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怎么觉得皇帝有点看我不爽呢?”汉献帝没有表露出不爽,甚至可以说伪装得很好,不过他咬后槽牙的细微动作还是被刘毅捕捉到。
刘毅十分不解,觉得自已今晚并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而且能当忠臣,谁愿意戴一个权臣的帽子?
他就希望和汉献帝安安稳稳相处,谁也别为难谁,等将来一统天下,让汉献帝生个病,病逝于京城,他以大汉皇室宗亲,统一中兴大汉的功劳,可以平平稳稳的登基,天下大同,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现在刘毅觉得似乎和这个皇帝不怎么好相处的样子。
许褚哪懂这些?
他稍稍回想当时的情景,摇头道:“我没看出来陛下哪里看主公不爽啊,我觉得今晚上陛下很高兴。”
“是吗?难道是我的错觉?”
刘毅躺在许褚身边,瞪着眼睛也不睡觉,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202章
献帝与刘毅第一次交锋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刘毅便收拢军队。
贾诩拿来李傕、郭汜的兵符信印,连带军队的花名册,账簿,全都交给刘毅。
刘毅顺手把这些全都给了许褚,吩咐道:“从现在起,你来掌控这支军队,第一要求还是军纪,愿意追随的,留,不愿意追随的,让他们回西凉去吧。”
“诺!”许褚大喜,没想到刘毅一下子给他这么多人马,感动得恨不得把命都交给刘毅。
刘毅又命贾诩为参军,继续训练这支军队的战阵。
一切安排妥当,便收拾车驾,护送汉献帝回长安。
半路遇到被郭汜绑架的百官、公卿,刘毅让他们伴随皇帝车驾继续前进。
没两日,队伍回到长安,但长安皇宫已经被郭汜一把火给烧了,完全无法住人。
百官公卿老家都在洛阳,现在长安已经无法居住,便和汉献帝一起商量着要回洛阳。
汉献帝命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一起来找刘毅商量。
杨彪和朱儁有些为难。
两人沉吟着想了想,朱儁先说道:“陛下,刘毅此人势力在雍州,他先有冯翊、新平两郡,这两个地方,他经营日久,深得民心,现在又有京兆、安定、扶风、北地四郡,想要回司隶洛阳,只怕他不会轻易同意。”
杨彪也点头,说道:“司隶东有吕布占据兖州,北有袁绍占据冀州,关外诸侯颇多,刘毅只怕也不敢去。”
汉献帝不满,面露怒色。
刘毅不敢去,这不都是他想要的吗?
刘毅这个看起来是忠臣的奸贼,这几天相处下来,汉献帝总觉得刘毅比李傕、郭汜甚至是董卓还要狠。
无论是李傕、郭汜还是董卓,至少每天都得来参拜他。
可刘毅呢?
明明人在长安,但回来这些天,一次都没有来见过他!
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又想起那天晚上在临泾城外的一幕,汉献帝更是不能忍。
他对刘毅寄予厚望,希望刘毅能和王允一样是个忠臣,铲除奸党,把大权交给他。
结果刘毅比李傕、郭汜,甚至比董卓还要奸,完全没有一点点把他这个皇帝当皇帝,别说交权,甚至有事连商量都不和他商量就去做了。
汉献帝就是要搬家司隶,这样才有机会,能借助关外诸侯收拾刘毅!
杨彪和朱儁这么一说,他就不痛快,声音也不爽的道:“这长安宫廷被烧成灰烬,朕现在睡大街帐篷!更何况,司隶洛阳乃是国都,岂能不回?朕一定要回洛阳,你们去找刘毅说!”
见到汉献帝如此坚持,杨彪突然眼睛一亮,说道:“陛下一定要回洛阳,臣倒是有一计,可以让刘毅无法拒绝。”
“说!”汉献帝总算觉得心情好了一点点。
杨彪说道:“这次刘毅救驾有功,还没有封赏。陛下可封刘毅为大将军,同时,命他为河南尹太守,坐镇洛阳,如此,刘毅就是不想去,也必须得去。”
“这……”汉献帝很不情愿,这么多天没有赏赐刘毅,就是因为不爽。
更何况,当初董卓加封刘毅为上军大将军,现在又进一步,为大将军,那就是当年何进的位置,名义上能够节制天下兵马,汉献帝有些舍不得。
倒是朱儁说道:“陛下,刘毅小小年纪身居高位,天下诸侯必有不服者,大将军恐怕不合适,不如封个左将军?”
汉献帝一听,顿时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刘毅小小年纪就当大将军,关外袁绍怎么想?吕布怎么想?
汉献帝可是知道,袁绍眼馋大将军这个位置已经多年,如此安排,刘毅必定和袁绍会起矛盾!
当即汉献帝就一挥手,道:“这事就这么定了,加封汜水侯刘毅为大将军,河南尹太守!”
