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4章

    至于荀彧说可以轻松退兵的事情,刚开始文武百官还信以为真,但回去之后越想越觉得不可能。

    三路诸侯大军,人家都已经出发了,哪能说退就退?而且还说不费吹灰之力,这不是乱弹琴吗?!

    吹牛的!都是吹牛的,这就是刘毅心虚的表现,肯定是这样!!

    刘毅要败了!

    刘毅要被袁绍,曹操,孙策吊起来打了。

    这消息很快在洛阳城中传开,甚至成为百姓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皇宫中,汉献帝得到消息,又钻进被窝,笑得床都在颤抖。

    “不费吹灰之力,退掉三路大军?刘毅啊刘毅,你以为你是谁!牛都被你吹上天了!”

    “这一次,朕要和你决战!你要是不死,朕从此就再不管事,你要是死了,我大汉中兴有望,列祖列宗在天有灵!”

    “袁绍,曹操,孙策!你们可别让朕失望!”

    汉献帝笑了足足一刻钟,然后又悄悄挖出掩埋的写着刘毅生辰八字的小人儿,神神叨叨的念念有词。

    王子服家。

    董承,伏完都聚在这里。

    三人交头接耳,神色喜悦。

    “那个荀彧,只怕是在诈我们,他根本没有退掉三路大军的办法,只是想要掩住文武百官的耳目,稳定人心罢了。”

    “不管怎么说,刘毅这次必死!就算不死在袁绍等人手中,我也还有后手等着他!”

    “那件事成了?”

    “已经有些眉目,十有八九是要成了,只要刘毅离开洛阳,我们就可以开始谋划。”

    “太好了!老夫已经等不及了,咱们这次可要好好谋划,别又走了王允当年的后尘,不能弄死一个刘毅,又请来一尊恶狗!”

    “当然!这一次,刘毅即便是神,也挡不住我们这一招!”

    ……

    几个老头兴奋无比,脑袋顶在一起,小声的商量,越说越兴奋。

    与此同时,冀州,邺城。

    袁绍最近很忙。

    忙着给他儿子张罗婚事,忙着统领冀州和幽州各大世家,忙着整编他的军队。

    听说甄家小女甄宓乃是万里挑一的美女,袁绍都忍不住去看了几次。

    不过袁绍现在年纪大了,没那心力,甄宓虽然美丽,他也有心无力,只好便宜了他的儿子。

    袁绍要把精力放在一统天下这大事之上。

    想当初他在洛阳就差点控制住局势,结果走错一步棋,招董卓进洛阳,一步之差,搞得他现在还在冀州称王,对此袁绍无比后悔,一直想要卷土重来,而这一次,就是机会!

    “四十万大军先拖住刘毅,等我整合冀州和幽州以及匈奴各部,可得百万大军,钱粮无数,到时候挥师南下,区区一个刘毅岂能挡我?”

    袁绍自得的幻想着将来的美好时光,突然斥候跑进来,大叫道:“主公,不好了,不好了,主公!”

    袁绍一愣,大怒,指着那斥候骂道:“你这个狗东西的,本公好得很,什么不好了,不好了,你是在咒本公吗?来人啊,先把这个斥候拉出去打二十大板再让他来说话!”

    第401章

    御敌于外

    那斥候目瞪口呆,正要喊冤枉,早有武土冲上来把他拖了出去。

    不一会儿,外面就传来杀猪一样的叫声。

    二十大板打完,那斥候才又被武土拖进来,扔在大殿上。

    袁绍看着斥候,幽幽的道:“以后说话注意点,不要动不动什么不好了不好了,知道吗?本公今天就是给你长点记性!有什么事,现在说吧。”

    斥候疼得屁股开裂,却也只能忍痛说道:“洛阳传来消息,袁术死了。”

    “什么?”袁绍眼眸狠狠的一缩,一道寒光如实质一般闪烁。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淡淡的道:“他这个人就是心太急了,捡到玉玺竟然也不告诉我,还自已去称帝,死就死了吧,死得其所,多少还算是个男人。”

    “只是……”那斥候一脸尴尬,欲言又止。

    袁绍眸子一凝:“只是什么?你说话说一半,是不是又想挨打?!”

    “主公恕罪,只是,只是消息说,袁术是被羞辱死的,刘毅把他关在牢中,不给水喝,袁术请求喝水,刘毅就逼他喝尿。袁术羞愤不过,吐血而亡!这件事在洛阳已经传开了!”

