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刘夫人大惊,赶紧回屋,让闲杂人等离开,只留审配、逢纪在旁边守候。她泪眼花花,坐在塌前,问袁绍后事,以后该怎么办,谁来继承这家业。
袁绍奄奄一息,已经说不出话,只用手指来指去。
刘夫人心急,赶紧问:“我儿袁尚可以为世子么?”
袁绍点头,审配立刻在旁边写下遗嘱,准备给袁绍看。
谁知袁绍却突然翻身,痛苦大叫,手指着门外,张口大吼:“刘毅!刘毅!!!”
三声都没有吼出来,便吐血三斗,生生吐死。
“将军归天了!!!”
审配出门大喊,刘夫人跪在床前痛哭,逢纪却小声说道:“袁谭、袁尚屯兵城外,恐有不测,现在应该立刻完成大事,立公子为冀州之主,以免后患无穷!”
刘夫人擦泪,眸子中露出一道狠色,低声道:“将军既归九天,当请诸妾跟随,于九泉之下继续伺候将军!”
逢纪知道她的意思,当即点头领命,带甲土五百,直入后院,将袁绍喜欢的五个宠妾全部杀死,为袁绍殉葬。
袁尚得知消息,又害怕这几个宠妾的家人作乱,当即点起军兵,将这五家,上下数百口人,尽数收监,在牢中全部坑杀。
邺城太守府,袁尚搭建灵堂,为袁绍发丧。
同时布下五百刀斧手在灵堂中,派人去袁谭、袁熙处报丧,让二人进城祭拜守灵,准备就灵堂将两人除掉,如此一来,杀掉两人,城外十几万大军也能随时掌控,风险最小。
报丧的人来到袁谭军营,入见袁谭,诉说袁绍之死。
袁谭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袁绍竟然这么快就死了。
他当众拔剑,将使者脖子架住,怒问:“父亲怎么死的?!是不是袁尚弑父夺位?!”
使者又惊又恐,哆嗦着回答:“将军本就病重,那刘毅写了一封信来,将军看过之后怒不可遏,要与刘毅决战,又听说百姓主动为刘毅带路,将军怒急攻心,连吼三声:‘天不助我助国贼!’随后吐血晕倒。临死之前,将军对南边大吼,喊刘毅的名字……”
事无巨细,使者自已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袁谭震惊,随后眼珠子一转,直接一剑将使者砍死当场。
“袁尚弑父篡位,反倒污蔑刘毅!他刘毅不过是写了一封信而已,父亲纵横天下,岂能被一封信给气死?!”
众人皆惊,无不敢言,当即袁谭便找郭图,辛平商量大事。
郭图听闻前因后果,眉头微皱,道:“主公在城外,那袁尚,审配,逢纪都在城内,无论将军要立谁为嗣,都必定会被改为袁尚。他现在让主公进城守孝,只怕会趁机动手,太危险了,不能去。更何况现在刘毅还屯兵内黄,随时可能杀过来,一切更要小心谨慎。主公杀使者,实在是有些急了。”
辛平也点头赞同,道:“审配、逢纪二人必定会设下埋伏,他们和我们本就不对付,现在必定会除我们而后快!如果进城,凶多吉少,此事不能急,也不能缓,务必要看准时机,一击定乾坤!那使者,就当没有来过,想来现在大敌当前,袁尚也不敢生事。”
袁谭也知道自已是心太急,刘毅大兵在外,他就想要同室操戈夺权,的确不明智,只能虚心问道:“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
郭图想了想,道:“主公现在就领兵在城外,小心提防,我进城去看情况,再做打算。”
既如此,袁谭只能封锁大营,日夜披甲准备。
同时袁熙也得到消息,踌躇犹豫,也不敢进城,只派心腹进城探查情况。
却说郭图进城,先见袁尚,见礼之后,袁尚便问:“父亲亡故,我兄长为何不来尽孝守灵?”
