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昨天郑昊修好拖拉机的事传遍了整个村子,连带着今天一早就有几个村民路过时朝这边张望,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和敬畏。</p>

    &quot;昊子,过来吃饭。&quot;母亲李秀花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几分难得的轻松。自从儿子证明了自己的本事,她这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p>

    郑昊走进厨房,发现今天的早饭比平时丰盛了不少。除了惯常的地瓜糊豆,竟然还有两个煎鸡蛋和一小碟咸菜。</p>

    &quot;妈,这...&quot;</p>

    &quot;昨天你爹高兴,特意让我煎的。&quot;李秀花笑着解释,&quot;说咱家儿子个个都有出息了。&quot;</p>

    正说着,郑大山从外面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昨天胜利后的余韵:&quot;昊子,今个儿镇上农机站的刘师傅要过来,专门找你商量事。&quot;</p>

    郑昊夹起一块咸菜,点了点头:&quot;爹,你昨天说的收费标准,我琢磨了一夜。&quot;</p>

    &quot;哦?说说你的想法。&quot;郑大山在桌边坐下,端起茶缸。</p>

    &quot;修理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quot;郑昊放下筷子,认真道,&quot;太高了乡亲们承受不起,太低了又显得咱的手艺不值钱。&quot;</p>

    郑大山若有所思地点头:&quot;有道理。那具体怎么个收法?&quot;</p>

    &quot;拖拉机这种大家伙,一般故障五毛到两块,复杂故障最多不超过十块。一些小农具的铁活儿,看情况收个工本费。&quot;郑昊顿了顿,&quot;关键是要让乡亲们觉得划算,修比买新的强。&quot;</p>

    这个时代的拖拉机属于稀有物品,不,叫史诗级物品也不为过。</p>

    价格高昂,还容易损坏,配件极其难买,农忙前坏了,农忙完了都不一定能运过来。</p>

    &quot;嗯,这个分寸拿捏得不错。&quot;郑大山满意地点头,&quot;既帮了乡亲们,也让咱家有个额外收入。&quot;</p>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说话声。郑昊走到窗边一看,正是昨天农机站的刘师傅,还带着两个陌生人。</p>

    &quot;大山哥在家吗?&quot;刘师傅在院门外扯着嗓子喊。</p>

    郑大山连忙起身:&quot;来了来了!&quot;</p>

    三人进了院子,刘师傅满脸笑容地介绍:&quot;大山哥,昊子,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镇供销社的王主任,这位是隔壁王家庄的老支书。&quot;</p>

    郑昊仔细打量着来人。王主任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半新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王家庄的老支书年纪更大一些,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地道的庄稼人。</p>

    &quot;昊子,昨天的事我都听刘师傅说了。&quot;王主任主动握手,&quot;真是后生可畏啊!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谈个合作。&quot;</p>

    &quot;王主任请说。&quot;</p>

    &quot;是这样,咱们供销社收购站每个月都要处理不少坏掉的拖拉机配件,以前都是当废铁卖了。听说你手艺好,想问问能不能修复一些还有用的?&quot;</p>

    郑昊眼前一亮。这可是个不错的门路,既能练手,又能有稳定收入。</p>

    &quot;当然可以,不过我得先看看货再定价。&quot;</p>

    &quot;那是自然。&quot;王主任笑道,&quot;价钱好商量,主要是别浪费了好东西。&quot;</p>

    王家庄的老支书这时开口了:&quot;昊子,我们庄子有台拖拉机坏了快一个月了,镇上修不好,县里又太远。你要是有空,能不能过去看看?&quot;</p>

    &quot;没问题,什么时候方便?&quot;</p>

    &quot;越快越好,地里的活等着呢。&quot;老支书有些着急,&quot;误了农时可不是闹着玩的。&quot;</p>

    刘师傅在旁边补充:&quot;王家庄离咱这二十里地,骑车一个小时。&quot;</p>

    郑昊想了想:&quot;这样吧,我下午就过去看看。不过得说好,路费和误工费得算上。&quot;</p>

    &quot;应该的,应该的。&quot;老支书连连点头,&quot;修好了给你五块钱,怎么样?&quot;</p>

    五块钱!郑昊心中一动。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五块钱相当于半个月的伙食费了。</p>

