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2章

    周四郎听着头皮发麻,“娘,咱家的钱够吗?”

    虽然他娘说了可租,但他听着话音,简直就是奔着买去的。

    钱氏自豪的道:“怎么不够,家里现在公中存了有一千三百多两的银子了。”

    钱氏说到这里还有些惋惜,要不是之前把钱都分给儿子们了,公中还能有更多。

    但已经分出去的钱总不能再要回来,这是公中的生意,自有公中出钱,再要各家掏银子,这账目就乱了,以后各家心里有了疙瘩,日子就不好过下去了。

    周六郎一听这银子也有些迟疑起来,“京城比益州城大吧?这钱在益州城买倒是能买到大铺子了,但在京城……”

    周四郎已经斩钉截铁的道:“肯定不够。”

    “哎呀,不够到时候我添上就行了,”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我有钱,所以娘,你答应让大头他们跟着我去京城了是吗?”

    钱氏就摸着她的脑袋笑道:“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老周头坐在一旁默默地加了一句,“大头可以说亲了。”

    第916章

    觉悟

    周六郎和大头一起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老周头一看见小儿子那样就火大,他去摸了摸自己的鞋子,又有点儿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这事不急,让孩子们自己找去吧,不行过个几年,我们直接就定下。”

    钱氏看着周六郎道:“你是要自己看一看,还是家里直接给你定下?”

    对着老爹的时候周六郎可以插科打诨,还可以逃跑躲避,但对他娘他却是没这个胆子的,因此权衡了一下道:“我,我自己看一看吧。”

    “你眼看着及冠了,我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以后你就是再不乐意,我也会给你挑个媳妇。”

    周六郎低下脑袋应了一声。

    钱氏说话的时候没人敢发表意见,这几年,钱氏在家里的威势越来越重了。

    钱氏一锤定音,“让老五跟着过去吧,老大和老三要留家里打理田地,还有山上的那些药材也不能离了人,老二跟着老四一起,把益州城那些药铺的掌柜熟一熟,明年就把这活儿交给老二,老四去京城把老五换回来。”

    周四郎就高兴的保证道:“娘,我管铺子也很有一手的,到时候我去了京城一定把铺子管好。”

    满宝:“还不如就给立君管呢,你又不会管账。”

    周四郎不乐意了,“给二丫管,那我去京城吃白饭呀。”

    “你继续卖药材呗,”满宝道:“益州城的药材比罗江县的高,京城的肯定比益州城的还贵。”

    “那不行,”周四郎又不傻,都不用掰着手指头数就知道不划算,“我一天能把家里的药材运到益州城,可运去京城得几天?路上不得吃饭,不得住店,不得交税呀?路那么长还会被打劫的,这就得花多少钱了。京城的药价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我才不做这赔本的买卖呢。”

    满宝在济世堂一年多,见过形形色色的药农和药商,她很久以前就在心里疑惑了,可惜涉及药商和药农,老郑掌柜并不愿意与她过多交流,这毕竟是人家供货商。

    但满宝聪明啊,而且脑子里还有个知识储备极丰富的科科,她不懂的问它,它不知道的就去扫一下百科馆,于是这其中的门道满宝就摸出来了。

    她年前看着四哥把家里新鲜的姜,晒好的老姜,炮制好的女贞子和淮山片等送到益州城时就想和他谈一谈了。

    只是当时回家过年事情太多,这件事没在她心里停留太久她就忘了,这会儿想起,她就摆开了架势想跟他聊一聊。

    “四哥,你说是药农比较有钱,还是药商比较有钱?”

    “废话,自然是药商了。”

    满宝:“那你知道济世堂不仅是药铺,它也是大晋最大的药商之一吗?”

    周四郎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济世堂做药材的生意,是药商,但还真不知道是大晋最大的药商之一。

    满宝道:“如今我们家在济世堂的眼里就是个药农而已,虽然我们家的药材不仅卖给济世堂,也卖给益州城的其他药铺,但这样的出产量就是个药农。我都看到了,年底那会儿,好多人家都特意留了姜块在地里,再长一年就成了老姜,年初那会儿,还有人来家里问要女贞子的种子和枝条回去栽种是不是?”

