈正身清楚这姻缘本就是沈棠的。当年的事他也有份。</p>
乔馨月赶紧圆场,“沈大人爱女如此人才,来日定要寻一门好亲事啊。”</p>
众人推杯换盏中,赵槁看向沈棠眼神很是微妙,既有征服欲又带着欣赏与好奇,更多的是算计。</p>
他见沈棠中途离席,便也跟了上去,在殿外廊下巧遇回来的沈棠。</p>
她先开口,谢他玉佩。</p>
“可未曾见到娘子带着。”</p>
“如此贵重礼物,民女自是珍藏。”</p>
“倒也不必,沈娘子喜欢可倒换着带。”说着解下一枚翠绿的玉佩塞到沈棠手里,还故意捏了捏她手。</p>
沈棠装作受惊的样子连忙要跪,被他扶着,凑在耳畔轻语:“娘子有空也教教我如何制香,好在我姐姐生辰之日尽孝心。”</p>
宫中皇子公主唤所有非皇后的妃子皆为姐姐,赵槁的母亲是娴妃魏氏,原也是太后身边宫女,她与乔馨月结拜为异姓姐妹,约定苟富贵勿相忘,她能生下皇子全是托乔馨月引荐,但两人得到的恩宠差得太远。</p>
“制香工序繁琐不敢劳动殿下,但若是殿下亲自前往民女的铺中调配独属于娘娘的熏香,这份孝心定感天动地。”</p>
沈棠早就打听过,赵槁喜欢去逛勾栏瓦子,去她铺子也是顺道而已。</p>
她的回应落在赵槁眼里,后者食髓知味,已然幻想起那些肌肤之亲了。</p>
沈棠收回胳膊,余光瞥见沈颜蓉从转角探出的头,收起玉佩回了大殿。</p>
回府马车上,沈棠故意告诉沈正身赵槁要亲自调配一款熏香为娴妃贺寿,“女儿想邀着妹妹一起,毕竟那是九皇子,女儿还需避嫌才是。”</p>
沈颜蓉眼睛一亮,趁机也说自己想跟沈棠好好学学。</p>
沈正身夸赞沈棠思虑周全,没多想便同意了。</p>
只是那晚藏在暗处的不止是沈颜蓉还有池长青。</p>
他瞧见赵槁捏沈棠的手,与她耳语,若非对方是皇子他早就冲上去了。</p>
从蹴鞠赛他就发觉沈棠有意接近赵槁,但一时又弄不明白沈棠意图,只能暗中多留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