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9章

    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事情的时候。

    大汉有名的才女,岂能失落于匈奴之手?!

    当即刘毅就回头对汉献帝说道:“陛下,匈奴犯边,是天大的事情,请陛下立刻回宫,召集群臣,商议军国大事!”

    汉献帝今天心情很不好,不过一想到匈奴犯边,说不定刘毅又要带兵出征,那时候他又能在朝中做许多大事,便又兴奋起来。

    刘毅这人太过霸道,现在又有了皇室宗亲的光环,汉献帝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对付刘毅。

    但刘毅如果不在洛阳城,那这洛阳城他刘协就能拥有一大半,操作空间很大。

    想到这里,汉献帝立刻就答应:“就按大将军的意思做,回宫议事!”

    早有太监扯着嗓子叫道:“陛下起驾!回宫!”

    文武百官又火急火燎随大军返回洛阳皇宫。

    汉献帝再上朝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宫人点着烛火,武土环立大殿。

    刘毅一身战甲带着吕布、华雄等人上殿,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先领文武百官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献帝抬手虚扶:“众爱卿平身!”

    群臣起身,分列两边。

    汉献帝正想要继续说话,主持会议,但还没开口,刘毅已经走出班列,面向百官大声说道:“匈奴犯边,抢劫我大汉子民,此事事关重大,各位有没有什么建议,现在可以说说。”

    汉献帝眉头一皱,万分不爽。

    这是他的台词!

    他这个皇帝的台词!

    刘毅竟然敢抢着说!

    以前董卓在的时候,都不会抢他这个皇帝的台词啊!

    欺君罔上,实在可恨!

    汉献帝咬着后槽牙盯着刘毅,拳头攥得死死的,但刘毅如一座大山站在他前面,汉献帝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文武百官、满朝公卿也都低着头不敢乱说,对这种场面也早就习惯了。

    只见荀彧走了出来,行礼说道:“当今天灾连年,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粮食短缺,连月征战,大军疲惫,大将军应该休养生息,明年再起兵。至于匈奴那边,大将军可以遣使节前往询问,并以重金赎回蔡文姬。”

    刘毅眉头一挑。

    “什么?”

    “匈奴反叛,杀戮我大汉百姓,抢我大汉才女,我还要给他们钱,让他们送人回来?”

    声音在大殿回荡,谁都能听出刘毅话中的愤怒语气。

    不过荀彧却不怕,依旧点头,说道:“不错。匈奴之患,不过是皮毛之疾,但大汉内部诸侯割据,才是真正紧要的事情。朝廷现在连大汉内部都无法平定,又岂能管得了塞外匈奴?能够用钱就办好的事情,我以为不需要引动刀兵,派遣大军。”

    这话也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

    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蔡文姬,也是曹操用金钱赎回来的。

    但刘毅就是觉得不爽。

    太憋屈了!

    堂堂大汉,怎能让一群瘪三跳脚,抢人!

    “我如果一定要动兵呢?”

    此话一出,除了汉献帝激动的想要直接同意,点头之外,满朝文武不吭声,只有荀彧面露难色。

    只见荀彧干脆盯着刘毅,大声说道:

    “大将军一定要动兵,那我请问大将军,北征匈奴,需要动多少兵?朝廷未定,内忧外患,大将军领兵多了,诸侯如果来攻,关内无兵可用。大将军领的兵少了,如何远征匈奴?”

    “匈奴之患,并非一两年,也不是一两百年的事情,大将军就算大军北征,打败匈奴,又能如何?匈奴今日称臣,明日又反,后日称臣,再后又反,如此往复,徒劳大军!”

    “当务之急,依旧是稳固内政,中兴大汉,等大汉中兴再伐匈奴,方才是长久之计。”

    “今大将军为匈奴一时犯边,却让大军奔波,劳民伤财,却不能真正安定匈奴,实在是不智之举!”

    “请大将军三思!”

    一番话下来,大殿之中死寂无声。

    刘毅知道荀彧说的的确是个问题。

    匈奴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就算是千年之后,也没有真正彻底解决,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刘毅觉得很不爽。

    特别是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抓住,失身于贼,让刘毅觉得更不爽。

    “诸位大臣,没有别的意见吗?”刘毅深吸口气,又看向文武百官。

    满朝公卿,文武百官纷纷出列,说道:“臣等赞同光禄大夫所言!”

    刘毅沉默。

    的确,现在真不是出兵的时候。

    自从十八路诸侯讨董以来,大军几乎就没怎么停歇过,朝廷和军队都已经疲惫,经不起战斗。

    更何况正如荀彧所说,和匈奴的战斗是看不见尽头的,谁也不知道这一去会用多久的时间,的确是劳民伤财。

    最重要的是,刘毅现在也没什么财,伤不起。

    更何况,一旦他动大军去打匈奴,那么袁绍和曹操难免不会趁虚而入。

    总之一句话,征讨匈奴,百害而只有一利,风险太大,不划算。

    可刘毅就是按不下这口气。

    “玄德,你觉得呢?”刘毅又看向刘备。

    刘备想了想,说道:“我也觉得现在远征匈奴不利,如光禄大夫所言,可用金钱赎回蔡文姬。”

    刘毅眉头紧皱,又回头看向汉献帝。

    却见汉献帝坐在龙椅上,面带笑容,似乎在等着看刘毅的笑话。

    刘毅心中一哼,抬手问道:“陛下,军国大事,事关大汉威严,陛下觉得该如何做?”

