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是警队最耀眼的心理侧写师,擅长洞察人心,自认是这场猎杀游戏的猎人。她是被遗忘在精神病院角落的疯子,十五年前悬案唯一的幸存者,眼神空洞。
当雕塑师再次出现,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一场极致的智力博弈拉开帷幕。
他以为自己在审讯一个病人,却不知她正用疯言疯语编织一张网,将他一步步引入深渊。
而在这场猫鼠追逐中,他赫然发现,镜子里的凶手,竟是自己最不想承认的模样。
第一章:血色呼唤:十五年的回响
夜幕降临,刺鼻的血腥味混合着一股奇异的焚香气,令警员们掩鼻后退。
现场灯光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寒意。
受害人以一种扭曲、痛苦的姿势被固定在客厅正中央,肢体角度全然违背人体工程学,仿佛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雕塑。
王队站在尸体旁,眉头紧锁,嘴角抽搐。
这手法…他声音发紧,太像了。
像什么年轻警员问道。
王队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受害者颈部的切口,那种精准而富有仪式感的伤口。
十五年前那个悬案的画面在他脑海中闪回,每一个细节都与眼前的场景重叠。
该死,他回来了。王队低声说,掏出手机拨通了局长电话。
警局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雕塑师重现你确定吗局长用力敲击桌面。
王队推来现场照片,每个细节都吻合,切口位置,尸体摆放,甚至那该死的香料混合物。
消息如同炸弹,在警局内炸开了锅。
短短两小时,雕塑师归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登上本地热搜榜首。
警方无能!十五年前的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雕塑师再次行凶,我们还能安心睡觉吗
网络评论如潮水般涌来,媒体蜂拥而至。
记者招待会安排在明天上午,局长揉着太阳穴,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新思路。
该用心理侧写了。王队提议。
局长沉默片刻,把李明叫来。
李明推开会议室门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
他穿着深色西装,发型一丝不苟,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听说雕塑师回来了他径直走向案件板,扫视着尸检报告和现场照片。
王队冷哼一声,别摆出专家架子,李明。这不是你在大学讲堂上的表演。
我想我比在座各位都更了解这个案子,李明没有回头,手指轻点照片上的细节,我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雕塑师案。
那就证明你的价值,局长说,你有多久时间需要
李明转身,眼神锐利,给我进入现场的权限。
夜深人静,李明独自站在犯罪现场中央。
他关闭了刺眼的警灯,只留一盏昏黄的台灯,让空间恢复案发时的氛围。
他触摸墙壁,感受地板,甚至闭眼聆听房间的回声。
你在模仿,但不完美,他自言自语,你想要什么
三小时后,李明合上笔记本,嘴角微扬。
模仿犯,女性,三十到四十岁,与原案有直接联系。他向等候在外的王队报告,她想引起我们的注意。
废话,杀人当然会引起注意。
不,她要的是特定人的注意。李明翻开平板,调出一个文件,我需要见这个人。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女人的照片——苏颜。
当年雕塑师案的唯一幸存者王队皱眉,她疯了,住在精神病院十五年了。
