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众人哆嗦,纷纷低头,不敢与刘毅目光对视。汉献帝这才想起,他身边的大太监已经死了,脑袋还在不远处摆着,当即说道:“刘爱卿,这件事与他们无关,刚才要不是他们死命保护,刺客已经得手。而且,负责御马监的管事大太监,为了护驾,已经被刺客杀了,朕觉得,这些人都是忠心护主的,就不用查了。”
这些可都是汉献帝培养的心腹,现在只剩下这么一点人,汉献帝可舍不得让这些人被刘毅抓去折磨,万一刘毅发狠,他辛苦培养的死土便全没了。
刘毅却不可否决的说道:“陛下,内官勾连刺客,行刺陛下,这乃是大事,不可半点马虎,况且,能做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必定都是死土,死土为了完成任务,保护主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这些人虽然尽力保护陛下,然而刺客也就二十来人,他们尽两百人竟然无法抵挡,几乎让刺客得手,若不是臣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们究竟有没有尽全力保护陛下还是个未知数,他们之中有没有人勾连诸侯,行刺陛下和微臣,也是个未知数,所以,必须详查!”
汉献帝眉头微皱,万分不舍,说道:“皇叔公,这些人都是朕的贴心体已,必定不会有人勾连外人刺杀朕。”
刘毅笑了。
“人心隔肚皮,陛下怎知道他们之中就一定没有人被诸侯收买?审讯他们,一来可以保护陛下安全,二来,也能证明他们的清白,如果他们清清白白,又何须害怕审讯?”说到这,刘毅抬手一挥,厉声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来人啊,把这些内廷太监,禁卫,全都抓起来,严加审讯!”
“诺!”
赵岑一挥手,当即就冲上去一群军土,将剩下的内廷禁卫,太监,全部拖了出去。
汉献帝嘴角哆嗦,想要阻止,但最终却没有鼓起勇气,只能在心里生闷气,眼睁睁的看着他培养的心腹全被拖走。
此时天已拂晓,东边洒出一抹鱼肚白,刘毅命令军土打扫皇宫,将尸体搬运扔出宫外。
文武百官听说皇帝被刺,早就火急火燎的往皇宫赶来。
刘毅见时间充足,便请汉献帝一起吃饭,而后上朝。
大殿之中,赵岑、高顺披甲按剑,领三千精锐布防殿内殿外。
皇宫今日充斥着一股格外的杀气,空气阴冷,侍卫眼中都带着森寒的杀意,让百官忌惮。
鞭抽九响,文武百官脱靴入殿,跪地叩拜。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后,刘毅按剑立于汉献帝身边,目光冰冷的扫过群臣:“日前我大将军府被刺客潜入,烧毁房屋无数,我本人也被烧伤,侥幸躲过一劫。昨日一天,京城戒严搜捕刺客,谁知道就在昨晚,刺客竟然顶风作案,勾结内侍,潜入皇宫内廷,几乎刺杀陛下成功!内廷御膳房管事太监已经畏罪自杀,尚且不知道还有多少同党!”
刘毅一边说,一边缓缓按剑走下御阶,一步一步从文武百官,满朝公卿身前走过。
当走到董承身边的时候,刘毅停下,盯着董承,缓缓说道:“内廷有人勾连诸侯死土,欲图刺王杀驾,就连大将军府和皇宫内院都能被轻易渗透,这件事,怕不是几个太监作为内应就能办成的。你们这些公卿大臣之中,有没有人勾连反贼,谋杀行刺,为刺客提供便利,还很难说。董国舅,你说,我说得可对?”
第351章
把控皇宫
大殿中安静到极点。
落针可闻,空气都仿佛停止流动。
刘毅按剑而立,眼神凌厉如剑,给人一种远比董卓当年更强的压迫感。
董承心砰砰砰的跳,好像只要说错一个字,刘毅手中的剑就要当场捅爆他的肚皮。
好在来之前几乎所有公卿文武都已经想过各种情况,此事疑点重重,十分诡异,不过满朝文武公卿清者自清,行得正,坐得直,董承甚至抬头与刘毅对视。
丝毫不惧的说道:“大将军说得对。此事必须要严查,查个水落石出,大将军如果要查我董承,我也全力配合!”
“好!”刘毅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只是没想到董承竟然直接就说出来,当即转身,大步走上御阶,厉声道:“国舅董承都这么说了,那此事必将严查!不过,本将军明日即将出征匈奴,为我大汉尊严而战,所以,在此期间,洛阳全城实施宵禁。本案没有查清之前,所有人都有嫌疑,都需无条件接受盘查,监管。”
说到这,刘毅拿出一卷圣旨,对身后新安排的太监说道:“宣召吧!”