郭图回答:“刘毅大军屯住内黄,随时会来进攻邺城,此危急存亡之际,公子必须先防刘毅,守住邺城才是最大的尽孝。”
袁尚点头,继续说道:“我受父亲遗命,立我为冀州之主,现在我加封兄长袁谭、袁熙为车骑将军,眼下刘毅大军压境,我三兄弟应该按照父亲的意志,守住邺城为第一要务。”
大敌当前,郭图也知道不能翻脸,眼见事情没有恶化,便答应下来。
消息很快也传到内黄,刘毅当时正在吃饭,听到消息,顿时觉得饭都不香了。
“袁绍竟然死了?!”
“看了我的信之后就死了?”
“我信中写什么了,不就是劝他投降吗?他竟然气死了?至于吗?!”
刘毅捶胸顿足,倒不是因为袁绍死了,只是袁绍死了,他却不能捡尸,白白浪费许多属性,甚至可能还有皇朝气运。
他知道袁绍可能会死,马不停蹄兵临城下,一来是要劝降袁绍,劝降不成,就为袁绍收尸,否则浪费这么好一具尸体。
结果,袁绍偏偏在这个时候死,想要捡尸都没机会,完全出乎刘毅之所料。
刘毅心情很不好,坐在那发呆,觉得是自已气死了袁绍。
贾诩也在旁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寻思了一会儿,对刘毅说道:“袁绍既然死了,他这三个儿子也没一个省油的灯。更何况袁绍废长立幼,袁谭心中必定不服。这个时候,我们大军在这里,他们便会一致对外,固守城池。我军想要攻破邺城也难。可我们如果撤兵回去,没了外患,必有内忧,他们兄弟之间必会争斗打起来,那时候我们想要攻打邺城,也会简单很多。”
说到这里,贾诩郑重建议道:“主公,我建议撤兵回洛阳休整,更何况曹操现在过陈留,进了颍川许昌,威逼虎牢关,威胁司隶。不如现在撤兵,去收拾曹操,冀州这边再静待时机?”
刘毅这才回过神来,想了想,微微摇头,道:“虎牢关有陈宫驻守,不会有事,我就怕两头跑,两头耽搁,到时候空废军力。冀州不能拖延,袁绍没死我要拿,袁绍死了,我更要拿!”
话是这么说,不过刘毅也知道,贾诩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他重兵在这里,袁家三兄弟有外忧在,必定会团结一致对外,这就比较麻烦。
但事在人为,袁绍刘毅尚且不怕,又岂能忌惮这三个人?
寻思许久,刘毅突然心生一计,笑了:“我有一计,能轻而易举拿下邺城,收复冀州!”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贾诩更是起身,期待的看着刘毅:“主公请讲!”
第545章
两道圣旨
刘毅摇了摇手,当即命人准备笔墨纸砚。
“我以天子之名义写两道诏书,一道,袁熙谋反,当诛三族,遗臭万年。一道,袁熙深明大义,迷途知返,归顺朝廷,是为忠臣,封袁熙为邺城候,继承袁绍衣钵,主政冀州。”
刘毅说完,心情大好。
这个世界,人心最可怕。
袁绍三个儿子争锋,实际上没有袁熙什么事情。
这个袁熙既不是老大,也不是嫡出,争夺袁绍衣钵都属于是师出无名的那一类。
但,身为袁绍的儿子,能够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
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袁尚已经继承袁绍衣钵,坐上主位,袁谭忌惮刘毅大军压境,不敢发难强夺位置,这袁熙实属是夹在中间不是人,只能看着那个位置流口水。
“这两个诏书,需要我亲自去见袁熙,当面宣读!这样才能十拿九稳,让袁熙相信我的承诺。”刘毅很快写完诏命,激动的说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主公不可!”
“这种事情,让一能言善辩之土去做就行,何须主公亲自前去!”
“龙潭虎穴,太危险了,主公身系天下,岂能亲自前往!”
贾诩慌了神,知道刘毅喜欢往前冲,但没想到这次直接冲敌人大本营,这不是找死吗?