    汉献帝巴不得刘毅领兵出征,刘毅出征,朝中空虚,领兵出征,中原空虚,空虚,就容易出乱子,出乱子,他才有机会重掌大权。

    当即汉献帝就严肃的说道:“大汉天威不可冒犯,维护大汉尊严,征讨匈奴,是大将军的职责。”

    刘毅点头自语:“对,陛下说得对,臣必当维护大汉尊严,出兵征讨匈奴!”

    说到这,刘毅看向公卿百官,大声道:“大汉,是大家的大汉,值此为难之际,文武百官,满朝公卿,当团结一致,共同对外!陛下有旨,为支援大汉征讨匈奴,公卿百官,有人出人,无人出钱,限令三日之内,到大将军府捐款,捐人,三日之后,出征匈奴!”

    此话一出,满堂皆静。

    汉献帝更是差点跳起来。

    朕什么时候下旨了!

    刘毅你个逆贼,当着大家的面假传圣旨是吧!

    太放肆了!

    第329章

    共赴国难

    只是汉献帝生气归生气,愤怒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龙椅上没有爆发。

    出征,只要你出征就行!

    你走了,这洛阳就是朕的!

    刘毅狠话是放出去了,忍一时越想越亏,退一步越想越气,我大汉虽说现在内忧外患,危难之际,又岂是周边小族想来咬一口就来咬一口的?

    曹操没有办法,只能交赎金救人,我刘毅未必就没有办法!

    一念至此,刘毅心中便更是坚定。

    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坚定去做,想得太多反而会坏事。

    不就是没钱没粮吗?

    不是内忧外患吗?

    先把你们这些公卿大臣的钱搜刮出来,一来支援大军北伐,二来,这些公卿大臣没钱了,也就蹦跶不起来,朝廷也能安稳一点。

    刘毅也是有急智的,当即回头,对汉献帝说道:“陛下,大军既然要维护大汉尊严,出兵匈奴,就要消耗钱粮,然而现在朝廷并无多少钱粮,所以,希望陛下为百官表率,带领百官,捐钱捐人,共赴国难!”

    说到这,刘毅直接跪下了。

    他一跪,朝廷中,刘毅派系的官员武将,也全都跟着跪下。

    一起跟着刘毅喊道。

    “请陛下为百官表率,带领百官,捐钱捐人,共赴国难!!!”

    华雄和吕布几个声音极大,整个大殿都是他们的声音在回荡。

    “捐钱捐人,共赴国难!”

    汉献帝嘴角一抽,万万没想到刘毅竟然问他要钱!

    他哪来什么钱财?!

    自从回到洛阳以来,他这个皇帝已经穷到家了。

    也就是刘毅出兵去征讨吕布、袁术之后,他才慢慢的积攒下一些私房钱。

    这些钱,可都是他准备用来招揽人才,培养死土,争权夺利东山再起的资本,每一分花得都是心疼的,刘毅竟然要他带头捐?!

    汉献帝牙齿都要咬碎了,不过一想到能够把刘毅给支走,汉献帝又觉得捐钱也不是不可以。

    当即说道:“朕身为大汉天子,自当为表率!为此,朕宫中还有一些金器,古董,都捐给大将军,作为征讨匈奴的军用。”

    “多谢陛下!”刘毅大喜,随后回头看向文武百官,大声道:“大军出征,耗费不小,陛下已经带头慷慨捐赠,诸位也不能落后。你们都是大世家,大门阀,钱财不比陛下少,所以,你们捐赠,也不能比陛下少!捐的多,就越是代表忠心大汉,就越是忠臣!当然,实在是没钱,可以到我大将军府来找我说。”

    说到这里,刘毅伸出三根手指,霸气的道:“三天,从明日开始,三天时间,所有捐赠必须到位,三日之后,大军出征!”

    文武百官,满朝公卿则是一个个嘴角哆嗦。

    一个个心里万马狂奔,直想骂娘。

    大汉这天下,谁也不富裕。

    刘毅要出兵,竟然找他们搜刮军费!

    可现在的情况,谁又敢反驳?

