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科科看着这兄妹俩大眼瞪小眼,就忍不住和满宝科普一下精子,卵子,受精卵等各种知识。它昨晚是知道正房里发生的事的,因此和满宝道:“生不出孩子不一定是女性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男性的,比如男方弱精或死精等,不过当下一直认为生不出孩子是女性的责任。”
满宝敏锐的问科科,“谁生不出孩子?”
第110章
归家
科科没说话,满宝就抬头问周四郎,“四哥,是谁生不出孩子?”
周四郎也紧抿着嘴角不说话。
满宝就想,难道是我?
满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三柱媳妇去年肚子好大,大嫂说是因为她怀了娃娃。
周四郎看到幺妹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脸更黑了,他拍了一下她脑袋,“乱想啥呢,你年纪这么小就想着生孩子的事了?没谁不能生孩子……”
周四郎说到这里又顿了顿,“不过你还是得多看一点书,看看书上有没有法子,如果一个女人不能生孩子,那有没有药吃。”
满宝道:“去问大夫不就好啦?”
现成的人才,总比她现在开始慢慢学要快得多吧?
周四郎没说话。
到最后满宝也没能知道到底是谁不能生孩子,傍晚回去时,周家很热闹,周大郎他们买了不少年货回来,周四郎和周五郎拿着自己的钱也买了不少东西。
除了给自己买了布料和棉花外,他们兄弟俩还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给他们爹娘买了一些布料做衣裳。
毕竟有满宝在前,他们总不能做不孝顺的儿子不是?
不过就这样老周头也没给他们太好的脸色,觉得他们浪费钱,不仅给他买衣服浪费,给他们买也浪费。
照理来说,他们没成家,赚的钱应该都交公中的。
现在,老周头更有一种紧迫感,想要多掌握一些钱,钱氏虽然也有些心力交瘁,但还是道:“这三个小的,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也就在他们嘴边挂一束草才能引着往前走,今年以前,除了地里的活儿,他们能往家里带什么钱?”
钱氏靠在枕边道:“由他们去吧,好歹今年因着他们赚了不少钱,两个小的,算起来也不比老大他们赚的少了。”
老周头道:“那是因为有满宝给他们出主意呢,要不是满宝出谋划策,他们能做什么?”
老周头说到这里就生气,“都是闺女,聪明的聪明到天上去了,笨的又笨死。”
躺在床上,一边意识沉在系统里看故事书的满宝还一边听父母说悄悄话,一听到这话,她敏锐的从系统内退出意识,爬起来就往内室跑,“爹,娘,是不是我大姐出事了?”
老周头沉着脸不说话。
钱氏见她光着脚乱跑,就连忙把她拉到床上,半响叹气问,“满宝,你姐回家住好不好?”
满宝对大姐的印象不深,她从小是大嫂带大的,但也知道大姐每次回家都会给她带好吃的,是好人,于是点头,“好呀。”
“住下就不走了也好?”
满宝挠了挠脑袋道:“这也是大姐的家呀,她想住就住呗。”
老周头就问,“那住哪呀?在柴房那里搭个棚子给她住?”
老周头第一次当着满宝的面和钱氏发脾气,“不是我不让她回来住,老四老五老六都只有一个房间呢,家里这么多人怎么住得开?总不能她都这个岁数了还和我们老两口住在一起吧?”
然后转头对一脸懵懂的满宝道:“你娘和你说笑呢,你大姐成家了的,哪有回家住的理儿?”
钱氏便不说话。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小钱氏刚开门便忍不住惊呼出声,门外蹲着个人。
她吓得不轻,低头一看,吓得更厉害了,“表妹!”
想想不对,又叫道:“大妹,你啥时候回来的?”
周家因为这意外闹得人仰马翻,周喜不知道什么时候蹲在门外的,小钱氏去扶她时她浑身都是冰冷的,冯氏和何氏不敢怠慢,连忙烧热水的烧热水,给她打鸡蛋水的打鸡蛋水。
钱氏气得不轻,在堂屋里就发火儿了,“你回来都不知道叫一声吗,站在门外给谁看?是想冻死了自己气死我们?你的心都是怎么长得,这么大岁数了都不会想吗?”
周喜低着头不说话。
满宝被吵醒,汲着鞋子往外走,她揉了揉眼睛,发现堂屋里坐着的人的确是中秋时刚回过家的大姐,她连忙跑过去拉住她的手,“大姐,娘说你要回家住了是不是?”