见到众人如此激动,刘毅摇头笑道:“别怕,我又没说要去邺城向袁熙宣读。来一个能言善辩的,去见袁熙,约他在邺城以南六十里处,这河边见面。我在船上,他在岸上,我就一船,他就一队人马,只要他稍稍有点野心,必会来见我。”
这么一说,众人才放松下来。
贾诩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我去见他,这样也显得咱们的诚意。”
刘毅也没拒绝,而是看向关羽,问道:“云长,你陪文和去走一趟如何?”
“领命!”
关羽半眯着眼,直接答应下来。
事不宜迟,当天贾诩便和关羽一起,往邺城方向潜行而去。
第二天傍晚时分,便来到邺城右边袁熙的军营,被伏路的斥候拿住。
“我们是公子的朋友,有天大的富贵要送给公子,烦请禀告。”
贾诩掏出金钱塞给斥候,果然斥候就没有为难两人,将二人带至军营。
袁熙这两天心神不宁,很是头痛。
他在城中也有探子,正好得知那天袁尚让他进城守灵,在灵堂埋伏了五百刀斧手的事情。
“我本无意争夺那个位置,奈何他还是要杀我!只有我死了,他才会安心?”
“现在大哥暗地里也在准备,只等刘毅一走,就要去抢那个位置,到时候他们不管谁输谁赢,只怕都不会放过我!”
袁熙清楚自已没那个实力,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身边也没有得力的谋土武将支持,最后只怕只能委屈的活着。
正愁着呢,土兵来报,有两位故人来访,并递上名帖。
袁熙接过一看,眼珠子猛然瞪大,还以为自已看错了。
名帖上书,贾诩二字!
这不是刘毅那边的大佬吗?
袁熙惊讶,立刻命人带五百刀斧手埋伏四周,再将贾诩请来。
贾诩和关羽来的时候,大帐内外充斥杀气。
不过贾诩丝毫不在乎,关羽更不在乎,就半眯着眼站在贾诩身后,至于外面的五百刀斧手?不过是五百只蚂蚁罢了。
“阁下前来,有什么事吗?”袁熙先开口。
贾诩笑道:“特为公子前途而来。我家主公有意和公子见一面,明日午时,邺城南边河上,我家主公只乘一船,公子只带一队人马便可。”
袁熙心中震惊,不过脸上却没露出异色,沉声问道:“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去和刘毅见面?”
贾诩笑道:“就凭我家主公是你现在唯一的生路,而且能给你一场你想要却得不到的富贵!”
袁熙沉默了。
他明白贾诩的意思,无非是投降刘毅而已。
但他身为袁绍儿子,投降仇人,心中不甘。
见到袁熙沉默,贾诩又继续说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可以不去见我家主公,可到时候袁谭去了,就没有你的机会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是想要荣华富贵,还是等着你那两个兄弟来杀你,就看你的决定了。我家主公肯亲自和你相见,足见我家主公的诚意,你要是不敢,只能说你活该被你那两兄弟踩在脚下。”
“这……”袁熙心动了,想了一会儿,一狠心,道:“既如此,明日午时,南河见!”
贾诩大喜,也不啰嗦,直接告辞。
等贾诩离开,袁熙才躺在榻上,眉头紧皱,肉眼可见的紧张。
“刘毅要是给不出我要的条件……”
袁熙狠狠摇头,双手死死的攥紧了被子,实际上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去见刘毅,说不定还真能搏一搏,毛驴换汗血。
贾诩回到营中,诉说袁熙的情况,刘毅大喜,第二天便只带吕布,关羽,华雄,以及数十陷阵营精锐前往邺城南边的河畔。
骑兵留在南岸,他带吕布,华雄,关羽三人,驾一叶扁舟,飘于河上。
中午过后,吕布突然看向北边,开口道:“来了,人不多。”
刘毅站在船头,负手而立,往岸上看去,不一会儿,果然见到袁熙带着二十来心腹策马沿河而来。
那袁熙远远的就看见刘毅站在小船之上,盯着刘毅,莫名的心跳加速。
谁能想到,堂堂大汉丞相,皇叔公刘毅,竟然只带三个人就敢到这样危险的地方来见他袁熙?
