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第一章

    指婚之约

    春日融融,宁府后院的梅花亭中,十七岁的宁清婉端坐案前,纤纤玉指轻捻毛笔,正聚精会神地描摹一幅《春山图》。

    小姐!小姐!丫鬟香儿匆匆跑来,脸上笑意盈盈,老爷有喜事宣布,请您即刻前往正厅。

    宁清婉蹙眉,素手沾了水轻轻洗净笔尖,起身整理衣裙。她生得肤如凝脂,杏眸含情,温婉沉静中又带着几分不肯轻易低头的倔强。

    正厅里,宁大人捋着胡须,满面红光。见女儿进来,立即招手示意她坐下。

    婉儿,为父今日与林大人议定了一桩婚事,将你许配给他家公子林煜。

    宁清婉心头一震,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捏紧了帕子。林煜,京城权臣之子,才华卓著,风姿俊朗,是多少闺阁女子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

    父亲,女儿与林公子素未谋面,这婚事是否太过仓促宁清婉轻声询问。

    宁大人哈哈大笑:林煜乃当朝六部尚书之子,文武双全,风度翩翩。你们门当户对,正是天作之合。更何况,你们曾有一面之缘。

    宁清婉秀眉微蹙:父亲此言何意

    五年前洛河决堤,你随我赈灾救人,当时就救了落水的林煜。虽然他昏迷未醒,你们算不得真正见面,但这缘分早已注定。

    宁清婉这才恍然。五年前那场洪灾,她奋不顾身救起一位落水少年。少年昏迷不醒,她为他包扎伤口,临走前还留下了母亲遗物——一支翠玉簪作为平安之物。

    后来宁大人告诉她,那少年是京城林家的公子。没想到,五年后竟成了自己的未婚夫。

    你这丫头,怎么脸红了宁大人打趣道,下月初六,林家会设宴接风,你要好好准备。

    宁清婉只得应下,心中却五味杂陈。洪水中的少年,眉目如画,气质清冷。即使昏迷不醒,也让她记挂多年。

    回到闺房,丫鬟香儿兴奋地帮她挑选衣裙:小姐,您可知道林公子在京城可是数一数二的才俊。文采斐然不说,还曾代父赈灾,深得百姓爱戴。

    宁清婉心不在焉地点头,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海棠,轻声叹道:命中姻缘,也不知是福是祸。

    次日,宁府迎来贵客——表妹苏柳絮从江南归来。

    苏柳絮生得明艳动人,笑靥如花,一举一动皆是风情。见了宁清婉,便热情地拉住她的手:表姐,别来无恙听闻表姐已定下婚约,实在可喜可贺。

    宁清婉微微一笑:表妹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宁夫人在一旁笑道:柳絮啊,你表姐可是指婚给林家公子了,下月初六要去林府赴宴呢。

    苏柳絮美目一亮:是京城那位名动四方的林公子吗表姐好福气!

    当晚,宁清婉翻出了当年随身携带的小匣子,里面放着一支断成两截的翠玉簪。五年前,为了救那少年,她将心爱的玉簪折成两半,一半给了少年,一半自己留作纪念。

    林公子,不知你可还记得那支玉簪宁清婉喃喃自语,眼中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第二章

    水中救人

    小姐,小心些,水势太急!

    五年前,洛河决堤那日,天空阴云密布,暴雨如注。十二岁的宁清婉随父亲前往灾区赈济,却见滔天洪水中一个少年被急流冲走。

    快救人!宁清婉顾不得思考,脱下笨重的外衫,一头扎入湍急的河流。

    洪水肆虐,漫过她的肩膀。宁清婉游到少年身边,用尽全力将他托起。少年已经昏迷,白皙的脸庞染着不正常的潮红,额头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姑娘,抓住绳子!岸上的救援人员丢来粗绳。宁清婉一手抱住少年,一手死死抓住绳索,终于被拖回岸边。