这一句话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动了周喜,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她突然就泪流满面,她抬起眼睛看向满宝,然后看向她爹娘,直接就从椅子上滑到地上,跪在地上哭道:“爹,娘,他们家把我休了,休了!”
老周头脸色大变,钱氏手微抖,半响才拍着桌子道:“岂有此理,这是当我们周家人都是死的吗?”
老周头直接起身,问道:“休书呢?”
周喜抖着手从包袱里拿出信来,老周头打开,发现自个不认字,就把信递给满宝,“念。”
满宝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脸懵的拿过信就读。
开头两个大字——休书!
内容就是周喜嫁进刘家八年无所出,刘家为了传宗接代,所以休妻。
老周头将信拽在手里,瞪了哭倒在地的大女儿一眼,和大儿媳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带她下去换衣裳烤火,本来身子就不好,再病了……”
老周头一低头对上小闺女纯净的大眼睛,难听的话就说不出口,他咽了,然后喝了一声在外头探头探脑的周五郎和周六郎,“愣着干什么,去请村长来家,就说我们家有事找他。”
钱氏也很伤心,但很快回过神来,她看了一眼大女儿带回来的包袱,问道:“你的嫁妆呢?”
周喜低着头道:“天还没亮,他们家就把我从家里赶出来了,包袱都是他们收拾的,我啥都没带出来。”
钱氏点头,“好,好啊,好得很!”
周大郎几个也眼睛冒火,钱氏看向周四郎,道:“你也去,去你外祖家,把你三个舅舅和表哥们都叫来!”
休妻,就算是她女儿生不出孩子来,那也不是这么个休法,谁家会不通过娘家人的同意就把人家的闺女休来的?
周四郎应了一声,拔腿就往外跑。
满宝呆呆的站在周喜身边,被她拽着一只手,根本动弹不了,她知道现在不能开口问问题,不然一定会惹家里人生气的,所以她只能问科科,“什么是休书啊,为什么爹娘和哥哥嫂子们都这么生气,大姐这么伤心?”
科科道:“休书就是夫妻的一方给的另一方的休弃书,声明双方不是夫妻。”
满宝没怎么听明白,“不是就不是呗,为什么像天塌下来似的?”
科科顿了顿后道:“对于你大姐来说,这的确是天塌了,对你家来说,这也是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第111章
大哭
科科告诉她,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首先是生活上的,你大姐回家得住,可你家已经没有多余的房间里,你三个没成家的哥哥一间房,你到现在都是睡在你爹娘隔出来的房间里,你大姐回来,意味着你家要加盖房子。
其次,和没出嫁的你不一样,你大姐是出嫁过的,她回家,影响深远,别的不说,你家除了你大嫂有和她共同生活过的经历外,其他两个嫂子都没有,如果姑嫂间有矛盾,将不利于一个家的团结。
最后,一个家族,一个家庭里有被休弃回来的女儿,对整个家族,整个家庭的女性打击都是巨大的,将来不仅你,你侄女们的婚嫁也会有影响。
满宝都惊呆了。
最后科科告诉满宝,在这件事上,你家不是很占理,且处于绝对的劣势。
“是吗?”满宝不信,她指着院子里越来越多的人道:“可我看不是呀?”
科科也往外扫描了一下,渐渐的沉默了下来。
村长来了,不仅村长来了,村子里的一些长老也来了,他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还有跟周家关系比较近的族亲也来了。
此时他们都待在院子里,生气得不行。
钱氏没说话,但老周头说了,他黑着一张脸告诉大家,“前两日刘家让人给我传了一个口信,说我家喜还是没怀上,让我有空去把人领回来,我就想着,大过年的,好歹等过了这一个年再说,就算他们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也不能赶在过年前分开吧?可谁知道,话才传过来两天,他们刘家就把人给我休回来了,还是赶早把孩子往外赶,这么冷的天,这是想冻死她?”
又道:“喜嫁过去八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家的孩子你们也知道,就没有孬的,下得了地,进得了厨房,刘家这里里外外哪儿不是她操持着?话都不给我们周家说一声就把我闺女休回来,这是打算和我们周氏,和我们七里村结仇呢!”
周二郎道:“还有我姐的嫁妆,他们就收拾了一身破衣服给我姐带回来,我姐的嫁妆一件都没带回来,合着他们娶媳妇,我姐在他家任劳任怨八年,还得把家里的陪嫁给搭进去?”
