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4章

    廉禹城看着他们就这么转身走了,忍不住蹙眉看向学官,“他们是哪个功臣之后,竟如此目中无人。”

    学官笑道:“说来他父亲的官儿也不大,算是此次被点名的功臣中最低品的,六品前蜀县县令白启之子,因为剿匪为国尽忠了,当年陛下还夸赞了他一句呢。”

    廉禹城眼睛一瞪,“白启之子?”

    “怎么,你认识?”

    廉禹城皱了皱眉道:“是在我前科的进士,听说过他,没想到他竟早死了,难怪这些年都没听说过他,当年他在太学里可是很有名的。”

    学官便若有所思道:“那看来这白善仗持的不是家世,而是才能了。”

    廉禹城就哼道:“这是国子监,读书的地方,自然要靠才能了,那些依靠家世就该去权贵里面论。”

    廉禹城面色好看了些,道:“过不了多久就能知道他是依仗什么了,最好是才能,如此才不辜负了他父亲。”

    学官心里撇撇嘴,脸上却笑眯眯的应下。

    一行五人出了国子监衙。

    满宝还拉着白善的手,她扭头看着他问,“你怎么突然火气这么大?”

    白大郎也正想说他,正要开口,一旁的庄先生却笑眯眯的伸手轻轻地拍了拍白善的脑袋道:“没事,善宝说的本来也没什么错,说了便说了。”

    大家一起张大了嘴巴看庄先生。

    庄先生却左右看了看后问,“大郎呀,这附近哪儿有好吃的馆子?为师请你们吃一顿京城的饭菜怎么样?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你们想吃点儿什么?”

    满宝就低头思索起菜单来,白善看着庄先生问,“先生不怪我吗?”

    庄先生对他笑道:“不怪。”

    他顿了顿后又道:“不过以后不可如此莽撞了。”

    他思索片刻后道:“明日为师带你们去玄都观看花如何?”

    满宝问,“玄都观在哪儿?”

    “在崇业坊,”庄先生道:“我们去登高望远,此时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一青年,二少年,一少女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天上挂着的明晃晃的大太阳,同时觉着先生也会说瞎话了。

    大热的夏天,这会儿不应该适合在家里躲荫,吃点儿奶酪,再听点儿故事吗?

    庄先生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思考,转身上车,然后和他们招手道:“快上车吧,在太阳底下站久了小心中暑。”

    四人这才上各自的马车。

    满宝这才察觉到她一直抓着白善的手呢,她连忙放开,先一步爬上马车占好位置。

    白二郎走在白善身后,好奇的问他,“你耳朵尖怎么都红了,是不是中暑了?”

    白善爬上了马车,回身扫了他一眼道:“没有,你少说话。”

    大吉在旁边看着三人,等他们都上了车才跳上马车。

    庄先生今天特别大方的请他们在外面吃了一顿很贵很贵的饭,第二天也没逼着他们读书写字,而是领着他们去了崇业坊,一路爬到玄都观上。

    说是登高望远,但玄都观并不高,站在它最高的位置往下看,也只看到崇业坊而已,更远一些的地方就看不到了。

    白大郎知道他们的爱好,因为他回家的时候,白老爷不止一次的抱怨过二弟动不动就喜欢去爬山,而他二弟也没少邀请他一块儿去爬山。

    白大郎不喜欢。

    他此时就汗流浃背的靠在一旁道:“要想爬高山,那得出城去,城里没有特别高的山。”

    他不明白,他们来道观为什么就不能安逸的慢慢走着歇着上来,非得一口气爬到上面来,不知道会出汗,会狼狈,会失礼吗?

    白善也出了不少的汗,他却觉得很爽快,他大呼出一口气,干脆把手掌放在嘴边啊啊的大叫起来。

    满宝和白二郎看见,也纷纷做喇叭花状冲着山下大叫起来,吓得白大郎差点蹦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三人,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大喊大叫起来,他紧张的四处看,就见附近的人也叫他们吓了一跳,纷纷转头过来看他们。

    但见是三个活泼的少年少女便又把头转了回去,心中无奈的道了一声:算了,年纪还小呢。

    庄先生见怪不怪的找了块石头坐下,等他们喊够了就招手把他们叫过去,将水壶递给他们。

    等他们都喝过水便问,“心中堵着的火气散了没?”

