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抛开别的不说,段翎今晚肯答应送她回来,是值得林听感激的。出于礼貌,她让段翎先走,目送他远去,自己再毫无留恋离开。由于林听没回过头,所以不知道段翎在中途回头看了她一眼,看到她小跑着往林家方向冲,手里的那根冰糖葫芦晃来晃去。
“命运坎坷”的冰糖葫芦有几次差点被林听甩飞出去。
林听路过林家大门不入,还鬼鬼祟祟地用衣袖遮住口鼻,一溜烟直奔角门,看着熟练得很。
林家有不许夜归的家规,城内的宵禁是戌时五刻开始实行,而林家大门会在戌时初上锁,除了当官的几位爷,任何人不得出入。
但陶朱会趁人不在时悄悄松开角门的小锁,给她留门。
果不其然,角门一推就开,林听先探头看里面有没有人,然后蹑手蹑脚进来,极轻地阖门,拉过垂在把手边缘的锁链重新上锁。
回到听铃院,她跑进房间:“陶朱,我在回来的路上给你买了冰糖葫芦,闻着香甜,应该挺好吃的,你不是也喜欢……”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房间里并不止陶朱一人,还有林听同父异母的八妹妹林舒。她原是坐着的,见到林听便起身,柔柔道:“七姐姐,你回来了。”
林听的目光扫过林舒。
她素来恪守林家规矩,甚少出门,今晚的妆容不浓,却能看得出精心打扮过,琼鼻朱唇,眸若秋水,两颊胭脂恰到好处。
陶朱朝林听使了个眼色,想告诉她,林舒来很长时间了。
林听扬起眉,将冰糖葫芦交到陶朱手上,拉过凳子坐下,大大方方一挥手:“八妹妹别拘着,坐啊。”
林舒这才又坐,给她倒了杯茶:“七姐姐怎么这么晚回来?父亲和嫡母知道了会担心的。”
“我不说,你不说,他们不会知道的,不是?”
“七姐姐您说的是。”林舒听出了林听的言外之意,言语间尽是对她这个七姐姐的恭顺。
林听不跟她拐弯抹角:“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林舒忽然跪下,拉住她的手,眼眶红得很快,泪眼盈盈,哑声道:“七姐姐,求您帮帮我。”
陶朱立马上前要扶起她:“这可使不得,八姑娘您快起来。秋莲,你还不快扶起你家姑娘?”
谁知秋莲也扑通地跪下了:“还望七姑娘帮帮我家姑娘。”
林听因为母亲李氏和沈姨娘,跟林舒这个八妹妹没多少来往,见她突然跪自己,有点束手无策:“你起来再说要我帮你什么。”
林舒不知想到何事,泣不成声,还是秋莲替她说的:“八姑娘不想嫁给户部侍郎之子。”
户部侍郎之子不学无术,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
沈姨娘却说这世间哪个男子不风流,年轻时不懂事,流连于烟花柳巷也情有可原,待成婚便会稳重些,以家庭为重的了。
实际上,沈姨娘她就是看中了他是户部侍郎之子的身份,硬是要给林舒定下这一门亲事。
林听安静听完秋莲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插嘴。
林舒拿不准林听的心思,抽噎着,双眼都哭肿了:“七姐姐,我知道这是个不情之请,可、可我没办法了,只能来求您。”
“八妹妹,不是我不想帮你。你的亲事,我不便插手。沈姨娘如果知道,怕是会到父亲面前大闹,怨恨我搅和了你的好亲事。”
此话一出,林舒双手无力垂下:“我明白了。”
林舒大概清楚求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心如死灰,失神落魄站起来,被秋莲搀扶着出去。
林听看着林舒瘦削的身影,想起了林舒小时候鼓起勇气想亲近她,却被沈姨娘拉走的事。那时起,她们两姐妹就没什么来往了。
她思忖道:“八妹妹,你真的敢忤逆沈姨娘?”
话音刚落,一阵香风拂面而过,是去而复返的林舒带来的,她再次握住林听的手:“七姐姐有所不知,我早已心有所属。”
“你早已心有所属?”林舒平时大门不出,现在却说自己心有所属,还挺出乎林听意料的。
其实她能猜到对方门第不及林家:“哪家的公子?”
