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魏太后暴怒也算情理之中的事。

    只她到底还站在殿上,又有宫装做遮掩,

    所以整个朝上,除去那些离她最近的人以外,根本没有人注意到。

    自来以皇家仪态,

    居高临下示人的魏太后,

    那收在宫装下的手竟是隐隐颤抖。

    魏昌宏被指认谋逆,她都没有这么失态。

    她在宫中呼风唤雨多年,

    心态远非常人可比。

    也唯有先帝之事,能够轻易攻破她的心防了。

    瞧着是暴怒,实则却是一种交杂着愤怒、心虚和痛苦的复杂情绪。

    今日之前,魏太后从未想过,竟然还能有人注意到当年先帝意外暴毙一事。

    先帝登位的第二年,他们母子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极点。

    她一心一意为魏昌宏和魏家子嗣铺路,先帝忌惮外戚,对他们所想要做的事多加阻拦。

    甚至还秘密处死了一位魏家臣子。

    算起来,此人也算是魏太后的堂弟,先帝的舅舅。

    先帝这般不顾念骨肉亲情,还一心要纳周瑛这贱人入宫,让全天下的人都看魏太后的笑话。

    时日渐长,魏太后便对先帝越发失望,直至心冷。

    可从始至终,她都从未想过要动手杀自己的儿子。

    对她来说,魏家很重要,可先帝是她十月怀胎,好不容易才保下来的孩子。

    即便是两边关系恶化至不可调和的地步,她也不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虽是如此,魏太后却能察觉得到,魏昌宏逐渐失去耐心。

    只是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魏昌宏竟是会指派她身边的人对先帝下手。

    下手的宫人,还是她从宫外带入宫中,陪伴在身旁几十年的老人,是先帝的乳母。

    当时魏太后便清楚,这件事情上她撇不干净了。

    不管她有没有参与其中,又是个什么样的想法,只要先帝知晓了这件事情,魏家……包括她在内,都会被打成逆臣。

    她这太后之位,或许都没办法保全。

    她知道魏昌宏这是逼着她,跟魏家站在一块,但心底还是痛恨魏昌宏下这样的毒手。

    好在那盆兰草放入先帝御书房的时间不久,东西被撤下去后,魏太后疑心是先帝发现了里边的毒药,这才大张旗鼓地斥责了皇帝身边花房里伺候的人。

    顺带让人将兰草砸碎,将东西损毁清理出去。

    以此来试探先帝。

    但先帝就好像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一般,后续身体也没出现什么不适,魏太后长松一口气,以为先帝年轻身体好,未被伤及根本。

    谁知不过三个月时间,先帝骤然崩逝,死前还只见了周瑛。

    ……先帝究竟是不是因那毒而死,连魏太后都不清楚,太医院内只有一两个魏家的人,魏昌宏用药高明,下的是慢性毒,毒性会慢慢腐蚀人的身体,而且刚发作时,诊脉是诊断不出来的。

    可她也清楚,不管先帝因何而死,只要魏家做出过这种事,那就是谋害先帝。

    先帝已死,这个事情一旦暴露,魏家也会随之倒塌。

    所以即便魏太后恨魏昌宏下此毒手,可为了保住她的地位,保住魏家荣华,她还是得要将此事压下去。

    她身边经手此事的人皆被她处理了。

    唯一担心的,就是周瑛。

    魏太后一直怀疑,先帝已经知晓此事,且将其告知了周瑛。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格外忌惮周瑛,迟迟没有对其下手,就怕引发动乱。

    没想到,她费尽心思遮掩的事情,就被施元夕毫无保留地在朝堂上披露出来。

    魏太后如何还能坐得住?

    她深吸了口气,想要如往常一样平复情绪,却始终无法控制颤抖的身体,只能连番斥责道:

    “你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收买哀家身边的宫人,为你编造的荒谬之言作证!”

    “如此居心叵测,你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施元夕却是冷笑了瞬,她抬眸扫向魏忠,道:“收买?太后未免太瞧得起微臣了。”

    “魏忠跟在太后身边几十年,手上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人的性命,微臣不过一个小小的翰林侍读,竟是还能收买这样的忠奴。”

    她满眼嘲讽,不再给魏太后争辩的余地,道:“这么多年过去,宫中又有太后帮其掩护,魏大人只怕从未担心过此事会被披露吧?”

