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第一章:直播审判

    全国青年音乐节的决赛现场灯光璀璨,数千名观众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舞台中央的钢琴在聚光灯下闪着冷冽的光芒。

    我,林晚琳,站在舞台侧翼的阴影中,手心全是汗水。心跳声在耳边如雷鸣般轰响,但我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叶明远教授刚刚弹奏完他的新作《山水史诗》,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满面春风地鞠躬致谢,那副谦虚又自豪的表情令我胃部一阵痉挛。

    接下来请评委会进行点评...主持人的声音刚响起,我便推开工作人员,大步走上舞台。

    这首《山川回响》的真正作者,是我!

    我的声音在整个音乐厅回荡,仿佛一记惊雷劈开了宁静的夜空。掌声戛然而止,闪光灯凝固在半空,所有人的目光刹那间都聚焦在我身上。

    主持人愣在原地,麦克风差点从他手中滑落。评委席上的专家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第一排的叶明远教授猛地站起身,脸色由红转白。

    我有证据。我说道,声音颤抖但坚定。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我的要求接过了我的U盘,连接到大屏幕上。

    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两份并列的曲谱——左边是我的《山川回响》原稿,右边是叶明远的《山水史诗》。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两者的惊人相似。只不过,叶教授在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华丽但无关紧要的修饰,宛如蒙在明眼人眼上的一层薄纱。

    这是我一年前的手稿,我点击下一张图片,展示了带有清晰创作日期和修改痕迹的手稿照片,而叶教授的《山水史诗》据他所说开始创作于三个月前。

    台下一片哗然,观众们开始小声议论。评委席上,几位年长的教授皱起眉头,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

    叶明远教授的面色铁青,他大步走上舞台,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抖:林晚琳同学,你在做什么这是对我个人名誉的严重诽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是在自毁前程!

    叶教授的暴怒反而衬托出我的冷静。我转向直播镜头,眼神锐利:诽谤不,这是事实。我还有更多证据。

    我播放了一段经过剪辑的监控视频,清晰地显示叶教授在深夜进入我的琴房,翻找我的笔记本,用手机拍摄我的曲谱,甚至对着录音笔说话的画面。视频时间戳显示,这是在他宣称开始创作《山水史诗》前两周。

    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甚至有人发出惊呼。叶教授的脸色变得惨白,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还有,我深吸一口气,抛出最后的杀手锏,关于叶教授近期的另一部新作《江河交响》,我也有话要说。

    我展示了一组投影片,一边是我的创作笔记,一边是叶教授的曲谱。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有时会用一些没有音乐意义的音符编码来标记灵感来源。这组特殊音符是我的名字林晚琳的编码,它们在音乐创作中没有实际价值,只是我个人的标记方式。

    我放大显示了那组特殊的音符组合:但神奇的是,这组毫无音乐价值的标记,竟然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叶教授的《江河交响》中。如果不是抄袭,叶教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采用这种破坏音乐连贯性的怪异音符组合吗

    台下彻底炸锅了。评委们震惊地交头接耳,有人甚至站了起来。几家媒体的记者迅速靠近舞台,摄像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

    叶明远教授面如死灰,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他盯着我,眼中的震惊和恐惧逐渐变成了刻骨的怨恨。

    你完蛋了,林晚琳。他低声说道,声音几乎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

    我直视他的眼睛,平静地回答:不,叶教授。完蛋的是你。

    第二章:天才与导师的初遇

    时间倒回一年前。

    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国立音乐学院的大门前,仰望着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宏伟建筑。红砖墙上爬满了常青藤,阳光透过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传来钢琴的练习声,悠扬的小提琴声从敞开的窗户飘出,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

    我终于来了。我轻声对自己说,心脏因兴奋而怦怦直跳。

    作为一个来自小城市的女孩,能考入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是我从小的梦想。这里培养出了无数享誉国际的音乐家,是每个音乐学子心中的圣地。

    报到那天,我在人群中第一次见到了叶明远教授。他身材高大,一头略带银丝的黑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穿着得体的深色西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儒雅的气质。他是作曲系的首席教授,国内乃至亚洲地区最负盛名的现代作曲家之一。

