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3章

    当即就站了起来,如一个激动的演讲家,大声说道:“满朝公卿,文武百官,都不事生产,你们身上的一切,都是劳动者,也就是百姓创造出来的,是百姓种田,耕地,织布,才有你们的锦衣玉食!百姓就是大汉的根基,是大汉的根本!但今天,我用我挤出来的军粮为陛下救济洛阳百姓,安抚民心,希望能够重整山河,中兴大汉,可却有官员竟然在大街上抢百姓的食物,还骂百姓是贱民!”

    刘毅气沉丹田,目光一扫,掷地有声的道:“那我倒要问问陛下,问问诸位大臣,这种官,与民夺利,践踏大汉的根基,他们是不是奸臣!?”

    第210章

    朝堂交锋

    刘毅的声音在大殿废墟中回荡,震耳发聩,满朝文武无人吱声,汉献帝眸子一凝,双手不自觉的死死抓紧裤腿。

    这是什么情况?

    大奸臣刘毅,竟然在这里义正词严的说别人是奸臣!

    关键就连汉献帝都觉得刘毅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觉得刘毅是个一心为了大汉的忠臣!

    可刘毅这种把持权利不上交,架空皇权,自已擅自行使人事任免,对皇帝呼来喝去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忠臣?!

    汉献帝咬着后槽牙,龙内裤都要被他自已抓破也丝毫未觉。

    他现在只感到恐惧。

    深深的恐惧!

    就算当初面对董卓,刘协也没有如现在这般恐惧过!

    不怕奸臣祸乱天下,就怕奸臣有文化!

    从十常侍祸乱朝廷开始,到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一向嚣张跋扈,以强势争权夺利,以狠辣雷霆手段铲除异已,朝廷内外,天怒人怨。

    可轮到刘毅,这家伙竟然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控告他人,让满朝文武无法反驳,心服口不服。

    汉献帝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刘毅,比他遇到的任何奸贼都还要难对付。

    此人奸诈,弄权,却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刘爱卿。”十数个呼吸之后,汉献帝尴尬的挤出一道笑容,打破沉默:“说了这么多道理,可朕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爱卿可否说说?”

    刘毅收敛气势,正色对皇帝一拜,道:“臣要弹劾征北大将军李乐,侍中胡邈,侍中杨琦,身为朝廷命官,不顾百姓死活,不顾朝廷体面,当街抢夺百姓救济粮食,甚至辱骂百姓,出手伤人,请陛下将这三人治罪!”

    汉献帝懵了。

    抢百姓的粮食?辱骂百姓?出手伤人?

    这也能叫做罪?

    自从十常侍乱政以来,到董卓进京,再到李傕、郭汜把持朝政,这些事情难道不是正常现象吗?

    想当初,董卓每次进出京城,带着三千精兵,哪次不是招摇过市,搞得鸡飞狗跳,受伤、被抢的百姓不计其数。

    李傕、郭汜,这两人在长安,哪一次这两人出兵,不管是打别人还是打自已,动起手不是打着打着就打到百姓家里面去抢劫、强奸、杀人、放火?

    刘毅现在竟然控告别人抢百姓的粮食,辱骂百姓,出手伤人?

    汉献帝很想问问,要说惩罚,最该惩罚的是不是你刘毅的西凉兵?!

    但他不敢。

    只能问道:“李乐,杨琦,胡邈何在?!”

    “把他们带上来!”刘毅回头,一声令下,就有陷阵营军土押解杨琦、胡邈进入大殿。

    “陛下!!”

    这两人噗通跪在地上,都要哭了。

    汉献帝一愣,看向刘毅问:“李乐呢?”

    “陛下!”刘毅还没有回答,却见大臣队列中,一个穿着皇亲国戚服饰的人站出来。

    正是董承!

    “陛下!臣要参大将军刘毅一本!”

    董承声音很大,他看了刘毅一眼,明显不虚。

    他看出来了,刘毅是个奸臣,但是个要脸的奸臣,做事不会不讲道理,也不会如董卓,李傕、郭汜那样残暴,对这种人,他不惧!