周二郎知道,事情闹到这个份上,想要他姐和姐夫继续过下去是不可能了,只能给他姐争取点实惠。
七里村的村老,村长和周氏的族亲们也很生气,村长就问周大郎,“去叫你舅舅们了吗?”
周大郎道:“四郎去叫了,应该快回来了。”
村长就点头,道:“这事不能轻了,不然岂不是乱了规矩。”
院子里的周家五兄弟全部黑着脸点头,族老们看着就心中有数了,说到底,这种事还是得靠他们亲兄弟冲在前面,不然他们先软了,族里能帮的也有限。
好在周家兄弟够多,也够硬气。
就算是乡下,想休妻也自有一套规则在。
老周头的父亲是独苗,再往上只有一个堂叔,堂叔那一支下去的嫡支就是村长,隔了好几层了。
但老周头能生啊,他这一生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当时取名字的时候用的就是“恭喜发财,粮余仓满”这八个字,全是美好的愿望。
周喜排行第二,只比周大郎小一岁多。
周喜嫁出去八年了,却一直没怀上,她在婆家的日子不是很好过,但也不是特别差,因为她兄弟多啊。
还记得有一年端午周喜没回娘家,周四郎就领着两个弟弟找过去,结果发现他姐姐眼角青了一块,都不用回家叫大哥他们,当时三个半大孩子就按住刘大郎揍了一顿,刘家骂了一路。
结果第二天周大郎又领着周二郎和周三郎去刘家村把刘大郎又揍了一顿,刘家这下连放个屁都不敢,然后周家把周喜接回来住了两个多月,硬是过了秋收,刘大郎跪在地上求才把人给接回去的。
就这样,刘家敢就这么轻忽的休了周喜,那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又不是没娘家兄弟的绝户。
就算是休绝户妻,那也得先通知娘家族亲,由族亲坐在一起和夫家商量,到底是休妻还是和离,休妻怎么休,和离怎么离,那都是要商量好的,就这样一纸休书的把人往外赶,这不是在赶周喜,这是把周家,周氏和七里村的尊严都放在地上摩擦呢。
老周头能答应吗?
村长能答应吗?族亲们能答应吗?
那肯定是不能啊。
别说满宝了,就是科科都惊呆了,原来古代离婚还有这么多讲究啊,他以为……
哦,好吧,现在还不是男权至上,女性被踩到地下十八层的年代。
满宝听得直拍手,还抱住正发呆的周喜道:“大姐,你别怕,爹给你做主呢。”
周喜勉强对她一笑,心里茫然得很。
她被休的事爹当然会给她做主,但之后呢?
她该怎么办?
住娘家“
就算她兄弟们没意见,嫂子和弟妹们未必肯,短期还行,长期下来,就是舌头和牙齿都会打架,更别说她已经嫁过一次的人了。
再嫁?
想想这八年的婚姻生活,周喜打了一个寒颤,看着天真单纯的幺妹,她忍不住悲从中来,一把抱住她,哀鸣道:“咋这么难,过日子怎么就这么难?”
满宝不觉得过日子难,但她感受得到大姐的伤心,见她哭,她便也忍不住哭。
不过她不像周喜,哭都得憋着,她向来哭都是放声大哭,将心里的委屈哭出来的。
所以见大姐难受得哭了,她的眼泪便也吧嗒吧嗒的往下落,然后就张着嘴哇哇的大哭。
哭声吓了外面的人一跳,老周头往回跑的时候差点摔了,一回屋,见两个闺女正抱在一起痛哭,人却好好的,他提着的心放下,却气得不行,吼道:“哭啥,有啥好哭的,看把你妹妹招的,要把她眼睛哭坏了,你看我,你看我……”
“行了,”钱氏横了他一眼,当着众人的面不好与他吵架,她走到大女儿身旁,摸了摸她的脑袋,叹道:“要哭就哭吧,今天哭过了,以后就不许再哭了。”
咬着嘴唇的周喜心中的委屈再也忍不住,她紧紧地抱着满宝,干脆也和她一样放声大哭起来。
周家内外一时就只听得到她的哭声了,族老们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低下头去没说话,只是心里不免怜惜几分。
周家兄弟几个都红了眼,气得攥紧了拳头,对刘家恨得不行。
第112章
不和
很快,周四郎便也领着钱家三个舅舅来了。
钱大舅和钱二舅沉着脸,进门便看向老周头,询问情况,而钱三舅则嚷嚷道:“还问什么问,我们家的闺女就这么被休回来,这是当我们是死人啊,大郎他们兄弟几个都在,直接上门去问,问问他们刘家到底是啥意思。”
钱大舅瞪了他一眼道:“你少说两句,就是去,那也得商量好了再去。”
“还商量啥,这事宜早不宜迟,留待明天更说不清了,到时候喜从他们刘家拿走的东西都得扯皮,趁着现在人刚回来,包袱都没拆开,直接拿去扔到他们刘家的脸上去。”
一个族老抽了一口旱烟道:“这三舅的话糙理不糙,我觉着他说得有理,金哥你说呢?”
