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萧家的震惊不已中,萧湖慢慢的坐了下来,脸色变得十分窘迫,他刚才还为自已的身份沾沾自喜,现在才觉得,自已一个连秀才都没考过的童生,在见惯才子大才的云麓书院山长嫡女面前,还一脸自得显得多么可笑!萧河坐不住了,他感觉自已这么多年在萧家人面前的优越感快要分崩离析了,他一把推开凳子,说了声“我吃饱了,回去看书”,就匆匆的快步走回了房间。
贺氏震惊的喊了声“相公”,扭头看着徐慧,徐慧脸色丝毫未变,任由萧家人打量。
萧老爹有些小心又别扭的向徐慧打听徐靖庵和云麓书院的事情,他此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小儿子萧河能考中举人当官,光宗耀祖。从萧河的反应中,他自然可以看出亲家好像以前是很了不得的人物,那么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要是能教导教导萧河,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徐慧估摸着萧老爹的心思,轻声说着徐靖庵的事情,只简单的说了些云麓书院出过多少才子名家、举人进土,甚至状元探花,还有徐靖庵教出来的一些出色学生,就不再多言语了。可这一切就像是在萧家人眼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一直以为萧河的童生身份就够了不起,周围这么多村子,也就只有萧河一个童生,而且只要这次乡试通过,他们一家人就是秀才老爷家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秀才其实不算什么,就是举人也没那么高高在上,他们现在媳妇亲爹娘舅可都是活生生的举人老爷呢。感受着萧家人看自已眼光的不断变化,甚至萧大勇看自已的目光都带上了说不清的敬意,徐慧面色不变,微微笑着端的是云淡风轻。
她们想来打自已脸,那就该做好被自已狠狠打回去的准备,徐慧怎么可能不知道萧湖根本连秀才都没考中,贺氏依仗的不过是萧河读书人的身份,那她徐慧就打破这个身份带来的光芒,让这些井底之蛙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相信经此一次,萧家人再也不敢拿自已流放军户的身份做文章了!
吃罢饭,徐慧以为萧老爹和萧李氏还会说些话,哪知他们什么也没说,就让萧大勇和徐慧回了房。
现在马上十月,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就剩下一些割草砍柴喂猪喂牛编席子之类的轻省活儿,萧大勇觉得自已就算歇着也没什么不可以,加上着实在想多陪陪媳妇,也就二话不说,带着徐慧和妞妞回了自已屋。
萧家人都被徐慧刚才那些话震得有些回不了神,贺氏心里不是滋味泛酸的嘟囔几句,也都只当没听见。
徐慧带着妞妞和萧大勇回了房,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弄明白,屋子堆放的杂物下面那台织布机到底能不能用。萧大勇得知徐慧想收拾屋子,自然没什么不乐意,他本来就不太满意自已都要成亲屋子里还堆着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趁自已在家收拾出来也是挺好的。
萧大勇身上有力气,干活麻利,很快就把杂物搬开,露出了下面的织布机。徐慧按照记忆里仔细检查一番,除了一些小部件要修一修,这台织布机居然保存的还算完好。
“媳妇,这织布机虽是个稀罕物,可咱这地儿没法用,我一会儿找村里的木匠,把它拆了给你做个炕桌吧!”萧大勇看着自已父亲当年费劲给母亲找来的织布机,心里有些难受,要是自已父母健在,今儿三婶也不会这么让媳妇难堪吧?
徐慧不知盼这织布机盼了多久,听萧大勇要把它拆了,不由瞪眼:“你敢!”
萧大勇愣了一下,徐慧反应过来,笑着说:“这么大一个物件,拆了做炕桌,亏你想的出来?你忘了我家是哪儿的?江州府最出名的可是织锦呢?”
“你会织布?”萧大勇十分惊奇,他一直以为徐慧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呢。
徐慧嗔怪的瞟了萧大勇一眼:“我生母是江州府手最巧的姑娘,听过织花纱吗?我不光会织布,还会织花纱!”
“花纱?那是啥?”萧大勇憨憨的挠了挠头,绸子、缎子、棉布什么的他倒听过,这花纱是个啥?他还真没见过。
徐慧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下萧大勇的脑门,挥了挥手里的手帕:“你个憨憨,寸金寸纱你都没听过?用织纱机织出来这么一块帕子,在江州府就能卖五两银子呢?”