    汉献帝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立刻问道:“大将军做了什么事,你要参大将军?朕话说在前面,你若是诬告大将军,朕必严惩不怠!”

    董承行了一礼,大声道:“臣要告大将军刘毅纵容属下,擅杀朝廷命官!征北大将军李乐抢夺民财,的确不对,但,朝廷自有国法处置,而且,征北大将军李乐纵然有罪,也罪不至死!然而,大将军的属下却当街将李乐杀害,这难道不是无视朝廷法度?!”

    说完,董承得意的看向刘毅,嘴角上扬一笑。

    你一个奸臣,不以强势镇压朝廷百官,反而在这里学忠臣讲道理,那行,今天就看谁讲得过这个道理!

    汉献帝眼眸狠狠一缩,没想到李乐竟然被杀了!

    他内心突然一阵狂喜!

    李乐被杀,刘毅和杨奉、董承、段煨一派的矛盾便不可调和!

    这杨奉、董承、段煨,也是有兵的人,而且就在城外,虽说数量不如刘毅多,但只要操作得当,又有他这个皇帝的名义,未必不能赢,刘毅也必然会忌惮这支力量。

    当然,汉献帝现在也越发的聪明,他只想这两派斗起来,谁弱他就帮谁,这样他就可以行使皇帝职权,一步一步借力打力,收回皇权!

    前途一片光明,想想都觉得高兴,汉献帝更是觉得自已在路上招揽杨奉、李乐这些人实在是英明之举。

    汉献帝压着心中的激动,板着脸看向刘毅问道:“刘爱卿,这件事是真的?”

    刘毅就在旁边看着这两人表演,心中明镜似得。

    汉献帝的确有几把刷子,要是把他和灵帝互换,说不定还真能为大汉续命一波。

    但现在,大汉气数已尽汉献帝和董承这点手段在刘毅眼中看来,不值一提。

    “真的。”刘毅点头,但随后又说道:“不过臣还要补充一点细节。”

    说到这,刘毅看向董承,笑道:“当时董公不在,但许多文武百官都在现场,那李乐自已把脖子伸出来,求着让人杀他,我部下许褚是个耿直老实人,又乐于助人,李乐自已求杀,他便热心的帮助他给了一刀。所以,这件事,我部下许褚非但无过,反倒是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应该受到嘉奖!”

    话音落,刘毅气沉丹田,突然加大音量,冲满朝文武百官大声喝道:“我刚才说的,是不是实话,可有编造半点谎言?诸位当时都在场,还请为我作证!”

    声音荡漾开去,如一把把尖刀刺穿众人心房。

    文武百官无不胆战心惊,一个个仓惶点头,纷纷回答:

    “大将军句句实话,并无虚言!”

    “是李乐自已伸了脖子求着让人杀他,我们都看见了。”

    “大将军没有乱说,是李乐自已求着让人杀他的。”

    ……

    文武百官这么一说,汉献帝脸色一下就暗淡下来,顿觉不妙。

    董承额头也冒出汗水,可他不甘心,瞪着刘毅说道:“大将军,你这是强词夺理,谁会傻到自已求死?”

    “李乐会!”刘毅不等董承说完,便大声说道:“董公,你难道是在质疑满朝文武百官?难道公卿众人都在说谎不成?!当时李乐求死,大街上看见的人可不少!董公难道要颠倒黑白,当一个奸臣吗?!”

    “我……我……我……”董承目瞪口呆,自已怎么就成奸臣了?

    刘毅却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头对汉献帝行了一礼,大声道:“陛下!我部下许褚,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当为百官表率,还请陛下予以嘉奖。如果天下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人人乐于助人,大汉必将中兴!”

    “啊?”

    这都能和大汉中兴牵连起来?