正是如此。李明点头,我明天就去见她。
回到办公室,李明将苏颜的资料摊开。
照片上的女人面容憔悴,眼神空洞,被诊断为严重精神分裂症。
但李明注意到照片角落,她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衣角——那是一种不属于纯粹混沌的微小动作。
他放大照片,仔细观察她的眼睛。
那里面不是疯狂,而是某种…计算。
李明突然笑了,笑声在空荡的办公室回荡。
这个被遗忘在精神病院角落的女人,可能是打开十五年前那个潘多拉魔盒的唯一钥匙。
也可能是,另一个更危险的秘密。
苏颜,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我们明天见。
第二章:疯语迷局:谁是猎人
精神病院门口,李明站了五分钟,才走进那灰白色的建筑。
消毒水的气味渗透每一寸空气,他跟着护工拐过长廊,来到一间特殊的会面室。
她今天状态不好。护工低声说,有时候一整天不说话,有时候又能说上几小时莫名其妙的话。
苏颜被推了进来,坐在轮椅上,头微微低垂。
淡淡的皂角味随着她的到来飘散开来,与消毒水的气味交织在一起。
我是李明,刑侦队的心理测写师。李明坐在她对面,想和你聊聊。
苏颜抬头,眼神空洞,像两个黑洞,不带任何情感地望着李明。
聊聊什么聊聊那些泥巴人吗她突然咯咯笑起来,他们现在都变成雕塑了。
李明打开录音笔,你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吗
知道啊,苏颜的笑声戛然而止,脸上浮现惊恐,他回来了,要把所有人都变成泥巴。
她忽然抱住自己的头,发出低泣,不,不要,我不想变成泥巴……
李明耐心等待她情绪稳定,继续问道:你能告诉我关于雕塑师的事吗
雕塑师苏颜的表情突然变得像个孩子般天真,他很细心的,把每一块泥都捏得很好。
她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他最喜欢用1.6厘米宽的刀,从左颈动脉开始,慢慢地,慢慢地…
李明猛地坐直身体。
那个细节没有公开过。
苏颜的眼睛突然锐利起来,嘴角微微上扬,侧写师先生,你的呼吸频率变了。
这一瞬间,李明感觉被看透了。
告诉我更多。他调整姿势,恢复专业状态。
更多什么苏颜又恢复了空洞的表情,我只是个疯子,医生们都这么说。
她开始语无伦次地说着梦境和幻觉,但在这些疯言疯语中,李明捕捉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准描述。
土壤是褐红色的,有点黏。苏颜突然说,泥巴人的指甲里都是这种土。
李明的笔差点掉落——最新案件的受害者指甲里确实有这种特殊土壤,但化验结果昨晚才出。
你怎么知道的
苏颜歪着头,鸟儿告诉我的。雕塑师养了很多鸟,它们唱歌给我听。
你知道雕塑师是谁吗
他不是在杀人,苏颜突然用一种诡异的理性语气说道,他是在雕塑,把那些不听话的泥巴,变成他想要的样子。
她用手比划着,首先观察对象的性格弱点,然后设计情境引发情绪崩溃,最后在恐惧达到极限时完成作品。
李明浑身发冷——这是他在论文中对雕塑师作案手法的专业描述,只是被苏颜用扭曲的词语重述出来。
你读过我的论文
苏颜笑了,笑容像碎裂的镜子。
你的潜意识行为暴露了焦虑,瞳孔扩张表明你在撒谎。她模仿着心理学教科书的语气,你害怕了,侧写师先生。
玻璃后面,王队皱起眉头,对旁边的警员说:这女人在胡说八道,李明被她带偏了。
但李明无法移开视线。
他尝试引导谈话:关于那晚的事,你还记得什么
我记得沉默的人。苏颜突然压低声音。
沉默的人
就是当年闭上眼睛的人。她神秘地说,他们都知道,但选择不看。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入李明心底,引发一阵莫名的不适。
时间到了。王队敲了敲玻璃,示意结束。
我们明天再聊。李明站起身。
明天苏颜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李明无法解读的光芒,你确定要继续吗有些谜底,知道了会让你睡不着觉。
