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药铺开业
晨光初露,青石板路上还沾着夜露的湿气,济世堂门前却早已张灯结彩。红绸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两串爆竹碎屑铺就记地碎金,赵瑜和司马玉玲望着门楣上新悬的烫金牌匾,两人掌心微微沁汗,记脸微笑——这小半个月夙兴夜寐的筹备,总算是等到了开张的日子。
转过身后,两人开始大声吆喝"各位街坊邻里,婶子大娘们,都瞧一瞧,看一看嘞!今儿个可是大喜日子,咱们
‘济世堂’
正式开张啦!”
外面的人看到新店开业,也大多驻足观望道喜。
公子,第一批客人来了!药铺伙计阿宁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雀跃。
几个挎着竹篮的妇人走进了药铺。
走到柜台前,正探头探脑地打量柜台后整齐码放的樟木药匣。
赵瑜看到后,让司马玉玲在外迎客,自已则整了整藏青长衫,进铺去招待客人,忽听得街道尽头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三匹快马扬尘而来,当先之人腰悬铁尺,皂色公服上金线绣着云纹——竟是云州府衙的捕快。
紧随其后的是崔敏,他骑在枣红马上,鼠目灼灼地盯着药铺,嘴角挂着阴鸷的笑意。
都给我站住!不许进去。为首的捕头猛地勒住缰绳,马蹄在青石板上擦出刺耳的声响。
他们翻身下马,腰间铁尺随着动作哗啦作响,进入药铺:有人举报,此处藏有不法之徒!
司马玉玲心头一沉,目光扫过崔敏得意的嘴脸,瞬间明白了这是来找茬的。
赵瑜镇定地上前拱手:官爷明察,小店今日刚开业,不知所犯何事?
司马玉玲通样附和道。
何事?崔敏突然窜出,慢慢逼近,你这无父无母的穷外乡人,来云州怕是连路引都没有吧,竟还敢在云州地界开假药铺!
他立马跑到柜台后,猛地掀开柜台黄芪一角的药屉,假装去抓药,实则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芪拿出来放在手上闻:看看这药材,根茎干瘪,气味寡淡,分明是以次充好!
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呼,几个刚进店的妇人慌忙退了出来。
司马玉玲看到崔敏手上的药,惊讶道“不可能,这不是我们的药,请官爷明查”。
赵瑜看着药材,眉头发紧——这些黄芪明明是他和小玉亲自从黄老板那里采购的上品,此刻却被扭曲成这副模样。
他瞬间明白,这一定是崔敏事先准备好的,意在把我的药铺生意搞黄。
你的路引,让我看看!捕头冷笑一声,伸手索要,没有路引擅自离乡,竟还敢开店卖药,当真是目无王法!
司马玉玲的冷汗从脊背往下淌,然后贴近赵瑜耳边"怎么办,你没有路引”。
因为她知道赵瑜从江州而来,的确没有路引,现在从哪搞来路引?
赵瑜看到她紧张表示让她放心。
她并不相信赵瑜的话,因为现在麻烦就在眼前,除非现在变出一张路引,不然今天就过不去。正思忖间,人群外忽然传来一声清喝:且慢!
是小玉,他的手里拿着一张不知名的纸张。
小玉将分开人群:官爷莫急,这是我家公子的路引,请过目。他指尖轻弹,一张描金文书轻飘飘落在捕头手中。
崔敏心头剧震,望着那张文书上工整的字迹和鲜红的官印,瞳孔微微收缩。这路引让得天衣无缝,连签发日期都精确到开业前两日,上面的户籍信息更是滴水不漏。
捕头举着路引反复端详,借着光线仔细辨认官印:这路引
怎么?官爷,这路引不对?赵瑜折扇敲在掌心,发出清脆声响,官爷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云州府衙核实。”
“我和我的丫鬟虽说是外乡人,却也是正经生意人。倒是这位崔公子他突然转身指向崔敏,三番五次刁难于我,今天更是用事先准备好的假药污蔑我以次充好,莫非是故意败坏济世堂名声?
司马玉玲趁机附和"没错,官爷,这崔敏几次刁难我们,今天这事明显是他故意为之,想让我相公身败名裂,把我们的药铺搞黄,请官爷明查!"
崔敏脸色骤变,结结巴巴道:你们你们少血口喷人!你就算有路引,也证明不了你的药没有以次充好!
我有没有血口喷人,官爷可以随便看看我药铺药柜里的药,通时也可以派人查查这些药的来源赵瑜不紧不慢地说。
捕头会意手下去药柜看药,手下翻了几个药柜后摇头表示没有问题。
捕头目光在崔敏和赵瑜之间来回扫视,忽然将路引甩回给小玉:既然有路引,暂且信你。但若真有人因你这药出了事,定不轻饶!
说罢一挥手,带着衙役离开药铺,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崔敏望着离去的官差,恨得牙痒痒“你别得意,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我看你们怎么办!”
然后跺脚离去。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司马玉玲这才发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她转向赵瑜,正要开口,却见对方将折扇一合:幸好这路引来的及时,不然今天,哎!现在当务之急是招揽客人,让街坊邻居们重新相信咱们的药。
司马玉玲忧心忡忡的无奈"是啊!被这么一闹,好好的开业,竟整成这样,
客人也走了”。
赵瑜会意自已药铺的李掌柜,当即又吩咐阿宁将所有药材搬到门前,让掌柜的亲自演示如何辨别真伪。
李掌柜举起一撮枸杞,朗声道:各位街坊,这正宗宁夏枸杞,色如红宝石,泡水七次仍有余味。若是染色造假的,一泡便知!说着将枸杞投入清水,澄澈的水并未变色,反而透出天然的琥珀光泽。
刚才围观的百姓和新路过的百姓渐渐凑近,有人小声议论:方才那官差都验过路引了,也看了药材,想来没有问题,是那姓崔的故意找茬。
正是!赵瑜趁机接过话头,李掌柜自幼随父行医,在云州府等地救治过无数百姓。今日开业,所有药材一律八折,问诊更是分文不取!
日头西斜时,药铺里终于又响起此起彼伏的抓药声。
司马玉玲望着忙碌的药铺伙计,又看了看正在忙碌招待客人的赵瑜,心中百感交集。
这场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但她知道,在这云州城,想要立足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风浪。不过好在,他并非孤身一人。
夜色渐深,药铺打烊后,两个人坐在马车上回府,在路上司马玉玲终于忍不住问道:那路引你从哪里搞的?
赵瑜的目光立马从车窗外的月色转向司马玉玲:我在官府有些门路,搞张路引不算什么难事。当然更重要的是银子。”
听到这,司马玉玲看着赵瑜微笑起来,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呀!"
然后又顿了顿,“你要小心崔敏,此人睚眦必报,多次刁难于你,今日又吃了亏,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赵瑜嘴角轻扬,如春花绽放般撒娇回道:“多谢娘子提醒!”
就这样两人一起开心的回了府,而两人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