    “什么?!”

    袁绍勃然大怒,猛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实木桌子一掌粉碎!

    他怒气冲天,一身煞气升腾起来,在背后化形出一头凶残的麒麟模样,咬牙切齿的咆哮。

    “刘毅!”

    “你欺人太甚!”

    “袁术好歹是我袁家的嫡系血脉,你杀他也就算了,竟然如此羞辱他!”

    “你羞辱的不是一个袁术,而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我袁绍必要与你血债血偿!!!”

    袁绍嗷嗷大叫,血红着眼,大声令道:“传我命令,让审配和逢纪立刻起兵,兵发洛阳,把刘毅活捉回来,我也要让他尝尝喝尿的滋味!!!”

    “诺!”

    传令官在旁边应声,正要去办事,却又被袁绍叫住。

    “不!我要亲自领大军南下,亲自去抓刘毅这狗贼!”

    袁绍嗷嗷大叫,要亲自出兵征讨,正好谋土田丰还在筹备粮草,正准备来辞行,在门口听见,赶紧进来,失声问道:“主公为何有冲天之怒?”

    袁绍见状,便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田丰大惊,不过却赶紧说道:“主公息怒,愤怒使人愚蠢!”

    袁绍:“嗯?”

    田丰见袁绍面色不善,赶紧说道:“这些年战事不断,百姓疲敝,仓库没有多少存粮,起兵四十万已经是极限,主公不可再多起兵。可先派人表奏天子,一来报我一统幽州大捷,二来询问袁术被逼死之事,如果不成,就发文天下,命曹操,孙策等进兵讨伐,而主公则屯兵黎阳,整顿兵器,囤积粮草,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又可先整顿我军内部,如此一来,三年之内,刘毅必被我主擒获!”

    “三年?”袁绍咬牙大怒:“我还要等三年?!我现在就要起兵南下,活捉刘毅!你不要再劝!我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伐汉贼以匡扶汉室,一战可定,何必要等三年!”

    田丰大惊,赶紧改口说道:“可是主公和甄家的事情……”

    说到甄家,袁绍才冷静下来,眉头皱起。

    甄家乃是冀州大族,只有得到甄家的支持,才能够真正稳定冀州、幽州,如果现在南下打刘毅……

    “总之准备好大军,等我解决好甄家的事情,就起兵南下!另外催促审配、逢纪,速速进兵,直扑洛阳!!”袁绍坐了回去,阴沉着脸下令,又大口喝起闷酒。

    时间过得很快,诸侯们调兵遣将,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往中原开进,刘毅也没有闲着。

    洛阳大军整顿好,刘毅便第一时间上奏天子,发天子诏书,征讨袁绍和曹操、孙策。

    众武将在议政厅一天一夜,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出去,不过没有消息就是最大的消息,洛阳城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恐,都觉得刘毅必败,战乱又要烧到洛阳,甚至有人开始逃离洛阳避难。

    这些事情刘毅并不在乎,依旧让高顺和赵岑镇守洛阳,监控汉献帝,他带着吕布,华雄,刘备,关羽,张飞,马超,马岱一起出发。

    大军出征,浩浩荡荡,汉献帝领文武百官在洛阳北门送行。

    “恭送丞相出征!”

    “祝丞相旗开得胜!”

    文武百官纷纷祝福,也不知道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刘毅数万大军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刘字帅旗迎风而舞。

    大军出洛阳三十里,便兵分三路。

    典韦一路,打着刘毅的旗号,用丞相仪仗,一路往东,过虎牢进豫州,与李肃会合,前往皖关。

    许褚一路,也打着刘毅的旗号,用丞相仪仗,一路东行,过延津,与陈宫会合,又分别往泰山郡奉高以及徐州进发。

    刘毅亲领一军,在汾阴与陈宫派来的兖州军会合,领兵将领李典,一起往临汾进军。

    大军先到临汾驻扎,便传来消息,袁绍听说袁术羞愤死在洛阳,发兵催审配和逢纪快速进军,誓要一举攻进洛阳。

    刘毅得到消息,眉头皱起。

    他这次来,的确不是要和袁绍决战的,而是要来拖住时间,让大军休整。

    毕竟连月征战,军土疲敝,百姓也徭役很重,劳民劳军,再这么打下去,刘毅这边的经济也要支撑不住了。

    本想用一招拖字诀,结果袁绍因为袁术之死,竟然催促进军要来决战?