    下一位,林晚琳。工作人员喊道。

    我紧张地走进面试室,叶教授正坐在评委席中央,翻看着我的申请材料和作品集。

    林晚琳,来自江南小城,自学钢琴和作曲...叶教授抬头看了我一眼,目光犀利而富有穿透力,你的背景很有趣。

    他要求我演奏一段自己的原创作品。我选择了一首融合了家乡民间音乐元素的小品,手指在琴键上流畅地舞动,旋律如溪流般流淌,时而湍急,时而舒缓。

    演奏结束,室内一片寂静。我忐忑地抬头,看到叶教授正专注地盯着我,眼中闪烁着我无法解读的光芒。

    非常...有灵气的作品。他终于开口,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你的技巧或许还有提升空间,但你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非常独特。我想,你在我的班上会有很大发展。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叶明远教授,那个叶明远教授,竟然破格录取了我!我欣喜若狂,视他为恩师、偶像,甚至是改变我命运的贵人。

    进入叶教授的作曲班后,我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练琴,深夜十二点还在琴房里修改作品。叶教授对我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关注,经常单独辅导,深入交流创作理念。

    林晚琳,你的天赋非常罕见。一次辅导后,叶教授微笑着说,但天赋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发光发热。在我们这个领域,师生之间必须毫无保留地分享灵感,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我对此深信不疑,将他的每一句话都视为金玉良言。

    那年冬天,我开始创作《山川回响》。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山水和童年的回忆。我记得那些清晨的薄雾,山间的溪流,还有老人们口中流传的民谣。这些元素在我的脑海中交织,最终凝结成一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作品。

    创作过程异常艰辛。有时一个小节我会反复修改几十次,为了找到最完美的表达。有几个晚上,我甚至在琴房里通宵达旦,直到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琴键上。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当我最终将完整的《山川回响》弹给叶教授听时,内心充满了自豪。

    叶教授听完,久久没有言语。他凝视着窗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陷入了沉思。最后,他转向我,表情诚挚:非常出色的作品,林晚琳。你正在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作曲家。

    他提出要详细了解我的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今后的发展。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多次应他的要求进行详细讲解,演奏不同段落,并解释每一个音符背后的含义。

    为了教学记录,我需要录下来。叶教授说着,拿出录音设备和相机,这样我们以后回顾时会更清晰。

    我欣然同意了。被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如此重视,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啊!我毫无防备地分享了所有秘密,包括那些看似随意的即兴片段,甚至我用来编码个人信息的特殊音符组合。

    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我笑着解释道,这组音符是我的名字编码,没有实际的音乐意义,只是我的个人标记。

    叶教授微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我当时未能察觉的光芒。

    非常有趣的习惯。创作者的个人印记,是作品真实性的最好证明。

    第三章:晴天霹雳与孤立无援

    春天来临,校园里樱花盛开。我正在琴房里为期末汇报演出做准备,同学小刘匆匆推门而入。

    晚琳,快看!全国青年音乐节的入围名单公布了!

    我放下笔,接过他的手机。滑动着名单,我的心跳越来越快。没有我的名字,但在最后一栏,我看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标题:《山水史诗》——

    作曲:叶明远。

    山水史诗这名字怎么和我的《山川回响》如此相似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我立即打开音乐节的官方网站,找到了《山水史诗》的试听片段。

    第一个音符响起,我的血液瞬间凝固。那熟悉的旋律,那独特的和声走向,那融入的民族元素……每一个音符都像是我的孩子,只是被套上了一件华丽的新衣裳。我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胸口如同被一块巨石压住,无法呼吸。

    这…这是我的作品。我喃喃自语,声音因震惊而颤抖。

    什么小刘凑过来,你是说…叶教授的新作是抄袭你的

    不是抄袭,我攥紧拳头,怒火中烧,是直接盗用!整首曲子的核心框架都是我的《山川回响》!

    我冲出琴房,直奔叶教授的办公室。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思绪翻腾如沸水。为什么为什么叶教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窃取我的作品

    叶教授办公室的门半开着,里面传来交谈声。我刚要敲门,听到的对话却让我僵在了原地。

    叶教授的《山水史诗》真是煌煌巨作啊!院长洪亮的声音传来。

    过奖了,这是我思考了三年的成果。叶教授谦虚地回应,能入围全国青年音乐节,也算是对我多年耕耘的一种肯定。

    三年我的心一沉。他竟然声称这作品酝酿了三年而我的《山川回响》才完成几个月!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门。办公室里,除了叶教授和院长,还有几位系里的教授。他们转头看向我,表情从好奇变成不悦。

    林晚琳同学,有什么事吗叶教授的声音温和,但眼神却冰冷刺骨。

    叶教授,《山水史诗》是我的作品,是我的《山川回响》!我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但情绪还是让我的话语颤抖起来。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然后,叶教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林晚琳,你在说什么

    您的《山水史诗》和我的《山川回响》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您做了一些修改和装饰。您知道这是我的作品,因为我不止一次地向您展示过创作过程!