    周四郎看向上头三个哥哥。

    周三郎点头,“好多人家都问了,娘让我们都给了,还去教了他们怎么种。”

    周二郎道:“还有外村的人偷摸着上山折了我们不少的枝条呢,损了我们不少的树,年初那会儿大哥和我还上山守了一段时间呢。”

    满宝道:“你想想看,这么多枝条和种子留出去,今年不显,明年就该陆续有别的人家与我们抢生意了,到后年,大后年,村子里和附近的村子种女贞子的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家的女贞子在益州城还能卖得出价吗?”

    于做生意已经很有经验的周四郎连连摇头。

    “不仅我们家的女贞子卖不出去,其他人的女贞子恐怕也卖不出去,到时候怎么办呢?”

    周四郎:“怎么办?”

    “如果到时候有药商过来出价五六文一斤,你卖是不卖?”

    周四郎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现在一斤上好的女贞子可是六十五文,他连零头都不给我?”

    “可益州城,罗江县和周边的县镇都不缺女贞子这味药了呀?药铺买回去,需要用女贞子的病人有限,他们总不能把药材堆在库房里受潮吧?”满宝问:“就问你,五六文一斤你卖还是不卖?”

    周四郎犹豫不决,一旁的周五郎就道:“不卖!”

    满宝看向周五郎。

    周五郎道:“宁愿堆粪堆里做肥也不能卖呀。”

    老周头就忍不住扭头和钱氏道:“这可真是个败家玩意儿。”

    钱氏却也犹豫道:“是不能卖吧,只给个零头,还不如不卖。”

    老周头道:“能挣一点是一点儿呀。”

    周四郎也点头,“是啊,能挣一点是一点呀。”

    满宝点头,也没说谁的选择对,而是道:“所以呀,为了不使女贞子一斤才能卖出五六文,也不使它只能堆肥,我们就得在别家的女贞子没出来前找别的销路。京城就是个好地方。”

    满宝道:“什么是药农,什么是药商?”

    “药农就是只能等药商定价的中药卖药的人,药商就是可以影响药价的人,”满宝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真有药商上门死命的压村民们的药价,有我们开出的一条路在,大家好歹有还手的机会。”

    “人家开十文的药价,我们就能开二十文,买了药运到京城,哪怕一斤只能赚个三四文,那也是赚了,好歹我们家的药价还是我们说了算,不至于完全被动。”

    老周家的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有大半数的人没听懂,但也有人若有所思起来。

    满宝拍拍屁股起身道:“反正你现在也有好多手下不是吗,那明年你要进京换五哥的时候就带上他们一起进京踩一踩路呗。”

    周四郎一脸沉痛的道:“在路上是很花钱的。”

    第917章

    启程

    坐在上面的钱氏道:“不就是吃吗,住的,你们都是大小伙子,多带几床被子就行了,吃的我们给你们做好干粮,也不费什么。”

    又道:“到了京城,要是铺子赚的不多,你们就去找一找看有没有力气活儿,先养活自己再说,等家里这边夏收结束有了钱,我们就给你们寄一些过去。”

    老周头觉着不对,“不是去挣钱的吗,怎么还得往里头添钱?”

    周大郎几兄弟却觉得很正常,道:“爹,种地也得先往里放种子,还得花钱买块地才行啊,这做生意肯定也一样。”

    钱氏就瞥了他一眼道:“你儿子们都比你想得开。”

    老周头:……

    事情定下,钱氏见满宝已经打着哈欠了,就挥手道:“行了,回去睡觉吧,明天给满宝打包一下行李,这就要准备走了。”

    众人应下。

    其实最忙的还是小钱氏,其他人并不太能帮得上忙。

    满宝要带的书,衣服等东西都可以自己收拾,而周五郎几个要带的东西更少,不用半天功夫就收拾好了。

    倒是小钱氏,她舍不得满宝他们在路上吃苦,所以要费尽心思的给他们准备一些好吃又易带的食物,还得腌制一些东西给他们带到京城吃。

    最后收拾出一堆东西来,老周家看着这么多的东西,钱氏就道:“买头骡子吧,耐劳,脚力也足够。”

    周大郎和周二郎便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一头骡子和一辆车回来。

    但这么多东西也不好带,毕竟车上还要坐人不是?