    刘毅拿着地图,眉头紧皱。

    “既然要决战,我就必须发挥我的优势,袁绍兵多,我不如他,但我将多,他不如我!”

    “什么颜良、文丑,我这里不仅有吕布,还有关二爷,如果在外对战,可以斗将获胜!”

    “不在临汾和他打!要打出气势,御敌于外!”

    刘毅目光一转,落在地图冀州一角,眼睛一亮,厉声道:“传我军令,大军出司隶,进冀州,最快速度攻占下曲阳!”

    “遵命!”

    一声令下,刘毅十五万大军出临汾,浩浩荡荡杀奔下曲阳。

    消息很快传到黎阳,袁绍这边,审配和逢纪统军,没有袁绍坐镇,中军大帐一团乱。

    正如荀彧所说的那样,袁绍这边派系复杂,党争激烈。

    许攸不满审配当大帅,沮授不满袁绍不用他的谋略,不思进取,听说刘毅兵发下曲阳,一众人在大帐争吵要不要出战,出战,军械钱粮能不能够,谁去打头阵,谁打主阵,谁也不服谁,吵得如个菜市场。

    这时正好袁绍派人来催促审配和逢纪进兵南下,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都心怀鬼胎。

    南下?

    主动去打刘毅?

    刘毅用两千人破了匈奴十万人,他们有几斤几两能够去打刘毅?

    按照审配和逢纪的意思,他们只需要屯兵黎阳,等曹操和孙策发力,让刘毅首尾不能相顾,才能找机会进兵。

    现在进兵要是遇到刘毅,被刘毅一棍子打败,这战败的责任谁来负责?

    正好大家对出兵争吵不休,审配和逢纪便借口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只找了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裨将领兵三万去守下曲阳。

    美其名曰,下曲阳与黎阳互为犄角,可破刘毅。

    紧跟着,众人便又在大帐吵了起来。

    消息很快通过斥候传到刘毅耳中,刘毅大喜:“袁绍,你和袁术也差不多!冢中枯骨,早晚必被我捉!”

    “传令三军,全速前进,抢占下曲阳!”

    第402章

    弃子的反击

    下曲阳,位于冀州境内,黎阳关与司隶之间的一个县城,城不大,但位置十分重要,东可去官渡,南可到临汾,是袁绍南下大军必经重地。

    审配、逢纪被袁绍催促南下攻打临汾,进洛阳,两人都不愿意和刘毅接战,又有许攸和沮授掣肘,不得已派了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裨将带兵三万来守下曲阳,一来与黎阳互为犄角,二来可以应付袁绍。

    这两个裨将一个名为马应,一个名为谢霆,两人带兵三万马不停蹄先到下曲阳。

    才进城接管好城防,就有斥候来报,说刘毅领兵十万从临汾出发,过樊港,离下曲阳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马应大惊失色,立刻拉着谢霆商量。

    “审配、逢纪叫我们两个来守县城,只给三万兵,我们能挡住刘毅?”

    “刘毅只带两千人,一夜之间就可以攻进比下曲阳坚固十倍的晋阳城,我们两个三万人守一个下曲阳?怎么可能?”

    两人站在城南门上,远眺南方地界,额头都皱成了川字。

    来之前审配还给他们升了官,让他们带领三万兵马,当时两人还挺高兴,结果带兵出发之后,就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现在更是后悔到肠子发青。

    “我突然明白过来了,我们两个,好像就是被推出来送死的弃子!”

    马应瞪大眼睛,脸都黑了,继续说道:“你想啊,明知道打不赢,还派我们两个来,为什么?不就是主公催促逢纪和审配进兵南下,他们两个不敢,然后就把我们推出来南下,如果我们守住了下曲阳,自然好说话,如果我们两个守不住下曲阳,那么就说明刘毅势大,南下不可行,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告诉主公,大军南下了,失败了,不能怪他们两个,正好把锅推给我们俩!!”

    “现在这城怎么守?咱们能守住吗?”

    “不是我涨他人威风,灭我们志气,这城咱们就守不住,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马应越说越生气,一拳头捶在城墙上。

    谢霆更是满脸沮丧,之前升官发财的美梦一下破灭,只剩下死亡的恐惧,思来想去,谢霆突然嘀咕一声:“不如……降了吧?”