当即汉献帝就让杨彪和朱儁拿着圣旨去找刘毅。
且说回到长安之后,刘毅很忙,他让百官护着汉献帝住下,为了显示自已是个忠臣,特意没有去给汉献帝压力,皇帝他是能不见就不见。
这几日,华雄、典韦,李肃等人已经带着军队按照刘毅的安排,将京兆、北地、安定、扶风四郡掌控。
至于陇西和天水郡,刘毅目前还管不了那么多。
太尉杨彪和大司农朱儁来的时候,刘毅正在写奏折。
“表奏天子陛下,臣,刘毅,叩拜。今,有大将华雄、高顺、李肃、典韦,护驾安民有功,臣,刘毅,请华雄为长安太守,牧民京兆郡。请高顺为临泾太守,牧民安定郡。请李肃为槐里太守,牧民扶风郡。请典韦为泥阳太守,牧民北地郡。望陛下恩准!”
刚刚写完,正在那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杨彪和朱儁就来了。
“圣旨到!!!”
“刘毅接旨!!!”
刘毅吃了一惊,赶紧带着众人来到门外接旨。
“圣谕,上军大将军刘毅,保驾护驾,铲奸除恶有功,特加升刘毅为大将军,领河南尹太守,钦此!!!”
杨彪读完圣旨,把大将军信印以及河南尹太守印一并交给刘毅。
本来想要显示自已是个忠臣,不想和汉献帝把关系闹得太僵,刘毅并没有像李傕、郭汜或者董卓那样自已去给自已要官当,没想到汉献帝还主动把官位送来了。
众人纷纷道贺,恭喜刘毅升官。
刘毅也来者不拒,便留杨彪和朱儁在府上吃饭庆祝,趁着大家高兴,杨彪和朱儁就和刘毅说起要回洛阳的事情。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就算汉献帝不提,刘毅也准备把家搬过去。
雍州已定,现在刘毅的心腹大患是吕布,袁绍、刘备,还有那个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的曹操。
当然,刘毅原本打算先把雍州彻底控制下来,发展民生经济,然后再去司隶不迟。
结果现在汉献帝这么急,刘毅干脆做个顺水人情,自已改变一下计划,满足汉献帝的要求,这样也不至于给人留下权臣的印象。
“只要陛下愿意,随时可以启程回洛阳!”刘毅笑着回答。
杨彪、朱儁大喜,就准备回去复命,不过却被刘毅拉了下来。
“我也有事要奏请陛下恩准,二位稍等,待会儿我与二位一起面见陛下谢恩。”
说完,刘毅快步回到书房,将刚才写好的奏表给撕了,重新写表。
“表奏天子陛下,臣,刘毅,叩拜。今,有大将华雄、高顺、李肃、典韦,护驾安民有功,臣,刘毅,请华雄为怀太守,牧民河内郡。请高顺为安太守,牧民河东郡。请李肃为弘农太守,牧民弘农郡。请典韦为新郑太守,牧民原武郡。望陛下恩准!”
第203章
忠臣难当
就这,刘毅觉得还不够,想要把雍州几个郡城也安排上。
不过雍州这么几个郡现在已经在手中,倒也不用太急,否则一次要的官位太多,总觉得有点欺负汉献帝的意思。
“我还是心太软啊!”
刘毅暗叹一声,随后拿着奏表,带上许褚,与杨彪、朱儁一起前往汉献帝住的地方。
也不知道汉献帝是故意的还是啥,皇宫烧了,不少大臣的房子还在,明明有地方住,却偏偏就在大街上搭建帐篷住着。
搞得刘毅都觉得好像是自已在虐待皇帝一样。
大帐外,文武百官满朝公卿都在这里伺候着,见到刘毅来,都纷纷笑着打招呼。
刘毅也一一与众位大臣见礼,十分客气,反正逢人就笑,和大家关系表面上看着还不错。
等进入大帐,汉献帝和伏皇后在里面坐着,刘毅先行跪拜行礼。
“臣,刘毅,叩见吾皇万岁!”
“爱卿平身!”
汉献帝满脸笑容,让太监把刘毅扶起来。
“爱卿可是有事?”汉献帝声音也算柔和,现在是完全看不出他对刘毅不爽。
刘毅掏出奏表,躬身道:“臣特来谢恩,同时表奏陛下,封赏其他有功将土。”
汉献帝让太监把奏表接过来,一看,心中万马奔腾,把刘毅祖宗问候了个遍。
司隶六个郡,刘毅竟然拿了五个太守!
除了刘毅的河南尹太守是他汉献帝给的,这奏表上,四个武将,领司隶四个郡的太守!
前后左右,把河南尹包围,只剩下西边一个平阳郡还空着!
汉献帝很想问问,要不你刘毅再选一个人来,把平阳郡太守也拿了算了。
不过汉献帝可不敢表露出来。
毕竟刘毅没有不来和他商量,直接把这个奏表让司徒加印授官,这好歹也算是个进步。
“都是有功将土,自然该封赏,刘爱卿的奏表,朕准了!”
汉献帝压着怒火,笑着将奏表放到一边,然后才问道:“刘爱卿,你看朕在长安也没个住处,朕想还都洛阳,爱卿以为如何?”
