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1章

    今天,冲进白家的这些大汉,摸女人的时候,白家的女人们就开始找地方隐藏自已了。

    本来这小妾已经藏好了,可是,她被白二强的媳妇抓出来推到外面,白二强媳妇自已藏那里去了。

    这小妾太打眼了,就被人给盯上了,结果就是……

    “啊,放开我,你放开我!你个畜生。”

    这小妾没命地大叫。

    除了白显之,几乎没有人想要去救她,实在是因为她的人缘太差了,她以为能够一直受宠,她在白家可以随心所欲。

    她哪里知道,很快就失宠了。

    当白廷之赶到的时候,就看到白家院子里,倒了一地的男人,包括他哥,女人们不见踪影,除了那个小妾。

    白廷之不由得暗暗责怪白大猛,做事不靠谱,也不知道他怎么吩咐孩子的,这时候才来报信,明显是已经晚了呀,没看到那小妾已经光光了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报信的孩子报晚了,实在是白家的男人倒下的太快了。

    开始的时候,白家男人很是勇猛,那是真拼啊,为了家财,为了自已女人,不打不行啊。

    所以,堪堪和那些大汉打了个平手。

    小孩子也不会看火候啊,一看,白家人没倒,他就去玩了一会儿。

    后来,还是他听一起玩的人跑回来说,白家人都趴下了,他才去看了看,急忙找他爹报信。

    白廷之和他的儿子们,可不是白显之的儿子能比的,那可以说是猛将了。

    毕竟人家学过,哪怕学得再不咋地,好歹是经过师的。

    对付起这些野路子的大汉来,那是绰绰有余的。

    白显之气喘吁吁地坐在一边,看着二弟和侄子们,痛快地解决掉这些人,他阴狠的目光闪了闪,他又闭上眼睛遮住了。

    等他再睁开眼睛时,脸上是一片感激的神情。

    白廷之有些尴尬:“那个……大哥,这些人,你看要怎么办?”

    白廷之现在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白显之找来的。

    怕自已再办错了事,大哥恐怕会更加憎恨他。

    白显之说道:“多谢二弟了,这些,我自已处理就好。”

    白廷之带着儿子们走了。

    这时候,倒在地上的人,慢慢地都爬了起来,白家的,冲进来的。

    那小妾早就自已穿上衣服跑没影儿了。

    这时候,好不容易爬起来的白二强,跑到一个大汉面前,“啪啪啪”打了他好几个耳光:

    “老子花钱是让你打别人的,不是让你打老子家人的。看看你特么都干了些什么?”

    那人被打蒙了:“这些是你的家人?不是你来告诉我,这宅子,就是你让我们砸的豆腐坊吗?”

    “放屁!这是我家,我家!你特么哪只眼睛看我们像做豆腐的?你是瞎子吗?”

    被打的大汉脾气也上来了:

    “姓白的,你再打我一下试试?我还没老糊涂,是不是你,我会不认识?

    就是你,指着宅子,告诉我,‘进去给我狠狠地砸,其他的,按我以前吩咐的做就行。’

    哼哼,现在你又来告诉我,这是你家,耍我玩呢?”

    白二强指天起誓:“我今天一直在家里,根本就没去镇子上,你是不是见鬼了?啊?”

    那大汉说道:“我见鬼了,他们应该没见鬼吧。你问问他们,你当时是怎么说的。”

    又一个大汉说道:“你还说,我们做好这些事儿,你加倍给我们辛苦费的,你可别忘了。”

    白二强几乎要被气疯了:“老子家里被你砸成这个样子,你们还想要辛苦费,还特么加倍?做你的大头梦吧。”

    白二强说完,拿起根棍子,指着这些大汉,叫道:

    “你们都给我滚,滚!”

    被打耳光的大汉四下看了看,又看了看白二强:

    “今天的账,以后我会和你一起算的。我们走。”

    这大汉拿起棍子,叫上自已的人,走了。

    白显之看着白二强:“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白二强也不知道,因为他看出来,那大汉,不像是假装的。

    922

    这些活儿没马车要怎么干?

    怎么回事,很简单,就是迷-药加上催眠。

    那迷-药还有致幻效果,郁可安迷-药的剂量控制得很准确,效果也非常好。

    那个小妾是意外,因为郁可安没想到,白廷之居然来得那么晚,如果早些来,这个意外也不存在了。

    白显之父子还在琢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那群大汉又回来了。

    他们不但原班人马回来了,还搬来了救兵。

    白廷之已经走了,白显之也不想再麻烦自已这个有异心的弟弟,直接问大汉们:

    “你们想怎么样?”

    “怎么样?来让你们兑现承诺,说好的做完事辛苦费加倍,给钱!”

