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7

    7

    爸,我想要报考人大,学法律。

    不出所料,笑容从父亲的脸上逐渐消失,表情很快阴沉了下来。

    我继续说道:爸,我考虑清楚了,现在国家在搞法治建设,法律也是一条能够为国出力的路,我打算将来去公检法,为社会公平正义做一份贡献。

    话虽如此,但我知道,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妈妈连忙说道:学法律也挺好,人大也是好大学......

    不行!

    父亲一拍桌子,猛地站起身,怒吼道:你必须给我去学物理!奶奶那么疼你,那么关心你,那么盼望你能接手她的事业,你怎么好意思去学别的!

    我没有争辩,而是平静地说道:爸,我不想吵架,我只想问问你,当年你弃学经商的时候,奶奶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

    父亲一时语塞。

    半晌,他才缓缓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我是不希望你后悔。

    爸爸,我不会后悔,真的。

    唉......

    父亲长叹一声,又喝了一杯闷酒。

    当年,我和你奶奶吵了一架,她说,没我这个儿子,我说,反正她也没管过我,那我也就当没她这个妈,然后我一赌气就......

    父亲说着,开始哽咽了起来。

    就像母亲说的,父亲从那之后,就离家出去闯荡了,几乎和奶奶断了联系,只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一次都没有回过家。

    至于多年后回家的真正原因,不只是因为我的出生,更重要的是收到了奶奶患病的消息。

    当时我年轻......不知道妈(奶奶)的事业有多重要,不知道她有多辛苦......只觉得她一点到晚都在忙,从来不管我,好像我不是她亲儿子一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父亲捶打着桌子,哭泣着断断续续地诉说起来。

    讲述那些奶奶还能行动时,两人的对话。

    奶奶的工作非常忙碌,而且涉及保密工作,不只是早出晚归,甚至经常整月整年地出差。

    对于家人疏于照顾,和子女的感情自然也有些比较淡漠。

    好不容易回一次家,除了问问孩子的成绩,一起吃顿饭,很难再有更多的互动。

    那时,奶奶希望父亲学物理,继承她的事业,其实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当时大环境下的普遍做法而已。

    子女接手父母的工作,继续在同一个单位,做同样的事情,是那个年代常见的情况。

    但那时的父亲不理解,只是觉得,奶奶在故意干涉他的想法,于是起了分歧。

    事后,奶奶也很后悔,也想要挽回。

    但无奈,实验室和研究所那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她。

    其实这些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我拿出一封信,交给了爸爸:爸爸,奶奶从来没有责怪你。

    那是一封信,从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看,最多距今不超过两个月。

    奶奶那时恐怕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撑着一股气,将自己想说又不好说出口的话,全都写在了这封信上。

    信中没有对父亲责备,只有勉励和歉意。

    奶奶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因为她并没有花多少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对于父亲弃文从商的选择,奶奶也早已想通,只要儿子做的是正经行当,生活幸福美满,她就满足了。

    她知道,父亲一直很自责,一直放不下,哪怕她说在多次没事的,都过去了也一样。

    所以,她还是留下了这封信,希望父亲不要自责,更不要把这份自责强加到我的身上。

    信的结语是七个字,无愧无悔,做自己。

    父亲拿着信,趴在桌上泣不成声。

    他一直觉得愧对母亲,一直想要弥补。

    所以,父亲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想要让我来弥补两代人的遗憾。

    但是,父亲错了,我也错了。

    奶奶没有遗憾。

    许久,父亲才慢慢抬起头:你......想去学法律是吧

    嗯。

    去吧......人大法律系......也挺好的。

    两个月后,我乘上了去北京的飞机,去大学报道。

    临走时,父亲把奶奶的那部手机交给了我。

    那里面有奶奶生前提前写好的,来不及对我发出的信息,以及上百条录好的语音。

    拿着,留个念想,奶奶在看着你。

    我收下了这份挺的临别赠礼,踏上了新的旅途。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