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我15岁行及笄礼的那日,太子周成礼从皇帝那里讨来一道旨意,让东宫詹事上门替我和他退亲。

    不曾想,与他退亲之后,我转身嫁给桓王周允胤,他却悔疯了,跪着求我与周允胤和离,重新嫁给他。

    可是,周成礼大约忘记了覆水难收的道理,他既然已经弃了我,应该认命才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1

    我是宋樟,我的父亲是大夏朝的战神,已故护国大将军宋襄。

    父母膝下仅我一女,故双亲战死疆场后,两岁的我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女。因祖父母也早已过世,姑母宋茹月便将我接去了谢家抚养。

    姑父谢世清出自谢家旁支。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据闻皇上也听说过他的才名。

    只是姑父为人耿介,不喜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因此他在科考中了探花之后,便远离了官场,进了兰都书院当夫子,后来成为兰都书院的山长。

    姑父为人严肃、不苟言笑,我也有些怕他,但他视我为小辈,从不曾薄待于我。姑母也很疼爱我。

    两位表兄谢临、谢渊,表姐谢鸢也都视我为亲妹,对我爱护倍至。

    我在谢家衣食富足,无忧无虑地长大,直到及笄这年,姑母对我言及亲事。

    姑母说,我和太子周成礼的亲事是我那亡母和先皇后定下的。

    当年母亲怀我之时,东宫太子周成礼已经八岁。先皇后放言,若母亲生下儿子,日后就是太子的伴读,辅佐太子;若母亲生下女儿,便许为太子妃,与太子相伴一生。

    可惜先皇后和我母亲都非长寿之人。

    母亲自与父亲相识后,就一直伴在父亲左右,追随父亲浴血沙场,最后又与父亲双双殒命于疆场。

    先皇后是在太子十一岁,我三岁那年,被后宫嫔妃设计下毒,毒发不治身亡。

    我的双亲去世之后,将军府就门庭冷落,我这个孤女也不受人待见。虽然有姑母一家人护着,可外人打量我的目光或多或少都带着些轻视和不屑。

    而先皇后薨逝之后,太子周成礼虽然还有皇上这个父亲,但他却也日日如履薄冰。

    那时,虽然贵妃生的二皇子周允清才九岁,贤妃生的三皇子周允和才八岁,可他们的母妃和外祖家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年仅十一岁的周成礼,恨不得让二皇子、三皇子取而代之。

    而且比起太子,皇帝更偏爱二皇子和三皇子。再加上先皇后家世低微,就连朝臣都不看好周成礼这个太子。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周成礼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来自贵妃、贤妃的各种算计,不仅平平安安活了下来,还一直稳坐太子之位。