“啥?五两?”萧大勇看着徐慧手中那不过他巴掌大的手帕,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那是啥帕子,用金线织的吧?
徐慧看萧大勇瞪大的眼睛傻乎乎的样儿,忍不住笑起来,妞妞看徐慧笑了,自已也咯咯咯的跟着笑,一大一小都冲着萧大勇笑,笑的跟花儿一样好看。萧大勇自已也忍不住笑了,他挠了挠头说:“媳妇,我没见识,你别笑我了!”
“好,我不笑你,你帮我把这织布机挪出来,找个木匠修一修,我就能在家里织布挣钱了!”
“挣钱?不,不用你挣钱,媳妇,我有军饷,一个月有一两多银子呢,而且我打仗厉害,每次都能得赏银,你什么也不用干,也够花销的!”
“可那些钱都是要给家里的,我不想次次伸手问家里要钱,再说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少织一些布,也好分担一下家用,战场无眼,你可别为了赏银不顾自身安危,我和妞妞以后都得靠你呢!”徐慧定是要织布的,巧姐儿生母吴氏凭着自已的巧手都能置下数万计的家产,她徐慧有着穿越千年的灵魂,不信不能用这一双手改变自已和家族命运!
当然这个想法现在还不能和萧大勇说,毕竟这里的观念,嫁过来就是婆家的人,不该再一心为了娘家!
萧大勇听了徐慧的话,却是十分感动,他自从父母去世后,再没听过这么贴心温暖的话了。每次回家,家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只关心他在营里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得赏银,似乎都没有跟他说过他注意安全,更别提帮他分担一下了。
徐慧看萧大勇好好的眼眶泛红,不知自已说错了什么,不由问到:“可是我说错了什么?我刚嫁进来,好多事情不清楚,要是哪里说的不对,你只管说我就是,咱们是夫妻,本就该坦诚相对才是!”
“没,媳妇,你没说错啥,是,是你对我太好了!”萧大勇有些别扭的侧过头,去收拾织布机。
徐慧松了口气,原来是被感动了,可自已也没说什么,这个二愣子就感动成这样,至于吗?
萧大勇干事利索,把织布机挪出来之后,就按照徐慧要求找了木匠,把该修补的地方修补了一番,徐慧这才知道村里有一个老木匠,手艺很好,以前还在县城给大户人家打过家具,现在年纪大了,不愿意出门,就在附近揽些木活儿干。徐慧一听,顿时很开心,这织布机需要经常维修,有木匠在村里可是方便多了。
得知徐慧和萧大勇在收拾织布机,正在院里晒干菜的贺氏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那玩意儿就是个摆设,当年大哥为了大嫂花了那么多银子弄来,现在这侄媳妇又开始折腾,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萧老爹不满的看了贺氏一眼,萧李氏忙说:“干你的活儿吧,他们自已屋里的东西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不管萧家人怎么说,萧大勇看着往织布机上架上棉线,坐下来开始织布的徐慧,眼神有些恍惚,他记忆里曾经娘也是这样坐在织布机旁,织着布和爹说着笑着,他在炕上陪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妹妹玩,一家人那时候多开心啊!
徐慧织了不过一会儿,线就断了好几次,她不由叹了口气,看来,这北方想织布还是得建地窖房。
萧大勇自是知道织不了布的,当年他娘手那么巧,也说这里织布总断线,没法织光滑的细布,只能织些粗布罢了。他看徐慧皱眉,忙劝到:“媳妇,织不了咱就不织了,我打仗的时候会小心,也会多挣钱给你的,你要是不想问家里要钱,不然,我,我回头得了赏银就不给家里了,让人专门捎给你!”营里有规定,杀五个蛮子奖一两银子,他多杀些蛮子,给媳妇多挣赏银花。萧大勇说完,又觉得自已存了这么些小心思,十分不孝,不由脸色涨的通红。
徐慧则是对萧大勇又改观几分,这么个一看就是憨厚心实的人居然能说出这些话,可见真是把自已放在心里,是真心实意为自已着想呢。而自已虽然嘴上关心他,其实也不过和萧家人一样,把他当成一个利用工具,可让一个现代人,这么短时间对人敞开心怀,对徐慧来说还真是太难了。但是萧大勇既然真心对她,她以后也自当真心对待萧大勇,不辜负了他这份真心实意就是。
萧大勇看徐慧不吭气,以为她被自已这大不孝的做法吓住了,忙想开口解释,哪知徐慧却笑眯眯的说:“好!”
