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消毒水的气味像无形的手,紧紧扼住我的咽喉。心电监护仪规律的嘀嗒
声,在空旷的病房里显得格外刺耳。我躺在病床上,看着萧逸轩伏在床沿,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泪水大颗大颗地砸在床单上,洇出深色的印记。他的声音带着哭腔,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阿悦,对不起,我错了......
我想伸手触碰他的发顶,像过去无数次那样安慰他别难过,可四肢仿佛被灌了铅,连抬手指的力气都没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三天前的场景
——
他的朋友们在别墅泳池边调笑,问他何时把我这个
嫂子
扶正。他勾着香槟杯的手指骤然收紧,嘴角扯出一抹讥诮的笑:不过是哥哥留下的累赘,你们别想得太多。
那些话像淬了毒的匕首,精准地刺进心脏。表面上我不动声色地继续切水果,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舌尖蔓延。原来所有的温柔都是假象,在他心里,我始终是个见不得光的存在。从孤儿院到渔村,从萧逸尘到萧逸轩,我以为自己终于抓住了幸福,却不过是从一个牢笼掉进另一个牢笼。
意识渐渐模糊,眼前的景象开始重叠。我看见十二岁的自己在孤儿院的走廊奔跑,裙摆被铁门勾破;看见二十岁的自己在渔村小学的黑板上画贝壳,萧逸尘站在门口微笑着鼓掌;看见昨夜在萧家老宅,我收拾行李时碰倒了他送的贝壳摆件,碎片在月光下像极了我的心。
再次睁开眼,我漂浮在天花板下,望着病房里的场景。萧逸轩正在用棉签蘸水湿润我的嘴唇,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易碎的珍宝。可我知道,这温柔比毒药更致命。当护士进来换吊瓶时,他迅速戴上墨镜遮住红肿的眼睛,转身时西装袖口拂过床头柜上的贝壳风铃
——
那是我在渔村捡的虎斑贝串成的,他曾说丑得像垃圾。
七天后,我站在自己的墓碑前,看着萧逸轩抱着鲜花跪倒在地。黑色西装沾满泥土,向来梳得整齐的头发乱糟糟的,像个被遗弃的孩子。阿悦,你知道吗第一次在老宅看见你,你蹲在落地窗前画贝壳,阳光把你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突然就想起哥哥说过的话:
阿悦是个需要被保护的女孩。
他的声音哽咽,可我太害怕了,害怕承认喜欢你会让哥哥失望,害怕朋友们的玩笑会揭穿我的心慌......
我静静地看着他,心钝钝地痛着。原来人类即使成了灵魂,依然会被回忆灼伤。那些被他贬低的夜晚,我躲在客房数着窗帘上的褶皱;那些他醉酒后喊着哥哥名字的时刻,我在厨房熬着醒酒汤;还有车祸前那晚,他在书房说的
你别给我丢人,每一句都像刻在骨头上的字,永远无法磨灭。
三个月后,我看着萧逸轩在艺术展上遇见林星星。她穿着米色风衣,站在《月光海岸》前的侧影,像极了那年在渔村写生的我。他的脚步突然顿住,瞳孔微微收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贝壳纽扣
——
那是我缝上去的,用的是他哥哥留下的线。
林小姐对这幅画很感兴趣
他的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画家说,每个贝壳都是月亮的碎片,落在沙滩上等待被拾起。
