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9章

    所以他们的亲事难说。

    王媒婆给他们说的都是丧夫的寡妇,相看过两三次后三人竟然自己起了心思,然后自己找去了。

    今年连着的夏收和秋收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庄子里请了不少妇人来干活儿。

    三个人不像以前那么老实,只待在自己要收割的那一块区域里干活儿,而是开始拿着镰刀乱晃。

    他们是长工,和短工不一样,可以想割哪块就割哪块。

    也有可能是白庄头看出了他们的打算,放任了,然后他们就这么这个帮一下,那个帮一下,然后就帮出了一个媳妇来。

    他们自然也是想办个热闹的酒席的,但他们亲人不在这儿,朋友就是白家的下人和长工。

    最主要的是,他们钱不多,所以思来想去,三家还是决定不办什么酒席,趁着要过年,三人凑一桌席面的钱,到时候弄得丰盛点儿,三家的人凑在一起吃顿饭就算行了。

    但满宝觉着这样也太寒酸了,主要是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样悄没声息娶媳妇的。

    白善宝也没见过。

    于是俩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娶媳妇还是得热闹热闹。

    于是第二天俩人便叫上白二郎,三人死缠烂打的从各自的家里讨到了些过年要用的爆竹。

    然后三人一起出钱,请白庄头去集上采买了些食材回来,直接请了厨娘去小庄子那边做菜,让三个长工可以请朋友一块儿去庆祝庆祝。

    三个长工和刚拎了包袱到小庄子的三个年青妇人都惊呆了。

    满宝他们却很开心,凑着热闹忙进忙出的跑,三个长工眼眶微红,很想给三人磕个头。

    结果三个孩子并不喜欢他们磕头,白善宝一脸严肃的道:“成家之后就更要勤勉干活儿,给你们的工钱已经提过一次,若更好,来年的工钱只会更高,给的过年红封也会越高。有了钱,你们也好养家。”

    三人连连称是,弯着腰道:“善公子,我们单收拾出一桌来给你们吃饭好不好?”

    白善宝才要说好呀好呀,就见前来赴宴的下人及长工们都聚在另一边,虽不是畏畏缩缩的,但谈兴也很少,并不像他在村子里参加过的那些婚宴一样开怀热闹。

    他想了想便道:“我们就算了,你给我们一把喜糖,让我们沾沾你的喜气就行。”

    “沾,沾,”长工们高兴得不行,立即抓了一大把喜糖来分给三个小主子,“应该是我们沾了小主子们的福气……”

    白善宝与他们客气了一下,便接了喜糖拉着两个小伙伴离开,他们并没有就回村子里去,而是转身上山去了。

    三个长工没留意,才把小主子们送走,立即回去待客。

    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那些他们处得比较好的朋友冲上去拍着他们的肩膀和胸膛哈哈大笑,纷纷打趣:“你们行啊,一下三个都娶着媳妇了,来来来,跟我们说说,你们是怎么摸着人小手的?”

    白善宝走了一段儿回头往下看,正好能看到院子里的热闹景象,便微微点头道:“我们果然不应该留在那儿。”

    满宝也点头:“这才像是要办喜事嘛。”

    白二郎则左右看看,问道:“那我们午食吃什么?”

    满宝就跑到大吉身边,打开看他手里的食盒,笑道:“吃这个呀。”

    白善宝和白二郎也跑上去看,看到里面的一整只蒸鸡和好几个小菜,高兴起来,“这是哪来的?”

    “厨娘给的,”满宝道:“善宝一说不留下,厨娘就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在山上吃好啦。”

    白善宝和白二郎高兴的点头答应,三人一起找了块视野好,又还算干净的地方坐好。

    大吉见他们都是一屁股就坐在草地上,忍不住想起了他们家老爷,摆食物的手便一顿。

    “快点呀,快点呀,我们肚子还真的饿了。”

    “大吉快坐下,你坐在这儿,不会挡着我们看前面。”

    大吉便笑着转移了一下位置,将食盒里的东西摆出来,然后道:“少爷,堂少爷和满小姐要是早说来野炊,那我们应该带上席子才是,不至于要席地而坐。”

    满宝不以为意,“扛着席子出门多麻烦呀,野外何地不能坐?”

