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他日后还怎么继续为人师表?张老山长实在是懒得搭理这臭小子的愤愤不平。当初拜师之时,若不是他装的谦逊有礼君子翩翩,让自已误以为这厮的品性与林远舟有几分相似之处,或许也能把其雕琢成一块美玉。他如何能收下这关门弟子?
谁知道把人给收下都不满一个月,这小兔崽子就暴露出了本性。想他张遇明一辈子教书育人,临了临了的却掉进了坑里。
李存孝聪不聪明?
实话实说他的脑子是聪明的。
在读书科举一道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可有问题的,是他那时而不着调时而不靠谱的性子!比自已年轻的时候,还要不通人情世故。
书生意气是个挺不错的品质,但是一直不懂得变通转寰的话,等到他真入了官场之后,有时候是会害人害已的呀!
为了打磨其心性,生生是把他给压在身边教了学,如今瞧着可算是有些长进了。
唉。
张老山长幽幽的叹了口气,他想起了很多年之前,自已恩师曾经说过的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你要有耐心,有仁心,有恒心。
这一辈子他也一直努力的这么做,只是不想到了这关门弟子的面前,就又给添加了一项。
当师父的,还要帮着徒弟调教徒孙。实在是让我老人家受累了呀!
“行了,你们也莫如此要死要活的了。等下一回乡试的时候,至善你就下场吧。若是能一路高歌,想来你们师徒不久之后就能在京城相聚了。
只是有一件事情,定要切记!
日后在外面,你们俩再不可于人前做出如此小儿女之态。如果非要如此丢人的话,也千万别说是出自我张遇明的门下。
老夫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被狠狠内涵了一把的李存孝,那双聪敏的耳朵里,只熟练的听见了自已想听的话。
“真的?!”
他惊喜的抬头看向老师,眼睛里的难过早已经飞的没了踪迹。作为一个有抱负有功名的人,一直被老师捆在书院里,他怎么可能没有丝毫怨言?
即使后来自已收了弟子,方才渐渐明白过来恩师的一番苦心,可也总是气不过的跟老头子言语切磋斗智斗勇。
山门之中无岁月,浪费了珍贵的青春年华,他能平心静气才有鬼。如今,终于到了他能出山门的日子了吗?!
惊喜来的太突然,如果不是小徒儿满脸都写着拒绝,真想把他抱起来狠狠的扔上两把,哈哈哈。
被迅速打消了离别之情的师徒二人,高高兴兴在绿柳书院的大门前挥手道别。
回到家的林宥安,又撞上了来给他娘送赏金的县尉大人。并且从对方的口中,得知了生母及其她那夫家的最后判决。
因为被打昏死过去的那个山匪,后来并没有被救活过来。而杨佑德又咬紧了牙关的矢口否认,以至于衙门那边没有他谋害林远舟的确实证据。
但是贪污受贿通匪养匪的罪名,也足够让他那一家子人不得翻身。纵然是后头有靠山想捞他又怎么样?刑部尚书都亲自出手了,吴家也好郑家也罢,就问哪个敢顶风作案?
康王倒是能出来扛一扛,但是为了一个侧妃的表兄,裴长瑜除非脑子被驴给踢了,才会站出来跟刑部尚书硬刚。
所以杨家,终究难逃一个死字。
陈令方告辞离开之后,林宥安静静的坐在窗前,手中抓着的那本书册,久久的也不曾翻动上一页。
本就不算晴朗的天空,渐渐的飘过了一团又一团的乌云,层层叠叠的压在一块儿。
于是慢慢的那些让人压抑的黑云越聚越多,最后天空就妥协的降下了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哗哗啦啦的荡涤了整个人间。
林宥安依旧安静的坐在那儿,面无表情的抬头看着阴沉天际,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如果他的眼角,没有悄悄滚落下那些眼泪的话。
不过好在外面下着雨,那些水出同源的泪滴,终究能安安静静的融入天地,不被旁人察觉出来它们的存在,是否是一个年幼老成的孩子,在心中对亲生父母的种种伤怀。
等雨散云收,天上的日头经过两天两夜的拼命努力,把被春雨给浇透了的路面彻底晒干之后。
林家的马车,在族人们种种复杂难言欲说还休的眼神之下,载着全族的希望就这么晃晃悠悠的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土。
大概是心中的起伏情绪太过了吧?林氏族人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终于纷纷忍不住的开始痛哭流涕嚎啕出声。其中尤以族长他亲爹,林家的三老太爷哭的最为惨烈!