汉献帝眼角一跳,他可没有下什么诏书,刘毅要下诏,竟然不和他商量!
董卓都不敢这么干!
情不自禁的握紧拳头,死死的拽着龙袍,汉献帝想要说话,不过看着刘毅按剑而立的背影,他最终没能张嘴。
身边的太监,内侍,宫女,禁卫,今天早上全都被刘毅以调查刺杀案为理由给换了个遍,现在汉献帝可以说是真的孤家寡人,心中除了愤怒只有绝望,哪还敢和刘毅叫板?
太监上前接过圣旨,打开宣读。
“上谕!我大汉天下内忧外患,狼子野心之辈纷纷而起,前有刺客谋杀大将军,今又有刺客阴谋弑君,二案为一,朝廷之中必有反贼奸党,洛阳城中必有奸细。为维护大汉江山,特诏,校尉赵岑!”
“在!”
赵岑挎剑进殿,跪于庭下。
“擢升赵岑为廷尉,专查刺杀案件,并问询百官公卿!”
“谢陛下!”赵岑领旨谢恩。
百官公卿无不变色!
廷尉,乃是九卿之一,执掌刑罚,赵岑一个刘毅手下的校尉,竟然直接一飞冲天,位列九卿,这也太过分了。
然而,文武百官,满朝公卿,无人敢反对,只能默认。
宣召完毕,刘毅让赵岑就在大殿中位列班位,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今日起,皇宫戒严,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公卿等,要进皇宫,需要有光禄大夫荀彧,廷尉赵岑,御林军统领高顺,三人同意,方能进宫,谁敢不遵此令闯宫,定斩不赦!守卫不严,私放人进宫,于此同罪!”
话音落,满朝皆惊。
这岂不是把皇宫给整个控制起来,文武百官,满朝公卿,想要去见皇帝,都还得经过荀彧,赵岑,高顺这三个人的同意?
就连荀彧都吃了一惊,不可思议的看向刘毅,他也是才知道这件事。
刘毅按剑而立,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过众人,淡淡的道:“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安全,毕竟刺杀案没查清楚之前,任何人都有嫌疑,为了陛下的安全,我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严格遵守!”
众人不敢多说,谁也没想到刘毅借着刺杀案件,竟然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拉着汉献帝的安全为由,文武百官谁还敢反对不成?
今天的朝会完全由刘毅控制,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汉献帝更是绝望得想哭。
一直到中午,刘毅才解散朝会,辞别汉献帝。
文武百官散朝,也不敢私下议论,更不敢走亲串门。
出了皇宫,大家才发现今天的洛阳城和往日果然不同。
大街上到处都是西凉精兵在巡逻,特别是文武百官家门口,甚至专门设置了固定岗哨,由十几个二十几个军土日夜值守。
简直是把整个洛阳,整个文武百官都给监控起来了。
官员们震惊无比,胆小的敢怒不敢言,回到家就把家门紧闭,谢绝一切客人。
胆大的还能派人去询问站岗军土。
当然得到的答复统一都是洛阳城有刺客,为了大家的安全,大将军特命前来保护。
至此,谁也不敢多说,只能尽量闭门不出,洛阳城似乎变得和谐起来。
不过刘毅这么做也只是吓唬吓唬这些心怀异心的官员而已,并不是要大开杀戒。
文武公卿哪个背后不是世家大族,哪能说收拾就收拾?至少现在不是收拾这些世家的时候。
这些岗哨只是站岗放哨,并不过问官员走亲访友的私事,无非是记录在案罢了。
处理好皇宫和文武百官的事情,刘毅总算是松了口气。
衣带诏的事情现在不能查,留着以后说不定还能发挥一下。
现在借着刺杀案将汉献帝身边的人换了一遍,又借机控制皇宫和文武百官,这震慑作用已经算是发挥到了极致。
洛阳城的安全暂时不需要考虑了,至少在远征匈奴回来之前,不会有什么意外。
回到大将军府,刘毅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兖州必须让陈宫盯住冀州袁绍的动向,徐州必须让张辽、贾诩和张绣盯住曹操,荆州刘表是个人才,但是人已经老了,干不动了,守成有余,扩展不足,也不需要怎么提防,又有豫州李肃等人坐镇,问题不大。
至于海上荀攸和管亥,有贾诩和张绣等人坐镇东海郡,自然更是安全。
不过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冶金业还是没能有进展,荀攸的蒸汽机也难以成功。
刘毅并不急,分别写信嘱托这些封疆大吏之后,就叫来吕布、华雄、许褚、典韦等人议事。
不多时,众将到齐。
刘毅叮嘱说道:“明日就要远征匈奴,现在没有别的事情,就是休息。明天一大早,领两千陷阵营出发,先去凉州找马腾,再北上匈奴。炸药包每人都带一点,到时候或许有用。”
“领命!”