    白善宝点头,“反正我们也没少坐。”

    白二郎:“就是,就是,泥潭里都打过滚的。”

    白善宝立即道:“我没有,我可没打过滚。”

    满宝没说话。

    把菜摆出来,四人便开吃,一边吃一边看着山下连绵而去的田地,不知为何,就是开心得不行。

    满宝指着头顶的果树道:“待明年,他们应该可以结果了吧?”

    “应该吧。”白善宝也抬头看了一眼果树,笑道:“再来年就是第三年了,看这树冠,应该是可以开花结果了。”

    第515章

    名字

    满宝他们才进村,便有村民和满宝打招呼,“满宝,你回来了呀,你们的小农庄怎么样了?”

    满宝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的村民便接过话头了,“那还用说吗,一定是好的呀,对了满宝,明年我们家也种冬小麦,到那会儿白老爷他们还挑麦种吗?”

    “人家不买麦种你就不能种冬小麦啦,就算不能卖出去,种着吃也是不错的啊。满宝啊,听说你给家里买了一个铺子?花了多少钱啊?”

    “最少也得一百两吧。”

    “哪里要这么多,这县城里的铺面不会很大,七八十两应该也能买了吧?”

    满宝一听,立刻拽着白善宝和白二郎溜了,背后人一喊,她立刻道:“叔伯婶婶兄弟侄子们,我们先回去写作业了,不然先生要打板子的。”

    众村民:……

    满宝成功的溜了,跑到她家门口才松了一口气。

    白善宝跑得太急,有些喘不上气来,问道:“怎么才过了一个晚上,你们家的事就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满宝想到了一大早她爹就抓了一大把喜糖出门,还拎了一些喜饼呢。

    满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俩人道:“在村子里,就没什么事是秘密。”

    白善宝皱了皱脸,哼哼道:“那这两天你就只能自己待家里了,或者来我家玩儿,我是不愿意与你一起出门玩了。”

    反正他是不喜欢被人围观的。

    “不一起就不一起,外头这么冷,我才不想出门玩呢。”

    话是这么说,满宝也有些不高兴,于是俩人各自哼了一声,转身各回各家。

    一旁的白二郎莫名其妙,“你们怎么说着说着又吵起来了?”

    “我们没吵,你少污蔑人。”满宝和白善宝异口同声,这才对视一眼,没那么生气了。

    满宝特别大方的挥手道:“行了,明天一早我去找你写作业。”

    白善宝点头应下,而白二郎直接转身就走,“我明天跟二头约好了去河边挖泥鳅。”

    “周立威!”一道声音突然从满宝身后响起,还大声,吓了大家一跳。

    大家回头看去,这才发现二头正掐着腰站在门口,他等着白二道:“白二,都说了我叫周立威,你得叫我立威。”

    “那我还叫白诚呢,你干嘛白二白二的叫我?那我是不是也能叫你周二?”

    二头偏头想了想,拒绝道:“不行,县城里好多人都这么叫我爹,你不能这么叫我。”

    他那么一说,白二郎就更喜欢这么叫他了,立即一边倒退着跑,一边叫道:“周二,周二,周二,我以后就叫你周二了。”

    二头气得撸起袖子就去追他。

    满宝不理他们,挥手和白善宝告别后就跑回家找她爹算账。

    老周头刚从里正家回来,将怀里的房契等东西都拿出来放在盒子里放好,小心翼翼的抚平了便将盒子合上。

    满宝突然冲进来,吓得他一个激灵。

    “爹,你怎么把我们家买铺子的事宣扬得谁都知道了?”

