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二丫就兴冲冲的问,“那爷爷,我们呢?”“你们啊,就帮着你们娘把自个屋里的账理好吧。”
一旁正跟二哥学编小兔子的满宝听了立即道:“爹,可以让二丫帮娘理账。”
老周头挥了挥手道:“不用,不用,那不是还有你吗?”
“可是开春我就要去益州了,那会儿家里花的钱多,我不在家里,娘能把账目记清楚吗?”
老周头差点被烟给呛着,“啥,你要去益州?”
“是啊,”满宝道:“开春后先生就要带着善宝去益州考府学。”
她喜滋滋的道:“先生说要带我和白二也去见一见世面。”
“那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
“先生也是今儿才告诉我的,我本来说要晚上再跟你们说的。”满宝又把话题扯回来,对她爹道:“爹啊,虽然开春以后多是支出,但大嫂那里每个月都有钱进来的,数目这么大还是得记起来的好,所以让二丫帮着娘记吧。”
“行吧,”老周头没太在意这个,他在意的是闺女要去益州了,他很忧心,“益州那么远呢,见世面也不用跑到益州去吧?”
钱氏从屋里走了出来,她在屋里也听到了,闻言看了老周头一眼,问满宝:“这一去要多久?”
“不知道,先生说府学考试是四月,我们三月就出发,提早去熟悉一下地方,事后还要再游历一番,回来的时候估计要入秋了也不一定。”
“这么久?你一个人出去我可不放心。”
周六郎立即举手,“爹,爹,让我跟着一起去呀。”
老周头就瞪了他一眼道:“你安分点儿,叫你回来是去相看的,你再跟着你妹妹出去半年,你还娶不娶媳妇了?”
“我也才十七,一点儿也不急。”
“翻过年就十八了!”
周六郎:“……爹,我生日跟满宝就差了几天,我们能不能不翻年就算一岁啊。”
老周头就哼了一声,道:“明天你就给我回县城去帮你大嫂的忙,你瞧瞧你,那心也不知道咋长的,你五哥十三四岁上就知道要攒钱娶媳妇了,你呢,都十八快十九了,还不想娶媳妇……”
“爹,你才刚说我翻过年才十八呢,怎么就十九了?”
“虚岁,知道啥叫虚岁不?”
刚满了十七岁不到两月的周六郎:……他最讨厌虚岁了。
满宝乐得咯咯的。
老周头的目光就看向她,语重心长的道:“满宝啊,你也不小了,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在外头乱跑,要不这次益州你就别去了。”
第520章
后悔
满宝道:“爹,就是因为我不小了,所以才要出去看一看世面呀,我都长大了,你就放心吧。”
她安慰她爹,“这次有先生,有白善宝和白二郎,还有跟着的大吉,路上不会有事的。”
老周头忧心忡忡,“那这一趟得要花多少钱啊,穷家富路,这外出要带的钱可得带够了。”
“爹你就放心吧,我有钱。”
老周头见她不心疼钱,又立即找了另一个借口,“那也不行啊,你一个小娘子跟着他们到处走我不放心啊。”
周六郎就眼巴巴的看着满宝。
满宝就指了他道:“让六哥跟我一块儿去。”
“那不行,不能耽误你六哥娶媳妇。”
“那还有我呢,”周四郎也是跃跃欲试,“爹,让我去照顾满宝吧。”
老周头就瞪了他一眼,老六也就算了,年纪小,心性不定想不到,他都是当爹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稳重?
老周头哼了一声,没好气的道:“那你要是走了,万一我和你娘病了找谁治?”