什么?萧大勇傻眼了,徐慧却十分清楚的说:“虽然咱们是小辈,可既然已经成了家,就不光要齐心协力为一家子,也得照顾好自已的小家,咱们吃住都在一个院子里,又有长辈,你的饷银自然该归了家里,可你战场勇猛靠自已能力得的赏银,归了咱们自已家我觉得没什么不对;我既然嫁过来了,妞妞自然也该我照看,她还小,我们不光得管她吃喝以后自然也得给她攒一份嫁妆,家里孩子多事多,我们不能都指望家里,你说对不对?”
萧大勇被绕的有点晕,但还是大概听懂了徐慧的意思,他立刻举一反三:“媳妇,你说的对,不光妞妞,还有咱们自已的娃儿,我以后一定多杀蛮子挣赏银,都让人带回来给你保管!”
徐慧不由笑了,洞房花烛夜过成那样,居然还想自已的娃儿呢,这个二愣子啊!
第十二章
地窖房
织布是自已眼下最可能的挣钱手段,徐慧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徐慧便和萧大勇说起要盖一个地窖房的打算,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垒上围墙,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利用地窖里的湿度,减少因为北方干燥气候导致的断纱,就能织出紧实细密的棉布了。
萧大勇一听,十分惊叹的看着徐慧:“媳妇,这样的办法你怎么想出来的?”
徐慧抿唇微笑:“江州人人织布,江州绸缎遍布天下,自然有很多北方客商,我听说很靠北的地方,人们就是这么织布的,你能帮我建一间地窖房吗?不需要多大,能放下织布机就行,咱们房子旁边有空地,挨着建就行!”
萧大勇笑道:“你既然真想织布,我这就去和爷奶说,地窖房费不了几个钱,爷奶一定会同意的!”萧大勇兴冲冲的往上房走去。萧家是萧李氏管家,一家的钱财粮食都由她掌控,萧老爹虽是一家之主,却只管种地和外面应酬,也是就是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模式。
萧大勇说的轻松,徐慧却并不乐观,虽然短暂接触,徐慧已经觉得这个家可能真的像外面传说的那样,并不把萧大勇当活人看。
萧大勇在这个家最大的作用就是承继军户,不让剩下两房尤其是三房去当军户,保住萧家一家人的太平日子。他当兵打仗结婚生子都于萧家有好处,可这折腾地窖房,他们只怕会不许,一个活死人身上哪里还需要多花钱,不然也不会成亲还把屋子里堆成这样,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还有萧大勇的小妹妹妞妞,要是一家人多少有点心,也不能把一个快六岁的孩子养的这么瘦小,连话都说不利索。
萧大勇年少从军,极少在家,怕是对家里的情形都不如她这个外人看的真切。
徐慧心疼的摸了摸妞妞的脸,拿起桌子上碟子里剩下的小饼子给她吃,这孩子,其实很能吃,只怕是之前一直都没有好好吃饱过,才会长得这么瘦。
妞妞不懂徐慧和萧大勇说的,她只知道这个新来的嫂嫂对她好,跟着嫂嫂吃得饱有人心疼有人管,所以就很粘着徐慧,几乎寸步不离。大人都以为小孩子不懂,可小孩子天生直觉最灵敏,她知道谁是真的对她好。
很快,萧大勇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有些不敢抬头看徐慧。
他没想到爷爷奶奶一听要建地窖房,居然会那么大反应,尤其是奶奶居然哭天抹泪的说什么自已要把家里的钱败光,什么娶媳妇花了那么多,现在还建没用的地窖房,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饿死算了!
直把萧大勇弄的面红耳燥,他不明白,自已明明每个月的饷银都给了家里,上次他杀了很多蛮子,营里还赏了他十两银子,他也一分不动也都给了家里。家里因为他在先锋营当兵,三十亩田不用交一点税,这几年风调雨顺,家里收成都很好,而且单就他今年的饷银和赏银,娶媳妇也是尽够的,哪里就到了建个花不了几个钱的地窖房,就要一家人饿死的地步?