老周头沉吟片刻,点头道:“今天是要去,但去了要做的事也得先列出一个章程来。”
大家没意见,立时一言一语的讨论起来,首先得问清楚周家的目的。
是接休书,还是硬要跟刘家过下去,或是和离?
老周头没说话,看向小钱氏。
小钱氏就蹑手蹑脚的进屋,对刚擦干眼泪的周喜道:“大妹,爹要我问你,你还要跟刘家过下去吗?”
周喜咬着嘴唇没说话。
满宝正坐在一旁,想也不想的道:“当然不过了,姐夫都是坏蛋了,大姐,休了他!”
周喜要笑不笑,问道:“休了以后,我住哪儿,怎么过日子呀?”
满宝:“当然是住家里啦,以前怎么过日子,以后就怎么过呗。”
小钱氏看了满宝一眼,对周喜道:“这些事以后再说,爹总会有主意的,现在你只说,你到底还要不要和刘家的过下去?”
周喜咬着嘴唇半响不说话,最后才攥紧了拳头道:“我们村的吴寡妇怀了他的孩子。”
小钱氏一听就明白了,转身出去。
周喜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很快小钱氏又进来,低声问她,“娘让我问你,他和吴寡妇的事有实证吗?”
周喜摇头,她之所以会知道,还是偷听到婆婆和他说的话,周家人去问,他们当然不会承认。
小钱氏有些惋惜,然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再次出去了。
满宝听外面议论得那么热闹,非常想去凑热闹,但被周喜一把抓住,没能出去。
周喜对幺妹苦笑道:“大姐有点怕,你在屋里陪大姐好不好?”
满宝立即从心间升起一股豪情,她拍着胸脯和周喜保证,“大姐,你别怕,我保护你,我打架可厉害了,白善宝比我大都打不过我。”
周喜其实没怎么听满宝说话,自然没有去追究白善宝是谁,她只是不想让妹妹去听这些乌糟事,以免污了她的耳朵。
屋外,一众大人已经知道周喜的意思了,老周头又道:“休书,我周家是不可能接的,就算我家喜没孩子,但她是给刘家老爷子和老太太披麻戴孝,做过孝孙媳的。想休?想都别想,但他家这么踩我周家的脸面,我周家也不可能再把闺女给他们刘家。”
他道:“和离,这是唯一的法子!”
“不错,”钱三舅更混,虽然刚才他大侄女没把话大声说出来,但他就站在旁边,是听到了的,直接嚷道:“还得要赔偿,不然我把他勾搭寡妇的事宣扬的全乡都知道,让人知道他未来的儿子是奸生子,看他们刘家的脸面往哪儿搁。”
这浑话,不说钱家两位舅舅,就是老周头都觉得难堪,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他很忧心的避过众人和妻子商量,“真让三弟一块儿去呀?”
钱氏闭着眼睛念经,闻言道:“人都请来了,你把人撂下,看他会不会把你家闹翻天去。”
老周头就忍不住摸鼻子。
钱氏面无表情的道:“带他去吧,到了地方别拦着他,脸面这种东西,人家都放在地上踩了三脚了,自己再往上添一脚也脏不到哪儿去,能落得实惠就成。”
老周头便想起妻子年轻时候的事,他怎么忘了,他老婆年轻时候也是个泼辣会折腾的。
老周头老实的出去了,和村里的老人们定好了基调,这便和大家一起往刘家村去。
至于周喜,被留在了家里,钱氏让他们把那个包袱带去了,她觉得没必要让她大女儿去直面这份难堪,她们这些老幼病弱还是在家等着吧。
不过小钱氏却是领着两个妯娌一起去了,当然,还有族亲里不少的老婆子大媳妇,全是嘴巴特别溜的。
钱氏看着他们浩浩荡荡的走了,这才沉着脸把孙子孙女们全招来,道:“准备,准备晚食吧,晚上大人们回来要吃的。”
周喜也抹干了眼泪出来,道:“娘,您身子不好,回屋歇着去吧,厨房的事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