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老鬼又在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马增科的声音:“行!我答应您!只要能治好病,我啥都听您的!”挂了电话,王海峰得意地看向林志远,肩膀架得更高了,连说话的音量都提高了几分:“林院,搞定了!马增科已经答应做假证,等他的话传出去,陈莫在医院就彻底抬不起头了!”
林志远满意地点点头,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盒新烟,抽出一支点燃,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再把他的‘三无’简历多印几份,贴在住院部和门诊楼的公告栏上,让病人也知道咱们医院有个‘骗子主任’。到时候田荣野就算想保他,也保不住!”
他说话时,手指夹着烟的姿势有些僵硬,显然是因为兴奋,连平时熟练的动作都变了形。
不止一个人在盯着陈莫,星颜医美杨娇娇花重金请来的老鬼也已经忙碌了一整天。
一大早,刚刚五点钟,老鬼便开始行动了。
裹着黑色连帽衫,将帽檐压得低过眉骨,混在晨跑人群中,沿着陈莫住所所在的别墅区外围慢跑。
他左手腕上的运动手表看似普通,实则是改装过的红外探测仪,屏幕上正实时标注着别墅院墙、车库、阳台的摄像头位置——三个在正门两侧,两个覆盖后院,还有一个隐藏在二楼卧室飘窗的绿植丛里,呈
360度无死角覆盖。
“每
20分钟巡逻一次,保安路线从东门进,绕西侧车库,最后从南门出。”老鬼嘴里叼着没点燃的烟,用余光盯着从东门走来的保安,手指在手表上快速记录。
等保安走远,他假装系鞋带,蹲在别墅斜对面的灌木丛后,从背包里掏出微型望远镜,对准二楼飘窗:窗帘拉开一条缝,一只毛色雪白、带着琥珀色眼睛的缅因猫正趴在窗台上舔爪子——那就是瑞文。
他还注意到,别墅大门用的是指纹+密码双解锁,院墙顶部缠绕着细如发丝的红外报警线,触碰瞬间会触发声光警报。
“备用电源应该在车库角落,得避开。”
老鬼在心里盘算,收起望远镜,起身混入逐渐增多的晨练人群,像一粒沙融入沙滩,没留下任何痕迹。
早晨调研完毕,中午老鬼也不敢放松。
午后一点,老鬼回到临时租住的公寓,将厚重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留一盏台灯亮着。
桌上摊开的图纸上,陈莫别墅的安保布局已被他用红笔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散落着各种零件:拆解开的
ep装置、强信号干扰器、还有一个刚缝好的缅因猫玩偶——玩偶的毛色是他对照清晨拍下的瑞文照片调的,连爪子上的粉色肉垫都用颜料涂得惟妙惟肖,玩偶肚子里还藏着一个微型气味剂,散发着与瑞文身上相似的猫薄荷香气。
“ep功率得再调低
10,确保只瘫痪摄像头和红外,不触发备用电源。”
老鬼戴着护目镜,用螺丝刀调整
ep装置的芯片,屏幕上的数值跳动几次后稳定在“32kv”,“这个强度,能让电子设备瘫痪
3分钟,足够潜入和布置诱饵。”
他又拿起干扰器,按下开关,旁边模拟别墅摄像头的指示灯瞬间熄灭,松开后
3秒恢复亮起。
“完美。”
老鬼满意地点点头,将
ep装置、干扰器、猫玩偶分别装进三个黑色布袋,再塞进背包——每个布袋都做了消音处理,避免行动时发出声响。
最后,他检查了一遍藏在腰间的伸缩撬棍,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休息了一整天,到了晚上,老鬼再次出动了。
凌晨
23点整,别墅区的路灯熄灭大半,只有应急灯还亮着微弱的光。
老鬼像一道黑影,从别墅西侧的围墙外跃起,双脚踩在提前勘测好的“盲区点”——这里正好避开两个摄像头的覆盖范围。
他迅速从背包里掏出干扰器,按下开关,屏幕上显示“已屏蔽
50米内电子信号”。
紧接着,他从腰间抽出撬棍,对着院墙底部的通风口轻轻一撬,通风口的格栅应声而开。
他将
ep装置塞进通风口,设定“1分钟后启动”,随后快速绕到别墅正门,从布袋里掏出缅因猫玩偶,放在正门前的脚垫旁——玩偶的姿势与清晨看到的瑞文趴在飘窗上的样子相似,足以吸引注意力。
1分钟后,ep装置启动,正门和后院的摄像头指示灯瞬间熄灭。
老鬼趁机掏出特制工具,对着大门的密码锁快速操作,30秒后,“咔嗒”一声,门锁解开。
他推门而入时,特意放慢脚步,耳朵贴在玄关墙壁上听动静。
老鬼刚要进行下一步行动,屋里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谁?”
老鬼虽然已经是后天巅峰的高手,但是却瞒不住先天中期的周芷若。
周芷若虽然在二楼,但也听到了一楼的动静。
老鬼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刻从门口跑了出去。
他绕回西侧围墙,收回
ep装置和干扰器。
等老鬼消失在夜色中时,别墅的电子安保系统才逐渐恢复,摄像头重新亮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有猫爬架底部的记录仪,还在悄无声息地运转,等待着捕捉瑞文的踪迹——老鬼的调查,才刚刚开始。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这一次周漫雨再也不敢随便就买下这些房产了,尤其是这一次的价格还是这么低,肯定是有问题的,她决定好好地查一下,然后再告诉陈莫。
第二天一大早,周漫雨一到单位,便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电脑屏幕停留在房源挂牌页面——市中心核心地段的商铺,面积120平,挂牌价150万,比同地段市场价低了近
40。
她手指划过屏幕上“房东张强”的名字,又点开标注的“急售、全款优先、三天可过户”,眉头越皱越紧。
作为从业五年的资深中介,她太清楚这种“捡漏价”的猫腻:“要是真这么好卖,轮不到挂到公共平台,早被同行内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