    汉献帝一时反应不过来,目瞪口呆。

    刘毅往前一步,声音又大了三分:“陛下!我部下许褚助人为乐,不仅要在朝堂褒奖,更应该传榜天下,号召大汉子民人人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尊老爱幼,帮助弱小!请陛下降旨,赏功罚恶,大汉必将中兴!”

    “这……这……这……”汉献帝脑瓜子嗡嗡的。

    他总觉得刘毅说的不对,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竟然无法反驳,手足无措。

    第211章

    臣还有本奏!

    明明许褚当街屠杀朝廷命官,死罪中的死罪。

    可刘毅这么一说,不仅不死,还得嘉奖,成楷模了!

    甚至与中兴大汉这样的大事息息相关!

    别说汉献帝懵逼,满朝文武也懵逼。

    就连许褚自已都懵逼,他瞪大眼睛,看向刘毅的眼神一闪一闪亮晶晶,崇拜无比。

    大殿内外,一阵死寂,甚至连众人的心跳都能听见。

    “请陛下赏功罚恶!”

    刘毅并不给汉献帝思考的时间,声音又大了几分。

    好像炸雷一样在大殿废墟中回荡。

    汉献帝一个哆嗦。

    恍恍惚惚间,在大殿废墟火光之中,他好像看见下面站着的不是刘毅,而是瞪着眼睛一脸狠辣的董卓!

    “赏,赏,该赏!传旨,赏许褚黄金百两,绸缎两匹!”汉献帝脸都被白了,慌忙不迭的下令。

    他现在是个穷酸,能够赏出这些东西已经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汉献帝心痛万分,对刘毅的恨又多了几分。

    “还不谢恩?!”刘毅回头看了许褚一眼。

    许褚这才回过神来,二愣子一样哦了一声,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道:“谢陛下赏!”

    汉献帝心绞痛,只觉得嘴巴比吃了黄莲还苦,话都不想说,只是抬了抬手,许褚才起身退到一边。

    “臣还有本奏!”刘毅让许褚一边儿站着,继续说道。

    “爱卿还有什么事?”汉献帝说话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中气十足,倒像是一只斗败了的蛐蛐,有些心不在焉。

    刘毅掏出之前的那个本子,说道:“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这是千古明君的准则。陛下中兴大汉,应该做千古明君。既然刚才赏了许褚,那这件事中还有该赏的人和该罚的人,今天一并处理了吧。”

    汉献帝眼角一跳,瞬间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党同伐异!

    刘毅这是要拉拢心腹,打击异已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吗?!

    还说自已是忠臣,还说自已不是奸臣?!

    汉献帝又抓紧了裤腿,心中万马奔腾。

    但,他眼角余光往四周一扫,只见大殿内,赵岑披甲挎剑,领五百宪兵队精英,大殿外,一千陷阵营杀气腾腾威武霸道,全都是刘毅的人,只能把怒火和不满压下来。

    点头笑道:“刘爱卿说得对,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刘毅便开始念起来。

    “今天傍晚,臣为天下社稷,于洛阳城中赈济百姓,文武百官诸位大臣中,有,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等,十三位大臣,与民无犯,领陈粮而无怨言,实乃忠臣,重臣,能臣之典范,请陛下予以嘉奖!”

    “又有李乐,杨琦,胡邈,三人,不仅心生怨恨,抢夺百姓粮食,还不知悔改,此三人当重罚!”

    “其余在场文武百官,满朝公卿,虽然有过,但知错就改,表现良好,请陛下则轻发落。”

    说完,刘毅便站在那看着汉献帝。

    汉献帝盯着刘毅,也心里面犯嘀咕,总觉得哪里不对。

    如果刘毅要拉拢心腹,结党营私,那就不该只表彰十三个人,而把剩下的人都得罪了。

    难道刘毅真的是秉公执法?

    笑话!

    汉献帝根本不信!

    奖励也就算了,真要是处罚这么多人,那也是得罪人的事情,难道刘毅让他处罚,是想要他这个皇帝得罪这些官员?!