    窈窈,待你及笄礼后,怕是太子就会遣人前来提亲。你的嫁妆也该准备起来了。姑母一边叫着我的小名,一边摸着我的头说。

    这些年我也在给你攒嫁妆,只是不多,说到这里,姑母的面上闪过一丝愧色。

    谢家虽然不愁吃喝,但并非钟鸣鼎食之家,况且两位表兄和表姐也都在议亲,两位表兄那里需要准备聘礼,表姐这里也要备嫁妆。

    不过好在哥嫂给你留下不少东西,嫂嫂的那些嫁妆也都还在,这些年我都妥善保管着,一样未动,等你出嫁之时全都带去。姑母接着又说。

    太子那边定也会送来聘礼,我会把聘礼都归置在你的嫁妆里。有足够的嫁妆傍身,日后窈窈嫁去东宫也无人敢小看。

    姑母絮絮叨叨,全然没有察觉到我已经不耐烦地打着哈欠,偎依着她昏昏欲睡。

    2

    东宫太子周成礼,他真的是我的良人吗

    我忍不住想起一年前,在王家的寿宴上,周成礼不问青红皂白,逼我和表姐向王家小女王若妍赔礼道歉一事。

    那日是王太傅的母亲王老夫人的寿诞,京城的世家名门,以及三品以上京官都接到了王家的请帖。

    我姑父只是一个小小的书院山长,按理说是没有资格去参加王家寿宴的。

    但是姑父与王太傅曾经是同窗,王太傅赏识姑父的学问,两人私交也还不错,因此姑母也接到了王家的请帖。

    我们到了王家之后,姑母先领着我和表姐去见了王老夫人与王夫人。

    随后,王夫人留下姑母和其他夫人一处说话,让丫鬟领着我和表姐去同外面那些小姐们玩耍。

    平素和姑母家往来的多是读书人,我和表姐鲜少与世家官宦的高门贵女打交道,因此许多人不认得我们。

    有几人打量我们一眼之后,瞧见我们较为朴素的穿戴,甚至露出鄙夷之色。

    我和表姐也是有风骨之人,自然不会去上竿子巴结搭理她们,便独自站在一旁赏花。

    因为我们站的地方距离贵女们不远,她们说话的声音也大,所以她们说话的声音传过来,我也听见了一些。

    被众人围在中间的那位小姐是王太傅的嫡幼女王若妍,在她旁边的有礼部尚书的嫡女柳青青,户部侍郎的嫡女颜珠,定国公的嫡女崔韵霜等人。

    没多大会儿,我就听见王若妍嚷起来,说她身上戴的玉坠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掉落在某个地方。

    柳青青、颜珠、崔韵霜等人听了,便一起帮她寻找,最后发现玉坠在距离我和表姐仅一步之遥的地上,且已经碎了。

    碎裂的玉坠安静地躺在一盆兰花旁边。

    我估计是先前她们几人在此处赏花时,被王若妍不慎掉落在地上摔碎的,只是谁都不曾发现。我和表姐也没有注意到。

    然而,王若妍的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后,直接落在我和表姐身上,硬说是被我们踩碎的。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王小姐,我和表妹一直站在这株海棠旁边,并未去到那盆兰花处。我们也不知道地上有东西,适才你们过来才注意到。表姐试图讲道理。

    可是王若妍不听,非得咬定是我们,还要让我们赔偿。

    我实在气不过,对王若妍道:王小姐好没道理,你自己把玉坠弄丢了,摔碎了,非得赖上我们是何道理

    呵,就你们这副穷酸样,不是你们还能是谁王若妍轻蔑地说。

    随后,她又道:今日我祖母的寿宴,你们两个贱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来的,竟然还想在我王家蹭吃蹭喝!

    听见王若妍的这句话,柳青青、颜珠、崔韵霜都肆无忌惮地笑起来,看向我们的目光犹如看小丑一般。

    我何时受过这样的气,不顾表姐阻拦便要上前与之理论,就在这个时候,被一群贵公子簇拥着的周成礼走了过来。

    当时我还不认得他,直到那些贵女行礼拜见,我才知道他是太子。

    王小姐,不知发生了何事可需要孤帮忙周成礼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这两个贱人好生无礼,不仅混进我王家蹭吃蹭喝,还弄碎了我的玉坠!请太子殿下替臣女做主!王若妍恶人先告状。

    哦周成礼的目光朝着我和表姐这边扫了过来。

    太子殿下,不是这样的……表姐急急忙忙想要辩解。

    然而,没有等表姐把话说完,周成礼就冷冰冰地打断了她,一开口便站在王若妍这边,不知礼数的东西,竟敢冲撞太傅家的小姐,还不跪下赔礼道歉!

    好在这个时候,王夫人她们听见了动静,又有小丫鬟前去禀报,匆匆忙忙赶过来,这才替我和表姐解了围,王若妍也被迫向我和表姐道了歉。

    但饶是这样,我和表姐也受了辱,而且这件事也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

    从姑母的正房出来,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左思右想,吩咐书玉:你把夜行衣准备好,今晚我们出去一趟。