    叶教授的表情从冷笑变成了愤怒,他猛地站起身:你竟敢如此污蔑我我的《山水史诗》是我三年心血的结晶,有完整的创作记录和见证!

    不可能!我的《山川回响》是几个月前刚刚完成的,您怎么可能有三年的创作记录

    够了!院长厉声打断,林晚琳同学,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在指控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抄袭你的学生作业!这是对学院声誉的严重伤害!

    但这是事实!我有证据,我有手稿,我有...

    恰恰相反,叶教授打断我,声音冷静而残酷,是你偷看了我的创作笔记,抄袭了我的构思。我原本不想公开处理这件事,给你一个改过的机会。但现在看来,你非但不知悔改,还想倒打一耙。

    我目瞪口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倒过来指控我抄袭他

    这不可能!我从来没有见过您的创作笔记!

    去年冬天,你经常出入我的办公室。多位同学都可以作证。一位姓张的教授冷冷地说。

    那是因为叶教授邀请我接受指导!

    或者是为了窥探我的创作灵感。叶教授摇头叹息,我真的很失望,林晚琳。你有天赋,但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

    我环顾四周,所有人的眼神都充满怀疑和鄙视。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早已编排好的戏剧。叶教授先发制人,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将我变成了一个可耻的抄袭者和撒谎精。

    调查一下吧,院长最终说道,林晚琳同学,在事情清楚之前,你的奖学金将被暂停,同时你将被列入留校察看名单。

    我被赶出办公室,站在走廊上,感到全世界都在旋转。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刺得我眼睛生疼。走回宿舍的路上,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和异样目光如芒在背。

    听说了吗林晚琳抄袭叶教授的作品,还污蔑叶教授抄袭她...

    真不要脸,辜负了叶教授的栽培...

    果然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世面...

    这种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感几乎将我压垮。回到宿舍,我蜷缩在床上,眼泪无声地滑落。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是我高中的音乐老师梁月打来的电话。

    晚琳,我听说了一些消息...你还好吗梁老师关切的声音传来。

    我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将整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梁老师坚定地说:晚琳,我相信你。去年寒假你回来时,不是在家乡的艺术中心表演过《山川回响》吗我记得当时还录了像。

    我猛地坐直身体,一线希望在黑暗中闪现:真的那个录像还在吗

    应该在艺术中心的档案里。我这就去查。不管怎样,别放弃,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挂断电话,我擦干眼泪,深呼吸了几次。是的,我不能放弃。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我都要为自己的作品、为自己的尊严而战。

    第四章:暗夜潜行与罪证如山

    梁老师的电话点燃了我复仇的决心。我意识到,要向世界证明真相,我需要无可辩驳的证据。叶教授显然已经编造了一套完整的谎言,而仅凭我的一面之词,不可能与他抗衡。

    几天来,我仔细思考着对策。梁老师确实找到了我在家乡表演《山川回响》的录像,但时间是在我刚完成作品初稿时,与现在的完整版本有所不同。这是一个重要的佐证,却还不足以完全推翻叶教授的说法。

    我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深夜,学院大部分灯光已经熄灭,只有几间琴房和保安室还亮着灯。我穿着深色连帽衫,悄悄溜进了音乐系教学楼。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每一个脚步都像是踩在钢丝上。

    我避开监控摄像头的角度,缓慢而谨慎地移动。叶教授的办公室在二楼尽头,那里有一扇小窗户通常是开着的

    ——

    多次辅导课中,我注意到他有开窗通风的习惯。

    来到窗下,我深吸一口气,攀上窗台,轻轻推开窗户。感谢多年的钢琴练习,我的手指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我整个身体爬进窗口。

    办公室里一片漆黑,只有外面路灯的微光透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打开手机的微弱灯光,环顾四周。每一秒都是煎熬,心跳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叶教授的办公桌整齐有序,上面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我轻轻打开电脑,幸运的是,他没有锁屏就离开了。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各种文件夹:教学资料、研究项目、作品创作...