我的工作就是寻找真相。
真相苏颜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真相就像那把刀,刀背上刻着一朵玫瑰,刀刃却染着血。
李明僵在原地。
那把刀和玫瑰雕刻——这是警方从未公开过的细节。
审讯室外,王队劝阻道:别浪费时间了,她就是个疯子。
不,她知道得太多了。李明摇头,她不只是幸存者,她可能…
可能什么
李明没有回答,他回想着苏颜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
在那些破碎的语句背后,他感觉有一个完全清醒的意识,正在用一种密码与他对话。
而他,已经忍不住想要破解。
第三章:镜像倒影:侧写师的阴影
李明办公室的灯彻夜未熄。
墙上贴满了照片、报告和便签,红线交错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他盯着十五年前雕塑师案的卷宗,眼睛布满血丝。
她怎么会知道刀背上的玫瑰
他翻开苏颜的病历,十五年来的记录几乎一成不变——严重妄想症,幻觉,语言紊乱。
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连报纸都没报道过的细节
电脑屏幕上,苏颜年轻时的照片与现在的对比刺痛了他的眼睛。
那双眼睛,从清澈到空洞,却在某些瞬间闪烁着超越疯癫的光芒。
你到底是谁李明对着照片低语。
王队推门而入,看到满墙的资料时愣住了。
你这是要把自己逼疯
我必须找到答案。
别钻牛角尖,她就是个疯子。
李明摇头,指向屏幕上的数据:她的话语模式有规律,疯言疯语中藏着逻辑。
你需要休息。
明天再审一次。
精神病院的会面室,苏颜已经在等他。
你看起来很累。她突然说,语调平静得不像平时。
李明一愣:你今天状态很好。
因为下雨了。苏颜望向窗外,你小时候喜欢雨天吗那种雨水打湿泥土的味道,像是打翻了妈妈的香水盒。
李明手中的笔突然掉落。
这个比喻,正是他七岁时在日记本上写下的原句。
那本日记早已遗失。
怎么了苏颜歪头,我说错什么了吗
继续说雕塑师的事。
雕塑师喜欢观察。苏颜的目光穿透他,就像你一样,总是站在角落,看别人不知道被看的样子。
李明额头渗出冷汗。
这是他小时候的习惯,站在教室角落观察同学。
没人知道这件事。
你调查过我
苏颜笑了:心虚了还是害怕了
我为什么要害怕
因为你也喜欢观察别人的痛苦。苏颜忽然声音低沉,就像那次,你把邻居家猫的尾巴压断,然后躲在树后面,看它痛苦挣扎。
李明浑身发冷。
那是他十二岁时做的事,从未告诉任何人。
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因为我们很像。苏颜眼中的迷雾散去,露出一种清醒的冰冷,侧写师先生,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会面结束后,李明锁上办公室门,开始对苏颜进行系统测写。
专业训练让他强迫自己客观分析每一个细节。
他在白板上画出苏颜的行为模式、语言习惯、心理特征。
然而越写越不对劲。
苏颜的侧写轮廓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形象。
那个形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掩饰,内心深处藏着残忍,喜欢掌控他人情绪。
不,这不可能。
李明擦掉白板,重新开始。
结果依然如此。
第三次,他换了分析方法。
轮廓依然指向同一个方向。
指向他自己。
那晚,噩梦缠绕着他。
梦中他变成了一把刀,刀背上刻着玫瑰,刀刃滴着血。
他惊醒时,发现自己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的是一张精心绘制的人体解剖图。
他不记得自己画过这个。
手机响起,王队的声音透着兴奋:有新发现,死者指甲里的土壤来自郊区一个特定区域,我们可能找到凶手作案地点了!