    公子!公子!宁清婉呼唤着,却无人应答。她看着少年俊朗的五官,心中莫名一动。

    宁大人赶忙命人搭建临时帐篷,安置伤员。宁清婉取出随身携带的药包,为少年清洗伤口,涂上金创药,又细心地包扎好。

    她坐在少年身边,静静守候。雨势渐小,少年依旧昏迷不醒。宁清婉从发间取下母亲留给她的翠玉簪,这是她最珍贵的物件。

    这支玉簪是母亲留给我的护身符,有一对,我分你一半,以后希望它能保护你平安。

    玉簪被折成两截,一半放入少年手中,一半被宁清婉重新簪回发间。

    临走前,她听闻这少年是京城林家的公子,被父亲派来赈灾,不想遇上洪水,差点丧命。

    希望他能平安无事。宁清婉望着被人接走的少年,心中默默祈祷。

    五年过去,那一幕仍清晰如昨。宁清婉将断簪小心放回匣中,合上盖子。

    次日,宁府迎来林家派来的媒婆,送来聘礼和林家家规。宁清婉隔着纱窗,听媒婆绘声绘色地描述林公子如何才高八斗,风度翩翩。

    林公子曾说,他一直寻找五年前救他的恩人。据说那人给他留下半支玉簪,他一直视若珍宝,贴身携带。

    宁清婉心头一热。原来,他还记得。

    苏柳絮在一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当晚,她便借故进入宁清婉闺房,东看西看。

    表姐,您这梳妆台好生精致。苏柳絮笑着,手却不经意地掠过桌上摆放的小匣子。

    宁清婉微微一笑:不过是寻常物件。表妹若喜欢,待我出嫁时,可送你一套。

    苏柳絮笑得愈发甜美:表姐真是疼我。听说林公子文采斐然,想必与表姐甚是相配。

    宁清婉低头整理绢帕,并未察觉表妹眼中一闪而过的嫉妒之色。

    表姐,明日城中有诗会,我们一同前往可好苏柳絮提议,说不定能偶遇林公子呢。

    宁清婉略作思考,点头应允。她心中隐隐期待能再次见到那位救过的少年,如今已长成英俊少年的林煜。

    然而,她并未注意到苏柳絮离开时,手中多了一样东西——那装有断簪的小匣子。

    第三章

    表妹归来

    清晨,宁府花园中,宁清婉正与丫鬟香儿整理行装,准备前往城中诗会。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表姐!表姐!苏柳絮面带笑意,匆匆而来,我听闻今日诗会甚是热闹,京城才俊多会前往,不知林公子会否出席

    宁清婉摇头浅笑:未曾听闻。若缘分到了,自会相见。

    苏柳絮眨眨眼,神秘兮兮地凑上前:表姐,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和林公子琴瑟和鸣,实在是好兆头呢。

    宁清婉微微脸红,轻轻推开表妹:莫要胡言。我们此行是为诗会,非为相亲。

    两人乘坐马车前往城中最负盛名的流芳阁。这里常年举办诗会、画展,是京城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流芳阁内早已宾客满座。宁清婉与苏柳絮刚落座,便听见一阵骚动。众人纷纷起身行礼,一位俊朗男子缓步走来。

    那人一身月白长袍,眉目如画,气质清冷,正是林家公子林煜。

    宁清婉不由屏住呼吸。五年过去,当年的少年已经长成风姿卓越的青年,眉宇间透着不可亲近的疏离。

    林煜扫视全场,目光在宁清婉身上稍作停留,随即移开。倒是苏柳絮,他看了两眼,似有惊艳之色。

    今日诗会主题为春华秋实,诸位才俊可各抒己见。主持人高声宣布,诗会正式开始。

    众人纷纷赋诗作对,显露才华。轮到宁清婉时,她轻声吟道:

    春风十里不如你,一缕清香系人心。

    曾记流水救浮萍,今朝相逢似故人。

    诗句一出,满堂喝彩。林煜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此时,苏柳絮忽然起身,盈盈施礼后开口道:

    春水映照两相依,玉簪一折情意深。

    五年前事君可忆,洛河之畔救命恩。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林煜豁然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苏柳絮:姑娘此言何意

