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高门长媳/ 第141章 袁家二房公子,姓袁名颂,大小姐真是好福气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1章 袁家二房公子,姓袁名颂,大小姐真是好福气

    “大小姐来了!”

    苏萤一进屋,林氏便殷切迎上前来,伸出双手欲牵她往椅上坐。要知道,从前林氏可从未如此主动过。

    她手里还攥着方才揉皱的帕子。苏萤瞥了一眼,便侧身避开,既不让她碰自己,也不愿触及她屋里的任何物件。

    苏萤冷声道:“眼下已是入夜,夫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时候不早,我还要回去歇息。”

    “是我顾虑不周,不该这么晚唤大小姐前来。只是这件事,不便当着外人说。我想着您明日还要去雁荡书院,再不提前告诉,怕您到时候没个准备。”

    林氏口中的外人指的是谁,不言而喻。苏萤不发一语,只冷眼瞧着她那副假惺惺的样子,心中揣度林氏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恭喜大小姐,贺喜大小姐!此次着急让您回府,只因要带您相看人家。老爷原想着等一切定下再同您说,我是觉得还是越早让您知道好,这样到时才有个准备,不是?”

    见苏萤神色微动,林氏忙笑着安抚:“大小姐先别急,这一回的人家可是经容家二老点头的,说起来,想必您在书院时也见过。”

    “就是袁家二房的公子,姓袁名颂,听说还是咱们浙江的解元郎呢!大小姐真是好福气!”

    袁颂?

    心口一紧,她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他,竟真要提亲,下聘?

    苏萤摇了摇头,眉间一蹙,肃色道:“夫人,您这是拿我寻开心吗?袁家那位公子如今正在京城等着放榜,哪怕他腾云驾雾,也不可能几日便到。他人都不到,何来的相看?还请夫人慎言!”

    苏萤冷冷甩下一句,转身欲离。

    林氏并不知苏萤与袁颂已相熟到这般地步,竟连对方此刻在何处做何事都了如指掌,只觉更该依魏亮此前所言,巴结好苏萤,日后好为那对龙凤胎铺路。

    回想从前,她暗暗后悔不迭,当下加倍讨好:“我的大小姐哎!这么大的事儿,我怎能寻您开心?我说的句句是真,当初便是袁夫人派人上门通传的,袁夫人先经容家二老同意,才给咱们府里送信。要不然我同您父亲又怎么请得动袁夫人来给您插簪。”

    “我就是怕明日去了书院,若二老提起,您当场没个准备,这才赶在前头告诉您一声。时间有些紧,待您从雁荡回来,我带您去成衣铺子瞧一瞧,有什么入得了您眼的衣裳,可好?”

    苏萤一整夜未睡得安稳。她一闭上眼,就见袁颂那喜笑颜开的脸影,紧接着林氏巴结讨好的话声又钻入耳中,扰得她心绪难宁。她翻了个身,谁知心善的小草捧着胰子出现在眼前,哽咽道:“小姐,救我,救我!”而她的身后,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轮廓,让她惊醒,再无睡意。

    天刚蒙蒙亮,苏萤便已起身。一夜的梦境与现实纠缠,令她急于前往雁荡,要同姨母互通消息。

    才打开门,就见有人已在院外打扫。见她出来,院里的仆妇、小丫头忙停下手中的活,向她福身行礼,又接连送上热水和早膳。桃溪跟在一旁,看着这些下人恭恭敬敬的模样,神情也松快了不少。

    这般殷勤是苏萤在苏府从未见过的,她心里清楚,这是托了袁颂的福。

    既然苏萤已得知袁家即将来苏府相看,在雁荡书院的容氏,自然也从父母口中得了消息。

    向来行止有度的她,这一回却难得左右为难,沉默片刻,才轻轻道出一句素来不会说的话:

    “他们若是数月之前上门,该有多好?”

    若是在林氏欲将萤儿胡乱许配之时,袁家便登门提亲,那么一切都将迎刃而解。萤儿便不必孤身一人、凄凄惨惨地上京投亲,也不会有京城那几个月的风波与纷扰。

    可世间之事,哪来的“若是”,又哪来的“如果”?

    她该怪林氏与苏建荣千不该万不该将萤儿胡乱婚配,还是该说上天自有安排,一切都是天注定?

    看着父母谈起袁夫人亲自上门表达诚意时,脸上浮现出久违的欣慰与放松,容氏还是开了口,缓缓道:

    “父亲、母亲,我此番回来除了看望您二老,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多年未见、思念甚笃的老父老母身上,郑重道:“在及笄礼后,女儿将以杜府主母的名义,替杜府长房长孙杜衡,向苏家提亲。”

    女儿的一番话,让原本终于为外孙女放下心来的容家二老又再一次提心。

    容老先生道:“这也太突然了,若兰,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事先写信告知?”

    容氏微屈了屈身,语气中带着几分女儿家的亲昵,道:“苏建荣着急忙慌地派人把萤儿接回,您老人家也没给我写信啊?我怎知他是否又起了旁的心思,要害他的亲生闺女。”

    她抬手指了指一旁还未来得及收拾的箱笼,道:“您老人家看看我带的这些,这哪像是提亲用的,分明都够下聘了。当初我的婆母还有长嫂,一听到苏家要把萤儿接走,便担心萤儿一回乐清便再也出不来了。她们这才赶紧开了库房,特别是我长嫂,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备上了。还说等衡哥儿放榜后,她还要再带一船聘礼,与衡哥儿亲自前来下聘。”

    即便嫁去京城多年,容氏在父母跟前仍如当年一般,带着点小女儿的倔气。只是连她自己都未发觉,她的心早已不自觉地向着杜家偏倚。

    容老先生缓缓开口:“我在京城为官时,与杜家交往颇多,杜家家风素来行事端正,否则,我当年也不会允你早早与他们结亲。”

    “杜衡小小年纪便斩获解元,又为父守丧三年,严循教礼,且不会被仕途前程乱了心志,果真是个好儿郎。”

    他顿了顿,又道:“只不过,凡事也要讲个先来后到,毕竟是袁家先登的门。”

    “再者说,若论人品学识,袁颂这孩子是我亲自教的,他的才华和为人,除了他的父母,便只有我最知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