    书玉是外祖父和舅舅给我的人。我到了姑母家后,舅舅趁着谢家采买奴仆的机会,把书玉送到我的身边。她名义上是我的丫鬟,实则是我的保镖。

    舅舅还给我找了两名武师傅,这些年我一直瞒着姑母一家,暗中跟着两位武师傅习武。

    天黑后,我和书玉换上夜行衣,提起轻功跃出谢家小院,借着夜色的掩护往东宫而去。

    3

    我和书玉避开东宫侍卫,轻手轻脚地落在还亮着烛光的东宫书房的房梁顶上。好巧不巧,这时,我们正好听见了周成礼和人说话。

    和周成礼说话的那个人我也认识,他名叫刘庆,曾经是我姑父的学生,后来做了东宫詹事,成了太子的心腹。

    殿下,皇上此番选秀,怕也是打算要为殿下和其他几位皇子赐婚。这东宫太子妃的人选不知殿下心中可有章程刘庆问。

    哼,孤的太子妃母后生前就已经定下,父皇能赐给东宫的唯有侧妃而已。周成礼的语气听上去极为不满。

    莫非殿下真要娶那个宋樟刘庆又问。

    孤是不想娶她,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宋襄生前有功于国,孤与宋樟的亲事也是母后生前当众许下的,孤若是背信弃义,岂不成了小人!孤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我仿佛听见周成礼咬牙切齿的声音。

    殿下,若是护国大将军还在,这门亲事再好不过。可是宋襄早就死了,将军府已然没落,如今除了一个宋樟再已无人,如何能给殿下助力!

    宋樟由其姑母抚养长大,现居于谢家。可谢世清只是谢家的旁支,也无官身,况且谢家在皇子中素不站队。殿下若是娶宋樟,实在委屈啊!

    周成礼没有吱声。

    刘庆又说,殿下,如今二皇子、三皇子日益势大,朝堂上几乎都是裴家和崔家的人,殿下若不及早打算……

    后面的话刘庆没有说,但是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裴家是贵妃的母族,二皇子周允清的外祖父是当朝左相,朝堂上几乎一半的官员都是他的门生或者与裴家交好之人。

    崔家是贤妃的母族,定国公崔松是三皇子周允清的舅父,手中掌有十万兵权,且京畿大营的兵士都由他调遣。

    过了许久,周成礼开口问:若是孤另择良缘,依卿所见,哪家贵女堪为太子妃

    臣以为王太傅的嫡幼女王若妍,抚远将军的嫡长女秦丝雨,殿下都可以考虑。

    王太傅是帝师,深得陛下信任,门生也不少,是朝中惟一可与裴相抗衡之人,抚远将军有兵权,若能为殿下所用,殿下将如虎添翼!

    另外,户部侍郎的嫡女颜珠,殿下可考虑纳为侧妃。

    卿所言极是,周成礼表示赞同,只是孤与宋樟还有婚约在,怕是难办啊!再说孤若是提出与她退婚,只怕朝臣要弹劾孤,孤的名声也不好听啊!

    殿下,臣倒是有一计,不如这样……

    周成礼听完刘庆的计策之后,眼睛都亮了,就按卿所说,此事交由卿去办!

    书玉怒目圆瞪,当即就想从梁上跳下去。我急忙扣住她的手,打了个手势,带着她悄无声息离开了东宫。

    刘庆给周成礼出的主意是,让人当众毁了我的名节,再以我失去清白,不堪为太子妃之名,逼我与他退婚。

    这样一来,周成礼既能和我顺利退婚,还能保全他的名声。

    周成礼啊周成礼,我宋樟本就不屑于太子妃之位,但是你为了自己的名声,竟要以如此肮脏的手段逼我退婚,我偏不如你意!

    在周成礼的默许下,七日后,在谢家嫡支谢老夫人的寿宴上,刘庆果然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个书生塞进谢家,还收买了一名谢家婢女,欲污我清白。

    但是我和书玉早有防范,巧妙躲避过去。

    周成礼和刘庆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一日我外出,马车途经一条僻静巷道,没想到竟遇上几名劫匪。劫匪把我带至郊外,欲对我强行施暴,这时舅舅的人破门而入,尽数杀了劫匪将我救出。

    后来,周成礼又让人给我制造了几起意外,都没有得手。

    但是,我已经忍无可忍了。周成礼既然对我不仁,我也不欲对他客气。

    我反手就把周成礼几次三番设计我的事,连同证据一起,捅给了御史台和大理寺。

    次日早朝,周成礼就遭到了御史们的弹劾,皇帝也看见了大理寺卿呈递上去的证据。

    周成礼被皇帝当朝训斥了一番后,狗急跳墙,再出昏招,竟让刘庆抱着一匣子黄金上风雨阁去找杀手买我的命。

    可是他却不知道,那风雨阁背后的东家是我的亲舅舅!