林舒有几分不好意思。
但见林听有松口帮自己的意向,她决定如实相告:“他是从小地方来进京赶考的,上一年落榜后就待在文初书院里学习。”
说罢,怕林听误会此人没真才实学,林舒忙不迭补充道:“他上一年是身体不适才落榜的。”
文初书院?
林听下意识摸了下袖中那幅小像,傅迟也是文初书院的学子,也许可以从中找到有关线索。
她拿过秋莲的帕子给林舒擦脸上泪痕:“八妹妹,此事我会认真考虑,你先回去。”
“叨扰七姐姐了。”
送走林舒,林听坐在床上沉思,陶朱探身进去越过她去铺被褥:“您的裙子怎么换了?”
她糊弄道:“办事的时候弄脏了,随便买了套换上。”
陶朱看了她很久,话锋一转:“您为什么答应八姑娘?您又不是不知道沈姨娘是怎样的人,若他日闹大了,您会……”
林听做了暂停的手势:“你别生气,我心里有数的。”
“您的心何时变得这般软了,换作以前,您恐怕会直接将人赶出听铃院,奴是越发看不透您了。”陶朱气呼呼去给她弄浴汤了。
林听不在意陶朱的态度,摊开小像,看这个名唤傅迟的男子的脸,她莫名有种不详的预感。
*
段翎没去北镇抚司,回了段家,他向父母问安后再回书房。
仆从在书房里备了净手的水,段翎看书写字前有净手的习惯,他们会提前备好等他回来。
段翎踱步到支住水盆的木架前,望着水面倒映出来的自己,伸手进去搅动,水波起伏,那张过分端丽的脸被分割。
水流淌过手,带来凉意。
手背上被林听握出来的指印不知何时消下去了,段翎端详片刻,将手从水里抽出来,用放在一旁的帕子拭去残留水滴。
书房西侧有一排一人高的书架,上面装的都是他看过的书。
段翎过去拿出一本放在最底层角落的书,书一离开,书架就自动缓缓地向两侧拉开,后面竟然还有一排藏于墙中的书架。
这排书架装的不是书,而是一个又一个琉璃透明小罐,里面有药水,水中悬浮着两颗眼球。
他每次在诏狱里杀完人,都会留下他们的眼睛,带回来。
常言道,人的眼睛会说话,死人的眼睛也是。段翎抬手拂过几个琉璃罐,血丝凌乱地黏在眼球的薄膜外面,白中混着红。
书架有上百个琉璃罐,装着上百双眼睛,它们好像在注视着他。段翎也看着它们,没丝毫惧意,甚至有难以言喻的愉悦感。
第9章
噩梦
霞光如丝,穿透薄雾落到听铃院窗前。门窗紧闭的房间还是一片昏暗,床榻旁垂落层层青紫色纱幔,帐中更是犹如黑夜。
纱幔遮挡视线,外间只能隐约听见里间传出轻微的翻身声。
陶朱推门进来,先是隔着纱幔看了眼里间,再轻手轻脚推开窗。阳光照入,房内霎时亮了一个度,却还不足以刺到帐中人双目。
昨夜林听很晚才卧榻歇息,陶朱不想吵醒她,怕房间闷热,所以进来打开朝阳的那扇窗。
正当陶朱要退出去时,帐内忽探出一只手,像要抓住什么。
不等陶朱过去看,纱幔被人从里面掀开。林听伸出大半个身子,喘着气看她:“陶朱?”
陶朱心细如发,见林听额间冒出几滴汗,眉头微皱,呼吸不顺,料想她这是被梦魇着了,遂快步过去拉起纱幔:“做噩梦了?”
林听坐在床边叹气,揉了下太阳穴:“嗯,做了个噩梦。”
“梦与现实都是相反的,七姑娘不必放心上。”陶朱替林听擦去汗,又唤别的丫鬟到外间端来水,浸湿帕子给她细细洁面。
阳光愈发明亮,林听往窗外看,被刺得眯了眯眼:“你是不知道,这个梦到底有多可怕,我的铺子全没了,钱也被人抢走了。”
陶朱哭笑不得,她刚刚探出手想抓住的是铺子和银钱?