“有老大夫呢,”满宝道:“我前天才去看过老大夫,他现在身子都还硬朗呢。”
陆芝进门以后,满宝把他们家的两本薄薄的医书给抄了两份,自己留了一份,一份和原本送回去给他们家。
在和老大夫交流的时候,满宝很大方的将自己现有的医书也复制了一份送给老大夫。
反正百科馆内的书,花费积分复制的时候,它们会参考这个世界的排版和文字来打印。
只是可惜,她的科科不是收录书籍的系统,不然直接把这个世界的书让科科收录,再通过系统打印出来,只要有积分,她想要多少本就要多少本。
想想就是很激动呢。
老大夫收到了书,当时就跟年轻了五岁似的,本来奄奄一息看着似乎要病死的人竟然一下胃口就开了,然后人也精神了,手脚也利索了。
所以满宝觉得家里人生病找老大夫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因为她在治病这一方面未必比得上老大夫,虽然她似乎读的医书更多,从书里看过的病症也更多。
老周头找了许多的理由,发现都不能把小闺女留下后就唉声叹气起来。
晚上,钱氏就悄悄问他,“你答应孩子去吗?”
老周头很忧伤,“我还能不答应吗?”
钱氏没说话。
老周头叹气道:“以前啊,总想着这孩子乖,所以什么都顺着她,后来是看她聪明,然后家里的大事小情也都顺着她,到现在,她主意大着呢,我说不给她去,她就能听我的了?”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估计是跑不出他的手掌心的,但满宝那孩子不仅聪明,她手里还有钱,而且是很多钱,她想去什么地方去不了?
想到这里,老周头立即问钱氏,“满宝有没有跟你说过她手里有多少钱?”
“没有,怎么了?”
“你倒是问问她呀,”老周头皱着眉头道:“我想了想,这一去就得花费两个人的钱,那孩子花钱素来大手大脚,去年又刚买了一个铺子,恐怕手里的钱没那么多了,所以我们给她拿一些钱?”
老周头算术不好,钱氏却是好的,她也不算其他,就算满宝今年交给家里多少钱,就知道她今年自己赚了多少。
再算一算她买的比较贵重的东西,比如书、墨、笛子之类的东西便能知道她年底还能剩多少钱。
钱氏觉得她手里的钱一定不比他们老两口手里的少多少。
不过这话她没告诉老周头。
老周头在那里想了半天,最后道:“让老四跟她去吧,老六太小了,出门在外,恐怕撑不起来。家里的事离不开老大和老二,老三又太老实,老五嘛,他媳妇还大着肚子呢,想来想去,还是老四最合适。”
钱氏点头。
老周头决定了跟着去的人就心疼的闭了闭眼道:“从咱名下拿出二十两来给他们带着,让他们省着点儿花。对了,你可得叮嘱老四,这出门在外,别什么钱都花满宝的,他自己也得带点儿钱……”
钱氏一一记下,笑道:“你就放心吧,老四也不是孩子了,他心里有数的。”
老周头松了口,满宝就高兴的要跑去告诉白善宝他们这一大好消息。
钱氏这才想起来问,“庄先生走了,那学堂怎么办?”
“白老爷请了一位先生来代教,先生说那位新先生是他的朋友,学问也很好的,每年给的束脩也都一样,让三头他们照常去念书就行。”满宝也是有可惜的地方的:“可惜先生要把小院里的书都搬走,我们以后就不好去小院里读书做作业了。”
新先生姓刘,正好和白老夫人一个姓,他来得挺早,翻过了年,正月十七就来了,然后庄先生带着他熟悉学堂里的孩子,等到他完全可以接手了便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教导白善宝三人上。
尤其是白善宝,他每天要看的书,要写的作业,几乎多到让他怀疑人生。
明明之前他觉得自己看了不少的书了,可是当庄先生给他列举出一张书单,他照着书单从自家的书房里,或者从县城的书铺里把那些书找出来时,看到里面陌生的内容,他才知道原来他还有这么多书没看过。
满宝跟着他一起看。
所以正月还没过,满宝的钱就哗啦啦的花出去,变成一本本书放到了房间里的书架上。
这三四年来满宝往自己的书架上添了不少的书,周二郎又用竹子给她做了两个四层书架,可以跟直接的排在一起。
以至于屋子里的竹屏风都没必要存在了,书架一挡,直接把内室和外室给分开了。
白善宝现在学习是快乐与痛苦并存,满宝则是单纯的快乐了,因为她读书后不用写太多的作业,更不用一字一字的完全背诵下来,看过后记下主要内容就丢开。
有她对比着,旁边再有一个在书房里上课都能摸鱼的白二郎,白善宝简直痛苦得要死。
以至于晚上睡觉时都忍不住抹一下眼睛,他有些后悔了,不该答应了先生今年去试一试府学考试的,明明说了十四前能考上就可以了,他今年才十二,为什么要那么急着去考试?