林星星转身的瞬间,我看见她左眼下方的泪痣,和我十六岁时长的一模一样。命运真是可笑,连替身都要找个残缺的复制品。
又是三个月,我跟着萧逸轩走进他的私人别墅。林星星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的素描本里画着我的画像,右下角写着
阿悦,对不起。他端着热可可从厨房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那是我教他的独家配方。星星,尝尝看。
他的语气温柔得能滴出水,却在她伸手时,下意识地避开了她腕间的银镯
——
和我车祸时戴的同款。
当萧逸轩在墓前说
阿悦,我要忘记你了
时,金色的书本突然在虚空中展开。烫金的标题《白月光记事簿》刺痛了我的眼,书页上流淌着淡金色的文字,像无数条细小的河流:
时悦,女,24
岁,孤儿院长大,渔村教师。与男主萧逸轩之兄萧逸尘假结婚,车祸身亡后成为男主白月光,作用为推动男主与女主林星星的感情线。核心设定:出身卑微、性格自卑、死亡后灵魂被困,直至男女主修成正果后消散。
我看着那些文字,突然觉得荒谬。原来我的存在,不过是作者笔下的工具,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让男主学会爱。萧逸尘的温柔是设定,萧逸轩的伤害是剧情,就连死亡都要算好时机
——
必须在女主出现前一周咽气,才能让替身梗显得顺理成章。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比灵魂消散时更汹涌。我想起萧逸尘临终前塞给我的贝壳化石,说
阿悦值得所有的美好;想起在渔村的夜晚,我们用贝壳拼出星座,他说
每片贝壳都是大海的信;想起萧逸轩第一次为我擦药,指尖在我腿上的烫伤处轻轻颤抖,说
疼吗我吹吹。这些真实的瞬间,原来都是被设计好的剧情
身体越来越透明,指尖开始出现细碎的光斑,像被风吹散的萤火虫。我望着萧逸轩离去的背影,他的脚步比半年前轻快,西装口袋里露出半截林星星的丝巾,粉色的流苏在风里摇晃。原来男主的遗忘,不过是剧情需要的转身。
如果有下辈子......
我对着虚空呢喃,声音像破碎的贝壳,我要做自己的月亮,不用照亮任何人,只要自己发亮就好。
最后一刻,我看见金色书本上的文字开始模糊,白月光
三个字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未完成的省略号
——
或许,这就是命运留给我的漏洞。再次睁开眼,我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房间里,周围的一切都很熟悉,却又充满了陌生感,木质窗框漏进的晨光带着海腥味,我盯着斑驳的墙面上贴着的褪色奖状
——
那是前世我教孩子们获得的荣誉。指尖抚过粗布床单,触感真实得令人战栗,这明明是我在小渔村的房间,床头柜上的老式闹钟显示着
2019
年
5
月
12
日,正是萧逸尘离世的第三天,今天萧逸尘家人会来带我离开这里去到京都,我盯着墙面上那幅《潮间带的孩子》——
前世用孩子们的指纹拓印的贝壳画,右下角还留着阿毛歪扭的签名。他总说要画下整个海滩的贝壳,却在画到第三十七片时把指纹按在了海浪里,像枚永远褪不去的泪印。
闹钟指针指向八点十七分,铜制的钟摆每晃动一次,就撞碎一点窗台上的晨霜,床头柜上的玻璃罐里,装着昨夜赶制的贝壳风铃,三十片虎斑贝缀着银线,每片贝母内侧都用极小的字刻着孩子们的名字:阿毛、阿珠、石头......