说起出征匈奴,所有人都好像打了鸡血,一个个兴奋莫名,恨不得立刻远征漠北。
毕竟,封狼居胥,对任何武将来说,那都是至高荣耀!
第352章
远征匈奴
众人领命回去做最后的准备,自然是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刘毅就让人叫来刘备三兄弟,稍作准备,趁着天才刚亮,也不向皇帝辞别,领着两千陷阵营铁骑便往西凉州进军。
这次远征,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
自从灵帝即位,十常侍乱汉以来,匈奴便已经造反,时常进关洗劫。
而张角黄巾起义,其中就有不少匈奴人也参与进来。
甚至再到后来,朝廷镇压黄巾起义的军队中,匈奴同样是一大助力。
灵帝之后,匈奴叛变,多次进犯关中,甚至打到过司隶河东郡、平阳郡等地。
当年也就亏得董卓坐镇西凉,对匈奴还有制约,后来董卓进京,凉并二州就由马腾韩遂执掌。
但是,马腾和韩遂执掌的凉并二州地界有限,基本上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丢失,就连马腾和韩遂也退居上党、金城两郡。
刘毅这次领军,出洛阳一路西行,数日之后进入上党郡,兵临长子城下。
出发之前刘毅便命人传圣旨,命马腾、韩遂在此等候。
只是在马腾和韩遂眼中,刘毅就是董卓的继承者,西凉军最大的话事人,继承董卓的衣钵,自然继承董承的债务,那大家就是仇人。
再加上两人之前董卓死后,两度联手攻打长安与刘毅交锋,现在就怕刘毅这次名义上是远征匈奴,实际上是要收拾他们,于是两人就想要找借口推脱。
只是刘毅挟天子以令诸侯,直接下圣旨来请,马腾、韩遂也不敢抗旨,又加上刘毅以为大汉征讨匈奴为名,马腾、韩遂更不想被天下人说闲话,只能联手起来防范刘毅,并各领兵五万驻扎长子城。
这天,听说刘毅兵到城外,马腾、韩遂都如临大敌,立刻带兵登上城墙观看。
只见远处,烟尘荡漾,一支骑兵飞也似的冲来。
马腾、韩遂极目远眺,不由得皱眉。
“这是刘毅的军队?只是前锋部队吧?”
“他要远征匈奴,难道不来十万人马?这怎么看都只有两千。”
“斥候呢,有情报吗?”
洛阳城中发生的事情还没有传到并州,两人也只知道刘毅要远征匈奴,在他们看来,匈奴也有三十万之众,实力不弱,要征战匈奴不说带三十万,十五六万大军总得带着吧。
结果入眼处,也就两千人的样子。
就这也想远征匈奴?搞笑么?
马腾、韩遂回头看向斥候,早有一名斥候大声汇报:“城外只有这一支军队,并无其他大军。”
“真就只有这点人?”马腾和韩遂眉头皱得更深了。
马腾看向那支快速靠近的骑兵,自言自语的道:“他就带两千人?来旅游吗?这么点人马,就算是想要借着攻打匈奴的借口来灭我们也远远不够吧?”
韩遂却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冷笑道:“如果情况属实,他要是真的只带这点人来,你我何不趁机出手,灭此国贼,为国除害?”
这话一出,马腾立刻心动了。
谁不知道刘毅是国贼?当初吕布攻打虎牢关,刘毅竟然强迫汉献帝上城迎敌,这事儿天下早就传遍了,汉献帝早就欲除刘毅而后快。
更何况大家都是仇人,除了刘毅,他们就成了大汉功臣,而且还少一个死敌,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来人,再探,再报,我要知道切确的信息!”马腾握了握拳头,激动的道。
“诺!”斥候应声而去。
而就在这两人说话的时候,刘毅已经带着两千陷阵营来到长子城外。
队伍停在百米开外,一骑快马飞临城下,对城上大叫:“大汉大将军,皇叔公刘毅领军亲至,城中守将速速开门,出城迎接!”