    只得纷纷答应下来。

    刘毅很是满意这个情况,搜刮了皇帝和百官的钱财,这些人想要作乱也囊中羞涩。

    不过起兵征讨匈奴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正所谓内忧外患,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刘毅稍稍一想,就想到袁绍和曹操这些诸侯。

    他去剿灭匈奴,不能让这几爷子钻空子,至少不能让这几爷子趁机作乱。

    刘毅看向汉献帝,又说道:“陛下,现在解决了出征和钱粮的问题,朝廷其他问题也需要一并解决。既然决定出征讨伐匈奴,那就是大汉天下所有人的事情,所以,臣建议,发檄文于天下,号召天下诸侯共赴国难,一同征讨匈奴。”

    “准奏!这事情就由大将军去安排吧。”汉献帝捐了钱,心痛,哪还有心思想别的事情?

    在他看来,天下诸侯没一个是好东西,都死了才好。

    刘毅领命,随后又说道:“听说此次抢走蔡文姬的人是匈奴左贤王刘豹,蔡文姬乃是我大汉才女,意义重大,必须要迎接回来。臣请陛下下旨,令匈奴左贤王刘豹好生招待蔡文姬,不得伤害,我大汉将用千金赎回,如若不然,大汉必起兵征讨。这么做,一来保护蔡文姬的安全,二来,也能迷惑匈奴,让他们觉得我们暂时不会出兵。”

    汉献帝想都不想,直接抬手:“准奏!”

    刘毅当即命太监起草诏书,让汉献帝加盖国印。

    看见太监拿出一个小印章的时候,刘毅才又想起一件事来。

    剿灭袁术,得了传国玉玺,这玩意儿他一直保存着,也没有放在心里去。

    回洛阳这么多天,袁术在天牢里面也关了这么多天,这传国玉玺却还一直没有给汉献帝。

    说起来这玩意刘毅现在并不稀罕,留在自已手里反倒是让人诟病。

    当即一拍脑门,说道:“臣有罪,臣这次征讨袁术回来,事情太多,竟然忘记一件大事,赵岑,速去大将军府取宝物来!”

    刘毅拿出信物,让赵岑去找貂蝉拿印,汉献帝和群臣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刘毅说的什么。

    不多时,赵岑就拿着一个大盒子回来交给刘毅。

    刘毅双手举着递给汉献帝,说道:“此乃当初失落传国玉玺,被袁术所得,臣征讨袁术,夺回传国玉玺,现交给陛下保管!”

    汉献帝大惊,不可思议的盯着刘毅。

    传国玉玺,刘毅竟然没想着私占!

    这可把汉献帝给惊呆了。

    回来这么多天,汉献帝早就安排了人审讯袁术,自然知道传国玉玺在刘毅手中。

    只是刘毅一直不给,汉献帝和群臣也不敢问,知情的人都以为刘毅要留着传国玉玺将来谋反的时候用。

    谁知道今天刘毅竟然把传国玉玺送回,而且刘毅竟然是因为事太多,忘了有传国玉玺这回事才没有第一时间把玉玺给皇帝!

    这说出去谁能信?可刘毅偏偏就这么做了。

    汉献帝赶紧接过传国玉玺,仔细查看,的确是真的,顿时激动的浑身发抖,差点忘了这几天刘毅是怎么欺压他的,甚至差点拉着刘毅的手说刘毅是个大忠臣了。

    就连满朝公卿看刘毅的眼神都变得古怪,似乎看不懂刘毅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人。

    忠臣?

    奸臣?

    看不明白。

    而刘毅则是让汉献帝赶紧盖章,然后拿了诏书,命华雄找一些精干斥候,立刻往匈奴左贤王那里送过去。

    然后又让汉献帝写诏书,传檄天下,主要是命令袁绍和曹操,一起出兵征讨匈奴。

    一切忙完,已经是半夜时分。

    刘毅这才让散朝,满朝公卿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然,临走的时候,刘毅还不忘嘱咐众大臣。

    “一定要记得,三天之内,到大将军府捐款捐粮!支援大军出征!”

    第330章

    无人支持

    大臣们各自回府,刘毅和刘备也在家门口告别。

    回到府邸,刘备就关上大门,三人表情凝重,面色不爽的回到房中。

    才进门,关羽就忍不住问刘备:“大哥!今天刘毅那厮欺君罔上,在围场公然逾越,竟然还敢抢了陛下的宝弓不还,我要杀他,为国家除害,大哥为何阻止我!”

    刘备看了关羽一眼,又确定四周没有别人,才拉着关羽说道:“二弟!刘毅这人,十分复杂,他有皇室血脉,又真心为了大汉。即便有欺君之举,也不能轻易动他,更何况今天在围场,他和陛下肩并肩,又有吕布、华雄等人在,真要动起手来,如果伤了陛下,反倒是我们的不对。”

    关羽重重叹息,似乎很是遗憾。

    不过张飞却在旁边来来回回的走动,皱眉自言自语道:“刘毅这人忠奸难辨,咱们先不说他。你们说,这远征匈奴,劳民伤财,明摆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刘毅他真的要去吗?”

    匈奴反叛寇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大汉国运至此,灵帝还在的时候,从黄巾之乱起,别说什么匈奴,就连西域各国也不给大汉面子,朝廷也早已经失去对西域的控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