    我点开作品创作文件夹,里面按年份分类着叶教授的各种作品。我找到山水史诗的文件夹,里面确实有一系列的创作笔记和修改记录,时间跨度显示是三年。但仔细查看后,我发现大部分早期记录只是些空洞的概念和片段,直到最近几个月才出现完整的曲谱和细节

    ——

    恰好是在我向他展示《山川回响》之后。

    这些还不够。我继续搜索,然后注意到桌面角落有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命名为教学素材。点击打开,发现需要密码。

    我思考了一下,尝试输入了几个可能的密码:叶教授的生日、获奖作品名称、学院名称...都不对。最后,我想起他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画,上面写着博大精深四个字,据说是他最喜欢的座右铭。

    我输入BDJS,屏幕一闪,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的内容让我脊背发凉。

    不仅有我的创作过程录音、手稿扫描,还有至少五位其他学生的音乐作品原稿和录音。每个文件都被精心整理,标注了可用元素、创新点等评论。在我的文件夹里,甚至有叶教授对《山川回响》进行改造的详细步骤和修改记录,从最初的抄袭到最终伪装成《山水史诗》的全过程。

    我的手开始发抖。叶教授的罪行比我想象的更深更广。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掠夺行为。他一直在从自己的学生那里窃取灵感和作品,然后包装成自己的新作。

    我立刻从包里拿出U盘,开始拷贝这些证据。同时,我注意到桌上还有一个小闪存盘,好奇心驱使下,我也将它插入电脑查看。

    里面竟然是办公室的监控录像备份!翻阅日期,我找到了自己几次来接受辅导的视频,以及

    ——

    最关键的

    ——

    叶教授深夜独自翻看我遗落在他办公室的笔记本,用手机拍摄我的曲谱的画面。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

    我迅速将这些视频也拷贝到我的U盘中。就在拷贝即将完成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我的心跳几乎停止,迅速拔出U盘,关闭电脑,躲在办公桌下。

    脚步声在门口停下,然后又渐渐远去

    ——

    可能是保安在巡逻。我松了一口气,等到确定安全后,才从窗口离开,悄悄返回宿舍。

    回到宿舍,我检查U盘的内容,确认所有关键证据都已保存。在这些文件中,我还发现了叶教授即将发表的另一首新作《江河交响》的草稿。仔细查看后,我不禁冷笑:这首曲子里也有我的影子,但更令我震惊的是,他居然完全照搬了我之前解释过的那组林晚琳名字编码的音符组合!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利用叶教授的贪婪,再设一个局。既然他如此贪得无厌,为何不利用这一点,创造一个他无法抗拒的陷阱呢

    带着沉甸甸的U盘和复仇的计划,我离开宿舍。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校园,但我心中已经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叶明远教授,你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五章:精心布下的陷阱

    证据在手,我开始系统地实施复仇计划。

    首先,我联系了梁老师,请她帮忙将我在家乡表演《山川回响》的录像进行公证,确保其法律效力。梁老师不仅完成了这项任务,还找来两位当地音乐学院的教授,对录像中的作品进行专业评析,证明其原创性和艺术价值。

    晚琳,这些够吗梁老师在视频通话中问道,要不要我联系媒体

    还不是时候,我摇头,叶教授人脉广泛,如果现在打草惊蛇,可能会适得其反。我有更周密的计划。

    接下来,我着手创作诱饵——《江河交响》的草稿。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作品构思,但我在其中故意加入了一些奇特的音符组合,这些组合在音乐上毫无意义,纯粹是我的个人标记。最关键的是,我设计了一组全新的陷阱音符,它们拼写出窃贼二字的编码。

    草稿完成后,我需要让叶教授无意中发现它。我知道他通常周三下午在他的专用琴房练习,之后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是个绝佳的时机。

    周三下午,我故意在琴房外与同学高声讨论我的新灵感,确保叶教授能听到。然后,我不小心将笔记本落在了琴房的钢琴上,假装匆匆离开。

    从图书馆的窗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琴房的情况。果然,不到十分钟,叶教授就进入了琴房。我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他翻开我的笔记本,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他迅速用手机拍摄了笔记内容,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陷阱已经设下,接下来就是等待猎物上钩。

    同时,我开始联系那些我在叶教授电脑里发现的其他受害学生。这是最棘手的部分,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毕业或转学,而且他们可能不愿意卷入这样的争议。

    通过社交媒体和校友网络,我找到了三位前学生:张明、苏雨和王岩。初次联系时,他们都表现得非常警惕。

    你说叶教授抄袭了你的作品这太难以置信了。苏雨在电话中说,声音充满怀疑。

    我有确凿证据,不仅是我的作品,还有你们的。我回答,你还记得你的《秋日协奏曲》吗特别是那段用变化音模拟落叶的部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那是我大三的作品,从未发表过...叶教授怎么会...