耳朵非常好用的楚呆呆,听到后面的动静之后趴在窗户上往回打量,嘴里觉得有些疑惑的问。
“大嫂,他们是不是在舍不得我?”
“………”
这个,怎么说呢?
刘氏有点儿为难。
如果实话实说的话,小妹会不会气不过的跳下车去把他们给打一顿?
如果昧着良心硬说人家就是舍不得你,万一小妹当真了怎么办?她会不会脑子一抽,非要把林氏全族上下给一起带着上路?
那自已可怎么跟族人们交代啊?
“大嫂?”
“咳,舍不得肯定是会有的。”
紧急拨动智慧,真真假假的话掺在一起说。已经被锻炼出来了的刘氏,非常懂得怎么安抚好丧尸的心情。
“但是他们更多的应该是高兴,都是为我们老四房高兴呢。今日咱们全家人都去京城讨生活,以后就是天子脚下之民了,可比在林家村有出息的多。”
“高兴了为什么哭?不是挨打了才应该哭吗?高兴了,为什么不笑?”
第
260章
回京
“……他们这是太高兴了,才会忍不住哭的。你大概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喜极而泣。有的人一旦高兴的狠了,就会哭的很厉害,这也是宣泄高兴的一种方法,很正常。”
“哦,原来如此。”
楚呆呆瞬间恍然大悟,怪不得当时古家人都哭的那么厉害,原来是因为自已这个嫡长女回去了,他们太高兴了才会喜极而泣!
从来到林家村的第一天开始,刘氏就是楚迟在人情世故上面的引导者。她很耐心的教会了一只丧尸,该如何用驴头不对马嘴的脑回路,去跟别人进行有效沟通。
虽然刘氏给的是一本好经,只是被楚呆呆这个歪嘴的和尚给念跑了题。但是这丝毫不耽误她心里对大嫂的崇敬之情,毕竟大嫂教的都是讲道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别人不愿意好好的听她讲道理,那一定是别人的问题,跟大嫂和她自已都没有什么关系!
好在那些不愿意讲道理的家伙,她最后总是有办法让他们听自已讲道理的。
把脑袋收回来在车子里坐好,楚迟非常兴奋的跟大嫂炫耀自已如今的庞大家业。
“大嫂我跟你说,等到了京城之后,我们就可以住进大大的房子里去。沈小五都已经带我去看过了,那里比他家还要大一点呢。
后面有很多的田地,还有一个池塘以后我们可以继续养鸭子,安安说后面的空地里还可以养鸡和鹅。大哥还可以种果树,我喜欢吃桃子,还有还有……”
她并不知道自已这是在担心大嫂会舍不得离开林家村,只是急切的想把以后的家细细的描述给大嫂听。想让对方知道,以后我们可以过的像从前一样好,不,是比从前还要好!
生性温柔的刘氏,从来都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她总是会微笑听楚迟说话,然后认真教导这傻孩子,让她能慢慢变得更好。
车轮在泥土与青草上不停的向前滚动,随着树荫的倒退,一点一点的滚过了那些琐碎又温馨的时光。
由于不着急赶路,大家心情极好的边走边玩。出了大重山脉之后,他们还会时不时的停下脚步去瞧瞧美景尝尝美食。
林远山还带着全家人,在赢州府故地重游了一把。
小时候的那些欢乐时光,终究还是被岁月给定格在了那古老的城墙之上。他抬头看着父亲曾经守过的那扇城门,如此壮汉也不由得潸然泪下。
当初他爹从一个苦哈哈的守门卒,几次三番的豁出了性命,才侥幸得了上峰赏识。从一个小卒子慢慢的晋升为伍长什长,后来又当了百户。
虽然也还是个不入流的小角色,但是他们一家已经能够过的很好。
如果不是父亲因公殉职,母亲也不会心神俱伤之下缠绵病榻撒手人寰。那么他弟弟后来的路,应该就不至于走的那般辛苦,甚至还倒霉催的赔上了大好性命。
当初的一家子父母兄弟,如今就只剩下他林远山一个人了。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他又如何能忍得住不伤心呢?