    老周头抚了抚胸口道:“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能说?”

    他道:“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拎着东西去找村长和里正的时候被人看见了,人家既问了,我总不能不说。”

    满宝信他才怪。

    “对了满宝,这铺子有了,牌匾却还没有呢,你大哥说原先的匾额是绸缎布庄,不适合我们的店,所以还得重新取名字。”

    老周头笑眯眯的道:“我看这名字就你取好了,也不必做牌匾,直接支一面旗子就行,旗子我都叫你四哥买好了,回头你亲自把店名写上去,挂上就好。”

    满宝便被转移了注意力,问道:“叫什么名字好?”

    “哎呦,我又不是读书人,我哪知道叫什么名字好?”

    “可去吃饭的又不都是读书人,我们觉得好听的名字万一你们觉得不好听呢?”

    钱氏想了想道:“也不必叫太复杂的,直接叫周记也行。”

    “周记饭馆?”

    老周头便一拍大腿,乐道:“就叫这名字,咱老周家开的饭馆子,叫这个名字最贴切了。”

    满宝转了转眼珠子,转身便跑去找周四郎要旗子了。

    周四郎将旗子给她展开,指着上头的图案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专门做吃的标记,这些旗子还得从衙门旁的杂货铺里买,别的地方还买不着,可真够麻烦的。”

    满宝拿出自己最好的墨,研开,然后拿了最粗的那一支笔沾墨。

    她很少用到这只笔,只偶尔练字时会特意用它,其余时候都喜欢用小一号的笔。

    满宝沉了沉心,运笔一气写下四个字。

    周四郎点着念出来:“钱-记-饭-馆!”

    周四郎晃着脑袋接道:“好俗的名字啊,好名字!”

    方氏忍不住推了他一把。

    满宝却深以为然的点头,“名字俗气,说明取得很合大众的胃口呀,做饭馆就是要迎合大家的口味嘛。”

    “不错,不错。”

    兄妹俩皆是笑吟吟的,都对这个名字满意得不行。

    旗子被拿到大院那边交给周二郎用竹竿撑起来时,老周头还笑眯眯的,但等旗子张开,他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他仰着脑袋看了老半天,有些心虚气短,忍了许久,还是人没忍住,嘀咕道:“难道我一直认错字了?把钱当成了周,把周当成了钱?”

    周二郎扯了扯绳子,确定旗子固定好后便回头笑问:“爹,你说啥呢?”

    老周头轻咳一声,道:“我说你把你妹妹取的名字念给我听听。”

    周二郎认得的字也不多,但至少家里人的名字他都是认识的,一些常用的字也能认识,虽然大部分不会写。

    但他依然很有自信的点着四个字道:“钱记饭馆!”

    老周头瞪圆了眼睛,一拍大腿道:“我就说嘛,我怎么会认错,都这么些年了,偶尔衙门要收税我签的都是自个的名字,这这这,这就是钱字嘛。”

    周二郎呆呆的道:“是钱字呀,我也没说它是周字呀。”

    “你知道什么,它本来应该是周字的,满宝呢,这小丫头又背着我干坏事,赶紧去把她给我找过来。”

    第516章

    遗传

    满宝被找来了也不怕,她的理由特别充分,“本来就是送给嫂子的,嫂子姓钱,所以叫钱记呀。”

    “你嫂子的就是你大哥的,那叫周记更没毛病。”

    “行,那你重新买一面旗子来,”满宝特别大气的挥手道:“我到时候我重新写上去就行了。”

    老周头就瞪着旗子上的四个字问,“不能拿去河边洗吗?”

    周四郎立即叫道:“爹,这布可不好洗,字能不能全洗干净我不知道,但旗子说不定能被染成其他的颜色,那样可不好看了。”

    “一面旗子多少钱?”

