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4章

    白二郎叫道:“他们请假了,今天才去上学的。”

    他有些不服气,哼哼道:“祖母,他们这段时间总是请假。”所以一点儿也不像是好学生。

    白老爷就恨铁不成钢的横了他一眼道:“昨日善宝和满宝在书房里看了一天的书,你倒是去学堂了,你学到什么了?”

    白二郎不信,小声的嘀咕道:“谁请假了还会读书啊……”

    魏知看得哈哈笑,问道:“善宝是刘老夫人的孙子?”

    “是啊,一个很聪明伶俐的孩子。”白老太太努力的炫白善宝,没办法,她大孙子不在,侄孙也是孙不是?

    夸完了白善宝便顺嘴夸一夸他们家的二郎,笑道:“我们二郎也很乖巧孝顺的。”

    却没有说聪明之类的话。

    第247章

    我会看病

    此时刚刚下学,还没到吃晚食的时候呢,满宝习惯性的跟着白善宝去他的书房里看书。

    她没看课本,而是掏出那本《全本黄帝内经》继续看,还拿出一个小本本做笔记。

    所以白二郎带着下人过来请他们过去吃饭时,俩小孩都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

    白二郎道:“别看了,今晚我家给一个伯伯设接风宴,所以提早吃了。”

    接风宴这种东西满宝还是在书上看过,现实中可没参加过。

    她眼睛闪闪发亮,问道:“接风宴是怎么样的?”

    不就是吃饭吗?

    白二郎歪头想了想道:“有酒有菜,还有很多东西,反正跟一般吃饭不一样,你们去不去吧?”

    白善宝问,“我祖母和母亲去吗?”

    “去吧,家里的妈妈已经来请了,我是负责来请你们的。”

    白善宝立即道:“那我们也去。”

    满宝已经知道羞了,知道不能随便在别人家吃饭,何况人家家里还有客人呢。

    所以她虽然很想去凑热闹,但还是摇头拒绝,“算了,我就不去了,不然回去晚了,我娘会担心的。”

    白善宝表示理解,这两天他祖母也怪怪的,不许他往外面跑,连去满宝家玩都不行。

    满宝收了书便要回家,一出门遇见郑氏和刘氏,她乖巧的抬手打招呼。

    郑氏知道白老太太也邀请了她的,便笑道:“满宝不与我们去吗?二郎家可是有很多好吃的。”

    满宝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

    郑氏还要再劝。

    刘氏就笑道:“不去就不去吧。”

    她上前给她整理了一下挎包,笑道:“厨房给你们做了一些新点心,我让人给你装了一盒,你拿回家去吃,要是好吃,明儿再来,我让厨房再给你们做。”

    满宝高兴的应下。

    刘氏便让大吉把满宝送回去。

    自从知道那三人不是冲着周家来的后,老周家的日子又回归了平静,钱氏并没有很拘着满宝。

    只是此时外面太阳大,水也深,所以不许她总在外面玩,以免晒伤中暑。

    她跑回家时,大头他们正在外面玩儿,周喜等人则去小湾那边浇菜了。

    家里除了钱氏,就只有小钱氏和周大郎在家。

    满宝跑回自己的房间放下东西就跑去找周大郎,“大哥,我帮你摸一摸肚子好不好?”

    周大郎:“……为啥摸我的肚子?”

    “我最近看了一点儿医书,还特意找的是内出血的病例看,我想看看书上写的是不是对的。”

    周大郎大汗,问道:“等一下,你医书在哪儿看的,我们怎么不知道?”

    “在善宝家看的。”

    “啥时候开始看的?”

    “前天呀。”

    周大郎瞪眼,“你才看了两天的医书就要给我看病?”

    满宝强调:“是三天!”

    周大郎:“……今天还没过去呢。”

    “快了,快了,”满宝说着话,伸手就要往他的肚子上伸。

    周大郎连忙捂住肚子,道:“我伤的不是肚子,是侧腰啊。”

    “对哦。”满宝就要看侧腰。

    周大郎吓得不行,连忙高声叫道:“媳妇,媳妇,快进来啊。”

    “大哥,你就给我看一下呗,我就摸一摸,敲一敲。”

    “你还要敲?”

    “书上说,肚子里有积水会响,血跟水差不多,应该也会响吧?”

    周大郎的冷汗下来了,叫得更大声了。

    钱氏在那边屋里高声道:“满宝,别闹你大哥,快回来。”

    满宝拽着周大郎的腰带,却顾忌他受伤没敢太用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

    周大郎打死不从,紧紧地拽住衣服,“满宝,等你再学得长一点,到时候给你嫂子们看。”

    “起码,起码得学个三五年吧?”周大郎从没见过哪个药铺的学徒三五年就能出师,他说三五年还是往短了的说呢。

    满宝道:“我看书很快的,现在已经把那节看完了。”

    周大郎更担心了。

    小钱氏进来时,就见俩人纠缠在一起,满宝为了拉住衣服,整个人都坐在地上了。

    一看到她,周大郎眼中迸射出亮光,立即道:“媳妇,媳妇,快把满宝带出去,她才看了两天半的医书就要给我治病……”

    小钱氏惊讶的看着满宝,“满宝,你都会看病了?”