    这话把马应吓了一跳,失声惊呼:“你疯了!咱们全家都在河北,要是降了,全家三族必定被杀!”

    说起全家三族,谢霆更是绝望和沮丧,郁闷的道:“那怎么办?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马大哥,你一向比我聪明,你说说,我们要怎么办?”

    马应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莫名的就激动起来。

    激动得脸都红了,拉着谢霆颤声说道:“我有办法了!左右是个死,咱们冒个险,如何?要是成功,我们就能建下不世奇功,若是失败,也大不了是个死。拼一把,土马变汗血马!”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谢霆眸子一亮,也激动起来。

    马应凑到谢霆耳边,低声说道:“投降,不过是诈降,待会儿写书给刘毅,就说袁绍视我们两个为草芥,审配、逢纪更是让我们来送死,我等深感绝望,弃暗投明,愿意投降,并且帮助刘毅攻破黎阳关。但,我们不相信别人,只相信刘毅一言九鼎,能保我们性命。需要刘毅亲自前来,我们才能降。”

    “然后呢?”谢霆迫不及待的问。

    “然后我们在城门内挖一个坑,布置下陷阱,计算好方位和承重,领刘毅进城,触发陷阱,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时候我们两个全力出手,将刘毅挟持起来,让他身边诸将来不及救援,如此一来,你我不仅能够活命,抓住刘毅,大功一件,甚至能够名留青史!”

    马应这话一出,谢霆激动的无法呼吸,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活捉刘毅,大功一件,名留青史!

    谁来谁不心动?

    谢霆深呼吸,再深呼吸,随后问道:“可是刘毅此人并非常人,他能相信我们的投降?我们又能轻易挟持他?”

    马应笑了:“咱们说的都是真话,他怎么会不信?我们本就是被派到这里送死,本就想要投降,一切都是真的,刘毅再聪明,也不会不相信。至于挟持他,到时候你我以有心算无心,先用匕首插进他的琵琶骨,让他无法运功,这难道还不简单?”

    谢霆微微点头,猛地一挥拳头:“好!就这么办,你去写投降书,我去挖陷阱!”

    两人说干就干,不多时,就有小兵轻骑出发,带着投降书往刘毅大军冲去。

    却说刘毅率军过了樊港,离下曲阳不到一日的路程,大军行到半路,突然有斥候说抓到一个细作,说是有重要事情要面见丞相。

    刘毅勒马而出,让人把细作抓来看看。

    很快,几个土兵就押解着一个细作来到刘毅面前,见到刘毅,他双腿一软,噗通就跪在地上,大叫道:“我不是细作,我是奉命来递交投降书的使者!小人要见刘毅刘丞相!”

    这话一出,别说是刘毅,就连刘备等人都有些懵。

    而吕布更是不屑的一笑,说道:“投降?还没接战就投降,太假了,一定是诈降,把这人拖出去砍了,咱们直冲下曲阳就是!”

    众人纷纷点头,难得同意吕布的意见。

    刘毅却不以为然,挥手让人放开细作,说道:“我就是刘毅,你的投降书给我看看?”

    “诺!”那人答应,赶紧掏出书信递给出来。

    刘毅让人接过书信,打开一看。

    只见书信中把袁绍大军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说什么审配和逢纪不愿意出战,袁绍却催促出战,说许攸和沮授掣肘,大军后勤不稳,还说审配和逢纪让他们带三万人守下曲阳来送死,只是为了给袁绍一个出兵的交代,说是与其被当弃子,不如倒戈投降,希望刘毅一诺千斤,能够给他们一个裨将当当就行了。

    刘毅看完书信,递给刘备。

    刘备看过之后,微微点头,说道:“这上面说的倒是实话,袁绍大军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这也和荀彧先生的推断相符合。只是这投降,我总觉得不对,感觉有诈。”

    刘毅笑了,傲然道:“马应、谢霆,两个无名之辈却带三万大军来守下曲阳,明显就是弃子而已,这两人投降无可厚非。再说,我要在冀州与袁绍对峙,就必须要一个桥头堡,下曲阳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如果能够兵不血刃拿下下曲阳,则有利于我军,如果在下曲阳耽搁时间,黎阳审配、逢纪又出兵来攻打,我军便会有危险。所以,这投降,我准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