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7章

    “狂妄!”

    不说军事学院这边,叛军那边,看到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为阵,‘乱哄哄’朝已方杀来的汉军骑兵,感觉受到了侮辱的毕盛顿时不由得一声冷哼。

    要知道,辽东并不缺马,他这两万回援主力,除了数千步兵外,其余的也照样全都是骑兵。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万公孙渊最后的家底儿,那可是与高句丽、三韩长年交战锻炼出来的精锐。

    所以,论兵员素质,毕盛并不认为自已的麾下将士会差于汉军。而论兵力,那就更不用说了,标准的优势在我!

    所以,面对汉军这看似毫无章法的乱哄哄进攻,毕盛手中长枪一挥,随即也是率领着瞬间变阵为几个锋矢阵的辽东骑兵朝汉军杀奔而来!

    “杀!”

    刹那间,伴随着人嘶马吼,血腥之气顿时便冲天而起。

    只不过,这些血腥之气,有没有、有多少是汉军的,呵呵,那就只有他们自已才知道了。

    ……

    “孤悔不听相国良言,以至落得如此境地!”

    襄平城头,看着已将各门围得水泄不通的汉军,公孙渊顿时不由得懊悔不已。

    “公孙小儿,汝妄兴刀兵反叛大汉,今已是穷途末路,还不授首更待何时!”

    正当公孙渊还在后悔没有听从王建的建议率军远遁时,一道声若巨雷的大喝却是声却是猛的在其耳边炸响开来。

    “张飞!”

    看着城下手持蛇矛与二爷并列而出的雄壮老汉,直到此时公孙渊才知晓,刘关张三兄弟中,除了已经驾崩的刘备之外,关张二人却是都到了辽东!

    “君侯、三将军,此番叛汉罪在渊一人,能否饶过他人……”

    看着城下的二爷与三爷,心中一动之下,公孙渊却是突然‘大义凛然’的想要独自承担起反叛的罪责来。

    毕竟二爷与三爷那可都是义字当头之人,若是他表现得大义凛然点儿,或许说不定就能保得小命儿也说不定呢?

    “哼,公孙小儿,汝想要收买人心顽抗到底,某便成全与汝!”

    只不过,还没等公孙渊把话说完,识破其意图的三爷却是不由得一声冷哼将其打断。

    “陛下有令,凡参与叛乱之辽东将领、官吏,一律诛灭!”

    一声冷哼之后,一道让襄平城内叛军将领、官吏悔惧交加的冷喝声,随即便从一脸冷酷的二爷口中蹦出。

    “城中军士、百姓听令,斩杀叛汉将领、官吏,迎朝廷大军入城!”

    就在二爷话音刚落之际,三爷的大嗓门儿也是默契无比的再次响起,瞬间便在襄平城头一众军士和守城青壮百姓耳边炸响开来。

    “斩杀叛贼!斩杀叛贼……”

    如同回音一般,只眨眼间,城头之上‘斩杀叛贼’之声便伴随着一股股股飞贱的腥红血液四处响起!

    第536章

    “启禀陛下,叛贼公孙渊头颅及其家眷现已全部押送至刑部,请陛下示下!”

    建兴八年夏,包括已经被辽东军民百姓斩杀于襄平城头的公孙渊、公孙修父子头颅在内,辽东公孙家所有男女老幼,全都被押解到了长安,并未如同原历史上那样被斩杀于辽东。

    不用说,早就民心尽失的公孙家,在朝廷平叛大军兵临城下之际,随着三爷一声招呼,根本就没用汉军动手,襄平城便被百姓、军民给打开了。

    “公孙渊叛汉自立,罪及全族,传朕诏令,夷其三族!”

    正所谓成王败寇,既然公孙渊敢反叛大汉,自然是要承担失败之后的相应后果。

    所以,早已完全融入这个‘三国时空’的刘禅,自然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的罪不及他人之说,而是依照这个时代的国情,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诛杀公孙渊全族的命令。

    事实上,不止是公孙渊家族,按他之前的命令,整个辽东凡是参与叛乱的将领、官吏及其家眷共计数万人,也都一一被平叛大军就地诛杀于辽东,算是‘季汉’自立国以来对内最重的一次杀戮了!

    之所以如此大开杀戮,除了杀鸡儆猴的需要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对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纷争作一个‘总结’,代表着从此以后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乱世时代彻底结束!

    “传令,命邓艾、姜维扫灭高句丽及三韩,重置玄黄菟、乐浪、真番、临屯四郡!”

    既然汉军都已经出动了,小小一个公孙渊自然不能满足刘禅的胃口。所以顺带着搂草打兔子扫平朝鲜半岛,将其地完全归于大汉治下,自然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如今辽东汉人只数十万,若是此时扫灭三韩、重置四郡,是否有些过于操切了?”