    “大人只手遮天,估计早已经将牵涉其中的人处理掉了。”

    她对上魏昌宏那双森严恐怖的目光,没有半分退怯,冷声道:

    “只是这大梁,到底不是魏家的天下。”

    “谋害先帝一事,除太后身边的魏忠,从前先帝宫中的宫人外,还有人证。”施元夕微顿,抬眼看向四方:“宫中内务府的岑嬷嬷,可为此事作证。”

    魏太后双手交叠,指甲深深地掐进肉里。

    周瑛这贱人的手,竟是还伸到了内务府。

    岑嬷嬷是宫中老人,历经三朝,其所说的话本就具备极大份量。

    更别说……

    施元夕沉声道:“先帝身亡后,太后便动用手段,将周太妃赶出宫外。”

    “青云寺中究竟如何,殿上的大人们应当也是心知肚明。太后不让宫中往青云寺送任何东西,但却在每个月里,差人送去一盆花草。”

    “开始时,周太妃也未有察觉,直至身子突然变差,从前能跑能跳之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变得瘦骨嶙峋,几度性命垂危。”

    这天下所有的事情皆有因果。

    魏太后将周瑛驱逐到青云寺,还反复用毒药摧残折磨周瑛。

    她做出这些事情时,从未想到过,有遭一日这些东西,竟是会成为他们谋害先帝最主要的证据。

    用惯手段害人的人,会反复使用一种手段。

    怎么害先帝的,就怎么害周瑛。

    “此事青云寺上下皆可作证!如若太后仍旧不死心……”施元夕冷笑了瞬,她抬头,看向前边的谢郁维。

    魏家一倒,周瑛便是直接获利之人,这等情况下,谢郁维大概不会出手帮他们扳倒魏家。

    他不会,江太妃会。

    那江太妃多年来都对此事耿耿于怀,若知晓是魏家所为,怎可能轻易放过魏太后。

    “可传召另一位受害者入朝。”施元夕冷眼看向殿上的魏太后:“此人便是当年被太后下令,用烈性毒药埋在花草上,彻底损害了身体的——江太妃。”

    话说到这里,已经不用再多加验证了。

    后宫之中就有两人遭到魏太后毒手,又有多位证人可以为此事作证,这件事情,便必不可能是假的。

    朝中官员皆为之震怒。

    先帝之死,于整个大梁来说都是一件憾事,尤其这两年内,朝局乱成这样,许多朝臣午夜梦回想到先帝,都忍不住心酸痛楚。

    时至今日,仍旧还有很多朝臣时常写文悼念先帝。

    不说今日魏昌宏所做之事,光就谋害先帝一条,便足以够他死个千万次了。

    这个罪名太大,是他搬出严广海,搬出太后,都无法抹平的。

    上首的魏太后面上血色尽失,她几度想要开口辩解,却被底下愤怒的朝臣淹没。

    “我大梁建朝多年,从未出现过这等事情!魏家怎么对得起先帝,对得起朝堂和黎民百姓!?”

    “先帝勤政爱民,如太后所言,对魏昌宏敬重有加,可你这贼人,竟是生出了不臣之心,下这般毒手!”

    “你这逆贼罪该万死!”

    群臣愤怒之下,险些将魏昌宏活撕了。

    他身侧那些侍卫将要动作时,外边的影卫已经控制住大军,手持双管突击步枪,行至殿前。

    一眼望去,大殿外黑漆漆一片。

    影卫只这么伫立在外间,便能给朝堂带来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这一瞬间,不论是殿上的魏太后,还是魏昌宏,他们都同时意识到自己走到了尽头。

    施元夕便在突击枪的射程范围内,上前一步,她挺直脊梁,面上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只目光冷沉地看着上首的魏太后,高声道:

    “魏家在太后庇护下,犯下诸多重罪,我大梁朝堂,对这等事情绝不姑息。”

    “朝堂政局上,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这些事端皆由太后而起。”

    “为给黎民百姓一个交代,为正朝堂之风,请魏太后——”

    “即刻退朝!”

    这个退朝,和平时早朝的退朝的含义不同,这是直接剥夺魏太后把控朝政的权力,将她驱逐出朝堂。

    一般来说,朝臣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眼下局面早就不能以寻常情况论处,施元夕作为查出魏家所行之事的功臣,代表着大梁朝堂所有官员,魏太后也不是皇帝,她开口驱逐,就是朝堂所有官员的意思。

    魏家把持朝政多年,魏太后万万没有想到,她活到最后,竟是被这个从未入过她眼的女子赶出朝堂的。

    她堵在喉间的话一个字都没能吐出,也无法接受身份地位的反转,情绪剧烈起伏间,直接昏厥在地。

    魏昌宏见状,眼眸剧烈晃动,高声道:“太后!”

    他想动,可还没来得及动作,就被身后蜂拥而至的影卫,摁在大殿之上。

    周瑛抬眸,冷声道:“天子亲卫听令。”

    魏太后失去权柄,小皇帝暂且不能理事,满殿都是周瑛的人。

    那黑漆漆的枪口,就是周瑛的话语权。

    周瑛一声令下,所有影卫皆齐声领命。

    “属下听令。”

    “即刻调遣兵马出城,助镇北军平定城外动乱!”周瑛微顿:“另,命施元夕为监斩官,将罪臣魏昌宏押解入京中刑场,立即处斩!”