萧大勇从来没有张嘴问家里要过钱,因为他以前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所以也从来没想过自已存些私房钱,也不觉得钱都交给家里有什么不好,本就是一家人爷奶管着家照顾妞妞,他要用钱用自去要来用就是。哪成想,第一次开口要钱,居然会这么难堪!
萧大勇甚至想到,自已之前还说不让媳妇挣钱,以为自已有饷银媳妇就够花了,可他现在都从爷奶手里要不下钱,媳妇去要,怕是更要不下,萧大勇真后悔自已不该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爷奶,一点也不留,现在想给媳妇盖个地窖房,都拿不出钱来。
徐慧看着萧大勇的脸色,什么也没问,直接打开炕头的箱子,从最下面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萧大勇说:“这是成亲前家里给我的压箱银子,估计省着点也够起地窖房了,咱们先用这个把地窖房建起来,等我能织布,一切都好了!”
“这不行,我不能用你的嫁妆银子,我再想办法,你别管了!”萧大勇觉得丢人极了,媳妇第一天过门就开箱用嫁妆银子。人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已居然窝囊的连给媳妇弄个地窖房子都做不到。
徐慧看萧大勇别扭的样子,有些想笑,古代大家庭都是以孝为天,用孝道人伦管理家庭成员的,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萧大勇,能够为她张口问家里要钱已经很不容易了。当然按照徐慧现代人的想法,两口子成亲了分家各过各的更好,可徐慧也明白,这是古代,就算分了家,只要你还是一家姓,别人看你们就还是一家人,一家人的所有行为都要被记到每一个人头上,就像巧姐儿家一样,从来没沾过徐家嫡支的光,却生生被嫡支牵连流放,有怨也没地儿诉去。
老人健在,分家就不要想了,但在自已能力范围内,把自已的日子过起来过好,这是必须的,徐慧一开始就没想过让萧家人出钱给她建地窖房,因为她也从来没打算让萧家人分享她织布获得的利益。
所以这地窖房,最好还是她自已建,这样以后就算织布挣了钱,萧家人也不好直接上手来拿。
徐慧自已打算了这么多,什么都考虑了,就是没考虑到萧大勇的感受,此刻看他脸色暗沉一脸难受的劲儿,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忙装作生气哼了一声说:“我看你是不把我当媳妇!”
萧大勇吓了一跳,忙抬头摆手:“没,没没,我没!”他哪敢哪会啊,这么好的媳妇,跟做梦一样到了他的身边,他疼还来不及,哪里会不把她当自已媳妇。
“既然当我是你媳妇,那咱们是不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怎么又分你我?我织布是咱们自家的事情,用我的嫁妆银子又什么不行?你让我别管,不是不把我当媳妇,又是什么意思?”徐慧扭过身子不看萧大勇,把一个别扭生气的小媳妇样子做的十足。
萧大勇急坏了,他走到徐慧身旁,绕来绕去胳膊举了又放下,嘴张开又合上,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恨不得把一颗心掏出来给徐慧看。
妞妞抱着萧大勇的腿,扯着徐慧的衣袖嚷着:“不,不气!”
徐慧被逗乐了,抱起妞妞,勾了下她的鼻尖说:“不让我和你哥哥生气啊?你这个小丫头,心里比你哥哥明白多了,行,嫂嫂不生气,让你哥快拿了银子去给嫂嫂干活吧!”
妞妞还真的扭过头,冲萧大勇挥手:“去!去!”
萧大勇忍不住也笑了,讨好的看着徐慧,这才拿起徐慧放在桌子上的钱袋说:“以后我的饷银给家里一半给你一半,赏银我都给你,我整日不在家,你和妞妞吃喝能用多少东西,咱们给这些足够了,我这就找人给你盖地窖房,一定给你盖的好好的,从咱们这屋通一扇门过去,省的不相干的人进去瞎转!”
既然萧大勇执意如此,徐慧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就是不知道萧家人会有什么想法,不过那也跟她没多大关系,萧家人不把萧大勇当活人看,她徐慧又何曾把他们当人看!