李明看着自己沾着铅笔灰的手指,突然想起昨天去过郊区那片区域。
但他记不清为什么去那里。
恐惧从脊背爬上来。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怀疑那些被苏颜准确道破的童年秘密,怀疑那些无法解释的巧合。
我需要再见她一次。
当李明再次踏入会面室,苏颜已经等在那里,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你看起来很困惑,侧写师先生。
你到底是谁
我只是个疯子。她轻声说,问题是,你又是谁
李明感到一阵眩晕,仿佛站在悬崖边缘。
第四章:棋盘人生:完美的模仿者
李明在办公室踱步,墙上的照片和线索构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她在引导我,一定是这样。
他又一次检查自己的笔记,上面记满了苏颜那些古怪却又精准的话语。
他拨通了心理学教授的电话。
有些精神病患者会通过密码式语言传递信息,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
所以她可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真相
有这种可能,但也要小心被误导。
李明挂断电话,看着白板上自己勾勒的凶手侧写。
每次见苏颜后,这个形象就变得更加清晰一点。
如果我能完全理解她的暗示…
王队推门进来,看到满墙的照片和疯狂的笔记,皱起眉头。
你该休息一下,这个案子正在吞噬你。
我很好,从没这么接近真相过。
哦所以凶手是谁
李明指向白板上的侧写:一个完美的模仿者,了解原始案件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没有公开的信息。
这不是我们已知的吗
但我现在知道他为什么模仿,这是关键。
王队摇头:你确定这不是苏颜在玩弄你
李明笑了:她在帮我,以她自己的方式。
精神病院,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划出斑驳的条纹。
苏颜坐在轮椅上,今天她穿了件蓝色病服,指尖轻敲扶手。
你又来了,侧写师。
我需要确认一些事情。
关于那把刀
李明停顿了一下:是的,那把刀背上的玫瑰,有几片花瓣
七片,像星期的天数。
警方档案里从未记录这个细节,李明感到一阵战栗。
你的反应告诉我我是对的。苏颜微笑。
李明没有否认:你曾提到过沉默的人,是指谁
当一个人看到真相却选择闭眼,他就变成了沉默的人。
具体点,苏颜,我需要名字。
你太急了,侧写师。下一个雕塑会告诉你答案。
李明眯起眼睛:你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谁
我不知道,但你知道。
这句话击中了李明。他确实有个猜测,基于他的侧写模型和苏颜的暗示。
你已经在自己脑海中完成了这幅作品,不是吗
李明感到口干舌燥:那只是理论推测。
理论与现实的界限,就像疯狂与理智的边界,比你想象的更模糊。
李明回到办公室,立刻开始整理新的线索。
他发现自己能预测出苏颜会说什么,仿佛他们共享一个思维空间。
这种默契让他兴奋,也让他不安。
午夜,他突然从噩梦中惊醒。
梦里,他站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手握那把刻着玫瑰的刀。
这不可能…
他打开电脑,开始交叉比对地理位置和苏颜的暗示。
一个模式开始浮现——所有的雕塑都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形成一个隐形的图案。
如果这个模式正确,下一个地点会在…
他圈出了地图上的一个点,那里有一栋废弃的艺术学院。
王队接到李明的电话时已是凌晨三点。
我知道下一个案发地点了。
你疯了吗这种推测…
不仅仅是推测,我有证据。
王队勉强同意派人监视那栋建筑。
李明则回到医院见苏颜。
你找到那个地点了。这不是疑问句。
艺术学院,对吗
苏颜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你真聪明,侧写师。知道为什么是那里吗
因为第一个雕塑师曾在那里学习
因为沉默的人在那里教书。
李明感到一阵震撼:那里有当年案件的知情人
不仅知情,还参与。
这个信息如同炸弹,李明立刻向王队汇报。
需要详细调查艺术学院的所有前教职工!
王队半信半疑:这消息来自一个精神病人…
她不只是精神病人!
晚上,李明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把自己的侧写模型与苏颜的每一句话对比分析。
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冷汗顺着背脊流下。
他所构建的凶手形象,与他自己的心理画像惊人地相似。
不,这不可能…
他打开抽屉,找出一面小镜子。
镜中的脸似乎带着嘲弄的笑意。
手机响起,王队的声音充满兴奋:
李明,有重大发现!艺术学院的前院长与十五年前的几个受害者有联系!
李明握紧手机:我们需要保护他。
保护我们应该审问他!