    苏柳絮羞涩一笑,从袖中取出半截翠玉簪:五年前洛河决堤,妾身曾救公子于水中,留下此物为记。今日得见公子安好,实乃苍天厚爱。

    宁清婉如遭雷击,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表妹。那分明是自己救的人,分明是自己留下的玉簪!为何出现在苏柳絮手中

    你......宁清婉想要开口反驳,却见林煜已激动地走向苏柳絮。

    原来是你!林煜声音微颤,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我的救命恩人。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另一半翠玉簪,与苏柳絮手中的断簪完美契合。

    宁清婉呆立当场,心如刀绞。她明白了,昨夜苏柳絮进她闺房,便是为了偷取那半截玉簪!

    正当宁清婉欲言又止之际,诗会另一角落突然传来清朗的声音:

    玉簪虽美终是物,真情何须假外物若要辨明真与假,不妨问问当年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公子端坐窗边,一袭如雪长袍,俊朗不凡,眉宇间透着几分潇洒与淡然。

    那人正是京城才子温如玉。

    第四章

    诗会之争

    温如玉的突然发言让整个流芳阁陷入短暂的寂静。他饮下一杯清茶,缓缓站起身,目光直视林煜。

    林兄,令尊曾言,五年前救你的恩人是位小姑娘。当时你额头受了重伤,她为你包扎时说了什么

    林煜愣住,眉头微蹙:她说...这支玉簪是她母亲留给她的护身符,分我一半,希望保佑我平安。

    温如玉微微一笑,目光转向苏柳絮:苏姑娘,不知当年包扎用的是什么药

    苏柳絮面色一变,支吾道:自然是...金创药...

    林兄,你额头的伤在哪个位置温如玉继续问道。

    林煜下意识抚摸右额,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右额。

    当时救你的小姑娘穿着什么衣服

    林煜摇头:我昏迷不醒,不曾看见。

    温如玉忽然笑了:无妨,方才宁姑娘的诗作曾记流水救浮萍,今朝相逢似故人,可见她便是当年救你的恩人。苏姑娘,你可有何解释

    宁清婉站起身,声音清冷:表妹,我的匣子是你拿走的吧

    苏柳絮面色惨白,随即强作镇定:表姐,你在说什么我乃是林公子的救命恩人,断无虚言!

    场面顿时混乱。林煜眉头紧锁,目光在宁清婉与苏柳絮之间游移,充满困惑。

    林公子若不信,可看我右手虎口的疤痕。宁清婉伸出纤纤玉手,上面有一道淡淡的伤痕,当年救你时,被水中石块划伤,至今未愈。

    林煜仔细观察,眼中闪过认同之色,却又看向苏柳絮手中的玉簪,陷入两难。

    苏柳絮见状,忽然掩面而泣:表姐待我如亲妹,我不忍争辩。只是玉簪在我手中,公子如何解释

    正僵持间,流芳阁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林公子!一名家丁匆匆跑进阁内,老爷命我速来传话,请您即刻回府,有要事相商。