    对于刘禅在此时吞并整个朝鲜半岛及高句丽之地的命令,考虑到如今国内人口不足,根本无法移民实边的事实,诸葛大大等人却是有些不解起来。

    要知道,刘禅向来重视的都是实际控制,为此就连近在咫尺的河套之地都没有收回,还一直让羌胡诸部占着呢!

    “呵呵,三韩之地不同它处。其三面临海,即便我大汉暂时没有足够的人口实其地,先占着也无防嘛。况且如今我大汉各处正缺劳工,扫平此地,百万劳工至少还是有的……”

    看着诸葛大大等人疑惑不解的表情,刘禅这才将自已夺其地、掠其人的想法说了出来。

    毕竟朝鲜半岛三面临海,在如今倭地也处于大汉的圈养状态下,即便把地空着,也不虞它人来占不是?

    “呃,陛下英明!”

    不同于后世那些整天嚷嚷着以德服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酸腐文臣,如今的大汉,在刘禅这位不隐爪牙的虎狼之君影响下,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对于这掳掠蛮夷胡虏以充实劳力,从而减轻汉人徭役负担的做法,早已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之事。

    因此,在弄清楚了刘禅这实际上还是属于打草谷,只是顺带着抢了块儿地先搁着以后开发的想法后,众臣自然是不会有半点儿反对的声音。

    至此,在‘季汉’正式开始大扩张前,一场以辽东公孙渊反叛为契机的扩张预演就此开始。

    “英明么?或许千年之后,朕与卿等,皆为不少人眼中的罪人也说不定呢,哈哈哈哈!”

    摇了摇头,看着大殿内一众在自已的影响、调教下,将这掳掠蛮夷胡虏为劳工之事看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文武众臣,想起原历史时空中后世那些‘圣母’的嘴脸,刘禅却是不禁带着些揶揄之意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千年之后臣等早已经化为尘土,管那么多做甚?”

    “想必陛下所说之人,也不是我大汉子民吧?只要我大汉子民能够乐业安居,即便是背些骂名又有何干!”

    听么刘禅这带着些揶揄的大笑,殿内一众文武也是纷纷不屑一顾的大笑起来。

    “嗯,卿等所言不错,只要能让我大汉子民乐业安居,朕又何惧区区骂名?传朕诏令,自建兴九年始,改元安……呃,改元乐安!”

    听着众臣口中的‘乐业安居’,心中一动之下,刘禅也是不能免俗的跟那些‘古代’帝王们一般,突然就生起了更改年号的念头来。

    当然,‘乐安’这个年号在刘禅这里,自然不单只是乐业安居之意,同时也不包含了乐安天命的一层意思,算是对另一个时空中自已这个‘安乐公’的一种交待!

    ……

    “陛下放心,此战臣等必扫清塞外诸胡,让诸部胡虏从此以后只能安心为我大汉牧马放羊,再不敢有半分南觑之心!”

    大汉乐安十一年,在朝廷第四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之际,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于新筑成的长安新城安定门外,在大将军赵云、骠骑将军马超、车骑将军邓艾、卫将军姜维等一众大汉老中青将领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共十万汉军骑兵,正式开始了‘季汉’的对外扩张之战。

    只不过,不同于武帝漠北大战时朝廷专门组织了数十万步卒、马匹来保障后勤,此次汉军出征塞外,在刘禅的力主之下,这后勤保障方面朝廷却是并未出面,而是被其交给了由退役功民及商队所组成的民间‘开拓团’!

    这些跟随在出征汉军后面的大大小小‘开拓团’,只需以粮草辎重就可以跟前面的汉军交换战胡虏、牛羊马匹等战利品。

    不用说,这‘开拓团’的出现,自然也是刘禅这个大汉天子‘借鉴’自后世那些白皮殖民者的雇佣军而设立。

    其目的嘛,除了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均富于民,让所有大汉子民都能从这对外战争中获得红利。

    要知道,武帝时朝廷胜仗连连,但除了皇家及贵族之外,百姓却是穷困潦倒的情况可是并不太远。

    当然,开拓团的设立,除了这两个原因外,更为重要的也是为了加强朝廷对新占之地的控制力。

    毕竟在以利诱之的情况下,有这些开拓团的自愿移民,其效率比朝廷强制的移民实边可是高得太多了。

    ……

    “传朕诏令,命工部于各筑路队中抽调工匠再设两支筑路队。待大军所俘胡虏送回后,再筑通往塞外草原之直道!”

    安定门城楼上,看着数路杀气腾腾而去的大军,刘禅的注意力,却是早已经从接下来的战事转移到了对塞外草原的长久、实际控制上来了。

    毕竟区区塞外草原,在深知世界之大的刘禅眼中,那不过是大汉通往对外征服之路的门槛之地而已!

    大汉的视线、大汉的目标,绝不可能被家门口的区区门槛之地所阻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