在赢州府逗留了几日,把该怀念的都给怀念了一遍之后,这一大群人才再次启程赶赴京城。
就这么几百里的路,硬生生的叫他们磨蹭出了上千里的感觉。因为记性特别好使的楚呆呆,硬是把马车给拐了个弯直奔青纱镇。
在万福客栈里拍开了嘴的吃了十来天,把她那难得的好知已给硬生生逼的又自创出了不少的菜式。如果不是那漂亮的老板娘挺不住了,其实她还能一直继续吃下去。
但是,唉。
虽然不知道万掌柜为什么会害怕自已,但是为了红烧肉的小崽子,能够安安全全的在她娘肚子里蹲够该蹲的日子。委屈又讲道理的楚呆呆,只能忍痛割爱的放下碗筷,收拾收拾东西走人。
爬上马车趴在窗口的时候,还在万分不舍的对红烧肉殷殷叮嘱,以后一定要带着小崽子来京城找她呀……
车轮在蒋大黑和马大壮的通力合作之下,再次咿咿呀呀的转动起来。
从走出林家村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在经过了长达将近两个月之久的时间之后,楚呆呆终于带着自已全家老少,快快乐乐的杀回了京都城。
走的时候寒风寂寥,归来之时春满人间。明媚的当然不单单指春光,还有被春光给照清楚了眼中欢喜的沈慕风。
“沈小五!”
当时被好吃的给冲昏了本来就不大清楚的脑子,才会一路逛吃逛吃的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可是从离京城越来越近之后,那些对自已十里红妆的担忧,就通通又回来了。
沈小五那个没用又胆小的家伙,到底能不能守得住自已的家业呀?所以在城门口一看见这人的身影,她第一时间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楚楚。”
沈慕风高兴的笑着迎上去。
“我的那些家业还在吗?”
好的,笑容渐渐变质。
“你就只担心家业呀?”
挺大个美男子,语气里竟然有一点可怜兮兮的委屈。前几天手底下人提前过来报信,说是楚楚这两日就该回来了,他都恨不得一天来这里瞅八趟。
今儿倒是接到人了,结果一门心思的就只惦记着那点子家业?
“分开了这么长时间,你就真的,只惦记着家业吗?”
“当然不是了,我也惦记着你!”
这一本正经的反驳,叫什么沈慕风高兴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好了。耳朵红彤彤的一片绯色,看着纯情又可笑。
“真,真的?楚楚你还知道惦记着我……”
“那当然了!我只要一想起你,都愁的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哇!你看看我这憔悴的神色,可怜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生生快被你给熬干了心血哟,我的那个活祖宗诶……”
这一段天马行空的回复,听的沈慕风一头雾水,怎么感觉他俩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呢?
从后头马车里下来的林宥安,一听他娘又在学三老太爷的哭诉。牙疼的看了看一脸懵逼的沈大人,小孩哥尴尬的直搓手。
“那个,我娘她那个意思大概就是,确实也挺惦记你的……”
第
261章
客气
“那当然了,我真的都可惦记,可惦记你了!”
把从三老太爷那里学的一套话术给全部用完了之后,楚呆呆的脑回路开始自由发挥。
“想想你那谁都能来咬上两口的武力值,我真的天天都担心你会弄丢了我的家业!所以沈小五,我的十里红妆到底有没有被古家人给抢回去?”
也许是沈大人那僵硬在脸上的期待和欢喜,实在是太可怜了。弄得向来看他有些不顺眼的黑心小孩哥,都忍不住赶紧上前帮着打个圆场。
“娘,财不露白,这种事情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的。咱们还是先回去再说吧。”
“有人会来抢吗?”
“也许。”
“谁敢?腿打断!”
“万一要是来偷来骗呢?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娘,咱们先回去再说。”
“好!”