    林煜看了看宁清婉和苏柳絮,深深一揖:此事待我回来再作解释。两位姑娘,还请留步。

    说罢,他随家丁匆匆离去,留下满堂哗然。

    宁清婉心如死灰,缓缓坐下。她竟不知,自己最亲近的表妹,会为了一桩婚事如此陷害自己。

    温如玉走到宁清婉身旁,轻声道:宁姑娘,苏姑娘偷取玉簪一事,我恰巧看见。只是,没有证据,难以说服林公子。

    宁清婉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温公子为何要帮我

    温如玉微微一笑:实不相瞒,在下早就仰慕宁姑娘的才华。那日在洛河边,也曾见过姑娘救人的义举。

    宁清婉惊讶不已:原来温公子也在场

    温如玉点头:我当时随父亲赈灾,远远见证了这一幕。只是未曾想到,五年后会有人冒认此事。

    宁清婉长叹一声:林公子心系表妹,怕是不会相信我的解释。

    温如玉目光坚定:真相自会大白。宁姑娘请放心,在下定会相助。

    诗会散场,宁清婉与苏柳絮冷着脸同乘马车返回宁府。一路上,两人无言。

    回到宁府,苏柳絮立即去见了宁夫人,不知说了些什么。入夜后,宁夫人竟召见宁清婉,面色不悦。

    婉儿,听闻你今日在诗会上与表妹争执还说她偷了你的什么玉簪

    宁清婉跪下:母亲,事情并非如此。五年前救林公子的人是我,玉簪也是我留下的。表妹不知何故冒认此事。

    宁夫人叹气:柳絮自小与你亲近,又怎会做出此等事来恐怕是你误会了。

    母亲!宁清婉急道,若非亲眼所见,女儿岂敢妄言

    宁夫人摆摆手:罢了,婚事已定,不得更改。你与林公子指婚在先,便是天定良缘。至于什么救命之恩,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宁清婉无奈,只得退下。回到闺房,她泪如雨下。不是为了林煜的误会,而是为表妹的背叛与欺骗。

    她不知道,此时的林府,林煜也在为此事困扰不已。

    第五章

    误会深重

    林府书房内,林煜端坐案前,手中把玩着那半截翠玉簪,眉头紧锁。

    公子,老爷请您过去一趟。家仆小心翼翼地说道。

    林煜收起玉簪,缓步前往父亲的书房。林大人正在批阅公文,见儿子进来,放下笔,摆手示意他坐下。

    听说今日在流芳阁发生了一些事情林大人开门见山。

    林煜点头:父亲,孩儿遇见了五年前救我的恩人。

    哦林大人抬眉,是谁

    这......却有些复杂。林煜将诗会上的事情一一道来,宁姑娘与苏姑娘都声称是救命恩人,但苏姑娘拿出了半截玉簪为证。

    林大人听罢,沉思片刻:与你指婚的宁清婉,是宁大人的爱女,才貌双全,为父早有耳闻。至于那苏姑娘,倒是初次听说。

    父亲,孩儿心中困惑。那支玉簪确实是救命恩人留下的,可如今在苏姑娘手中......

    林大人捋须道:玉簪可能易主,但救命之情却是真的。你可记得当时那小姑娘有什么特征

    林煜摇头:孩儿昏迷不醒,并未见到救命恩人的模样。只记得醒来时,手中握着半截玉簪,身旁人说是那小姑娘留下的。

    此事不急,待下月初六宁家姑娘来府上赴宴,你好好观察便知。林大人拍拍儿子肩膀,无论如何,你与宁家姑娘的婚事已定,岂可轻易更改

    林煜沉默不语。这些日子,苏柳絮楚楚可怜的模样一直萦绕在心头。尤其是得知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救命恩人后,更是心生爱慕。

    次日,林煜派人送了一封信去宁府,却是给苏柳絮的。信中约她三日后在城南梅园相见。

    苏柳絮收到信后,喜不自胜,连忙梳妆打扮。宁清婉见状,心中了然,却不发一言。

    宁明月见表妹愁容满面,忙来安慰:表妹,我听闻表姐苏柳絮做了些对不起你的事

    宁清婉苦笑:表姐如何得知

    宁明月冷哼:她那点心思,我早就看穿了。当年你救林公子时,我正好也在场,亲眼所见。她如今竟敢冒认,实在可恶!

    宁清婉摇头:事已至此,争辩无益。林公子心悦表妹,我又何必自取其辱

    这可不行!宁明月急道,你们已经指婚,岂能让她从中作梗我这就去告诉伯父伯母!

    宁清婉拉住她:表姐且慢。父母之命不可违,但若林公子心有所属,强扭的瓜不甜。不如顺其自然,看看事情如何发展。

    宁明月叹气:你这性子,太过忍让了。

    三日后,城南梅园内,林煜与苏柳絮相会。两人在园中漫步,谈古论今,颇为投契。

    苏姑娘,我一直想问,当年在洛河边,你为何会出现在那里林煜轻声问道。

    苏柳絮微微低头,声音柔弱:家父随宁伯父赈灾,我便也跟着去了。见公子落水,便不顾一切相救。

    林煜点头,又问:那玉簪......