    两年前,他的《金秋颂》获得了首都音乐奖,核心部分与你的作品如出一辙。我平静地说,我有证据,如果你愿意见面,我可以向你展示。

    一周内,我分别与三位前学生会面,向他们展示了从叶教授电脑中提取的证据。起初,他们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面对铁证,震惊和愤怒最终战胜了怀疑。

    我一直以为是我不够好,所以作品不被认可...王岩低声说,眼中含泪,从来没想过是被自己敬爱的导师剽窃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张明问,直接举报他

    我摇头:叶教授在学术界地位显赫,人脉广泛。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很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甚至毁掉我们的未来。

    我告诉他们我的计划:等待叶教授上钩,剽窃我的诱饵作品。当他在全国青年音乐节上公开展示这首带有我特殊标记的作品时,我们将集体出面揭露他长期剽窃学生作品的行径。

    时机选择很重要,我强调,音乐节是全国瞩目的平台,媒体云集,他将无处可逃。

    与此同时,我悄悄联系了一位信任的媒体朋友

    ——

    大学时期的校报编辑刘彤,现在在一家知名音乐杂志工作。她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但也保持了应有的谨慎。

    这是个重磅炸弹,晚琳。如果证据确凿,将会震动整个音乐界。刘彤说,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将是一场硬仗。

    两周后,我的监视得到了回报。叶教授开始频繁加班,琴房的灯经常亮到深夜。从窗外,我可以看到他伏案写作的身影。有一次,我甚至听到他在练习那组特殊的窃贼音符组合,心中不由冷笑。

    最终,消息传来:叶明远教授将在全国青年音乐节上首演他的新作《江河交响》。官方宣传称,这是他潜心研究江河文化,历时数月精心创作的作品。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我的队伍也已集结完毕:三位前学生同意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作证;梁老师准备了所有公证文件;刘彤和她的团队将确保媒体报道公正透明;甚至还有一位学院技术人员暗中支持,承诺提供学院服务器上的相关记录。

    风暴即将来临,而叶明远还浑然不知,他正欣然走进我精心设计的陷阱。

    第六章:荣耀崩塌的瞬间

    全国青年音乐节现场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期待和兴奋。这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年音乐盛会,也是无数音乐人梦寐以求的舞台。

    在后台休息室,我最后一次检查所有证据和设备。U盘里的文件已经按顺序整理好,投影片也反复确认过。张明、苏雨和王岩也已就位,他们分散坐在观众席的不同位置,随时准备行动。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刘彤悄声问我,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了。

    我深吸一口气,点头道:为了音乐的尊严,为了所有被剽窃的创作者,我必须这么做。

    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声音从舞台上传来: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著名作曲家、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叶明远先生,为我们带来他的最新作品《江河交响》!

    掌声雷动。叶明远教授西装笔挺地走上舞台,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他微微鞠躬,然后坐到三角钢琴前,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

    琴声响起,旋律流淌。《江河交响》确实是一首华丽的作品,融合了现代技法与传统韵味。观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的心却越跳越快——因为我清楚地听到了那些特殊的音符组合,那些我故意植入的陷阱。当那组拼写窃贼的音符出现在旋律中时,我感到一阵冷笑。这些音符在音乐上是如此突兀且不合理,只有一个解释:叶教授完全照搬了我的草稿,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音符的真正含义。

    演奏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叶明远微笑着起身鞠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就在主持人准备请评委点评时,我毅然走上舞台。工作人员试图阻拦,但我已经来到中央位置,声音坚定地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音乐厅:

    这首《山川回响》的真正作者,是我!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凝固。闪光灯停止闪烁,所有目光聚焦在我身上。评委席上的专家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叶明远教授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我是林晚琳,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我继续道,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但意志坚定,我要公开指控叶明远教授剽窃我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并冒充成自己的创作。