不,他是下一个目标。
挂断电话后,李明看着桌上的笔记,突然明白了苏颜的真正目的。
她不只是在帮他找凶手,她在一步步引导他,用他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犯罪图景。
而他,毫不知情地成为了她认知游戏中的棋子。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这种被操控的感觉,竟带着某种扭曲的亲密。
李明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苏颜那双时而清醒时而混沌的眼睛。
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爱上了这种被看透的感觉。
这种恐惧与吸引交织的情绪,比任何毒品都更令人上瘾。
我们明天继续,侧写师先生。
苏颜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
李明睁开眼,对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轻声回答:
当然,我已经等不及了。
data-faype=pay_tag>
第五章:雕塑师的真面目:复仇序曲
苏颜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面容如常,眼神涣散。李明正翻看着笔记,准备按照自己的推断展开行动。
明天,我会让王队在艺术学院设下埋伏。
苏颜没有回应,手指轻敲桌面。
忽然,她的手停下了。
空气仿佛凝固,审讯室的温度骤降。
苏颜缓缓直起身体,双手平放在桌面上。
她抬起头,眼中的迷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刀锋般的清醒和冰冷。
李明感到一阵战栗,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够了,李明。
她的声音不再颤抖,不再破碎,而是如冰面般平滑而坚硬。
你的表演很精彩,但游戏到此为止。
警戒灯在李明脑海中疯狂闪烁。
你什么意思
看看你,专业的侧写师,却被自己的傲慢蒙蔽了双眼。苏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你不是病人
我是病人,但不像你想象的那种。苏颜拨弄着手腕上的病号带,十五年,足够我学会伪装。
李明猛地站起身:玻璃后面有人监视着。
王队他早就离开了。你太专注于我们的游戏,没注意到他二十分钟前就被叫走了。
李明下意识望向监控摄像头。
别担心,它们还在运作,只是现在传输的画面显示我们在进行常规对话。苏颜微笑,技术真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当你有十五年时间准备时。
你到底想做什么
揭露真相。苏颜向前倾身,十五年前,我看到了一切。我是唯一的幸存者,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我必须活下来,向世界展示这场荒谬剧的真相。
你没疯
比起你,我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李明。苏颜冷笑,或者我该叫你模仿者
李明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你不是来抓凶手的,李明。你就是那个模仿雕塑师的真凶。
李明发出一声嗤笑:荒谬。
是吗那为什么你知道刀背上有七片玫瑰花瓣那为什么你会对我描述的童年记忆产生反应那把压断猫尾巴的记忆,那个站在角落观察同学的习惯。
李明的手在颤抖。
我记得你,李明。虽然当时你还小,但那双眼睛,那种观察的方式,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是那个发现了第一具雕塑的孩子,对吗你被那种扭曲的美所吸引。
记忆碎片在李明脑海中爆炸,一个被他刻意遗忘的画面浮现——小小的他站在血泊旁,不是恐惧,而是着迷。
不…不可能…
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的照片出现在案件报道中,我就知道机会来了。苏颜的声音如同淬了毒的蜜,一个心理侧写师,多么完美的工具。你会用你的专业知识,帮我找出所有参与者。
你在利用我
我在帮你认清自己。苏颜纠正道,每次审讯,你都在向我展示你的内心。那些我猜中的细节,不过是你自己的记忆投射。我只是个镜子,反射你不愿面对的真相。
李明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如鼓。
为什么…
复仇。苏颜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不仅是对你,更是对那些沉默的人。那些知情却视而不见的人,那些用权力掩盖真相的人。
艺术学院的院长…
只是开始。苏颜打断他,我设计的这场游戏中,每个人都是棋子,包括你,李明。你已经帮我确认了目标,搭建了舞台。
李明突然意识到,他过去几周所做的一切推理,都是在苏颜精心引导下完成的。他不是猎人,而是被牵引的猎物。
你打算怎么做举报我你没有证据。
苏颜笑了:我不需要证据。我已经赢了。此刻,王队正在调查艺术学院院长的背景,他会发现那些被掩埋的联系。而你,李明,会成为那个揭露一切的英雄。
或者疯子。李明苦笑。
这取决于你如何选择。苏颜靠回椅背,你可以继续你的游戏,也可以帮我完成复仇。无论哪种,你都已经无法摆脱我的影响。我已经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
李明看着这个曾经以为自己了解的病人,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她不是被操控的棋子,而是整盘棋局的主人。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苏颜问道,你确实是个出色的侧写师。你的每一步推理都是正确的,只是你没有看到最明显的嫌疑人——你自己。
门外传来脚步声,苏颜的表情瞬间变回那个疯女人,眼神涣散,姿态松散。
我们明天继续,侧写师先生。她用那种熟悉的、破碎的声音说道,记得带上那把刀…七片花瓣的刀…
李明站在原地,浑身冰冷。
王队推门而入:有新发现,院长确实与多起案件有关联!