这些在潮汐中捡来的碎片,此刻正随着海风轻颤,发出细碎如耳语的脆响。我想起萧逸尘临终时对我说的话悦悦
你应该走出去看看,你画画这么好,你应该有广阔的天地任你翱翔,而不是在这潮湿的小渔村慢慢腐烂下去,既然命运给了我重新来过的机会,我定要牢牢把握,去广阔的天地看看,画画这美好的世界,收拾好心情,我简单整理了一下行李,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
三个月后,深秋的银杏叶像金色颜料般飘进
澜生
的天窗时,我正在给《碎浪》上最后一层钴蓝。画布上破碎的海浪里,藏着三十七片用珍珠粉勾勒的贝壳,每一片都对应着前世萧逸轩在朋友面前贬低我的次数。第七片贝壳的位置,我故意留了道未干的笔触,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我来到京都后拒绝了萧家对我工作的安排,自己找画廊工作,继续画画,再一次写生时我遇到了陆景澜,他当时找我借颜料,后面熟悉了我才知道他是一家画廊
澜生
的老板,他邀请我加入了
澜生
。
陆景澜站在五米高的梯子上调整射灯角度,镜片反光映出我颈间新戴的银贝项链
——
他亲手设计的礼物,链扣是两瓣相合的砗磲,内侧刻着极小的
澜
悦
二字,像两枚被潮水冲上岸的鹅卵石。这里该加道银线。
他突然从梯子上跳下,运动鞋在木地板上蹭出声响,温热的掌心覆在我握笔的手背上,带着松节油与海盐混融的气息。钛白粉混入群青的瞬间,我想起前世萧逸轩教我握钢笔时,总把我的手指掰成僵硬的弧度,而此刻陆景澜的手指却顺着我手腕的自然曲线引导,在浪尖划出极细的光痕:就像你在渔村教孩子们画的那样,用碎贝母拼贴星光。
他的拇指擦过我手背上的颜料渍,这个动作太过自然,让我错觉我们早已在无数个前世今生里重复过千万次。
深夜锁门时,玄关处的地灯在瓷砖上投出菱形光斑,半张速写躺在光影交界处。画中少女伏在画架前,马尾辫垂落的弧度像道未完成的海岸线,发梢沾着几点钴蓝颜料,右下角用极小的字写着:她的眼睛里有整个未被命名的海洋。纸张边缘印着
萧氏集团
的水印,让我在秋夜里打了个寒颤
——
这是萧逸轩的字迹,和前世他在我病历本上签的名字一模一样。速写背面还有行更浅的字:如果月光注定要碎,我宁愿它碎在你画的海浪里,墨迹被水晕开过,像滴落在宣纸上的泪。
data-faype=pay_tag>
我的独立画展潮汐的隐喻
开幕式当天,水晶灯在穹顶投下细碎光斑,像无数片被揉碎的月光。我正在给《蜕壳》系列贴标签,第三幅画里的寄居蟹刚褪下旧壳,新躯体背着半片嵌着珍珠的砗磲,颜料里混着真实的碎贝母,在灯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萧逸轩的身影出现在旋转门处时,我正调整画框的角度,他穿着定制西装,却掩不住眼底的青黑,领带夹是枚极小的贝壳造型,和前世我送他的生日礼物一模一样。
时悦,你明明......
他的声音卡在喉间,视线落在我无名指的贝壳戒指上
——
那是陆景澜送的生日礼物,戒面是半片天然形成的心形砗磲,内侧刻着我们初次相遇的日期。他的目光跳过戒指,落在墙上那幅《踏脚石》:画布中央是透明的人形轮廓,脚下散落着被踩碎的贝壳,远处海天交界处浮着极小的
林星星
三个字,用的是和前世她口红同色的朱砂红。我故意将这幅画挂在入口处,让每个观众都能被碎贝母的反光刺到眼。
萧先生喜欢这幅画吗
我递过印着
时悦
落款的画册,指尖划过扉页上的烫金宣言:我不是任何人的倒影。陆景澜适时出现,手臂自然地搭在我肩上,袖口银镯与我的项链发出轻响,像两声短促的海螺鸣。他的羊毛大衣带着画室的温度,混着雪松与松节油的气息,让我想起渔村冬天的篝火。萧逸轩的视线在我们交叠的手上凝固,喉结滚动着咽下未说出口的话,无名指根处的戒指泛着冷光
——
那是前世我送他的尾戒,刻着
永不相负,此刻却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讽刺。
初雪降临那天,陆景澜的工作室飘着松木熏香。我在他的画架后发现了那本黑色速写本,封皮上嵌着半片砗磲,和我颈间的项链是同块贝壳切出的。翻开的瞬间,炭笔勾勒的线条像潮水般涌来:礁石上写生的我、调颜料时咬笔杆的我、甚至还有前世车祸前在医院的苍白侧影,睫毛上凝着的不是雪,而是未干的泪。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你在看命运的剧本,而我在画你的重生,落款是与萧逸轩相同的