    会场一片哗然。我示意工作人员接过我的U盘,连接到大屏幕上。

    请看这两份曲谱对比。

    大屏幕上出现两份并列的乐谱——左边是我的《山川回响》原稿,右边是叶教授的《山水史诗》。即使对门外汉,两者的相似度也足以惊人。

    这是我一年前的原始手稿,我点击下一张图片,展示带有清晰日期和修改痕迹的手稿照片,而叶教授的《山水史诗》据他宣称开始创作于三个月前。

    叶明远站起身,声音因愤怒而发抖:林晚琳同学,你在做什么这是对我个人名誉的严重诽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诽谤不,是事实。我有更多证据。我冷静地看着他,然后转向直播镜头,请看这段监控视频。

    data-faype=pay_tag>

    屏幕上播放的是叶教授深夜进入我琴房,翻找我的笔记本,用手机拍摄我曲谱的画面。视频时间戳清晰可见,正是在他宣称开始创作《山水史诗》前两周。

    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发出惊呼。叶教授的脸色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更令人震惊的是,我继续道,声音越发坚定,刚才演奏的《江河交响》也是剽窃之作。

    我展示了投影片,一边是我的创作笔记,一边是叶教授的曲谱。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故意使用一些特殊的音符组合作为个人标记。这组音符——我指向屏幕上红圈标注的部分,它们在音乐上毫无实际意义,只是我编码窃贼二字的方式。

    我让技术人员播放这段音符组合的单独音效,观众们立刻听出了它的不协调和突兀。

    而叶教授的《江河交响》中,这组毫无音乐价值的音符组合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请问,如果不是直接剽窃,这怎么解释

    会场彻底沸腾了。评委们震惊地交头接耳,媒体记者争相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

    叶明远终于找回了声音,他急切地走向主席台:这是恶意诽谤!她是我的学生,显然是因为嫉妒和不满...

    就在这时,苏雨站了起来,声音响亮地穿透了嘈杂的会场:叶教授,您剽窃的不只是林晚琳一个人的作品!

    紧接着,张明和王岩也分别从不同方向站起来,高声指证叶教授多年来系统性地剽窃学生作品的行径。他们举起手中的证据——叶教授电脑中保存的他们作品的原稿,以及后来以叶教授名义发表的新作对比。

    我们有完整的证据链!王岩喊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包括叶教授电脑中的文件夹截图、修改记录、甚至他自己记录剽窃过程的笔记!

    叶明远的脸色由白转青,冷汗顺着额头流下。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的目光都充满了质疑和谴责。

    这...这是一场阴谋...他喃喃道,声音虚弱无力。

    此时,梁老师站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沓公证文件:我是林晚琳高中的音乐老师。这里有公证处认证的《山川回响》早期演出录像,证明这部作品早在叶教授声称创作《山水史诗》前就已存在。

    同时,刘彤站起身,亮出记者证,我们杂志已经对这些证据进行了技术鉴定,确认其真实性。我们还联系了另外两位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也证实了类似的经历。

    叶明远的最后一丝抵抗彻底崩塌。他踉跄后退几步,几乎要跌倒。评委席上,几位德高望重的音乐家脸色铁青,其中一位站起来,严肃地说:鉴于情况特殊,评委会将暂停对叶明远教授作品的评审,并要求相关机构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主持人尴尬地宣布短暂休息,但没有人离场。所有人都被这场戏剧性的揭露震惊了,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镜头聚焦在我和叶教授身上。

    叶明远最终崩溃了,他瘫坐在钢琴凳上,脸上的表情从愤怒到否认,最后凝固为一种难以形容的绝望。他知道,他精心构建的学术声誉和艺术生涯,在这一刻彻底坍塌了。

    我站在聚光灯下,感受着复杂的情绪——并非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沉重的释然。这不是个人恩怨的了结,而是对音乐尊严和创作真实的捍卫。

    记者们围上来,提问如潮水般涌来:林晚琳,你是如何发现被剽窃的

    你有什么要对叶教授说的

    这种经历会影响你对音乐的热爱吗

    面对媒体,我平静地回答:创作是艺术家最私密也最神圣的行为。任何人,无论地位多高,都无权窃取他人的灵感和心血。今天站在这里,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所有被不公正对待的创作者发声。