    就在老周头想着是不是把家里的牛车也赶出来时,白善带着白家的下人找上门来,“……家里专门雇了好几辆骡子车装东西,这些箱子之类的放在车厢里不好坐,不如一并装到板车上。”

    又对满宝道:“我们还是一起坐吧,路上还可以谈功课。”

    满宝连连点头。

    谈功课个鬼呀,三个人坐在一辆车里,直接把车窗全都打开固定住,又把窗帘撩起来,然后就开始趴在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的世界,不多会儿就把刚才的离愁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只是想一想他们要去京城了,三个人就兴奋得不行,哪怕前路充满了危险,三人也充满了斗志,开心得不行。

    庄先生坐在后一辆马车里显然感受到了他们的兴奋,也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给庄先生赶马车的是周六郎,周五郎则赶着自家的骡车跟在后面,大头二头和二丫也都趴在车窗那里哇哇的往外看,明明是进县城的那条熟悉的路,明明是看过无数次的风景,三人也觉得新奇不已,觉得今天的花尤其的好看。

    京城呢,听着就很大,很繁华的样子。

    到了罗江县,他们要从这边的城门进,另一边的城门出去,杨和书特意让人在路上看着,见他们到了便回去通知他。

    杨和书叫人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一封信一封礼单,“这两个箱子都是我给京中的亲朋准备的,等你们到了京城还请帮我送到家里去。”

    白善应下,让下人把箱子绑在了车上。

    杨和书只与庄先生寒暄了两句,然后扭头看向白善他们三个,微微叹息了一声后拍着他们的肩膀道:“去了京城低调些,能忍便忍。”

    满宝道:“我听着京城很恐怖呀。”

    杨和书笑道:“反正不简单。”

    白善郑重的点头道:“我们都记下了,我们会小心的。”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个小伙伴,再次郑重的道:“我会看着他们的。”

    满宝和白二郎便忍不住切了一声,“谁看着谁还不一定呢。”

    杨和书笑了笑,往后退了一步后道:“尽早启程吧,不然傍晚赶不到宿头了。”

    崔氏也一起来了,她让人准备了两个食盒,还拿了一个盒子送给满宝,“我这儿也有封信,你初去京城,若觉得无聊了可以去找我家姐妹玩,我有个堂妹,在家排行十二,正与你年龄相仿呢。”

    满宝感激的接了,三人这才和杨和书及崔氏告别。

    重新上车,一行人这才有了点儿伤感,“中秋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回家?”

    车外赶车的大吉:……这会儿都六月十八了,等他们慢悠悠的到京城都快七月了,然后待上一个月就回来过中秋,最后再上京吗?

    他们这是有多闲得慌?

    还是白善清醒一点儿,“我们是要进国子监念书的,中秋放假的时间还不够我们回家吧?”

    白二郎:“那过年能回家吗?”

    满宝算了算后道:“应该没问题。”

    白善却道:“我觉得够呛,不然当年我爹去京城读书为什么要带着祖母一起?陇州离京城比绵州更近。”

    满宝这才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咦”了一声道:“刘祖母他们也要进京的,那以后你的家不就是在京城了吗?你不用着急回七里村了呀。”

    满宝和白二郎以一脸“你背叛了我们”的表情等着白善。

    白善沉默了一下后决定和满宝互相伤害,“你哥哥侄子们不也跟着上京城了吗?你家里人比我还多呢。”

    满宝一想也是。

    白二郎瞪着眼睛看他们。

    俩人略微有些心虚,但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齐齐看向他,“你大哥不也在京城吗?”

    白二郎微微瞪眼,这才想起这事,“是啊,我大哥好像是在京城里。”

    白善和满宝:……

    白二郎懊恼的拍掌道:“完了,我忘了给我大哥带些东西了。”

    满宝和白善勉强安慰他,“没事,等到下个地方你下车随便买点东西就说是从家里带的呗。”

    “这样好吗?”