    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护身符。苏柳絮急忙接口,见公子命悬一线,便将它分你一半,希望能保佑你平安。

    林煜眼中闪过暖意:多年来,我一直将这半截玉簪贴身携带,视若珍宝。如今终于找到了你,实乃上天恩赐。

    苏柳絮羞涩一笑:公子言重了。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天色已晚。林煜亲自送苏柳絮回宁府,路上又约定三日后再见。

    宁清婉站在阁楼上,恰好看见林煜送苏柳絮回来的一幕。两人眉目传情,举止亲密,无需言语便知已是两情相悦。

    她长叹一声,转身离开。心中那点对林煜的期待,也随着落日的余晖一同消散。

    恰在此时,一名丫鬟送来一封信,说是温公子派人送来的。宁清婉拆开一看,信中写道:

    宁姑娘,在下有要事相告。明日午时,可否于城东凌云阁一见

    宁清婉沉思片刻,提笔回信:明日午时,凌云阁相见。

    夜深人静,宁清婉独坐窗前,望着天上明月,心中五味杂陈。林煜的误会,苏柳絮的欺骗,母亲的不信任,种种委屈涌上心头。

    玉簪虽断,情意难消。只可惜,你心有所属,我又何必强求宁清婉喃喃自语,泪珠悄然滑落。

    第六章

    才子相助

    凌云阁位于城东最高处,三层楼阁,雕梁画栋,是京城著名的风景胜地。宁清婉按约定时间而至,见温如玉已在二楼雅间等候。

    宁姑娘。温如玉起身行礼,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宁清婉回礼道:温公子相邀,必有要事。不知所为何事

    温如玉请她入座,奉上香茗,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方锦帕。

    这是苏姑娘的贴身丫鬟不慎遗落的。温如玉将锦帕递给宁清婉,上面写着些不该写的话。

    宁清婉展开锦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苏柳絮的心思:如何取得林煜欢心,如何离间宁清婉与林家的关系,甚至还提到要散布宁清婉与书院先生有染的谣言......

    这......宁清婉面色惨白,表妹竟如此处心积虑

    温如玉叹气:昨日我偶然经过贵府附近,见一丫鬟鬼鬼祟祟,上前询问才知是苏姑娘的丫鬟。她正要去城中散布谣言,却不慎将这锦帕遗落。我拾得一看,如遭雷击。

    宁清婉紧握锦帕,声音颤抖:温公子为何要帮我

    温如玉目光如水,轻声道:宁姑娘可还记得,十年前的春日诗会

    宁清婉微微一怔:十年前

    那时你才七岁,随父亲参加诗会。会上有顽童欺负一位瘦弱书生,是你挺身而出,维护正义。温如玉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那书生便是在下。

    宁清婉恍然大悟:原来是你!我竟全然不记得了。

    温如玉笑道:姑娘美德,在下铭记于心。如今见姑娘蒙受不白之冤,岂能坐视不理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已至黄昏。温如玉亲自送宁清婉回府,路上又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三日后,京城将举办一场盛大的花会。林公子必会出席,届时我们可揭穿苏姑娘的谎言。