“一切但凭皇上安排!”刘毅和颜悦色的说道。
“那就好。”汉献帝松了口气,还以为是自已做出这么多付出,才换来刘毅这么干脆。
当即就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明日就动身往洛阳,如何?”
“陛下说明日,自然是明日,臣这就去安排!”刘毅又笑道。
要不是那天晚上刘毅的作为让汉献帝极度不爽,这几天刘毅也没来关心他,就今天刘毅这表现,汉献帝都要认为刘毅是个忠臣了。
当即君臣又闲聊一会儿,汉献帝就让刘毅去安排还都洛阳的事情。
刘毅告辞回来,就开始准备。
实际上倒也没有多少要准备的事情。
夏阳就挨着函谷关,函谷关外就是弘农和河南尹,调度起来可以说十分方便。
就是雍州几个郡城需要安排人接管,当然这些事情刘毅都让陈宫去做,随便安排几个官员驻守,安抚百姓,组织生产之类。
第二天,刘毅便安排圣驾启程,从长安一路往东。
汉献帝心急,他要自已安排路线,刘毅自然也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和汉献帝过不去。
车驾不绕道,一路基本走直线,过华山,经新平郡,从潼关进司隶,过华阴,弘农,最后到洛阳。
路过新平郡,陈宫等人带着诸将在潼关接驾。
车驾暂歇息三天。
刘毅趁机和陈宫等人商量安民内政。
这两年连年天灾,农业欠收,日子过得很苦,不过现在大半个雍州都在手中,养活十万军马倒是不成问题。
刘毅命陈宫、李肃、张济、樊稠,屯军雍州练本部原有军马七万。
命许褚领刚刚收降的七万西凉兵屯兵河南尹,华雄领本部两万兵屯兵河内,防守延津。
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典韦心服口不服,便命典韦带两万兵屯兵原武,防守汜水,虎牢两关。
其余诸将,贾诩、荀彧、高顺、赵岑、李典、乐进都带在身边,领飞熊军以及陷阵营坐镇洛阳。
如此一来,雍州养活七万军马,剩下钱粮接济司隶,再养活十来万军马。
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好歹也算过得去。
三日之后,各路军马依令启程。
貂蝉带着张韵跟着刘毅一起,也往洛阳搬家。
自从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司隶便几乎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各路豪强纷纷而起。
只是刘毅带着十万大军护驾前行,一路上无人敢来阻拦,全都自觉准备饮食,犒劳大军,沿路接驾。
路过华阴,更有杨奉、董承、段煨迎驾,将大军接入城中款待。
汉献帝大喜,当场加封杨奉、董承、段煨,命三人率军随驾进洛阳。
三人领命,果然带着三万军兵随同圣驾。
当晚贾诩就找到刘毅,说道:“主公,陛下今日招揽杨奉、董承、段煨三万军兵随驾前往洛阳,有让他们制衡主公的意思,主公不可不防。”
刘毅自然也看出来了。
这汉献帝的确是不老实,这个时候还在收拢人心,拉拢队伍。
你收人心拉队伍也就算了,可河南尹、洛阳,明摆着是我刘毅的范围,你让这些人带着三万兵跟着一起去,谁还能看不出你的意思不成?
忠臣难当啊!
刘毅觉得自已那么顺从汉献帝,比起董卓,李傕、郭汜不知道好了几十倍。
可汉献帝依旧这么乱来,明目张胆的布局要和他作对,真要是发展下去,只怕最后大家都不好看。
“无所谓了。”刘毅有些不爽,却并不反对,笑道:“三万人,外加三个无名之辈,到了洛阳,随便拿捏,他毕竟是皇帝,要干啥,就让他干啥吧!”
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刘毅倒要看看汉献帝究竟能做到哪种程度,真要是太过分,刘毅可不会一直惯着他。
至于杨奉、董承、段煨,这三人但凡有点智商,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站队!
贾诩见刘毅胸有成竹,便也不再多说。
一路无话,大军不日来到洛阳。
说起来这还是刘毅上次随董卓离开之后,第一次回洛阳,古老的都城,满目疮痍,远远看去,倒是像一个废墟多一点。
远远看见洛阳城,汉献帝终究没有忍住,悲从心中来,就在车驾上嚎啕大哭。
百官劝阻不住,也都跟着一起哭。
倒是有一种逃难多年的游子重回故乡的感觉。
刘毅没有这种感觉,等百官公卿和皇帝哭得差不多了,他才走到汉献帝车驾前,抱拳行礼,道:“陛下,古都荒芜,城中混乱,大军不宜进入。臣请陛下恩准,杨奉、董承、段煨等三万军、臣所属军队,以及四千飞熊军,都在城外驻扎,陛下带御林军、以及臣的两千陷阵营进城就行。”
汉献帝瞬间就哭不出来了。
他依旧低着头,以衣袖遮脸,嘴唇动个不停。
如果有人拉开汉献帝衣袖看的话,可以看见他的唇语,分明是在骂:“乱臣贼子,狗杂碎。”
第204章
百官,公卿,是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