    这一次,我不止把他要买凶杀我的事捅给了御史台和大理寺,我还让书玉拿了一包碎银子买通街上的小乞丐,把此事散播了出去。

    第二日,全京城的人都在传东宫太子因为嫌弃未婚妻给不了他助力,几番三次算计想要毁了未婚妻的清白,逼迫未婚妻退婚,以及欲买凶杀未婚妻一事。

    这一次,周成礼不止被皇帝骂得狗血淋头,还被皇帝下令禁足东宫思过。

    周成礼被禁足时,皇帝让宫中的太监给我送来了一些赏赐,说是给我压惊。

    我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他是单纯地想要安慰我,还是别有用意他究竟是赞成我和周成礼的亲事呢还是不赞成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和周成礼的亲事必须作废!不是他不要我,而是我不要他!这样的人渣配不上我宋樟!若是嫁给他,我真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我还没有想好如何堂堂正正地同他退婚,他却从皇帝那里讨来了退婚的旨意,竟然在我及笄礼的这日,当着满室宾客的面与我当众退婚。

    说实话,我有些不理解他。我觉得周成礼就像一个傻缺,他既然明明能够直接求圣旨与我退婚,为何偏要几番三次算计于我!

    他还不知道得罪我宋樟会有什么下场!

    我也有些困惑于皇帝竟能如此爽快地就同意周成礼和我退婚之事。不过,退婚也正合我的心意!

    只是,我没有想到,周成礼与我退婚,却把我和姑母一家都推上了风口浪尖。不止我被人指指戳戳,姑母一家也受人非议。

    两位表兄和表姐原本都是要订亲的,却因我之事,对方三家都找借口拖延,乃至有反悔之意。

    姑母更是整日为我忧心忡忡,被皇家退了亲的准太子妃,还有谁家敢上门求娶但凡要来求娶的,岂不是在打皇家和太子的脸

    姑母整日抹泪,唉声叹气地说她对不起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但是我也知道,就算我不为自己,也要为姑母一家考虑,此事我必须破局。

    4

    我想了想,让书玉把皇室的名单整理了一份给我。我的目光在那些未婚皇子的名字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在周允胤三字上。

    周允胤是四皇子,比我大四岁。他的生母原本是先皇后的一名侍婢,偶然承宠,生下他后被封为兰答应。

    先皇后薨逝后,兰答应主动要求去为先皇后守灵,未出两年便在皇陵病逝。

    失去了亲娘,更没有家族照拂,就连皇帝都不一定还记得自己有这个儿子,周允胤在后宫中就是一个透明的存在。贵妃、贤妃等人都没把他当回事。

    没想到,周允胤却在八岁那年逃出皇宫,等到他十五岁归来时,已经是一名功勋赫赫、名震沙场的战将。

    原来,周允胤在宫中尝尽了人情冷暖,他不想做人刀俎上的鱼肉,遂悄然离宫出走,去了边关从军。

    他从一名最普通的士卒开始,靠着军功不断升迁,成了一名将军。直到七年之后大军还朝,他的皇子身份才得以暴露。

    周允胤也因战功受到了皇帝的重视,被封为桓王。他是当朝第一个被封王的皇子。

    不过,三年前,周允胤再次从疆场返京时,却是坐在轮椅上。听说他的双腿中了毒箭,已经失去知觉,怕是终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

    我暗暗打定主意后,当天夜里潜入桓王府,与周允胤见了一面。

    我是前护国大将军宋襄之女宋樟。我知道殿下这几年一直在寻找邬神医。我知道邬神医的下落,可以请他前来为殿下解毒,治好殿下的双腿。我看着他说。

    周允胤的面色很是诧异,随后嗤笑一声,似乎并没有相信我说的话。

    宋樟你就是那个被太子退了婚的宋樟你是如何识得邬神医的又如何请得动邬神医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这几句话动怒,而是平静地说:我既然敢来见殿下,自然是有把握的,就看殿下愿不愿意相信我,或者殿下愿不愿意赌一次!

