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章 计划开店?

    问题刚问出口,还未等到回答,阮小满自己先愣住了。

    她什么时候这么脆弱了?

    无论是误入陷阱、被骗亏钱,还是出门在外、家里失窃,说是每天都会发生也不夸张,怎么现在才开始怀疑自己。

    卿离倒是知道原因:主要原因是他。

    一个在贫民窟求生十多年的少女,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态度、对价值的判断都已初步成型。

    这个时间点上捡到个各方面都打破常识的「人」,等于把已经形成的三观全部碾碎再构建一次。

    得出结论后,卿离上前两步,伸出右手摸上少女的脑袋,顺毛。

    和期望中的一样,恢复健康后的她发质明显改善。就算没有洗发水和护发素,天生丽质的头发依然如丝线般光滑明亮。

    阮小满有点呆住了。

    头顶上的触感酥酥麻麻,眼前的是他的手臂,挑不出瑕疵的皮肤覆盖着线条优美的小臂肌肉,随着衣袖的深入逐渐藏进黑暗。

    让她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小满,你在听吗?”

    直到听见自己的名字,少女才回过神,咽了下干燥的喉咙,“啊?在!”

    卿离有些奇怪,她不是在向自己寻求关于自我的重大命题的答案吗,怎么还会走神的。

    更奇怪的是,那股消沉的低气压在短暂的走神后就消失了。

    女孩子的心思确实难猜。

    眼看着临近中午,会不会是低血糖了,“午餐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阮小满:“?”

    家里什么时候有吃午餐的习惯了?甚至还能点餐?

    ……

    经过两次的商街之行后,卿离有意给自己和阮小满找一份合适的生计。

    初步方案是开一家小店,但店铺选址、经营范围都没想好,而且在这种无法地带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考虑。

    比如治安,地痞流氓的骚扰,盗窃甚至明抢。

    现在时间是下午一点,两人正在贫民窟商业区边走边吃。

    “两个巴掌大的烤饼就要五十?他怎么不去抢?”阮小满感觉自己三大口就能吃完,但一想到一口就是好几块钱,心痛得决定一点点啃。

    像只仓鼠似的。

    “售卖食品的话…因为原材料不便宜,定价低了回不了本,定价高了更卖不出去,而且在人均饥民的贫民窟,遭贼的风险最大。”卿离回忆着刚刚和店老板攀谈的内容。

    服装店就更不用想了,商街上卖布料顺便提供裁缝服务的店倒是有一家,生意惨淡。

    在这个身上裹条烂布出门都算讲文明的地方,衣服的唯一用途就是保暖。

    思来想去,还是不要限制商品种类比较明智。

    “先生,你的「考察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听闻叹气,阮小满好奇问道。

    少女对于开店其实不抱有期望,老老实实经商的人一天下来挣不到几个钱,还要时刻担心安全,觉都睡不踏实;那些不老实的又和帮派分子不清不白,心理和生理双重抗拒。

    “你觉得,「十业百货店」怎么样?”

    “十业百货?那是什么?”阮小满又听到了一个新词。

    “就是十种职业和百种商品的意思,当然这里的十和百是虚指,单纯代表很多。”卿离解释道,“比如我可以给人看病,你可以卖东西。”

    “对喔,先生会治疗魔术!但我们有什么东西能卖呢?”

    “那就得看…”卿离哭笑不得地回答,“当天早上货运船会空投什么垃圾了。”

    阮小满:“……”

    先生每天早上去垃圾场「进货」是吧?她要从一个卖垃圾的小女孩变成卖垃圾的老板娘?

    虽然确实是个无本有利的生意。

    ……

    下午五点,阮雪从公交站牌下车,正准备和往常一样脱下外套包裹住三人份的晚餐走回家,就看到了在不远处等待的少年少女。

    “姐姐。”阮小满举起手挥了挥。

    再普通不过的守候和招呼,却足以让阮雪感受到直击心灵的触动。

    在霓环区边上工作的她能窥见繁华都市的一角,漂亮得令人流连忘返,但那些眼花缭乱与自己无关。

    她的家在湖沟区最糟糕的角落,这个角落里有她最重视的妹妹。

    或许如今还要加个先生?

    “今天工作辛苦了,姐姐,东西我来拿吧。”卿离友好地伸出手。

    “唔…好。”走近之后,阮雪需要仰视才能看到他的脸,“那个,我想了想,先生几岁了?我二十一,可能未必比你大?”

    “姐姐,你忘了吗,先生失忆了,他连自己的名字都…”

    “十九岁。”

    阮小满还没说完,就听到卿离干脆地冒出回答。

    虽然答得利索,但在说完之后他也有些不确定,“我只是潜意识里这么觉得,自己是这个年纪。”

    “这是记忆恢复的迹象吗?”阮雪一惊。

    “我…不确定,”卿离摇两下头,“我应该是十九岁没错,不过…这好像不是我的「第一个」十九岁。”

    阮家姐妹:“?”

    她们怎么听不懂,是卿先生还没有完全适应本地的语言吗?

    “不过倘若真的是十九岁,那就刚好比小满大两岁,比我小两岁,真是个弟弟。”阮雪接受了自己是家里最矮却年纪最大的事实。

    卿离:“……”

    这话听起来有点怪,但说不出怪在哪里。

    回家路上,两人和姐姐交代了开设店铺的意向,征求意见建议。

    “你们知道的,我工作的地方在两个区的交界,位置可以说「又好又差」。好就好在两个区的人都愿意来店里吃饭,坏也坏在城里的征税官和城郊的帮派都会来找麻烦。”

    这就是所谓的双刃剑,用得好的话扬长补短、利大于弊,用不好的话一根筋变两头堵。

    “商街的情况我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税务局的官老爷手伸不到这里,但是也别指望警察会管这里。”

    卿离和阮小满今天在商街待了小半天,抛开亲身经历的不谈,光是「抓贼啊」之类的呼喊声就听到至少十次。

    民风突出一个彪悍。

    -

    -

    -

    -

    【花絮】

    阮雪:我们店里还发生过酒客闹事,警察和帮派都来了,结果酒客被打一顿,帮派里一个通缉犯被逮捕归案的事。

    卿离&阮小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