说实话,陶朱一开始并不看好林听说的生意,也不明白她为什么扔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过,非得早出晚归打拼生意,累坏身子。
至今陶朱仍然无法理解。
今天发现林听对那些生意不是一般的看重,她把它们当成命根子了,白天想着,梦里也想着。陶朱想劝她收心的念头再起。
陶朱语重心长道:“终身大事才是女子的头等大事,奴觉得您不该本末倒置。何况商户不受人待见,您这样对您的名声不好。”
林听不在乎:“管他们待不待见呢,我凭自己双手赚钱。”
“话虽如此,但闲言碎语终究是会影响到您,女子出外也不安全。七姑娘勿怪奴多嘴,奴是真心望您好。”陶朱放好帕子。
她思索一会:“陶朱,我不想像八妹妹那样被人看似精挑细选,实际随意地许配出去,往后余生,困在一方宅院里相夫教子。”
“您和八姑娘不同,您是嫡,她是庶……”
林听从枕下取出睡觉前摘下的金财神吊坠挂脖颈:“在我眼里并无不同,若什么也不做,只依着林家生存,下场都一样。”
书里她的结局令人唏嘘,屡次挑拨男女主间的关系后无果,死性不改,落得身败名裂,还是逃不过被林三爷许配给男子的命运。
那时林听众叛亲离,也是求助无门,孤立无援。
林三爷永远以自己的名声、利益为先,他是绝不能容忍林听岁数大了也不出嫁,留在林家。
得知男子能在官场上帮扶林家,他二话不说答应这桩婚事。
男子在京城中略有权势地位,林三爷见林听攀附世安侯府世子不成,反而把人给得罪了,怕她以后嫁不出去,匆匆选了他。
可林听心高气傲,岂能接受家世背景逊于世安侯府世子,还对五石散上瘾的男子,宁愿自戕,也不愿出嫁,死在了成婚前一日。
林听弯腰穿鞋,不用陶朱帮忙,站起来后拍了拍她肩膀:“我知道你是真心为我好,但这也是我的真心话,你就信我一次嘛。”
后一句有点像在向她撒娇,陶朱受不住,缄口无言。
林听赶着完成还剩两天时限的生意,以飞快的速度洗漱,塞了几个包子垫肚子便跑出去,在大门撞见上完朝回来的林三爷。
林三爷黑着张脸,对她疾言厉色:“瞧你这样冒冒失失的,没半点女儿家的样子,叫人看见了成何体统,有辱我们林家门风。”
有一瞬间,林听都想怼他女儿家该是什么样子?
陶朱惯会察言观色,扯谎道:“三爷。段三姑娘今日与姑娘有约,眼看着时辰快到了,怕段三姑娘久等,姑娘才急着跑起来。”
林三爷得知段馨宁在等林听,咽下到嘴边的训斥:“那还不快去?”
林听赶紧走人。
乔装打扮一番后,林听携着陶朱以千里迢迢来京城寻人的傅迟未婚妻身份去了文初书院。只是她留了一手,和陶朱一起用薄纱遮脸。
在京城行事得小心为上,免得遇到见过的人,被识破身份。
不过林听露出来上半张脸的美人尖尤其清晰,一双眼睛看人时有神,眼尾纤长薄红,撑起薄纱的鼻梁高挺,一看便知容貌不俗。
书院学子见林听这般气质,哪里会怀疑她故意冒充傅迟未婚妻,又不是吃饱了吃撑的,乱来败坏自己的名声,没半点好处。
林听表现得情真意切,三言两语就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他们既羡慕傅迟有这么一个未婚妻,又可怜她千里迢迢来京,对林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陶朱虽不知林听为何要打听傅迟这个人,却还是陪着她演。
文初书院坐落于角街的尽头,远离闹市,抱厦上悬有写着“文初书院”四字的匾额。里面分为前堂和后院,后院有十几间房舍。
林听和他们在前堂坐着。
有学子说:“我道傅兄以前怎么总是随身带一张绣着桃花的帕子,还宝贝得不行,谁也不给碰,如今想来,应该是姑娘送的吧。”
另一个学子道:“不仅如此,我常常看见他到城门外的桃花树下,拿着书一坐就是一整天。”
林听默默记下这件事。
不知是谁感叹道:“傅兄是我们当中最勤奋的,起最早,睡最晚,瞧着便是日后大有出息的人,可怎么就突然失踪了呢。”