    满宝不好意思的点头,白善也红着脸点头,“散了的。”

    白二郎嘿嘿一笑道:“我就没火气。”

    庄先生赞他道:“嗯,这次你比他们两个强。”

    白二郎骄傲起来,看着他们两个乐。

    第922章

    京城济世堂

    庄先生对白善道:“事不要都放在心中,人的心脏就那么大,装的东西多了,它就盛不住了,溢出来了你又不说出来,自然便影响到了肝,心与肝不舒服,人全身都不舒服了。”

    一旁的满宝目瞪口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先生你真厉害,我都没想到呢。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里的事儿多了,行血不畅,可不就损肝吗?”

    庄先生:……不,为师不是这个意思。

    再一看满宝亮晶晶的目光,庄先生便暗道:算了,随他们去吧,他们高兴就好。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那我有心事了跟谁说呢?”

    满宝立即举手,白二郎推开她道:“你是女孩子,跟我们不是一起的,善宝,以后你有什么心事告诉我好了。”

    庄先生笑道:“也可以和为师说一说。”

    白大郎在一旁看着,只觉备受冷落。

    他唉声叹气起来,白二郎听到了,就回头和他道:“大哥,你为什么叹气?你是不是也有心事?要不要告诉我?”

    白大郎把他凑到面前的脸推开,“一边去。”

    从观里回到家,庄先生便开始让人去国子监周边打听这次入学的学子情况,他道:“虽然一定可以入国子监了,但六学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能进国子学就不要落到太学去,能进太学,就尽量不去四门学。”

    庄先生道:“打听打听这次学子的情况,还有出题的人是谁,这几天你们就哪儿都别去了,安心留家里与我一起读书准备应考。”

    白善和白二郎觉得压力倍增,只有满宝还是以前的学习强度,她咯咯一乐,庄先生就看向她,她立即脑袋一缩,小声道:“先生,我还得安顿我哥哥侄子们呢,还得去一趟济世堂。”

    庄先生这才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满宝悄悄松了一口气。

    就在白善他们去爬山的时候,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把周围熟悉了一下,找到了卖菜蔬的地方,了解了一下京城的菜价。

    别说,京城的菜还真比他们乡下的贵,但肉却比他们的略便宜些。

    俩人领着大头和二头,嗯,出门在外得叫他们的大名,周立重和周立威了,两个大的领着两个小的在这一个坊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儿人有些少,基本没有蹲街边等活儿干的苦力。

    比他们早来几天的刘贵道:“这是内城,你们要找那样的地方得往外城去。”

    “外城远吗?”

    “不远,出了我们坊的南坊门就是外郭城。”

    周五郎便决定明天出去看一看,满宝也要跟着去,“我要去济世堂。”

    刘贵就笑道:“满小姐,小的打听过了,济世堂在京城里一共有四家,我们坊里就有一家,您想去哪一家?”

    满宝眨眨眼,问道:“找一个叫郑阅的大掌柜,他在哪个铺子?”

    “那还真巧,他就在我们这一坊的济世堂里,他是济世堂的二东家,听说京城的四家药铺都是他管着的呢。”

    满宝便笑着连连点头,“没错,就是他,纪大夫说了,进了京城就找他。”

    于是第二天,老周家的人就分开行动,周立君留家里熟悉邻里,周五郎他们去外城逛一逛,满宝则被大吉送着去坊里的济世堂。

    满宝本来想自己背着小背篓去的,但白善不放心,大吉也坚持送她。

    反正少爷在家里不出门是安全的,其他人出门应该也不会有危险,但满宝却不一样,这一个,不论是危险找她,还是她去找危险,都出不得差池,所以他还是看着吧。

    京城的济世堂可比益州城的还要大,上下两层楼,门开得特别大,连门匾都显得比益州城的气派。

    满宝跳下马车,背着背篓仰头看了一眼门匾,再次确认没走错后就看向门庭若市的济世堂。

    大吉将马车停在旁边,走到了满宝身边,满宝这才和他感叹道:“连病人都比益州城的多,京城的人这么爱生病的吗?”