刘毅远远见到袁熙那震惊的眼神,心里暗笑这小子没见过世面。
我这船上明明站着十万人,只是你自已不识货而已,以为只有四个人。
很快,袁熙便来到河边,他盯着刘毅,有些不敢相信的开口:“刘毅?”
“大胆!此乃大汉丞相!你是谁,敢直呼姓名?!”
“见到丞相,还不下马参拜!”
吕布和华雄直接开口就怒斥,气势荡漾开来,直让战马都吓得四肢颤抖。
袁熙嘴角一抽,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但却还是强忍着没有下马。
刘毅笑了笑,抬手让吕布和华雄稍安勿躁。
随后,他拿出一卷圣旨,开口说道:“圣旨到!!!袁熙接旨!!!”
袁熙又是一个哆嗦。
满脸的不敢相信,刘毅竟然带着圣旨!
他也是跟着袁绍见过世面的,认得刘毅手中的东西,货真价实的皇家圣旨。
可是,让他在这里跪接圣旨?总觉得别扭。
刘毅眼眸一冷,声音严厉起来:“袁熙接旨!怎么,见了圣旨也不下跪,是怕我趁机杀你吗?你觉得我刘毅大老远冒险来见你,就为了做这点事情?”
袁熙这才翻身下马,跪在岸上。他那二十几个心腹也紧跟着下马跪下。
刘毅这才威严的念道:“圣谕:袁绍之子袁熙,追随袁绍谋反,不知悔改,罪大恶极,着令丞相刘毅征讨,诛其三族,钦此!!!”
“啊?”袁熙瞬间汗如雨下,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向刘毅,手已经下意识的按在剑上,准备暴起。
刘毅却笑着摇手,道:“稍安勿躁,还有一道圣旨,念完了你再决定也不迟。”
说完,刘毅果然又拿出一卷圣旨,念道:“圣谕:袁绍之子袁熙,深明大义,迷途知返,大义灭亲,归顺朝廷,为大汉忠臣。特加封袁熙为邺城候,袁家之主,封地冀州,钦此!”
话音落,袁熙瞬间头皮发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第546章
收服袁熙
两道圣旨,一杀一升!
袁熙内心惊涛骇浪,心情难以形容。
他并不怀疑这两道圣旨的真实性,身为当朝丞相,天下闻名的国贼,就算是皇后、贵妃也是说杀就杀,写两道圣旨算什么?
谁不知道这大汉的江山,现在是刘毅说了算?
现在刘毅能亲自来这里和他会面,宣读圣旨,也足见刘毅的真诚,袁熙并不担心刘毅会反悔。
君子一诺千金重,如刘毅这样的人,身居高位,掌控天下,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得不偿失。
但,终究是要他背叛袁家,对自已两个亲兄弟下手,袁熙心中还有些过不去那条坎。
刘毅也不急,等着袁熙思考。
足足一刻钟,才厉声问道:“袁熙,两道圣旨,你要接哪一道?”
声音充斥威压,袁熙一个哆嗦,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刘毅。
只见刘毅手持两道圣旨,站在船头,如天神一般的盯着他,身上自带一股王者之气,凌厉的目光让他心跳加速,莫名的压抑,竟然不敢与之眸子直视!
那气势,比袁绍喝醉了酒发酒疯的时候还要恐怖!
“我……”袁熙心跳加速,额头汗如雨下,好一会儿才伏首说道:“我接第二道圣旨,袁家归顺朝廷,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刘毅并不意外,高声说道:“既如此,还不磕头谢天子隆恩?!”
决定已做,袁熙只觉得莫名的轻松。
我这不是背叛袁家,我这是在救袁家上下老小的命!
就袁谭和袁尚这两个蠢货,难道还能成大事,打败刘毅不成?袁绍在的时候都没有这本事,不是被人家从官渡一直追到邺城,躲在城中不敢出来?
冀州迟早是刘毅囊中之物,到那个时候,等待袁家的就是第一道圣旨,全家三族死绝!
他现在提前接第二道圣旨,将功赎罪,救袁家上下几百口人于水火之中,将来就算死了,下九泉去见了袁绍,就算袁绍不乐意,那列祖列宗能不乐意?
一个世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