李明机械地点头,视线却没有离开苏颜。
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的雕塑师。而他,不过是她手中的泥巴,被塑造成她复仇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六章:棋局收网:罪恶的链条
李明瘫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
不可能,这都是谎言,你在编故事。
苏颜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嘴角挂着一丝胜利的微笑。
那为什么你左手食指正在桌面上重复敲击三下那是你撒谎时的小动作。
李明猛地收回手,额头渗出冷汗。
我不需要你承认什么,李明。你已经给了我需要的一切。
王队不会相信你的鬼话!李明突然拍桌而起。
他已经开始怀疑了。苏颜平静地说,你过于专注于案件细节的异常表现,你深夜独自去案发现场的记录,还有你电脑上那些令人不安的搜索历史。
李明脸色惨白:你监视我
不,是你监视自己。审讯时的录音记录了你的一切反常反应。
警局档案室,王队皱着眉头播放审讯录像。
这太疯狂了。他喃喃自语,指尖敲打着桌面。
录像中李明的异常表现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同事。
把李明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和行踪调出来。他对助手说,还有,封锁他的办公室,别让任何人进去。
艺术学院旧址,警方探员正在勘察现场。
队长,发现了!一名警员从废弃的地下室里跑出来,手上戴着塑料手套,拿着一个证物袋。
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刀背上刻着七片玫瑰花瓣。
这里还有一本笔记本,记录了当年案件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些从未公开过的信息。
王队接过证物,手指微微发抖:采集指纹,快!
李明公寓,特警小组悄无声息地破门而入。
卧室衣橱后的暗格里,整齐地排列着一系列剪报、照片和笔记。
天哪,这些都是受害者的私人物品。
最令人震惊的是,墙上贴着一份名单,上面有十几个名字,其中七个已经被红笔划掉。
而艺术学院的前院长,正是第八个名字。
警局会议室,气氛凝重。
所以,苏颜一直在装疯局长难以置信地问。
不完全是。心理专家解释,她确实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她的高智商让她能够在清醒和混乱间自如切换。她的复仇计划,可能筹备了整整十五年。
不仅是李明,王队翻开资料,根据苏颜提供的线索和我们的调查,当年的案子被高层刻意掩盖。艺术学院的院长只是其中之一。
局长脸色铁青:名单上的人都是谁
前警察局长、两名法官、一位议员、三名富商,还有…王队停顿了一下,现任市长。
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
这些人当年都参与了包庇
不仅如此,王队推来一份DNA比对报告,其中几人可能直接参与了犯罪。
与此同时,苏颜被转移到了一个更加安全的房间。
你赢了。心理医生对她说。
我还没赢,苏颜轻声回答,眼神清明,这场棋局才刚开始。
城市各处,警车呼啸而过。
艺术学院前院长的别墅外,特警小组迅速包围了整栋建筑。
里面没人!