“姑娘,你放心,我们早已报官,一有消息会通知你的。”
林听陷入沉思,傅迟失踪的时间不短了,官府迟迟没消息,这或许就是那个迫切想知道他下落的人找上书斋做交易的原因。
一切进展得十分顺利,直到段翎的出现,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尽在林听掌握中”的局面。
他不知为何也在查傅迟。
林听想溜没溜成功,锦衣卫将她们团团围住了。
书院学子畏惧锦衣卫,就算段翎看起来温和有礼,也不妨碍他们敬而远之:“钱姑娘,我们忽然想起还有些事,先走一步了。”
他们立刻作鸟兽散了,留下林听和陶朱面对他。
陶朱暗暗扯林听衣袖,用眼神问她怎么办,段翎认识她们两个,被他识破身份该如何是好。
林听压低声音:“淡定点,他不一定能识破我们的身份。你待会不要出声,他问,我来答。”
事已至此,即使陶朱惶恐,也只能强装镇定了。
段翎走过来坐在了林听对面,他们中间隔着一张石桌,头顶是一棵的槲树,风吹过会叶子碰撞摩擦,簌簌的声音砸到她心口上。
林听不是不担心被发现身份,她也紧张,可不能自乱阵脚。
“你是傅迟未过门的妻子?”段翎注视林听双眼,放在桌上的手微动,移眼看她身侧的陶朱,视线又慢慢回归到林听双眼。
他听眼线说傅迟的未婚妻来了文初书院,于是来见她。
林听佯装柔弱,夹着嗓音:“没错。官爷,他到底出了什么事?都有一年没写信回去了。”他穿着飞鱼服,喊他一声官爷没错。
陶朱还是第一次知道林听会口技,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段翎有一下没一下敲着桌沿,不再看她那双眼,转头看身旁落叶:“你……也是苏州人?”
这话里头有陷阱,林听反应快,看着他如玉的侧脸,有条不紊道:“官爷您说错了,我不是苏州人,我和他都是扬州临泽人。”
他笑道:“是我记错了,不好意思。敢问如何称呼姑娘。”
“我姓钱。”
听她说自己姓钱,段翎便唤她钱姑娘:“傅迟昔日写回扬州临泽的信,你可有带在身上?”
林听见招拆招:“我着急来京城,没想那么多,也就没把他写给我的信带在身上。官爷要那些信作甚?能借此查到他的行踪?”
“或许可以。”
“既然如此,那我即刻写信回扬州,让家中下人寄信过来。”林听撒谎不打草稿,真把自己代入傅迟未婚妻这个角色了。
段翎唇角微弯起,无意地看了一眼她放在膝前的手,没很快移开目光,反倒是多看了两眼。他没拒绝:“有劳钱姑娘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听当然没有傅迟写的信,可这并不能阻止她撒谎。撒谎而已,谁不会?反正过了今天,这世间就没“钱姑娘”这个人了。
接下来,段翎又问了她几个问题,林听皆回答得滴水不漏。
陶朱始终不发一言,六神无主地听着他们说话,克制住想离开的冲动。因为林听以前总是说段翎坏话,所以她看到他会不自在。
一眨眼的功夫,过了两刻钟。林听不想再跟段翎耗下去了,说得越多,越容易露出破绽。
她假意咳嗽几声。
段翎抬眼看她,林听充满歉意:“官爷,我身体不好,不能在外面待太久,是时候回去了。等取到信,我会亲自送去官府的。”
他毫无官架子,随和道:“身体要紧,不碍事。不知钱姑娘可否写下在京中的住址,方便我们通知你有关傅迟的消息。”
林听:“……好。”
段翎:“来人,拿笔墨纸砚上来,给钱姑娘。”
林听瞧着没一丝心虚,上前执笔写下一串地址。地址不假,京城确实有这个地方,但没她。
写完,她双手递纸给他。
二人目光短暂交汇,段翎再次在她双眼上停留片刻,随后接过散发着未干墨香的纸,垂眸看。
这字……
他想起了那天收到的写着“我喜欢你”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