    满宝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应该吧,我就想摸一摸大哥的肚子,再敲一敲,看是不是响的,大哥,你放心,我会很轻很轻的。”

    小钱氏就看向周大郎,“既然满宝要摸,你就给她摸一摸呗,你一个大男人又不会掉一块肉。”

    周大郎:……

    “是啊,是啊,”满宝眼睛亮晶晶的,“大哥,你要是不放心,我现在就去把医书拿来,我们一点儿一点儿的试。”

    “别……”周大郎觉得媳妇不靠谱,他想去找他娘。

    但小钱氏已经转身出去,“我去煮饭了,你陪满宝玩吧,满宝,你敲的时候轻一点儿,可别把你大哥又敲出血了,他才刚好转呢。”

    满宝表示没问题,然后伸手去扒她大哥的衣服。

    周大郎吃了三天药,今天又被周三郎和周四郎用板车推到大集上看了一回大夫,确定在好转,便又领了三副药回来。

    大夫说,吃完这三天的药就差不多了。

    满宝的小手轻轻地在他的肚子和腰上摸了半天,还是没摸出什么来。最后失望的收手了。

    周大郎却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才看了两天半的医书,能看出什么来?

    虽然如此,满宝还是学着大夫的样子一本正经的叮嘱了周大郎许多话。

    周大郎也不管对不对,反正先应下再说,等她说完了就极力鼓动她出去玩儿,“大头他们是不是去山底下掏鸟窝了?你去那儿找他们玩儿。”

    只要别回家就行。

    满宝不想玩儿,她想知道怎么大哥的情况和书上写的不一样呢?

    而且外面太阳还那么大,她一点儿也不想去晒太阳,所以道:“我要回去看书,大哥,下次你还看大夫,我和你一起去吧,到时候我可以问一问大夫。”

    “别,我已经好了,不用再看大夫了。”

    第248章

    冬小麦哟

    等傍晚,太阳快要碰到天边的高山了,老周家的人才或挑着水桶,或扛着锄头,或一手泥的三三两两的从外头回来,这才知道满宝正在自学医术,今天已经能给周大郎看病了。

    当然,这是小钱氏的说法。

    周大郎一再强调,“满宝就看了两天半的书,什么都没看出来。”

    老周头自动略过周大郎的话,乐呵呵的把满宝招到身前,高兴的道:“不错,不错,满宝多学些,以后家里有人生病了就全找你看。”

    满宝高兴的点头。

    这下不仅周大郎了,其他人都觉得脊背一寒,尤其是目前身上还带着一些伤的周二郎,周三郎和周四郎,冷汗直冒。

    全家最高兴的估计就是老周头和满宝了。

    父女两对着乐呵。

    钱氏不理他们,将老二老三和老四招到跟前道:“你们身上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去村长家借一辆板车,一块儿去城里买瓦片,最好明后两天就把屋顶修好了。”

    老周头的注意力被转移,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今天去看了一眼,这两天太阳好,麦子开始变黄了,估计再过半个来月就能收了,我们得把家里的活儿安排好,不然进了夏收忙起来,可就没空再打理家里了。”

    众人应下。

    “对了,我今天下地仔细看了看,发现有些许麦子长得特别好,麦穗很长,还很饱满,”老周头扭头和钱氏道:“明天让老大家,老二家的几个跟我一块儿到地里去找一找,记下那些麦穗的位置,到时候收割了,先割这些,留下来做种子。”

    钱氏点头,问道:“好很多吗?”

    “好很多,”说到这里,老周头自己都有些疑惑,眉头紧皱道:“我一连走了三块地都是这样,里面都混杂一些这样的麦穗,上次还没发现,这次去看,发现它们比正常的麦穗稍高一些,关键是麦穗很长,颗粒又饱满,真是可惜,今年要是不被水淹,我估摸着还要好。”

    “可今年的种子和往年是一样的,种的法子什么的都和往年一样,难道是因为被水淹过,所以有的就变成了这样?”

    周四郎就问,“那爹,明年我们要不要放水淹一下这些麦子?”

    老周头沉思起来,似乎在考虑这种可行性。

    心虚的满宝:……那是因为她掺杂了一些商城买的麦种啊啊~~

    她瞪了一眼尽给老爹出馊主意的周四郎,和老爹道:“爹,从没听说过麦子喜欢被水淹的。”

    老周头却摇头,“我却觉得老四说得对,明年选一块小一点的田,到时候可以试着往里灌水,看是在旱田里种的好,还是水田里种的好就知道了。”

    满宝垮下肩膀,在心里问科科,“怎么办呢?”