餐桌上的红酒杯还冒着热气,椅子倒在地上,显然主人匆忙离开。
他逃跑了,王队咬牙,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局长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
你们这是在找死,电话那头的声音冰冷,有些事不是你们能碰的。
恐怕已经太迟了,局长回答,整个行动已经上报到总局,所有证据都有备份。
挂断电话,局长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通知所有小组,提高警戒,这些人会不择手段地反击。
媒体中心,一段录像被匿名发送到了所有主要新闻机构。
视频中,一名男子详细交代了自己如何参与了十五年前的犯罪,以及后来如何被高层人士收买,掩盖真相。
罪恶的链条一旦被揭露,就再也无法重新隐藏。
这是视频结束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苏颜在十五年间一直牢记在心的信念。
李明被关在审讯室里,面对墙上自己的罪证,已经崩溃了。
我只是模仿者,我崇拜他,但我不是当年的雕塑师,他喃喃自语,是那些权贵,他们才是真正的魔鬼…
苏颜站在观察室的单向玻璃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第一枚棋子已经倒下,她轻声说,接下来,轮到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沉默者了。
十五年的等待,为的就是这一刻。
棋局已开,网正在收紧。
第七章:雕刻永恒:复仇的终章
警笛声在城市上空此起彼伏,闪烁的警灯映照着那些曾经不可触碰的高楼。
一周之内,七名权贵被押上警车,曾经趾高气扬的面孔如今惊慌失措。
我有权保持沉默!这是陷害!前市长挣扎着,手铐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
围观的市民爆发出如雷的掌声和欢呼。
电视直播中,那些尘封十五年的罪证被一一展示:艺术学院的地下室密室,雕塑师案的血衣,被掩盖的验尸报告,还有最致命的——那些权贵与受害者的关系网。
监狱探视室,王队看着玻璃对面的李明,对方眼神涣散。
你知道吗,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捕猎猛兽,结果发现自己才是那头被驯服的野兽。
李明摆弄着手铐,指甲缝里的污垢触目惊心。
她从不需要我找到凶手,因为她一开始就知道是谁。
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王队问。
李明抬起头,嘴角扭曲成一个诡异的微笑:因为我想成为完美的雕塑师,我想超越他。
然后你被一个疯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李明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探视室回荡。
玩弄不,你不明白,我们是连接的,我们是彼此的倒影!她需要我,就像我需要她一样。
王队摇摇头,起身离开。背后,李明的笑声逐渐变成了哭泣。
法庭外,记者们争先恐后地追问检察官:据说这是近十年来最大的权力腐败案,您有何评论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医院的单人病房里,苏颜坐在窗前,秋日的阳光洒在她的肩膀上。
十五年的伪装终于可以卸下,但她的表情依然平静,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
检察官同意了你的减刑申请,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王队在门口说。
苏颜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
他们问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她的声音不再破碎,却依然带着某种无法愈合的伤痕。
我告诉他们,因为这个世界只在乎完美的故事,而不在乎破碎的真相。
王队沉默片刻:你不必在这里待太久,心理评估结束后就可以离开。
离开去哪里苏颜终于转过头,脸上露出一丝讥讽,十五年前他们把我关在这里,是因为我疯了;现在他们要放我出去,是因为我不疯。可笑不是吗
电视上,一个个权贵被判刑的画面闪过,法槌落下的声音如同雷鸣。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苏颜直视着王队的眼睛,他们现在叫我英雄,但十五年前,当我满身是血地说出真相时,他们叫我疯子。
半个月后,苏颜站在山顶,俯瞰着这座被她彻底改变的城市。
你打算去哪里跟在她身后的王队问。
也许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开始新生活。
你不再恨了
苏颜摇摇头:恨我已经把它们全部雕刻进了那些人的灵魂里,永不磨灭。
她转身离去,背影如同一把锋利的刀。
王队站在原地很久,思绪翻涌。这个女人用十五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痛苦和惨痛变成了一件精心设计的杰作,将那些作恶者和旁观者一并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是复仇,更是一种永恒的警示。
晚间新闻中,一条小小的报道一闪而过:雕塑师案最后一名涉案人员今日在拘留所内自杀身亡…
苏颜关上电视,拿起行李箱。镜子里,她的眼睛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如同新生般明亮。
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是时候放下雕刻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
而这座城市,将永远记住她的名字,以及她用十五年时间雕琢的那个关于复仇与正义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