    周允胤沉默了,迟迟没有回答。我也不着急,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等着他做决定。

    直到香炉里面新点上不久的香大约快要燃尽时,周允胤才抬起头,缓缓看向我,宋小姐,你想从本王这里得到什么

    我咧嘴一笑,王爷应该需要一个王妃,我只求余生平安无恙。当然,如果王爷还想要那个位置,我也可以帮你,不过,若是有那一天,后位只能是我的。

    周允胤再次沉默,室内陷入到诡异的安静中。半晌之后,周允胤才再次徐徐抬头,如深渊般的目光定定地锁住了我。

    好!本王答应你!本王明日就进宫请求父皇赐婚,三日后本王会亲自带着聘礼前去提亲!还望宋小姐莫要食言!

    目的达成,我点点头,退出房间,提起轻功离开了桓王府。

    果然,第二日下午申时,宫中宣旨的太监就踏进谢家,皇上为我和桓王周允胤赐婚,着礼部筹备,一月后完婚。

    姑母起初目瞪口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再三确认之后,她才喜极而泣,接下圣旨。

    周允胤没有食言,他果然亲自带着聘礼登门。

    倒是我很意外,因为我没有想到他带来的聘礼会有那么多,足足六十六台。每一抬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上好的绫罗绸缎、各种罕见的珠宝玉石、珍本古玩等等。

    自周允胤带着聘礼登门后,谢家开始门庭若市,就连先前和表哥、表姐议亲的人家,也上竿子送来厚礼,要重新与谢家商议结秦晋之好。

    贵妃和贤妃也让各自的宫人给我送来了丰厚的赏赐。

    如今二皇子、三皇子羽翼渐丰,两边都恨不得把太子周成礼拉下来。

    有兵权,得到了皇帝的看重,而且腿有残疾对皇位又构不成威胁的桓王,自然也成了她们拉拢的对象。

    一个月后,我十里红妆嫁进了桓王府,成了桓王妃。

    周允胤可能没有想到我真的能够请来邬神医。当他看见邬神医实实在在站在自己的面前时,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竟然双眼泛红。

    在邬神医的医治下,周允胤中毒多年的双腿开始有了知觉,每日一次针灸和一次药浴,在坚持了半年之后,他能够离开轮椅,彻底站了起来。

    不过,为了迷惑外人,我让他在王府外仍然坐轮椅。因为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尊重他的选择,我们开始谋算那个位置。

    至于太子周成礼,也终于一步步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5

    data-faype=pay_tag>

    我和周允胤成亲之后,周成礼就开始处处不顺。

    他先是被人弹劾私德不修,在东宫蓄养妓子伶人,甚至曾易容偷逛男风馆;没过多久,御史台又弹劾他勾结户部,暗中贪污赈灾粮款等等。

    周成礼以往的桩桩件件过失被陆续曝出,皇帝对他原本就不喜,借由这些过错,直接令他在东宫禁足反思,同时免去了他在户部、工部的差事。

    二皇子和三皇子很高兴,正要出手去抢户部和工部的差事,没想到皇帝直接把那些差事交给了周允胤。

    于是,周允胤开始在朝政中脱颖而出。

    皇帝和朝臣们原本以为他只会打仗,但是他在接手了户部和工部的差事后,竟把每一件差事都干得很漂亮,赢得了朝臣和皇帝的赞赏。

    二皇子和三皇子嫉恨的目光又盯上了周允胤。

    好在周允胤听了我的劝,人前始终坐在轮椅上,没有人知道他的双腿已经治好痊愈,行动无异于正常人。

    所以,二皇子和三皇子虽然嫉恨他,却也没有把他视为真正的对手,也没有怎么出手对付他,为我们省了不少的事儿。

    压垮周成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巫蛊案。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灌了迷魂汤,出了个馊主意,周成礼那个傻缺竟然招揽了两名道士住进东宫。