    宁清婉犹豫道:只怕林公子已被表妹迷惑,不愿相信真相。

    温如玉眼中闪过坚定:真相迟早会大白。宁姑娘放心,我自有办法。

    回到宁府,宁清婉意外得知,林煜竟在厅中等候。她整理衣裙,强作镇定前去相见。

    林煜站在厅中,见宁清婉进来,微微颔首:宁姑娘。

    宁清婉回礼:林公子有何贵干

    林煜直视她的眼睛:我想亲口问姑娘,五年前洛河边的事,究竟是否与你有关

    宁清婉心中一颤,却不愿多言:公子心中自有判断,何必再问

    林煜面色微沉:苏姑娘手持玉簪为证,姑娘却只有一面之词,叫我如何判断

    玉簪虽重要,却非唯一证据。宁清婉轻声道,若公子不信,大可询问当日在场之人。

    林煜眉头紧锁:不知当日还有何人在场

    我表姐宁明月,以及——宁清婉顿了顿,温如玉公子。

    听到温如玉的名字,林煜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温如玉京城才子温如玉

    宁清婉点头:正是。温公子当日也在洛河边赈灾,亲眼目睹了一切。

    林煜沉思良久,忽然问道:宁姑娘,若证明你才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想要什么

    宁清婉一愣,随即苦笑:林公子误会了。我并非为求回报才相告真相。若公子心悦表妹,我绝不会强求什么。

    林煜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留下宁清婉独自伫立厅中,心如刀绞。

    她不知道,离开宁府后的林煜,直接前往了温家,要亲自询问温如玉当年究竟看见了什么。

    温如玉坦然相告:林兄,当年在洛河边,我亲眼所见宁姑娘救你于水中,并留下半截玉簪。苏姑娘当时并不在场,如今却手持玉簪冒认恩情,实在令人不解。

    林煜面色阴晴不定:温兄可有确凿证据

    温如玉点头:有。当日宁大人曾向众人宣布,是爱女救了林家公子,还立下文书为证。此文书现在宁大人手中,林兄若不信,大可亲自询问。

    林煜陷入沉思。他心中已渐渐明白了真相,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苏柳絮的欺骗,以及宁清婉的委屈。

    更令他困扰的是,这些日子与苏柳絮相处甚欢,心中已然生出爱慕之情。若真相大白,他又该如何自处

    第七章

    真相揭露

    花会当日,京城名流尽数到场。林煜早早到来,目光不断在人群中搜寻。宁清婉与宁明月姗姗来迟,苏柳絮则挽着宁夫人的手臂,满面春风。

    林公子。苏柳絮一见林煜,便盈盈走上前,今日花会甚是热闹,不知公子可有雅兴同游

    林煜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宁清婉身上。宁清婉避开他的视线,与宁明月走向花园另一侧。

    温如玉适时出现,向宁清婉行礼后,邀她同赏牡丹。两人走在花间,低声交谈,不时发出轻笑。

    林煜看在眼里,心中竟有一丝不悦。他强压下这种感觉,陪苏柳絮在园中漫步。

    林公子。苏柳絮忽然低声道,听闻温公子近日常往宁府跑,与表姐甚是亲近。

    林煜淡淡应道:宁姑娘与温公子来往,有何不妥

    苏柳絮微微皱眉:只是,表姐已与公子指婚,如此行径,恐怕有失妇德。

    苏姑娘此言差矣。林煜声音骤冷,在下与宁姑娘尚未成婚,她与何人来往,皆是自由。

    苏柳絮一时语塞,面色微变。正欲再言,园中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怎么回事林煜皱眉问道。

    一旁的侍从回道:好像是有人在传宁家姑娘的闲话,说她与书院先生有染,有碍清誉。

    林煜面色一沉,大步走向喧哗处。只见一群贵妇正围着宁夫人,纷纷表示同情。

    宁夫人,节哀顺变啊。

    闺中女儿如此不检点,实在令人唏嘘。

    好在林家还未迎娶,否则岂不是要戴绿帽子了

    宁夫人一脸茫然:诸位在说什么我家婉儿向来端庄守礼,何来不检点之说

    一位贵妇掩嘴道:宁夫人还不知道吗令爱与书院陈先生私通,已是满城风雨了!

    荒谬!宁明月怒斥,我表妹清清白白,岂容你们污蔑!