    “一百文。”

    “一百文!?”老周头大声道:“抢钱哪,就那么一块布。”

    “爹,这要紧的是布吗,要紧的是布上印的图案,您不知道,官府限定了这布只能在一家杂货铺里买,其他地方根本没处买去,所以特别的贵。”

    老周头看了看布,再看看他闺女,忍不住哼了一声,背着手就走。

    满宝就笑嘻嘻的问,“爹,那你还换吗?”

    “换什么换,不换了,钱多了烧的!”

    反正铺子是在他闺女名下,甭管什么记了,反正是他们老周家的东西九成。

    满宝就喜滋滋的拿着做好的旗子去找她大嫂。

    小钱氏刚才将动静听了个彻底,见状伸出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你呀你,非得惹爹气一回儿。”

    满宝吐吐舌头,见她正在整理箱子,就好奇的问,“大嫂,你在干嘛呢?”

    “收拾一下,回头得住到县城里去,到时候我隔上两三天才能回来一趟,总得带些换洗的衣服去。”

    “大哥也去吗?”

    小钱氏笑道:“家里要是不农忙,他当然要去帮忙的。”

    小钱氏小声道:“我和你大哥商量了一下,打算早食做些包子,豆花之类的东西来卖,那就得磨豆子,光靠我和老六可不行,所以我想你大哥也去,等农忙再回来。”

    满宝连连点头,“豆花好吃,嫂子做的包子也好吃。”

    小钱氏一笑,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我们今天去找过白老爷了,以后学堂里的饭食就归你三嫂去做,她做饭的手艺也不差的,你在学堂,可不许挑事。”

    满宝伤心了一下下,不过又很快高兴起来,“反正不是二嫂去就行。”

    小钱氏忍不住又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小声道:“促狭鬼,小心你二嫂听见了揍你。”

    满宝笑嘻嘻的,并不放在心上,结果晚上她就遭到了二嫂的报复,因为她坚持要做晚食,于是傍晚大家吃的是冯氏做的饭菜。

    老周头先夹了一块筷子的菜,大家这才开始动手。

    满宝左右看看,觉得中午吃的挺饱的,于是示意一下她爹,将他的碗拿过来拨了一半给他。

    老周头是从来不会嫌弃饭多的,饿过肚子的人,再难吃的饭他都能吃得下去。

    不过看着冯氏做出来的菜,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明明是一样的油盐,一样的锅,菜和水也都一样,但钱氏煮出来的菜就是青翠又好吃,她的就是枯黄色的,放的盐都差不多,但出来就是很淡,没多少味道。

    唉~~

    老周家一家人同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但大家不说,努力的饭菜全都吃干净,大家便放下碗筷,该干活的干活,该回去写作业的写作业。

    冯氏自己都觉得自己做的菜不好吃,不过她一点儿也不沮丧,放下碗筷便乐滋滋的回屋去,今天轮到周喜来收拾碗筷。

    周二郎见她高兴,忍不住问,“你高兴什么呢?”

    “没什么,”见周二郎拿着一篮子的笔架要出门,就问道:“给满宝他们的?”

    “嗯,说是之前的弄脏了,让我给重新做一个,还要雕个猴子上去,我哪会雕什么猴子啊,我就用刀随便的比划了两下,给他们刻了几朵花上去。”

    冯氏看了一眼,觉着还似模似样,“你去顺便告诉满宝一声,以后再说我坏话小声一点儿。”

    周二郎精神一振,问道:“满宝说你什么坏话了?”

    冯氏哼了一声道:“她说我做菜难吃。”

    周二郎:“……所以你今天晚上就自己下厨了?”

    冯氏又哼了一声。

    周二郎都惊呆了,看着妻子说不出话来,半响他才拿着篮子出门。

    才进到小院儿,就见他闺女就开着窗在写作业,而他儿子则是在和三头说白二郎的坏话,正在和他计划着明天怎么坑白二郎。

    周二郎就叹了一口气,都说儿子像娘,闺女像爹,以前他还不太信,但这会儿他却是有点信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