    白显之也不想再和这些人纠缠,直接凑了钱给他们,大汉们走了。

    白二强看着父亲疲惫的样子,把他扶到床上躺着。

    年纪大了,可不抗这么折腾。

    躺在床上的白显之,紧紧地握着双拳:“郁家,不让你们受一次重创,我白显之死不瞑目。”

    郁可安早上起来,爬出温暖的被窝穿衣服,感觉有些冷。穿好衣服推门出来,一股冷风吹来,郁可安激灵灵打个冷战。

    天冷了,马上就冬天了。

    郁可安又回屋子里加了件衣服,然后,她挨个院子看了看,每个院子里,都有几大垛柴火。感觉应该够了。

    这里应该和前世的东北气候差不多,每年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是冬天,家里全靠柴火取暖,万一很快就大雪封山,天气寒冷,柴火准备得不充足,岂不是要冻死?

    郁可安决定,再弄些柴火回来,有备无患。

    反正今年用不了,明年还可以烧。

    郁可安又对自已卖豆腐的员工说:“如果家里柴火准备得少,我可以给你们放假回家弄柴火,这是必须准备好的。”

    就有两个员工请了假,家里弄柴火,需要他们。

    郁可安来村里,把两个里长找到一块儿:

    “天冷了,马上就要冬天了。你们应该组织大家多备些柴火。有的人家劳力少,可以换工或雇工,柴火是绝对不能省的,必须要准备充足。”

    张秉元说道:“可不是嘛,很多人家穷得没有厚棉衣,冬天屋子里又冷,没有柴火,可不是要挨冻嘛。”

    白成信说道:“柴火家家需要,只是很多人家,就是砍了柴,也没办法往回弄。咱们村太穷,一共也没几辆马车呀。

    除了郁小姐家的马车,再就是白家族长家里有两辆。”

    郁可安说道:“你让大家都去山里砍些,我家马车可以给每家用一次。但用马车的人家,要出个人帮我砍半天柴。”

    白成信看向郁可安:“怎么,你家的柴还不够啊?我看已经很多了。”

    郁可安说道:“万一今年冬天比往年冷怎么办?我可是怕冻,柴火就多备些。”

    张秉元说道:“半个人工换一个车工,村民们赚了。相信会有很多人家用马车的。我这就去通知。”

    郁可安急忙说道:“不急,我还有事和你们商量。现在农闲,家家没事做,马上天冷就开始猫冬了,一直猫到明年种地的时候。

    两位里长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啊,哪怕一天少赚几个,能进钱就行,也不算白吃饭啊。”

    白成信说道:“村民们也就能出个力气,赚个辛苦钱。活儿嘛,倒是有,就是吧,咱们没车呀。

    像到草场打马草,卖给驻军喂军马。或者到山上伐大木头,卖给木匠或城里人当柴火,你说,这些活儿没马车要怎么干?”

    郁可安嘀咕道:“全是力气活儿啊?”

    张秉元看了郁可安一眼:“让他们坐书斋里抄书,他们干得了吗?那活省力气。

    大老粗想赚钱,只能卖力气了。

    你很少来村里是不知道啊,村里那些闲人,对能够到你们家卖豆腐的人,那是有多羡慕。

    卖豆腐的人,每天都能赚到现钱,积攒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说,你家还经常发那个什么福利呢。

    你没看到在你家豆腐坊干活的小子都定亲了吗?

    他们可抢手了,以前家里穷,娶不到媳妇,现在他们还要挑拣挑拣人家闺女呢。”

    白成信接着说道:“郁小姐,你的豆腐坊不能扩大生产吗?

    你每天多做些豆腐出来,能够让更多的村民们去卖豆腐,哪怕走远些,少背几块,一天赚个三五文也好啊。”

    听到这里,郁可安想着:“这个没准还真行。扩大豆腐产量,只是……”

    想到这里,郁可安说道:“我说里长大人,做豆腐不需要豆子吗?

    如果扩大生产,我家的豆子很快就能用光,没豆子了,豆腐坊还怎么开?”

    张秉元紧接着说道:“哎呀,那可以让村民们去收豆子啊。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你们家比市价贵一文钱收豆子。

    问问这些村民们,谁有门路可以合伙去收豆子,哪怕一天收二十斤回来,不也是二十文钱吗?”