萧大勇假期到三天后回门完就结束,自然要抓紧时间,跟萧老爹和萧李氏打了声招呼后,萧大勇就忙出去了。
等到吃了晚饭,萧大勇就让人拉了一车砖,又找好村里好几个年轻后生,一起来家里帮忙建地窖房。
萧大勇虽然不怎么在家,但是在铁甲卫还是小有名气,而且人又豪爽仗义,最是热心肠,所以在村里年轻后生中还是颇有人缘,他出去转了一圈,很快就找好了几个帮手。
对于萧大勇和徐慧坚持要建地窖房这事,萧老爹和萧李氏自是十分不满,可既然徐慧拿出自已的嫁妆银子来盖,他们也就不好说什么了。贺氏看长辈不言语,十分不满,在自已屋里一个劲儿的对徐慧他们冷嘲热讽;萧河和张氏为了不惹麻烦,躲在自已屋里不露面,全家居然没一个人过来给萧大勇他们帮忙。
萧大勇心里越发不舒服,也越发定了心要把地窖房盖好。他忽然意识到,自已在家里,家里人都这样,可想他不在家的时候,媳妇和妞妞的日子该多难过。媳妇说妞妞胃口好能吃饭又听话,他之前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想想,难不成之前爷奶都没好好管过妞妞,自已挣了那么多钱,妹妹都没吃饱饭吗?
萧大勇心里难受极了,觉得肺都快气炸了,忍不住想去质问爷奶他们,可想想媳妇的话,她才过门不好和家里闹的太过,要不然将来自已走了她更不好和家里人相处。萧大勇只能强忍着怒气,把一肚子的郁闷都发泄在手中的镢头上。
一群年轻后生有劲儿干活也卖力,一直干到大半夜,地穴已经挖好了,只等明天就能垒墙起顶。萧大勇看着帮忙的后生们,有些为难的搓了搓手,按村里的习惯,来帮忙的是不给钱,但是主家都会弄些吃喝招待一下,这也是乡里乡亲的情分。可萧大勇看看从没露面的家人,和已经锁了门的厨房,根本拿不出任何吃的来招待一下帮忙的人,不由十分窘迫。
正在这时,一个软绵悦耳的声音突然响起:“相公,可是都忙完了,那就快过来洗洗吃些东西吧!”
萧大勇扭头,只见徐慧正笑眯眯的站在屋门口,冲他们招手呢。9639
刚才众人来干活时,徐慧只出来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妞妞躲回房间里了,把外面的事情都让萧大勇招呼。萧大勇对媳妇这种主动避嫌的行为自是很满意,媳妇生的那么好看,他可一点都不想被别的后生看去。
此刻徐慧突然露面,朦胧月色下站在房门口,布衣素面却美的像一幅画一样,把一众后生都看傻了眼。
第十三章
忽略的事
萧大勇忙走过去,徐慧低声说:“我跟奶说了想准备些吃的,奶不许,我就从隔壁家买了一些饼子,弄了些咸菜,和一锅热汤,相公,这样准备行不行?”
“行,多亏你想的周全!”萧大勇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家里人做的太过分了,自已没想到他们会做到这份上,要不是媳妇从别家买来了吃食,自已明天还怎么还有脸,继续找人来帮着干活啊!
萧大勇忙招呼一帮后生过来吃饭,看到后生们都瞪着眼盯着徐慧看,心里微微泛酸忙让徐慧进屋,自已把桌子和吃食都端出来,一群人蹲在外面地上,吃吃喝喝。
几个后生都羡慕萧大勇娶了房好媳妇,萧大勇心里得意又不想让他们总说自已媳妇,就没应声,只招呼着吃喝完,就忙把这些人都送走了。
又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徐慧本来还担心萧大勇会再折腾,哪知他不过抱着自已亲了一通,特别遗憾的说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干活,就躺下准备睡了。
徐慧松了口气,看着为了防止萧大勇万一无师自通,自已还借故专门抱到炕上的妞妞,不由觉得好笑,比起萧大勇这个实心眼的家伙,她真是有些小心眼,做什么都只为自已考虑呢。徐慧躺在枕头上,宽慰自已,毕竟这具身体还太小,只有十四岁,再等等吧,如果萧大勇真的好,再和他做真夫妻也不迟。
萧大勇今天一天经历的事情太多,脑子里乱糟糟的,虽然身体很疲惫还是不太睡得着。他觉得难受又自卑,自已一个粗人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却不能让媳妇跟着自已过上好日子,刚过门就花自已的嫁妆银子,媳妇会不会因为这不喜欢他看不起他啊!