    林煜眉头紧锁,目光扫视全场,忽然发现苏柳絮不见了踪影。他心中一动,转身寻去。

    在花园僻静处,他发现苏柳絮正在与一名丫鬟低声交谈。那丫鬟手中拿着几张纸条,似乎正要散布什么消息。

    苏姑娘。林煜冷声道,你在做什么

    苏柳絮惊得花容失色:林公子!你、你怎么在这里

    林煜大步上前,从丫鬟手中夺过纸条。上面写着:宁清婉与书院陈先生私通,有辱门风等字样。

    这是......林煜声音发颤,你散布的谣言

    苏柳絮面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此时,温如玉带着宁清婉赶到。温如玉冷笑道:林兄,看来真相已经大白。不仅玉簪是苏姑娘偷来的,连这等下作手段也使出来了。

    宁清婉看着表妹,眼中满是悲伤:表妹,为何要如此害我

    苏柳絮忽然放声大哭:表姐,都是我的错!我只是......只是羡慕你......

    她哭着跑开,林煜犹豫片刻,没有追上去。他转向宁清婉,深深一揖:

    宁姑娘,在下愚钝,险些酿成大错。还请姑娘恕罪。

    宁清婉摇头:林公子无需如此。若非温公子相助,真相或许难以大白。

    林煜面露愧色:我已向令尊询问了当年之事,确认救我的人确实是姑娘。只是......

    他看了一眼温如玉,欲言又止。

    温如玉会意,拱手告辞:在下还有要事,先行告退。

    等温如玉离开,林煜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半截玉簪,递给宁清婉:

    这物件本就是姑娘的,如今物归原主。

    宁清婉接过玉簪,轻声道:多谢公子。

    宁姑娘。林煜忽然正色道,我们的婚约仍在,但我心中有愧。这些日子与苏姑娘相处,心中已生情愫。如今得知真相,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姑娘。

    宁清婉微微一笑:林公子心系表妹,何必强求与我成婚若公子愿意,我可向父母请求解除婚约。

    林煜惊讶地看着她:姑娘当真愿意

    强扭的瓜不甜。宁清婉柔声道,与其彼此勉强,不如各自寻找真正的幸福。

    林煜深深看了她一眼,忽然明白,眼前这位姑娘的胸襟与气度,远非苏柳絮可比。

    宁姑娘大度,在下佩服。只是......他迟疑片刻,你与温公子......

    宁清婉低头轻笑:我与温公子只是相交甚欢,并无他意。

    林煜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宁清婉对温如玉的情感,远比她所说的要深得多。

    两人相对无言片刻,宁清婉福身告辞:林公子,告辞了。

    看着宁清婉离去的背影,林煜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找到救命恩人后会无比欣喜,没想到却陷入了更复杂的情感纠葛中。

    第八章

    心归何处

    真相大白后,宁府上下一片震惊。宁大人得知苏柳絮的所作所为,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她送回江南老家。

    宁清婉却在闺房中拦下了收拾行装的表妹。

    表妹,为何要这样做宁清婉轻声问道。

    苏柳絮泪流满面:表姐,我嫉妒你。从小到大,你样样比我好。容貌、才华、家世,无一不胜于我。如今又得到林公子这样的佳婿,我......我实在忍不住......

    宁清婉叹气:表妹,婚姻大事岂能儿戏林公子与我指婚,你若真心喜欢他,大可坦言相告,何必使用这些手段

    我怕你不答应......苏柳絮哽咽道,林公子家世显赫,又是你的救命恩人,你怎会放弃

    宁清婉摇头:若他心有所属,我又何必强求如今他已明确表示对你有意,我自当成人之美。

    苏柳絮不可置信地看着表姐:你......你愿意让出林公子

    我已请父亲解除婚约。宁清婉平静地说,你们若真心相爱,我只会祝福。

    苏柳絮泪如雨下,忽然跪倒在宁清婉面前:表姐,我错了!我不该害你,更不该偷你的玉簪,散布谣言......你这么好,而我如此卑劣......