    施元夕眼眸微动,她缓声道:“臣,遵旨。”

    再抬眼时,宫中残留的魏家亲卫已经被影卫尽数拿下。

    朝中官员心情复杂,皆抬眸望向她们。

    朝上把控大权的人,从今日起,将要彻底易主了。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京城各处动乱,镇北军那边在施元夕押解魏昌宏离开皇宫之前,到底是传来了捷报。

    此番确实惊险,若是他们入京再晚几日,魏家隐匿在深山密林里的数万军队,将会连同京畿营一起,大开城门闯入城中。

    届时,便是影卫手中有着双管突击步枪这等强悍的武器,对上对方这么多的兵马,亦是没什么胜算的。

    枪支虽然强悍,可造出来的子弹是有限的。

    镇北军得以镇压,也是因魏家豢养的私兵还不成气候,方运等人虽强,但在双管突击步枪面前,亦是难成气候。

    京中留下的影卫不足三千人,余下的几百把双管突击步枪留给了镇北军。

    这几百把枪支,加上声势浩大的镇北大军,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压力,方运一死,那叛军便已溃不成军。

    京畿营那边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知晓大体情况得到控制后,施元夕放下心来,直接带人押着魏昌宏,去往刑场。

    这位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的佞臣,被羁押在囚车之上。

    可惜此番京中变动,来往街道上并没有人。

    戒严令还未全部撤下,京中百姓轻易不敢外出。

    这条街道上,除了施元夕的人手外,便只有一辆马车与他们并行。

    施元夕只看了一眼,便清楚对方的意图。

    入刑场前,她命队伍停下,抬眼见到徐京何满脸冷肃,抬步下了马车。

    囚车附近都是施元夕的人手,徐京何却没有半分回避,只冷眼看着那魏昌宏。

    他和魏家有着血海深仇,魏昌宏将死,有些话也该说清楚。

    施元夕看了那边一眼,正准备抬步离开,给徐京何腾出说话的空间来,就见他毫不避讳地开了口:

    “魏大人当初对我兄长下手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魏昌宏模样狼狈,闻言却只是斜睨了他一眼,冷笑出声:“本官如今最为后悔的,便是当初没有直接吞没整个江南徐氏。”

    徐京何身边的暗卫脸色都变了,这人死到临头,竟然还半点不知悔改,企图用这等话激怒徐京何。

    徐京何眼眸幽沉,面色冷然,凉声道:“是吗?”

    声音里好像没什么情绪,可施元夕却注意到了他冷沉的侧脸。

    她眼眸轻垂,直接开口道:“将他押入刑场。”

    边上的影卫领命,魏昌宏被影十三从囚车内拖了下来,他满头乱发,遮住了那双阴狠至极的眼,从徐京何身边经过时,还讥笑道:

    “徐家也是昏了头,你行事狠辣,却不让你入京,安排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徐民安来。”

    “呵。”他低笑了瞬:“可笑。”

    他拿徐民安的死,来嘲弄着眼前的人。

    未料到那个看着弱不禁风,面冠如玉的翩翩君子,竟是翻手从袖间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修长的骨节握着那把匕首,直接越过影十三,将那把匕首扎进了魏昌宏的腰间。

    “啊!!!”魏昌宏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受重击,鲜血流了半身,他原本阴戾嘲弄的神色,尽数化作了痛苦。

    羁押着魏昌宏的影十三和影海二人都惊住了,徐京何动作极快,他们两人就在旁边,注意到他的动作时,他已经下手了。

    影十三惊骇之时,忙回头去看施元夕,却见施元夕就这么看着,面上并无阻拦之意。

    他瞬间了悟,给身后的几个影卫传递了眼神。

    犯下重罪的犯人,在行刑之前都会受刑,魏昌宏却没能经历这样的事,也是遗憾。

    徐京何本身就是刑部侍郎,他动手,施元夕就当他给魏昌宏用刑了。

    只是施元夕也没想到,徐京何竟是会当着她的面直接下手,这等行为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他们二人只是短时间内的同阵营,他这么做,等于将把柄递到施元夕面前。

    施元夕晃了晃神,那生得一副极好容貌,皮相极美的徐大人,抬手将那匕首迅速抽出,复又再次毫不犹豫地将那把匕首扎进魏昌宏的大腿。

    鲜血飞溅,沾染在了他的衣袍和那张没什么情绪的面孔上。

    徐京何取出一张帕子,一边擦拭着面上的血,一边用那双宛若深海般的眸看着他,道:

    “这把刀,是兄长入京前我赠予他的礼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