萧大勇扭过头看徐慧,发现媳妇还没睡着,想了想说:“媳妇,我,我,我以后一定多挣钱,你,你放心!”
徐慧诧异的看了萧大勇一眼,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啊,因为她压根没指望靠着萧大勇过日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女人都要自已独立才能过的更好。不过徐慧咂摸了一下萧大勇的话,又看了看他的神态,脑子一转反应过来,这家伙莫不是觉得失了面子心里不舒服呢。
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徐慧想了想说:“我放心,你也别多想,累了一天了,我去吹灯!”徐慧躺下才想起来忘了吹油灯,刚准备起身,萧大勇拉着徐慧说:“媳妇,不用,看我的!”说着,也不知从哪儿摸了块小石子,胳膊一伸,“嗖”一声居然就这么把灯弄灭了!
徐慧忍不住赞叹:“你太厉害了!”她以为这些所谓功夫都是骗人的,没想还见到真的了!
萧大勇心里的自卑难受突然就不见了,他居然得了媳妇夸赞呢,萧大勇乐了,不由和徐慧说起自已在营里的事情,他这手石子灭灯的功夫还是跟营里的人学的呢。
萧大勇说起曾经林校尉想提拔他做亲兵未成的事,徐慧才恍然发现自已一直忽略的一件事:萧大勇居然不识字!
想想也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读书都是极花钱的事情。就拿徐家来说,从老祖的普通农户,一直到后来的名门大族,整整经历了数百年的积累,才有了满门众多的读书人,可徐家子弟中,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中秀才成为举人,最后成为进土去当官的。江州富裕之地尚且如此,明州这荒芜地界,读书就更加不容易了。
束脩是一方面,书本笔墨纸砚的开销也很厉害,读书想读出点出息,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努力,直到考中功名之前,都需要家庭一直付出供养,所以往往一个家族举众人之力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一般家庭都是没有能力供孩子读书识字的,像萧家这样愿意花这么大精力去培养萧河,也是萧河自身有读书的天分,加上萧老爹和萧李氏的大力支持才能办到。
萧大勇这个被家庭视为炮灰的角色,不识字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个不识字,对于萧大勇未来的发展可是个大阻碍。
从古至今,寒门出身的将军确实不少,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完全不识字的,如果大字不识,如何看行军布阵图,如何发布指令,连个密信都看不懂,还怎么做将军?
武将是粗人不假,学问不精也是真的,可绝对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萧大勇能够在先锋营这样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的军营里当上什长,勇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不识字,想要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就太大了。就像他自已说的,因为不识字,所以校尉哪怕再看重他,也没办法让他做亲兵,不光如此,以后越往上,对于识字的要求也就越高,萧大勇如果不改变,一辈子可能也就是最底层的小军官了。
徐慧看着萧大勇,她如果教会萧大勇识字看兵书,这个男人前程会不会好一点?如果他立下军功,帮自已家人脱去军籍是不是比自已织布发家来的容易一些?
一把小算盘在徐慧心里拨来算去,萧大勇看徐慧听他说没当上亲兵,脸色忽然变来变去,心里不由担心不已。他以前从不觉得自已差,在先锋营,大家都是兄弟,同吃同住一同上战场杀蛮子,都是一个样儿,他还是个什长,压根儿没觉得过自卑。
可现在,他娶了这么个媳妇,就好像一个一穷二白的人突然捡了个金疙瘩,这放到哪儿都觉得不放心,和媳妇在一起的时候,就忍不住担心媳妇看不上自已。
在萧大勇心里,这么好看性情又好的媳妇,就是嫁个将军,也是可以的,而自已不过是个小小的什长,家里人还这样。萧大勇越想心里越郁闷,脸色难看了起来。
徐慧盘算完,决定教萧大勇识字。要是萧大勇真的立下军功,又会读书识字成为军官,自已家脱军籍也多了助力;就算他当不上军官,自已也会慢慢想办法帮家里脱军籍,不过就是白费些功夫罢了。至于这付出是会收益多少,只能凭运气,不过付出不多,又不会赔的底朝天,徐慧觉得试试也无妨。
结果却看到萧大勇脸色这么难看,徐慧不由细细想了想,看出了萧大勇的心思,便笑着问:“你怎么不高兴了?可是有心事?”