第521章
出门
庄先生一转身就见白善苦着一张脸,他摇了摇头,用书轻轻地敲了一下他脑袋,笑道:“学不进去就休息一会儿,你这样苦恼,既为难自己,也为难了书本。”
白善苦恼的道:“先生,我们一定得今年去考府学吗?我觉得我可以延迟一年的。”
庄先生笑道:“今年先去试一场,考不中也没什么,明年再去看一看。何况,你也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总是与为师住在七里村里学习,也不行。”
满宝可是很想出去的,自从知道可以去益州以后,满宝已经承诺科科好多东西了,比如挖草摘花捉虫摸鱼啦,凡是以前没收录过的她都要想办法去找一找。
所以她安慰白善,“善宝,你别紧张,我们都会陪着你的,你要是累了,我吹笛子给你听?”
“可别,”白善抖了一下道:“我还是看书吧。”
满宝惋惜不已。
“对了,我都要考府学了,你以后在外头可不许叫我的小名了。”
“知道了,知道了,”满宝不耐烦的道:“你都说了好几遍了,我不叫你的小名,你也不准叫我的。对了,杨大人不是要给你写一封举荐信吗,你去拿了吗?”
“已经拿回来了。”
杨和书给的举荐信是给府学的学官的,有他的举荐信,白善宝可以直接参加考试,不必再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学官人。
满宝看了一眼他们的马车,发现小伙计已经把马车拉到另一边去,然后将马车卸下,把马拉到左侧去了,而那儿正有五匹高头大马站在那儿。
满宝暗暗的哇了一下,觉着那一桌人肯定特有钱,那马一看就是很好的马,而且还有五匹呢。
白善宝家这么有钱,家里也只有三匹马而已。
师徒四个进了茶寮,微笑着与里头坐着的人点了下头算打招呼,然后便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大吉去看马了,周四郎则跑去找店家,问道:“你们店里都有些什么吃的?”
第522章
山水一样
“有饭,有面,有馒头,还有馕饼,客官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周四郎便笑道:“那给来一盆饭,再来些炒菜……”
“哎呦,客官见谅,我们这儿是小摊,可买不起铁锅,所以菜只有炖菜,煮菜和蒸菜,您看……”
“我看一下你们蒸的菜和炖的菜都有啥……”周四郎精心的挑选了一下,点好了菜才顺手从灶上拎起茶壶上前给庄先生他们倒水喝,“渴了吧,先喝水吧。”
刚给马喂了草料的小伙计看见,立即奔上去道:“可不敢让客官们亲自动手,这,这还没泡上茶叶呢。”
周四郎立即道:“我们不喝茶,对了,先生要喝,先生,您要不要泡茶,用我们的茶叶?”
庄先生笑道:“不必如此讲究,就喝茶寮的茶就好。”
小伙计听了便连忙去泡茶,隔壁桌的人看了他们这一桌的人好几眼,见灶上的水还没烧开,便笑着让身边的人将他们的茶给庄先生倒一碗,“我看先生文雅,不知要去何处呀。”
白善宝做得最近,连忙起身行礼谢过,看了一眼庄先生后接过茶碗奉给先生。
庄先生坐着欠身揖礼,见为首一人也戴着笑道:“我带几个学生去益州游学,不知先生们从何处来,又要去去往何处?”
隔壁桌问话的那中年人脸国正而威严,笑在眉间,也有一股敏锐气质,虽然他周身的四人也不差,但他还是会让人一眼便看见。
他隔着两个人正对着庄先生,笑道:“我们是自关中而来,出门做生意的,也正要去益州呢。”
满宝就扭头看了一下马棚,又看了一眼周围,没发现除了他们带来的两辆马车外的其他马车,便收回了目光,心中暗道:真是够笨的,既然说了是行商,怎么能不带车呢?
不带车货物放在哪儿?