    科科安慰道:“宿主,反正你家地多,用一块小田来做试验也没什么。”

    好吧。

    但满宝只要想到她好容易混进去的种子最后却要有一部分耗费在试验上就不甘心,于是她撑着小脑袋苦思起来。

    半天,她终于想到了,小手一拍,全家人都看向她。

    满宝高兴的看着老周头,“爹,我们可以种冬小麦呀。”

    他们这里冬天气温并不低,虽然她没见这里的人种过,但满宝从科科那里找来的书看到,在未来,人类不仅会种冬小麦,还能在春夏时做间播。

    可以最大的利用土地,不过这种间播方式对地力的要求很大,不然最后损耗了地力,种下的庄稼也不好。

    间播什么的满宝不想了,但可以种冬小麦呀。

    冬天水少,就是水田里也没水,刚好可以拿来种麦子,种过这一茬,老爹自然就知道这是种子的问题,到时候管他归类到哪个原因呢,但一定不是因为被水淹才变异的。

    满宝当然不能这么和老周头说,于是她掰着手指头细数种冬小麦的好处。

    “爹,今年受灾不是很严重吗,要是不种冬小麦,明年四五月我们没东西吃了怎么办?”

    老周头正要说话,满宝继续道:“今年益州受灾这么严重,明年粮价肯定也很高,我们要是种得多了还能卖了赚钱呢。”

    老周头就若有所思起来,“可地力恐怕不够呀。”

    他当然知道他们这里的气候可以种冬小麦,往年村里也是有人种的,甚至现在白地主隔一年都会种一次冬小麦,那时都会从村里雇短工,周大郎他们都有去的。

    可那时白地主,人家的田很肥,准备的肥也足够多。

    他们这样的人家要种冬小麦可不容易,很容易就过多的消耗地力,到时候冬小麦未必能好,还影响来年的水稻播种。

    再加上七里村的人都不是很缺地,人少,真想得到冬小麦那点粮食,春夏时多用心种那点地,精耕细作也差不多能够了。

    总比把地给种坏了好。

    但……

    老周头沉思起来,今年不是遭灾了吗?

    或许种冬小麦是一条路,尤其现在能不能免税还是未知呢。

    要是不免,那明年春天大家的日子就太难过了。

    满宝继续道:“爹,你要是怕肥力不够,那就让大哥他们多沤一些肥呗,到时候多撒一点儿,等收完了麦子犁地的时候又撒一些。”

    老周头点头,“这倒是一个法子,你说呢?”

    他看向钱氏。

    钱氏沉吟,“倒是可以种一些,种多了怕肥不够,虽然现在沤肥快了些,但也是不够的。”

    满宝理所当然的道:“那就去买呗。”

    钱氏笑问,“这个去哪儿买呀?”

    “我知道,县城,”满宝道:“我问过白老爷了,他都是从县城里收夜香的那些人手里买的。”

    众人:……

    小钱氏敲了一下她的小脑袋,道:“饭菜都好了,先吃饭吧,吃完了再说。”

    满宝毫无所觉,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还把刘氏送给她的那盒点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其他人却觉得这顿饭有些奇怪的味道,好在是大嫂做的饭菜,要是其他做的,他们估计吃不下去。

    老周头计划着要种多少亩的麦子,捏着一块闺女孝敬的点心吃得津津有味,最后一拍手道:“行,今年咱家就试着种一种冬小麦。”

    第249章

    折子

    满宝一句话,跑断腿的自然是她的哥哥嫂子们,不过这事不急,夏收还没开始呢,当务之急是把屋顶修好来。

    第二天周二郎他们就去村长家借板车。

    村里人知道他们要进城买瓦片回来修房子,之前拿了他们家钱和米鸡蛋的人家便跟着去了好几个。

    板车没有,便背着大竹筐,到时候他们可以直接背回来,也免得来回走好几趟了。

    老周头则去和村长及村里的老人说种冬小麦的事。

    虽然时间还早,但这种事还是得提前准备,比如肥,现在就要开始想着准备了。

    种地这种事和别的事不一样,那是越多的人种越好,越成片越好。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只是还没下定决心而已,所以村里暂时没人提。

    这一下老周家先提出来,不少人心动,但也有疑虑,“这种了冬小麦,明年地力还够水稻长吗?”

    水稻的产量一直比小麦略高,所以要是两种只能种一季的话,大家自然是选择种水稻。

    “大不了大家多费点儿劲儿,多弄点儿肥。”老周头道:“不然怎么办呢?今年水稻和麦子虽然还没收割,但收成都是看得到的。恐怕交完秋税就不剩多少了,到时候我们一直吃豆子,吃到明年夏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