萧大勇神色一变,消沉有些羞涩的摆手道:“没有,我哪有什么心事,只是,觉得,有些委屈你了!”
“你说的什么傻话,我们现在是夫妻,夫妻自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咱们要过一辈子的,你要觉得委屈我,以后好好对我就是了!”徐慧主动握了握萧大勇的手,现在萧大勇在她眼里已经从个二愣子上升为可以投资的潜力了,待遇自然不一样。
萧大勇浑身一震,挺直胸脯表态:“我以后要是对你不好,让我天打五雷轰——”还要出口的誓言被徐慧伸出两根手指,堵在了嘴里。
徐慧自是不相信男人的誓言的,如果誓言靠的住,母猪都会上树了,人在发誓时未必不是真心的,可誓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幻,随之改变,这也正是人心易变的道理。她相信此刻萧大勇的誓言是绝对发自内心的,但是这誓言它太单薄太脆弱,徐慧要的也只是这个男人一旦发迹,会帮自已家人摆脱军籍而已,至于真心痴情,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她从不奢望。
萧大勇看着徐慧光洁美丽的脸庞,心里更是一颤,一种莫名的情绪充满了他整个胸腔,他的手都有些颤抖起来,少年自此心里埋下誓言,一生一世决不辜负眼前人!
四目相对,两人之间的气氛渐渐有些微妙,徐慧只觉得手指碰到的嘴唇都有些发烫,忙放下手说:“你不用发誓,我自是信你的,你过两日就要回军营,以后也不能常常回家,要是不困,咱们就说会儿话吧!”
萧大勇忙点头,他也舍不得这么快就跟媳妇分开,可军令如山,马上要打仗了,林校尉能许他几天假已经很不容易。以往他回家都待不了几天,妞妞虽然和他亲,但还是个小娃娃,除了带糖回来给她,也不知该怎么照顾;跟家里人也没什么好聊的,还不如和营里兄弟们在一起自在,往往假期不到就提前回营了。可这次,他是真的舍不得走啊!
徐慧低下头轻声说:“你要是回了营里,我有什么事找你怎么办?”
“你可以给我捎口信或者写信,我们营里林校尉会帮我们读信!”
“可那是我想跟你说的私房话,让别人听去成什么样子?”
“那你说怎么办?我又不识字啊。”
“要不然我教你识字吧,这样我给你写信你也能自已看,你也能给我写回信,我就能知道你在营里过的好不好,缺什么了我就找人捎给你!”徐慧说出了自已的目的,她想让萧大勇学识字,他现在才十九岁,慢慢学起来也不算太晚。
萧大勇愣了愣,他从来没想过读书认字,可看着徐慧一脸期盼的看着他,想想自已以后能收到媳妇写的悄悄话,心里不由一热,挺起胸脯说:“那,我学,媳妇,你教我?”
“当然我教你啊,三叔忙着考试,哪里有功夫教你?你要不困,现在咱们就开始吧,我先教你写自已的名字!”