    “刘爱卿,你说该怎么处罚?”汉献帝心思一转,把皮球就丢给刘毅,反正得罪人那也是刘毅自已的事情。

    刘毅根本不在乎的不得罪人,当即说道:“李乐已经死了,就不再处罚,杨琦、胡邈,不知百姓疾苦,不以民为贵,罚他们吃三个月草根树皮,体验一下百姓生活。至于其他官员,就继续吃陈粮,过过苦日子吧。”

    汉献帝又愣住了,这算是什么惩罚?

    他实在是搞不明白刘毅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干脆也不接招,反而问众大臣:“诸位臣工对刘爱卿的建议可有意见?”

    文武百官哪里敢乱说?

    都闭口不言。

    杨琦和胡邈心里苦,但他们更不敢说。

    董承看了一眼身边的杨奉和段煨,但这两人也不说话,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觉得不妥!文武百官,满朝公卿,吃的还不如洛阳百姓,这实在是有失朝廷体面,如果一定要处罚,老臣看来,罚他们俸禄也就行了。”

    汉献帝松了口气,皇亲国戚始终是皇亲国戚,还是站在他这边说话的。

    当即又看向刘毅,还没说话,刘毅就冷哼一声:“文武百官怎么了?满朝公卿怎么了?凭什么你们就该吃得比百姓好?你们是种地了,还是织布了?你们为大汉天下创造了什么财富,就敢心安理得的要吃得比百姓好?你们配吗?!”

    说着,刘毅走到董承面前,冷声道:“大汉天下,混乱如此,民不聊生,匪贼四起,诸侯自立于外,就是你们这些文武百官,满朝公卿无能,就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乱作为,不作为导致!天子养你们,就是要你们好好治理天下,让国泰民安,你们呢?搞得个天下一团糟,陛下流离失所,百姓食不果腹,没把你们拉出去砍头都是天子仁慈,你们还好意思要比百姓吃得好?”

    一番话刘毅说得义正辞严,咄咄逼人。

    文武百官无不低头,虽说都觉得自已很冤枉,但仔细一想,好像刘毅说得有那么一点道理。

    董承更是被说得面红耳赤,张着嘴巴说不出半个字来。

    他倒是很想说说,你刘毅自已又做了什么?

    可他终究没敢说出来。

    只能憋着。

    刘毅刚正的目光扫过众人,满朝公卿,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他对视。

    而后刘毅才看向汉献帝,道:“请陛下乾纲独断,赏善罚罪!”

    汉献帝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刚才刘毅那一番话,不只是骂文武百官,似乎连他也一起骂了?

    “就依刘爱卿之言,拟旨!”汉献帝实在是不想继续上朝,这朝上得,比当初董卓当政的时候还憋屈。

    赶紧让太监按照刘毅的意思写圣旨,该褒奖的褒奖,该惩罚的惩罚,就准备散朝回去睡觉。

    “臣还有本奏!”

    然而本来大家都以为今天就这么完了,谁知道刘毅又掏出一个奏本。

    汉献帝有些不耐烦了。

    今晚他很不爽,有一种被人揍了,还觉得人揍得有理有据的感觉。

    但他又不敢多说,只能勉强提起精神,问道:“刘爱卿说吧。”

    刘毅打开奏本,说道:“今司隶全境民不聊生,匪患四起,朝廷府库无粮,陛下生计堪忧。然,臣听闻河内太守张扬,河东太守王邑格尽职守,公忠体国,牧民有功,臣请陛下命二人携两郡钱粮进京,以为宫用,并升二人为京官,留京任用。”

    汉献帝又是后槽牙一咬,什么升为京官,明明就是为你刘毅自已的人腾位置罢了,说得那么好听。

    “准!”汉献帝没办法,毕竟他的确也没有钱粮,的确急需一笔钱财。

    刘毅接着又说道:“臣请任命高顺为剿匪将军,负责剿灭司隶匪贼,以安民生!”

    汉献帝已经麻木了,这种给自已人要官的事情,他早就习惯。

    “准!”

    第212章

    想锦衣卫的第一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