    白成信一拍桌子:“好主意呀,有门路的人去收豆子,没门路的人就出去卖豆腐,这样想想的话,咱们村里很多人家都能够挣到钱了。”

    郁可安也痛快地说道:“行,我回去再想想,具体应该怎么做。

    唉,不过趁着现在天气好,赶紧组织大家弄柴火。我可是听说,以前咱们村里可是冻死过人啊。”

    白成信气愤地说:“还不是那一家的懒鬼,都要懒死了,也不上山弄柴火,活该被冻死。”

    张秉元倒是说了句公道话:“他们也不是太懒,实在是太穷。

    我记得他们哥们有一次,倒是去山里砍了很多柴,一天时间,哥几个一人就能背回来一大捆,一共也没攒下多少柴火。

    那年冬天又太冷,他们家里都断顿儿了,就把个小丫头饿死了。

    那会儿大雪封门,家家户户都在清门前雪。

    好几天也不见他们家有人出来扫雪,也不见他们家烟囱冒烟。

    村里就组织人到他们家去看看,好不容易打开他们家的门,一家人全都躺在冷冰冰的炕上。

    如果我们不去,估计用不了两天,全家人都要死了。不光是冻,还有饿,又冻又饿死的。”

    郁可安说:“所以啊,还是要多弄些柴火,哪怕家里粮食很少,抓把面糠,熬盆热糊,是不是也能挺一挺。”

    923

    你家的地龙烧起来没有?

    白成信说:“对,咱们还是先组织村民弄柴火吧。”

    村民们听说,可以用人工换郁可安家的车工。

    郁可安家的大马车可是比普通马车大不少,拉柴火的时候,三匹马拉车,那如果拉满满一大车柴火,一般的人家也差不多够过冬了。

    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回家磨镰刀准备上山砍柴。

    郁可安已经说了,叫大家不要集中在一处地方砍柴,只要马车能进得去,稍微走远一些也没关系。

    如果把山上的树全伐光了,以后你砍柴还砍什么?

    郁可安准备先给村里人拉柴火,然后集中几天,让换车工的人家到山上帮自已砍柴。

    白庄村大约有两百户,白氏家族就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剩下的人家,夏氏家族这边,因为可以使用郁可安的马车,所以家里的柴火早就备好了。

    那些杂姓人家,很团结,在副里长张秉元的帮助下,缺柴火的人家也不多。

    因此,那三十来户严重缺柴火的人家,多数是白氏家族远支的远支,只有少数几户是杂姓。

    这些人家,多数都合起伙来一起砍柴,装车,拉回来,卸车。

    给一家拉完一车,再给另一家拉。紧赶慢赶。大马车一天差不多可以跑三趟。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那些家里已经备了柴火的人家,又去砍了一些柴火回来。

    十多天的工夫,白庄村基本上家家都有个大大的柴火垛,看着就感觉这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热气腾腾。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郁可安家又拉了几大马车柴火回来。

    现在,郁可安满脑子都是石膏石的问题。

    村里已经有很多村民,寻找自已的门路,收豆子去了。

    家里和镇上二哥的豆腐坊,同时增加了产量,再加上县城里,李玄深也派人拿走了很多的石膏石,玉可安空间里的石膏石,是真的不多了。

    当务之急,就是寻找石膏石。

    为了寻找石膏石,郁可安把附近的山几乎逛遍了,还是没有找到。

    倒是让她又采集了很多的山珍,尤其是冻蘑菇,遇到了好大一片,这都是钱啊,郁可安怎么可能放过。

    还打到一些野物。

    就是没有石膏石啊。

    做豆腐没有石膏石,有卤水也行啊。

    这个卤水,可是制盐后的产物,大黎有盐海或盐湖吗?

    郁可安又分别找了白成信和张秉元。

    她只说自已想要买些便宜的盐,问他们俩有没有什么门路。

    白成信摇头表示没有。

    张秉元却说:“我倒是知道咱们附近有个盐湖,但是具体在哪里我却不清楚。

    这还是有一次,我在京城的二弟,给我来的信里提到过。

    他说,咱们大黎一直是到外国买盐吃,后来听说是护国公主顾梅朵,在咱们西北这里,找到了一个大盐湖,说是可以产盐。

    皇上派了军队驻守那里,负责制盐和管理那些盐,其实就是防止有人私下贩卖。”

    听到这话,郁可安心里狂喜,卤水的问题解决了!

    哪天去府城一趟,找奚彦晖,他肯定知道这个盐湖在哪里。就算是不知道具体-位置,大体方向他应该知道。

    再说,那里有驻军把守,要想去那里收集盐卤,还非得和奚彦晖一起不可。

    想到奚彦晖,郁可安感觉自已还真有些想他了。

    已经好久不见了呢!

    卤水有了,村民们收上来多少豆子都不用害怕了。

    只要村民们不怕吃苦,背上个十几二十块豆腐,走远些,出去贩卖,总能挣点辛苦钱。

    郁可安只要清闲下来,她就会画图样。因为这时候心情平静,可以专心画图。

    就这样,郁可安已经积攒了,相当厚的一大摞子图纸,够作坊用一段时间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