萧大勇看着十分热心教自已识字的媳妇,心里越发热了,他小时候不是没有对读书识字好奇过,可三叔根本就懒得理会他,每次他走过去好奇的看一眼,不是被奶奶呵斥就是被三叔嫌弃,久而久之,他也就再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现在真好,媳妇这么热心的教他,想想媳妇一家都是读书人,他一定好好学,不能给媳妇丢人。
第十四章
起小灶
萧大勇很快就要回营,而且说不定马上要上战场,徐慧决定不按照正常学习过程,先把萧大勇的名字和打仗中一些可能用到的字教给萧大勇。
萧大勇看着徐慧在草纸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已的名字,心里颇多感触。
萧大勇认得自已的名字,这是他唯一认得的几个字,先锋营和别的营不一样,每一个土兵都有一个写着自已名字的铜腰牌,是他们的身份象征,也是他们打仗领饷银赏银的凭证,所以“萧大勇”这三个字他很熟悉。但亲眼看着自已的名字从徐慧手下写出来,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萧大勇怎么看都觉得媳妇写的字,比自已腰牌上的好看多了。
徐慧看萧大勇认得自已的名字,便继续写下一些打仗中可能用到的方向地点和数量名词,一个个教萧大勇认,萧大勇跟着徐慧认了几遍,就记得非常清楚。
徐慧对萧大勇的记忆力还算满意,决定明天再教他一些密信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字,这样也许战场上能用的到。
萧大勇本以为读书认字就和三叔那样,整天“之乎者也”的,不成想媳妇教他的都是和自已打仗有关的,顿时觉得十分有意思,也越发对识字学习感兴趣了。
尽管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都教给萧大勇,可徐慧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现在已经很晚了,尤其是明天还得抓紧盖地窖房,他们必须早点休息。
看着萧大勇望着自已眼巴巴的眼神,徐慧心觉好笑,但还是不遗余力的夸了夸萧大勇。萧大勇得了徐慧夸奖,心里十分开心,他也知道明天还得早早起继续干活,媳妇急着盖好地窖房好织布呢,便老实听话,躺下睡觉。
徐慧也躺了下来,萧大勇看着和自已并排躺在一起的媳妇,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他怕明天起不来不敢折腾,可还是忍不住心里痒痒,便慢慢的伸过手,拉住了徐慧的手。
徐慧吓了一跳,忙要把手抽回去,却发现萧大勇握的更紧,她不由不动了,过了一会儿,发现萧大勇只是握着她的手,并没有其他动作,不由松了口气。徐慧仔细看过去,却发现萧大勇已经睡着了,嘴角还微微的翘着。
看着熟睡中一直握着自已手不松开的萧大勇,徐慧心里有些难受,这个不过十九岁的少年,很快就要上战场了,战场残酷,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他可知道,他所谓的家人一直没把他当家人,他真心相对的娘子,其实心里也一直想的都是自已。
人心都是肉长的,徐慧想到这儿心里有些难受,她不由用力回握住萧大勇的手,将头轻轻的靠在他的肩上,听着他悠长平稳的呼吸声,慢慢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天还不亮,萧大勇便起床忙碌个不停,徐慧被声音吵醒,迷迷糊糊坐起来问萧大勇:“你起这么早干嘛?再多睡一会儿吧!”
“不了,我今天想把房子弄好,吵到你了?我尽量小点声,你再睡会儿!”
“今天要是人家过来帮忙,吃饭的事情该怎么办?”
“我去跟爷奶说,你睡吧,别操心了,今天一定把织布机给你搬进地窖房!”萧大勇心里有了打算,他可不会让媳妇像昨天那么为难了。
徐慧看了看萧大勇,不再说什么,她确实还没睡够,便迷迷糊糊又躺下睡了。萧大勇看着徐慧一头乌发散落在枕头上,白面无暇睡容像海棠花一样好看,心里也美的跟开了花一样,他不怕苦也不怕累,只要媳妇过的开心舒服就行。
一直到天亮,徐慧才起了床,给妞妞穿好衣服鞋子,看到放在桌子上的洗漱用品和用碗扣着保温的饭菜,不由笑了。
徐慧和妞妞洗漱完,吃了饭,便带着妞妞拿着洗干净的锅碗,去了隔壁家。昨晚虽说是从人家买了些吃食,可人家也没收几个钱,还把东西都借给他们用,着实帮了大忙。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萧大勇一回营就要很长时间,萧家人又靠不上,能结识个好邻居帮衬一二也是好的。
从邻居家回来,干活的人还没来,徐慧看到萧大勇正忙着开通现在住的屋子到地窖房的门,她便走过去看了看,看到烧火的炕口,想了想问萧大勇:“咱这个屋子冬天是自已烧炕吗?”
萧大勇看徐慧指着的炕口,笑着说:“嗯,我很少在家,这屋一直也没人住,咱们成亲了才收拾出来的,上房和东屋都连着厨房的灶,这个屋离得远,炕得自已烧!”
“那怎么不见灶台?难不成是直接烧的火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