聪明安安的智慧,从来不需要怀疑。既然他这么认为,就一定有这么认为的道理。楚迟虽然不大能理解,但是依旧表示认同。
“沈小五,走,回家再说。”
在所有人无语的眼神中,转身潇潇洒洒的重新爬上马车。一阵得得马蹄奏响了欢快的乐章,彪呼呼的马大壮拉着傻兮兮的楚呆呆,以最快的速度飙到了梦中情房。
迫不及待的从马车上跳下来,又从车厢里掏出自已的小幼崽。指着前面这个大大的房子,非常得瑟的咧出了一嘴小珍珠。
“大嫂你看,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家!”
刘氏带着几个孩子站在这高门大户的台阶之下,脸上带出了一丝明显的怯色。她只是一个寻常的农家妇人,从来没有过什么特别的见识,突然从乡下的犄角旮旯跑到了这热闹繁华的京都城来,慌乱一下也是应该的。
几个孩子跟刚出窝的小鹌鹑一般挤在一起,看着姑姑指过去的这间漂亮大房子,眼神之中又好奇又欣喜,又期待又忐忑。
“小妹,这就是你的嫁妆?”
“对呀!”
刘氏跟丈夫对视了一眼,有些踌躇的眨了好几下眼睛,才轻声的询问道。
“你不是说,京城这边有田地有池塘,可以养鸭子养鸡,种菜种果树吗?”
她以为日后自已住的地方,顶多就是比林家村大很多的村子。所以心里才没有那么担忧,总归在哪里种地不是种地呀?在京城里好歹还能看顾着孩子们。
但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这明显里三层外三层的高门大院,坐落在热热闹闹人来人往的大街旁边,怎么看也不像院子里能种地的样子呀?
“有呀,田地和池塘都有!”
楚迟右手掐着幼崽,伸出左手往北边城门的方向指了指。
“那里还有一个庄子,后面有一大片的田地,你二大爷家屋子后面的那块大多了。我上次专门跑过去看的,里面都有人在养鸡养鸭的,大嫂你以后当然也可以养!”
早都说过的吗,孩子虽然傻可孩子实诚,绝对不会故意说谎诓骗大嫂跟着她一起走的。但是叙述不清楚这种事情,就怨不了孩子了不是?
“芬芬芳芳菲菲侄媳妇,跟我走!”
也许是大哥大嫂脸上的无语太明显,楚呆呆突然心虚了一下下,赶紧吆喝着旁边的小辈们。
“来啦!”
虽然心里有些紧张没底,但是对这个姑姑刻在骨子里的,无条件服从这一从心标准,提醒着她们现在最好乖乖听话。
家里的女眷们都被楚呆呆给领进了门,剩下些没人稀罕的大老爷们,站在大门口面面相觑。
“楚楚,我……”
沈慕风看着迅速消失在门口的姑娘,只能无奈的放下尔康手,扭头看看站在旁边的林家几个男子,双方颇有些尴尬的互瞅。
“…林,大哥。”
在嘴里顿了一下,他才不太自在的把这个称呼给叫出口。
“不敢不敢,沈大人您实在太客气了,唤小的林远山即可。我一个乡下泥腿子,实在担不起沈大人您称呼一声大哥。”
这回他是实实在在的被吓得有些腿软,当初蒋家兄弟们叫他大哥,多少还没这么慌。
可是这位沈大人听说可是大将军啊,皇帝他老人家面前的红人!都不知道是有得多么的位高权重。这样的人唤他一个乡野农夫做兄长,搁谁他能不慌?
反正林远山慌的一批,忍不住伸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心里一个劲儿的嘀咕。京城这边的人到底都是些啥习惯哟,咋见面就喜欢叫哥呢?
林宥胜和林宥文兄弟二人,本来还没那么大的感觉,但是被他们亲爹那紧张的样子给感染到了,瞬间也觉得似乎该跟着紧张一下。
于是在大门口,就发生了挺有趣的一幕,几个大男人面带尴尬的排排站。客气过头了,反而不知道该说点啥来缓解这种客气。
作为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的人来说,沈慕风此刻表达出来的善意,绝对已经超出了他以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范围。
哦,错了。
这两个成语,似乎从来没与他搭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