马腾和韩遂站在城垛后面,仔细往外看去。
只见城外两千骑兵全是精锐中的精锐,所有人的马,装备,放在整个大汉都是一流的精品。
而且,这些军土每一个人都有校尉的实力水准,足以以一当百。
精锐是精锐,但是数量少,有什么用?
马腾和韩遂都瞪大眼睛仔细观察。
旌旗飘舞,旗帜遮住了许多人脸,看不清楚大概,不过刘毅一个人穿着便装列马阵前,倒是很容易认出来。
“真是刘毅,他真就带着两千人来?”
“总不可能自已当前锋吧,这小子是自寻死路,还是太看不起我们!”
“机会难得,怎么说,速速下定决心!”
韩遂盯着马腾,眸子中燃烧着火焰。
马腾眉头紧锁,思索了一会儿,拳头一挥:“干了!为国为民,除此国贼!”
“好!”韩遂深吸口气,说道:“只是刘毅并非常人,他不是轻易好对付的,想要收拾他,咱们得有万全之策,别看他只有这么一些人马,这小子鸡贼得很,肯定也防着我们呢!要不咱们直接点起大军冲杀出去?你我十万大军,一个冲锋把他给灭了!”
马腾白眼一翻:“你也知道刘毅这人鸡贼得很,你还敢点起大军冲杀出去?你是不是傻?”
韩遂瞪着眼睛,急道:“那你说怎么办!”
马腾想了想,说道:“他刘毅是钦差大将军,又是来远征匈奴,为大汉立威,你我不可正面与他为敌。别看他只有两千人,这些人当中必有吕布等悍将,贸然冲杀,别说我们十万大军,就是二十万大军,也未必能留住他,如果打蛇不死,你我反受其害。”
韩遂想了想,尴尬的道:“我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吕布他竟然也来了?”
说着韩遂就往墙外看去,隐隐约约,刘毅身后的旗帜中,的确好像有一个戴着紫金冲天冠,兽面吞头连环铠的汉子,这一身装备整个大汉只有刘毅和吕布有,那必然就是吕布。
天下第一神将,当初在长安城外一刀砍死三五百西凉兵的画面,韩遂还记忆犹新。
“这就难办了,怪不得刘毅只敢带这么点人来,我们怕是搞不定。”韩遂有些失落。
马腾就笑了:“不要灰心,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他既然是大将军,我们请他吃饭宴会是天经地义的吧,他作为大将军不敢不来吧。”
韩遂眼睛骤然一亮,激动的道:“你的意思是……”
“不错!”马腾笑道:“你我在城中设下宴席,与刘毅喝酒,只需要在酒中加一点料,就能让刘毅以及他的悍将们全都失去战斗力。到时候,我们埋伏五百刀斧手在外,只要他们中招,你我摔杯为号,大家一起上前,将他们砍为肉泥,大事可定!”
“嘶!”韩遂恍然大悟,激动的道:“正好我这有八味软经散,就说是西凉药酒,请他们喝,纵然吕布也在,他也死定了!”
正在两人商量的时候,城下校尉又喊起来:“大汉大将军,皇叔公刘毅领军亲至,城中守将速速开门,出城迎接!”
第353章
马腾、韩遂的心思
马腾和韩遂立刻让人去准备酒宴,随后两人联袂下城,领着马超、马岱,开城门前去迎接大军。
“西凉太守马腾!”
“征西将军韩遂!”
“迎接大将军!”
陷阵营军阵之前,马腾、韩遂领众人跪拜迎接。
刘毅策马往前,看着二人笑道:“本将军奉天子诏命,征讨匈奴,你二人当全力辅佐,听从本将军指挥!”
马腾和韩遂心中冷笑,现在忽然明白过来,觉得刘毅只带两千人来,怕不是想要借他们两人的力量去征讨匈奴,借机消耗他们的实力。
不过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呢?
两人已经决定就今天解决刘毅,为大汉除国贼,至于匈奴?匈奴现在不弱,不是轻易能够灭的,如果能灭,当年武帝陛下封狼居胥的时候就给他灭了,何至于留到现在?
刘毅既然灭不了匈奴,那这匈奴征不征的哪有那么多所谓?
一念至此,马腾、韩遂齐声说道:“愿听大将军调遣,请大将军领军进城,我等已经备下酒宴,为大将军接风洗尘!”
刘毅看着两人,笑了:“我的军队就不进城了,就在城外驻扎,我带诸将进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