    宁清婉扶起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既知错,便改之。往后与林公子好好过日子,莫要辜负了他的一片痴心。

    苏柳絮含泪点头:表姐放心,我一定会痛改前非,好好对待林公子。

    次日,宁大人召见宁清婉,面色凝重:婉儿,你当真要解除与林家的婚约

    宁清婉恭敬行礼:父亲,女儿深思熟虑,此事不能勉强。林公子心仪表妹,若强行成婚,只怕日后难以和睦。

    宁大人长叹一声:你表妹做出这等事来,我本想将她送回老家,永不再见。没想到你不但不计前嫌,还要成全她与林公子。你这孩子,心肠太软了。

    宁清婉低头不语。

    罢了。宁大人摆摆手,我已与林大人商议此事。他起初不愿,但得知林煜对苏柳絮情根深种,终于同意解除你们的婚约,转而让林煜与苏柳絮结亲。

    宁清婉心中一轻,嘴角微微上扬:多谢父亲体谅。

    宁大人皱眉道:只是,你已年逾及笄,婚事不能再拖。我听闻温家公子温如玉对你颇有好感,你意下如何

    宁清婉面色微红:女儿与温公子只是相识,父亲莫要胡乱猜测。

    宁大人哈哈大笑:你这丫头,还跟为父装糊涂温公子昨日已登门拜访,向我提亲了。

    什么宁清婉惊讶不已,他怎能......我们还没......

    温公子说,十年前你救他于欺凌,五年前他见你救林公子,一直暗中关注你。如今见你贤良淑德,情愿与你共度一生。宁大人笑道,我已答应了,下月初八,温家会来下聘。

    宁清婉羞红了脸,却没有反对。

    这一月来,她与温如玉相处甚欢,渐渐发现他才学过人,性情温和,待人真诚。与之相比,林煜的冷漠与多疑,反而让她心生距离。

    林府花园内,林煜与苏柳絮漫步在月光下。

    煜哥哥。苏柳絮轻声道,你真的不后悔放弃表姐,选择我吗

    林煜停下脚步,认真看着她:柳絮,我不会欺骗你。你用了错误的方式,让我一度误解宁姑娘。但相处这些日子,我确实对你动了心。

    可她才是你的救命恩人......苏柳絮低头道。

    林煜摇头:恩情与爱情是两回事。宁姑娘清丽脱俗,才华横溢,确实令人倾心。但我与她相处,总感觉隔着一层纱。而你......虽有任性,但真性情,让我见你如见故人。

    苏柳絮含泪一笑:我会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气,做一个配得上你的妻子。

    林煜点头,却又想起宁清婉与温如玉在花会上相谈甚欢的场景,心中不知为何一阵刺痛。

    宁府花园内,宁清婉手持曲笛,正吹奏一曲《梅花三弄》。温如玉坐在一旁,轻拨琴弦相和,两人琴笛和鸣,恰如心意相通。

    曲毕,温如玉轻声道:宁姑娘,下月我家便要来下聘了,不知你心中可有不满

    宁清婉放下笛子,微微一笑:温公子为何提亲也不先问我的意思

    温如玉故作惶恐:在下唐突了。只是,机会难得,若不抓紧,恐被他人捷足先登。

    宁清婉忍俊不禁:你这人,怎么如此俏皮

    温如玉正色道:宁姑娘,我知道你心中或许还有林煜的影子。但请相信,我会用一生的时间,让你忘记过去的痛苦,拥抱幸福的未来。

    宁清婉看着温如玉真挚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点头:我信你。

    温如玉大喜,从怀中取出一支精美的玉簪,递给宁清婉:这是我特意为你打造的,与你手中的那半截玉簪式样相近,只是完整无缺。希望我们的感情,也如这玉簪一般,完满无憾。

    宁清婉接过玉簪,泪光闪闪。她取出自己的半截玉簪,和新玉簪放在一起。两者虽形似,却各有千秋。

    正如她与林煜的缘分,已成过去;与温如玉的情缘,才是未来。

    不远处,林煜带着苏柳絮前来拜访宁大人,恰好看到这一幕。他心中忽然明白,有些缘分注定擦肩而过,有些情愫终将化为云烟。

    宁清婉与温如玉,林煜与苏柳絮,各自相视而笑,幸福洋溢。

    月光如水,照耀着两对璧人,也照亮了他们各自的前程。

    玉簪虽已不再是当年的玉簪,但缘分早已注定,情意亦将永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