X,墨迹渗透纸页,在背面留下深深的凹痕。
这是逸轩的字迹。
我捏着纸页的手在发抖,纸角划破指尖,血珠滴在画中少女的眼睫上,像滴未落的泪。陆景澜摘下眼镜,镜片后的瞳孔映着窗外的雪,竟与前世萧逸轩在墓前忏悔时的眼神重合:我们都被困在同一个故事里,直到你打破了第四面墙。
他从暗格取出泛黄的手稿,封面上印着《白月光记事簿》,烫金书名在雪光中泛着冷意,正是我临终前看见的金色书本。翻到关于陆景澜的章节,上面写着:工具人男配,作用是引导女主远离男主,最终完成自我觉醒。必要时可赋予
艺术空间主人
身份,增加接近女主的合理性。
我突然笑起来,笑声混着雪粒打在玻璃上的声响:原来连爱上谁,都是被预设好的剧情
指尖划过
必要时可产生感情线
的段落,油墨在指尖留下淡淡的痕,像道永远洗不掉的印记。陆景澜握住我受伤的手,用棉签蘸着碘伏轻轻擦拭:但预设里没写,我会真的爱上你。只有你存在我才会存在,不管你在哪儿我都能找到你
他的拇指擦过我手腕的脉搏,那里还留着前世车祸的淡疤,此刻却因他的触碰而发烫。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速写本上的少女仿佛要从画中走出,踩碎这页写满命运的剧本。
跨年烟火在护城河炸开时,陆景澜正在教我调晨曦的颜色。瓷制调色盘上,钛白与橙红在温水里交融,像团即将诞生的朝阳。他忽然握住我的手腕,将颜料抹在画布角落:这次,我们自己写结局。
笔尖落下的瞬间,我看见他无名指根处新烫的疤
——
是三天前替我拿过热油泼溅的调色刀时留下的,疤痕蜿蜒如海岸线,而前世萧逸轩,只会在我被烫伤时说
这点痛算什么,忍忍就好。
画室的门被骤然推开,风雪卷着萧逸轩闯进来,他浑身落雪,手里攥着褪色的贝壳风铃
——
正是我留在渔村的那串,三十片虎斑贝已褪成苍白,银线也生了锈。我知道你都想起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睫毛上凝着的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风衣领口的贝壳领针上,当年在渔村,我其实听见了你和哥哥的对话,知道那场假结婚是为了保护你......
所以你就用保护当借口,在朋友面前贬低我
我打断他,指着《踏脚石》上的碎贝母,那些在灯光下闪烁的碎片,每片都割过我的心,知道这些贝壳为什么是碎的吗因为被踩碎的从来不是贝壳,是你假装看不见的我的灵魂。
陆景澜递来温热的奶茶,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滑落在我手背,比萧逸轩的眼泪更真实。他的手指划过我握笔的手,那里还留着调钴蓝时染上的青痕,像道永远不会愈合的吻。
萧逸轩忽然掏出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贴着我前世在渔村画的贝壳标本:这是你留在老宅的笔记,每一页都画着贝壳,却在最后一页写着
我想变成海浪,永远不被谁困住
。
他的手指划过我用红笔圈住的
假结婚
车祸
替身
等词,墨迹早已晕开,像团永远抹不去的血渍。我接过笔记本,看见自己前世的字迹在雪光中浮动,突然想起临终前身体透明时的不甘
——
原来所有的挣扎,都早已被写成既定的剧情。
春分那天,渔村小学旧址飘着细雪,这是我特意选的日子
——
前世的萧逸尘,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离开的。展台上摆满《新生》系列画作,每幅画里的贝壳都带着新生的光泽,《破茧》里的寄居蟹背着用孩子们的指纹拼成的新壳,《潮起》的海浪里藏着三十七颗珍珠,每颗都刻着不同的名字。陆景澜穿着我亲手设计的亚麻衬衫,袖口绣着极小的贝壳图案,每片贝母上都缀着颗极小的钻石,像落在沙滩上的星子。
萧逸轩的身影始终徘徊在警戒线外,他穿着深色风衣,手里攥着幅卷起来的画。当我将《新生》系列捐给希望小学时,他突然冲进来,往展柜里塞了幅素描
——
是前世我在病床上画的未完成的海景,那时我刚做完手术,手抖得握不住笔,只画了半片礁石和破碎的海浪。现在这幅画上,右下角多了行小字:原来月光碎了,还能自己拼成星星,字迹是萧逸轩的,却比前世工整许多,像用尽了十年的力气。
时悦,我......