    我环顾四周,看到了观众席上那些震惊、同情、支持的目光。在这一刻,我知道,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正义终于得到了伸张。

    第七章:涅槃重生与余音

    全国青年音乐节事件的余波席卷了整个音乐界。

    第二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以震惊:著名作曲家涉嫌系统性剽窃学生作品为头条。新闻报道详细剖析了叶明远多年来窃取学生成果的行径,配图是他在音乐节上崩溃的照片,与我站在舞台中央展示证据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国立音乐学院迅速发表声明,宣布暂停叶明远的教职,并成立专门调查组彻查此事。音乐家协会也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撤销叶明远的会员资格和相关奖项。

    更多曾被叶教授侵害的学生,在我和其他几位同学的勇气鼓舞下,纷纷站出来指证。他们中有些已经毕业多年,有些甚至已经放弃了音乐梦想,转行他处。但共同的伤痛和对正义的渴望,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我们建立了一个名为原创守护者的在线社群,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媒体采访和调查询问。这个群体迅速扩大,吸引了更多关心音乐版权和学术诚信的人加入。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苏雨在一次聚会上感慨道,我们以为自己是孤独的受害者,原来大家都经历了类似的痛苦。

    最可悲的是,很多人被打击后就此放弃了音乐梦想。张明补充,眼中闪烁着愤怒,叶明远不仅偷走了我们的作品,还偷走了很多人对音乐的信心和热爱。

    一个月后,调查结果出炉:叶明远确实存在长期、系统性地剽窃学生作品的行为。国立音乐学院正式开除了他,取消了他的教授资格。他曾经获得的多项音乐奖项也被撤销,包括那首剽窃自我作品的《山水史诗》所获的奖项。

    学院同时向我和其他受害学生道歉,撤销了对我的所有处分。院长亲自找我谈话,表示愿意提供补偿和恢复名誉的机会。

    林晚琳同学,学院愿意为你提供特别奖学金,并推荐你参加下一届全国青年音乐节。院长的语气中充满歉意。

    我婉拒了他的提议:谢谢院长,但我想我需要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音乐的追求应该更加纯粹,不受功利和权力的玷污。

    事实上,就在揭露事件后的第三周,我收到了来自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之前申请的学校,在事件发酵后,他们特别加速了我的申请流程,并表示对我勇敢揭露学术不端行为的行动表示敬佩。

    临行前,我决定在家乡举办一场特别音乐会,重新演奏《山川回响》,以此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

    音乐会选在了家乡的小剧场,虽然设施简陋,但座无虚席。除了当地的音乐爱好者,还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支持者,包括原创守护者的成员们,以及一些媒体朋友。

    演出开始前,我站在台上,对着麦克风说:今天的《山川回响》,我想献给所有坚持原创、不向不公低头的人。音乐是灵魂的表达,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没有人有权利窃取这份纯粹。

    当熟悉的旋律在指尖流淌,回荡在剧场的每个角落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和自由。这首曲子已经不再只是一首描绘家乡山水的作品,它已经成为我生命旅程的象征——历经质疑、伤痛、抗争,最终重获新生。

    音乐会结束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音乐家走上前来,握住我的手:年轻人,你不仅保护了自己的作品,也为整个音乐界树立了一个标杆。创作的尊严需要每一个人来守护。

    离开家乡的前一晚,我独自来到儿时常去的小山坡,远眺城市的灯火。过去几个月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从初入学院的憧憬,到被信任的导师背叛的痛苦,再到收集证据、反击、最终胜利的过程...

    我已经开始构思一部新作品《涅槃》,它将融合这一年来的所有情感和思考。黑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交织,就像凤凰涅槃,痛苦是新生的必经之路。

    伦敦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新的城市,新的学院,新的导师。从林教授的邮件来看,她是一位尊重学生创意的真正导师。

    站在山坡上,迎着微凉的晚风,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和挑战,我已经明白:才华和灵魂的旋律是无法被真正偷走的,只要我们勇敢捍卫自己的声音。

    在星光下,我轻声哼唱起《山川回响》的旋律,那声音悠远而坚定,如同一个承诺,一个新的开始。

    真相已经大白,正义得到伸张。而我,林晚琳,将带着这段经历赋予的力量,继续我的音乐之旅,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没有人能够窃取你的声音,只要你勇敢地歌唱。

    (全文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