    白善道:“总比空着手去要好吧?”

    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白二郎就去问这次跟来的管事高成高松,“到下个地方我要去给大哥买些东西。”

    高松连忙问,“二少爷想给大少爷买什么?”

    白二郎苦恼道:“我不知道呀,但我从家里去总得带些东西给大哥吧?”

    高松这才听明白,他顿了好一会儿才道:“二少爷,咱家车上拉的东西有一小半就是给大少爷准备的,您不知道吗?”

    这下轮到白二郎惊讶了,“我不知道啊,也没人告诉我呀?”

    七里村的白老太太眼看着马车走远了,这才按着眼角回身,“这一下子两个孩子都远行了,我这心啊,空落落的。”

    白老爷却突然一拍掌想起来了,“糟了,忘了告诉那小子车上给他大哥准备的东西了,他别在路上给祸祸了。”

    第918章

    进京

    白二郎跑到他家的大板车前看车上的东西,指着车上的箱子震惊的问,“这些都是给我大哥的?”

    高松点头道:“是的,二少爷。”

    白二郎瘪了瘪嘴,“怎么没人告诉我呀,都给他带了什么?怎么看着比我的还多?”

    “没有比你的多,”白善很公正的道:“这辆车只有一大半是大堂哥的,还有一小半的是你的呢,然后后面那辆车都是你的。”

    白二郎运了运气道:“这怎么一样,当初大哥去京城的时候也带了两辆车的东西去的。”

    白老爷虽然抠门,但其实并不穷,相反,他还很有钱,尤其是这几年借着新麦种可是挣了不少钱。

    穷家富路,所以儿子们出门,他都是很舍得花钱的。

    可是这给的东西也是有差别的。

    白大郎去京城时,白老爷想着他一个人要留在京城求学好可怜的,于是给的东西自然比较齐全,连钱都是最多的。

    但这次白二郎去,不仅有同窗,还有先生带着,过上一段时间刘老夫人他们也要去京城,而白大郎这会儿在京城已经安顿下来,他去了直接就能住下,情况大不一样。

    但白二郎还是有些吃味,点了点那些箱子道:“这么大的箱子,我的箱子都没这么大的。”

    白善直接把他往回拖,“你就知足吧,你可是有兄弟的人,我还想有个兄弟呢。”

    满宝道:“只能等下辈子了。”

    白二郎:“那个人是做了多大的虐才会在下辈子做你兄弟?”

    满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白善气得追着白二郎打,问道:“我怎么了,我怎么了?”

    高松看了一下太阳,觉着时间差不多了,连忙道:“少爷小姐们,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启程吧。”

    三人爬上马车。

    兴奋劲儿没两天就过了,毕竟青山绿水都差不多,看着看着也就厌倦了,加上这会儿天气又热,所以他们都有些恹恹的。

    也就满宝,每天一到中午停下歇息的时候就对歇脚周边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伸出魔爪。

    有些东西也不见得是药材,她看见了就要挖,挖出来把碗一会儿又扔了,有时候看见一条虫子都要折张叶子去抓它,然后盯着人家看。

    有时候白二郎看着虫子挣扎成那样都替它心疼。

    这些东西全被满宝丢到了系统里收录起来,一路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断,既有扫描出来的未知物种的,也有积分到账的声音。

    满宝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把科科扫到的东西收录起来的,要是没有机会,一人一统就只能惋惜错过了。

    不过这惋惜存在的时间也很短,一个想着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一个则是因为它早已习惯,反正现在总比之前要好很多了吧?

    越往北,遇到的特殊植物出现的频率越高,隔三差五的就能收录到一株价值很高,在未来又没有的植物,奖励的积分都是数以万计的。

    不仅满宝赚了不少,就是科科都利用分到的积分又升了一级。

    走了九天,太阳极其好,一次雨都没下过,到京城门口的时候,一群少年少女成功的黑了一小圈儿,就是一直酷爱停留在车里的庄先生都黑了一小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