    不曾想,那两名道士住进东宫后不久,就有人向皇帝举报太子在东宫行使巫蛊之术。

    在先帝时期,因为有一名妃子曾经在后宫行使巫蛊祸乱朝纲,事情被揭发,妃子被处死之后,大夏朝就明令禁行巫蛊。

    所以,周成礼行使巫蛊之事不管是真是假,东宫在众目睽睽之下养着两名道士却是真,这无异于碰了皇帝的底线。

    皇帝也彻底失去了对周成礼的耐心。于是,周成礼被废去太子之位,迁出东宫。

    不过,皇帝念着父子之情,封了他为静王,让他去封地。

    但是,在周成礼离开京城之前,他意外看见了站在周允胤身边的公孙和,又从公孙和之口得知我竟是公孙家主的外孙女,周成礼这才明白过来。

    6

    大夏朝有三个实力强悍、凌驾于世家门阀之上的隐世家族。

    他们有自己的产业和势力范围,虽然不会在明面上干涉皇权与朝政,却能够在暗地里左右朝政,对皇权产生影响。

    我的生母长孙氏,便来自其中之一的长孙家族,且是最受长孙家主宠爱的嫡长女。

    当年,母亲在外游历,偶遇父亲,对父亲一见钟情,遂隐姓埋名与父亲私订终身。

    母亲和父亲成亲后,就和父亲一起征战疆场。

    母亲与先皇后的交情也是缘于战场。

    皇帝在登基前,曾经带着先皇后数度亲征。先皇后与母亲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这才有了不浅的交情。

    我母亲生下我,坐完月子后,继续披上战袍,追随父亲。我则被长孙家族派来的乳娘和嬷嬷抱回京中抚养。

    父亲和母亲战亡后,先皇后对我颇为照顾。

    先皇后故去之后,贵妃和贤妃皆觊觎东宫,周成礼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这时,因为我和周成礼的婚约,再加上母亲和先皇后的交情,以及先皇后对我的照拂,于是长孙家族出手,帮助太子周成礼避过所有的明枪暗箭,护住了他的平安。

    周成礼及冠之后,长孙家族又特地送了一名谋士到他身边,此人便是公孙和。

    然而,周成礼这个傻缺不知好歹,识人不清,重用东宫詹事刘庆,冷落公孙和。公孙和原本就是奉长孙家主之命行事,对周成礼的冷落倒也不在意。

    后来,公孙和接到长孙家主的密令,得知周成礼不仅想和我退婚,还算计要毁我清白,继而想杀我之后,便不辞而别。

    公孙和的离去,周成礼没太在意。他也并不知道公孙和的来历。直到我和周允胤成亲,外祖父又让公孙和前来辅佐周允胤。

    周成礼私下约我见面。告知周允胤后,我怀着好奇心去见了周成礼,我想知道他会对我说什么。

    周成礼痛哭流涕地表示他已经后悔了,求我看在先皇后和我母亲的面子上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让我和周允胤和离,重新嫁给他。

    呸!静王爷可真不要脸!当初你为了退婚,想方设法要毁我家小姐清白,一次次算计不成,甚至还想要买凶杀我家小姐,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现在后悔,晚了!

    书玉劈头盖脸,毫不留情地指着他的鼻子骂。反正有我和周允胤撑腰,书玉骂了也就骂了,周成礼也不敢把她怎样。

    没想到,书玉骂完,周成礼竟一下子跪在我面前,宋樟,你原谅我吧,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等我做了皇帝,你就是皇后……

    书玉见势不对,一掌将他劈晕,把他拖到一个角落。随后,我带着书玉扬长而去。

    周成礼,世上没有后悔药卖,也从来没有可以回头的路,我宋樟更不会为你回头。

    公孙和不愧是长孙家族的第一谋士,他为周允胤出谋划策,用各种不易为人诟病的手段,牵制住了二皇子和三皇子,将二皇子和三皇子身边的势力一步步瓦解。

    五年后,皇帝病逝,临终遗诏传位给周允胤。

    周允胤登基之后,封我为皇后,他的后宫从此仅我一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