白善宝也看了一眼,同样收回了目光,不理这些大人了,和白二郎一起眼巴巴的看着灶台的方向。
蒸菜和炖菜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因此除了周四郎要点的一些菜外,饭菜很快就上来了。
周四郎连忙招呼还在外头忙碌的大吉进来吃饭。
食不言,大家安静的吃饭,和庄先生说得正开心的中年人也不再打扰他们,让他们安静的吃饭。
等吃了饭,大家便坐着喝茶休息,当然,满宝他们喝的是白开水。
周四郎则去把马车上所有的水囊都拿下来,找店家灌水。
满宝和白善宝上前帮忙,见白二郎昏昏欲睡,就伸手推了一下他,“才吃饱就想睡,小心积食,赶紧来帮忙,这样精神点儿。”
白二郎打了一个哈欠,从周四郎手里拿过一个水囊,嘟囔道:“你以前也是吃饱了就睡的。”
白善宝一边给水囊灌水,一边道:“白二,你下次要是还敢拿水囊里的水洗手,我就揍你。”
“我又不是故意的,那我手上黏糊糊的,不洗手怎么办?”白二郎道:“而且我也不怕你,你打不赢我。”
“我给大吉学了功夫。”
“我也学了,你学的还没我好呢。”
满宝专心的把自己的水囊装满水,然后就看向茶寮后的树林子,道:“我要去林子里玩儿,你们去不去?”
“又去挖你的草药呀,我说周八,你挖的那些是药吗?”
满宝瞪他,“我叫周满!”
“你们以后也不许再叫我白二,不然,哼哼。”
白善宝乐滋滋的道:“我才不怕呢,有本事你叫我白大呀,哈哈哈哈……”
中年人听着三个少年打闹的话,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和庄先生道:“先生的学生可真是活泼呀。”
庄先生一脸歉意的道:“让几位先生见笑了。”
他看向灶台,微微提高声音道:“周满,水灌好了就领着你师弟们去喂马,看要不要给它们喝些水。”
满宝立即想起来了,“对啊,你们是我师弟,你们得叫我师姐才对呀,白二,不对,三师弟,你赶紧叫师姐。”
庄先生:……他只是提醒三个孩子,出门在外,别把什么话都往外漏,名字什么的也要慎重。
结果这三死孩子……
白二郎一听这茬,抱起装好水的水囊就跑,哼,他才不喊呢,前面几年他都没喊,这会儿为什么要喊?
白善宝也立即抱着水囊溜了。
满宝忍不住跟在后面碎碎念,“你们真是太坏,太懒惰了,要不是先生提起,我都快要忘了我还是师姐呢,我比你们大,你们得听我的知道吗?”
白善宝爬上马车,把满宝的背篓给她拎下来,塞进她怀里道:“行了,你赶紧去挖你的药吧。”
满宝见他手里还拿着书,就一脸同情的看着他,“二师弟,你又要看书了呀?”
白善宝“唉”的一声。
满宝就道:“要不然你跟我去林子里玩一玩?”
白善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头,“你自己去吧,再过两天我们应该也能到益州了,唉~~”
满宝就背着背篓自己去了,周四郎跟着她一块儿去,路上看到好一些草药,她都没摘,非得找一些没见过的。
一错眼,见她竟然蹲着去挖一株花,他忍不住一屁股坐在草地上,问道:“满宝,你确定这也是草药吗?”
“应该是吧。”
周四郎拽了一根草咬着,摇头道:“你这挖草摘花的毛病,都这么大了还不改,还说是挖草药,刚才我们走过来看到好几种你以前挖过的药草,刚刚你怎么不挖?”
满宝将挖好的花放进背篓里,提着花锄想了想,肯定的道:“因为它们不值钱。”
周四郎打了一个哈欠,见她还是在附近翻找,便干脆躺在草地上,翘着二郎腿等她,“之前听你说你们要游学,我还以为是多厉害的事呢,谁知道竟然是赶着车四处走,这就叫学习啊。”
“先生还给我们讲诗了呢。”
“那诗在村子里也能讲呀,我们村,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干嘛非得看着外面的山水来讲诗,家里的不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