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章 沙门岛

    这个刘参军是知州王师中的人,赵良嗣走的时候就嘱咐王师中,一定要注意迎接杨元嗣一行人。

    王知州也是官场老油条,知道这其中必须深意,他派了个老成的刘参军守在港口,想不到还是让王虞侯抢了先。

    杨元嗣可不知道自己变成了抢手货,看他们两个快要吵起来了,急忙上前制止,说道:“各位且听我说一句。”

    刘参军和王虞侯停止了争吵,两人都看着他,等待下文。

    杨元嗣说道:“我看不如这样,听说登州城南有座羽山驿,我这里人马众多,还是先住到驿馆里为好。”

    “等安顿好了再去拜访王知州和呼延节度使,二位看这样可好?”

    刘参军思考了一下,说道:“还是杨统制想的妥当。”

    他转身急匆匆的回去跟知州汇报了。

    王虞侯却满脸堆笑,说道:“下官给您带路。”

    他一直送到了羽山驿才恋恋不舍的回头而去。

    羽山驿算不得一个大驿,好在房子宽敞。

    驿丞是个四十多的黑脸汉子,叫赵四,看着这么多的人马发了愁。

    他本来就是个小驿,离登州又不远,来的人也不多,急切间上哪里去找那么些草料吃食。

    但是这个杨统制又是个重要的任务,现在左右为难。

    杨元嗣拿出了一百两银子,笑道:“赵驿丞不必担心,我在这里也住不了多长时间,你暂且拿这些去采办粮草。”

    赵四听了大喜,千恩万谢去了。

    当天下午,王知州又派人送了请柬,请杨元嗣去府衙赴宴。

    等杨元嗣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呼延庆也已经在坐了。

    看来这两个人肯定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二人都笑脸相迎。

    杨元嗣现在在大宋还没有任何品级,看他二人年龄都比较大,上前作了个揖。

    二人急忙起身,口里喊着请坐。

    杨元嗣算是见识到了大宋官员的圆滑世故,他们二人看似非常热情真挚。

    其实相当于什么也没说,都是在套元嗣的话。

    杨元嗣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土匪寨主了,满脸堆笑陪着敷衍。

    一场宴席吃的一团和气,三人依依惜别,好似相见恨晚。

    最后王知州才说了几句有用的话,嘱咐刘参军给杨元嗣调拨钱粮。

    刘十三和景川在外面胡乱也吃了一些饭食。

    刘十三抱怨道:“凭什么给我吃的和阿哥不一样?我也要酒喝。”

    景川笑着说道:“这大宋可不比渤海,规矩多了去了,你要慢慢适应。”

    登州城里没有宵禁,现在已经是戌时,街上还是热闹非凡。

    杨元嗣看刘十三闷闷不乐,笑道:“我听说这登州城内有座万花楼,不知道阿弟感不感兴趣?”

    刘十三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马上就要拉着景川同去。

    景川摆了摆手,刘十三手舞足蹈的去了。

    现在城门已关,杨元嗣手里有知州的手札,守门军卒急忙放行。

    二人骑马走在驿道上,景川对杨元嗣说道:“阿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杨元嗣知道他心思缜密,自己之后身边也要有个人能商量事情,十三弟看来是靠不上了。

    景川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越发显的稳重,再过几年肯定有独当一面了的能力。

    羽山驿骑马不到一刻钟就可以赶到。

    赵四看元嗣还没有赶回来,一直在门口等候,居然还在碳炉子上热了一壶茶。

    元嗣甚至有一些感动,看着这个身材高大却因为长期弯腰而显的有些拘谨的身影,邀请他过来坐下喝茶。

    赵四心中也有感慨,自己二十多年来接待的官员哪个不是鼻孔朝天,恨不得榨干驿站的每一分例供。

    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元嗣这样随和,最重要的是居然还自己出银钱。

    只是不知道这个官人出于什么原因,居然对沙门岛感兴趣。

    杨元嗣确实是对沙门岛感兴趣,确切的说是对沙门岛上的人感兴趣。

    宋朝官员最害怕的就是刺配沙门岛,只要到了这里,十成的人起码有八成要丢掉性命。

    大宋朝对于文官最包容,他们即使犯了重罪也很少有人被刺配千里。

    能到沙门岛来的人,无疑都是犯了重罪,这些人通常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心狠手黑胆大,做的都是大案子,第二是没有什么靠山。

    杨元嗣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他需要的人,大宋对于这样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绿林好汉。

    杨元嗣需要壮大自己的力量,组织自己的军队。

    良家子弟是最好的兵源,但是至少现在,大宋军人还被称为贼配军,正经人是不会参军的。

    况且连岳飞的岳家军前身都是收编了反叛的山寨贼寇,然后才整编成军。

    自己现在需要的是即战力,也之能找本身就有武艺在身的人。

    飞骑里面的军卒少数也是辽军以前的养马奴,多数是渤海的马贼叛军。

    现在起码也是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剽悍的劲旅。

    只要保持好军纪,有良好的训练充足的军饷,杨元嗣就有信心组建起一支能战的军队。

    只是他听了沙门岛的情况,还是吃了一惊,这现实比自己想的更黑暗。

    这沙门岛上有座牢城营,能容纳五百人,但是岛上的犯人通常只有二百多人。

    原因就是人为控制,岛上的管事是刘监押,按从属关系属于东京东路管辖。

    只是那些高官们只顾自己花天酒地,谁管这些囚犯。

    只是给他们能够按时供给粮食就不错了,就这样到了岛上的粮食只能剩下个七成。

    这刘监押守岛十几年不得寸进,心里开始逐渐变态。

    他发明了六七种刑罚,以虐待折磨犯人为乐,到手的口粮还要再克扣个两成。

    犯人几乎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保持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

    杨元嗣问道:“他这样无法无天,就没人管吗?”

    赵四皱着眉头说道:“官人刚来大宋,赵四斗胆说句真心话。”

    元嗣说道:“但说无妨,我最喜欢坦诚的人。”

    赵四说道:“官人以后肯定能平步青云,不过在大宋为官切记一条,多捞少管。”

    杨元嗣心里感叹,连赵四这样的小吏都看出了大宋的问题,而所有人都想着融入其中,没有人会去改变。

    这大宋官僚体系确实已经从根子上就腐烂了。

    杨元嗣站起身来,朝着赵四行了一礼,说道:“多谢赐教!”

    赵四吓了一跳,急忙站起来还礼,无法表达自己的惶恐,直接跪了下来。

    杨元嗣赶忙将他扶了起来,说道:“以后相处不必如此拘谨。”

    赵四告辞出门后,看着天上的圆月,只感觉心里清爽许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