他的手指悬在我肩上方,停在离皮肤三厘米的地方,仿佛那里有道看不见的墙。陆景澜替我戴上贝壳形状的婚戒,戒圈内刻着我们共同的签名,还有行极小的字:潮汐有常,爱无定式。当他为我戴上那串由三十七片新生贝母串成的项链时,萧逸轩的手终于落在展柜玻璃上,映出扭曲的倒影,像个永远无法触及真相的幽灵。
画展结束时,暴雨冲刷着渔村的青石板路,我和陆景澜在礁石上挂起新做的贝壳风铃。三十七片贝母在风中轻响,每片都刻着不同的日期
——
从重生那天到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亲手改写的剧情。远处,萧逸轩的黑色轿车缓缓驶离,后视镜里映着他通红的眼眶,却始终没有回头。我知道,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幅《踏脚石》的夹层里,藏着我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你的爱情不该是赎罪券,而我的人生,从来都不是折价品,用的是他曾送我的珊瑚红墨水,像滴落在白色贝壳上的血,永远鲜艳。
十年后,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展厅里,《永恒潮汐》系列占据了整面墙。最大的画布上,两个灵魂在浪花中交叠,左边的少女握着调色盘,颜料在指尖化作真实的海浪,右边的男人拿着贝壳,每片贝母都折射着不同的月光,脚下是正在蜕壳的寄居蟹,旧壳上刻着
白月光,新壳上写着
时月。远处的航灯,正朝着未被标注的海域闪烁,那里没有预设的剧情,只有属于每个灵魂的自由潮汐。
这是您和陆先生的定情之作吗
金发记者举着话筒,镜头扫过我腕间的银贝手链,上面刻着我们在渔村捡到的第一片贝壳的纹路。我望向展厅角落,那里站着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鬓角微白,正在临摹《重生》里的贝壳少女。他的画本上,每片贝壳都缀着细小的泪滴,纸页边缘写着无数个
对不起,墨迹被水晕开,像片永远退不去的潮。
不,这是关于每个灵魂如何挣脱预设剧本的故事。
我摸着画布上未干的油彩,颜料里混着真实的海沙,粗粝的触感提醒着每道笔触都是真实的人生。陆景澜递来温热的拿铁,杯套上印着我们画廊的新标志:两片相合的贝壳,中间托着不落的朝阳,下面写着
每片月光,都该自己发亮。他的手指划过我手背的茧,那是十年握笔留下的印记,比任何婚戒都更珍贵。
展厅外的亚得里亚海泛着金光,我看见萧逸轩独自走向码头,背影与前世墓前的身影重叠,却又逐渐模糊。他的风衣口袋里露出半本速写,画的是个在礁石上画画的少女,背景是永不褪色的朝阳。这一次,他的故事不再需要我的留白
——
就像画布上的碎贝母,每一片都在属于自己的潮间带,折射着独一无二的月光,而我,终于在画框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海岸线。
海风掀起我的画稿,露出背面的字迹,那是昨夜在画室写下的:时悦站在礁石上,看着潮水漫过沙滩。这一次,她没有等待任何船只,而是低头看见,自己的脚印早已在沙砾中,踏出了新的海岸线。那些被潮水冲上岸的贝壳,不再是谁的踏脚石,而是属于每片海洋的,永不褪色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