    &quot;行,一言为定。&quot;</p>

    三人又聊了会儿细节,临走时刘师傅拍了拍郑昊的肩膀:&quot;昊子,好好干。以后镇上有修不了的活,我都推荐到你这来。&quot;</p>

    送走客人,郑昊回到屋里,发现父亲正在抽着旱烟,脸上难掩兴奋。</p>

    &quot;昊子,看来咱这生意有门了。&quot;</p>

    &quot;是啊,爹。不过我有个想法。&quot;郑昊在父亲对面坐下,&quot;光修农机还不够,咱得想办法让乡亲们都富起来。&quot;</p>

    郑大山愣了愣:&quot;你这话什么意思?&quot;</p>

    郑昊放慢语速,&quot;咱们西尧村地理位置不算差,土地也不算贫瘠,除了种地,为什么就不能发展得更好些?&quot;</p>

    这番话让郑大山陷入沉思。作为之前的侦察连连长,他见识比普通村民要广一些,自然明白儿子说的道理。</p>

    &quot;你有什么想法?&quot;</p>

    &quot;现在还不成熟,等我出去走动走动,多看看多想想。&quot;郑昊站起身,&quot;不过有一点我能确定,光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quot;</p>

    下午,郑昊骑着村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出发了。这车还是大队部的公车,郑大山特意批给儿子用的。</p>

    一路颠簸,郑昊边骑边想。王家庄是个典型的穷村子。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却连几台像样的农机都没有。</p>

    拖拉机还是三年前公社统一配发的,质量本就一般,用了这么久出问题也很正常。</p>

    到了王家庄,老支书早就在村口等着了。</p>

    &quot;昊子来了!快,拖拉机就在大队部院子里。&quot;</p>

    郑昊跟着老支书来到一个简陋的院子,看到了那台有问题的拖拉机,红色的车身已经有些褪色,但对于王家庄这样的穷村子来说,绝对算是宝贝疙瘩。</p>

    围观的村民不少,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力壮的都下地干活去了。</p>

    郑昊蹲下身仔细检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拖拉机的变速箱出了毛病,齿轮咬合不紧,导致动力传输不稳。这种故障看似复杂,但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p>

    &quot;老支书,这个问题我能解决。</p>

    &quot;需要什么工具吗?&quot;老支书有些担心,&quot;咱村里工具不全。&quot;</p>

    郑昊仔细想了想:&quot;基本的扳手螺丝刀应该够用,我有套自己的工具忘记带来了。这样,我明天既然检查出问题了,明天过来的时候我就能修好。&quot;</p>

    &quot;那敢情好!&quot;老支书大喜,&quot;要是能修好,我们庄子的人都记你的好。&quot;</p>

    围观的村民们也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希冀的神色。</p>

    其实,面对这种小问题,郑昊即便用简单的工具,无非也就是十分钟搞定,但为了不过于暴露自己的实力,郑昊决定往后推迟一天,这样不至于像上次过于轰动。</p>

    而且也可以避免人们觉得修理简单,收费却这么高的嫉妒。</p>

    在回程的路上,郑昊心情有些沉重。王家庄的贫穷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全村就这么一台拖拉机,平时大部分农活还得靠人力畜力。村民们面黄肌瘦,衣服补丁摞补丁,孩子们更是一个个瘦得像豆芽菜。</p>

    这就是这个时代农村的真实写照。</p>

    回到家,天色已经黄昏。郑昊把白天的经历跟父母详细说了一遍。</p>

    &quot;王家庄那个样子我也听说过。&quot;郑大山叹了口气,&quot;没办法,穷地方就是这样。&quot;</p>

    &quot;爹,我觉得咱不能光想着自己家。&quot;郑昊认真道,&quot;我有个技术,能帮着乡亲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长远来看,大家都过得好了,咱家才能真正安稳。&quot;</p>

    李秀花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嘴:&quot;昊子说得对,现在有能力了,就该帮帮别人。&quot;</p>

    这个年代的村民之间,信奉着互帮互助的原则。</p>

    &quot;那你打算怎么办?&quot;郑大山问。</p>

    &quot;先把眼前的活儿干好,把名声打出去。&quot;郑昊目光坚定,&quot;然后再一步步来,总会想到更好的办法。&quot;</p>

    夜深了,郑昊躺在炕上却没有睡意。窗外虫鸣阵阵,偶尔传来村民晚归的脚步声。他想起了前世的经历,想起了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p>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过几年,这片土地就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保证自己不触及某些限制的情况下,尽量改善家人和村子的生活。</p>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