    大吉:“京城人多。”

    “这倒是,但京城的药铺也多,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一连三家,连对面三家都是药铺扎堆在一起的。”

    没错,刚才才进这条街道满宝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味,然后探头往外一看,发现济世堂被左右两家药铺夹在中间不说,连对面三家铺子也都是药铺。

    满宝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六家的生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济世堂的生意不是最差的。”

    虽然看着也不是最好的,但不上不下才是中庸长久之道不是?

    满宝背着背篓进去,她左右看了看,共有三个门帘子,每个门帘子前都或坐或站了不少病人,应该是在等待看病。

    再往柜台看去,正有一个青年,三个少年在后面,一个算账,三个则接了药方快速的拿药称药,忙碌得不行。

    满宝从怀里将纪大夫的信取出来,正要上柜台去问话,一个老太太伸手拽住她道:“小娘子怎么不排队?”

    满宝顿了一下,转身走到她后面默默的排起来。

    老太太见了这才满意,训她道:“看病取药都要排队知道吗,我们这么大年纪都排着呢,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反而往前头插呢?”

    满宝点头表示认教。

    排了两刻钟才轮到她,老太太将药方交上去,交了钱后站到一旁等着抓药,满宝便跨步上前,将信递给算账的青年,“我是益州城纪大夫举荐过来的,我想见一见郑大掌柜。”

    青年闻言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笑问,“小娘子是姓周吧?”

    满宝点头。

    青年笑道:“大掌柜收到了纪大夫的信,一直在等你呢,”他看了一眼排在她后面的人,想了想后将信递给她,叫来一个抓药的少年道:“你先停一停,带周小娘子去后院找大掌柜。”

    “是。”

    一旁的老太太惊讶的看着满宝跟着抓药的少年去了后院,半响才回过神来,她忍不住问青年,“小郑掌柜,这是你们家的亲戚呀?”

    小郑掌柜笑道:“不是亲戚,但是朋友,她也是个大夫。”

    “哎呀,你们药铺还有女大夫呀?”

    小郑掌柜笑了笑,没说话。

    第923章

    合同

    满宝与济世堂的渊源可追溯到六七年前,但她真正的开始了解济世堂,还是去了益州城以后。

    济世堂东家姓郑,出过太医的,听老郑掌柜说前年他们家嫡支的一个子弟就进了太医院。

    也因为东家姓郑,所以各地管着济世堂的掌柜基本都是郑家人,只是老郑掌柜属于很偏的旁支了。

    但他能力不错,所以才能掌管益州城的济世堂,甚至整个剑南道都属于他一派的。

    可他再厉害,也不能与京城济世堂相比。

    来前,纪大夫就给她写信,告诉她,京城的郑阅是郑氏的二房,同出于嫡支,因为进入太医院的郑睿是郑阅的亲弟弟,因此现在郑阅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

    京城这边的济世堂基本上都是听他的,所以她让他过来与郑阅继续交流医术。

    满宝跟随伙计进了后院,就见一人正坐在院子的石凳上,他面前的石桌上摆着十来样的药材,他正拿着一样在闻。

    “大掌柜。”

    郑大掌柜听见声音抬起头来,就看见了跟在伙计身后进来的满宝,“这位是……”

    “大掌柜,这是益州来的周小娘子。”

    郑大掌柜便笑开,起身行礼道:“原来这就是周小娘子呀,果然和老纪说的一样年轻有为呀。”

    满宝连忙回礼,“是纪大夫夸奖太过了,见过郑大掌柜。”

    郑大掌柜忙请满宝坐下,这才看到跟在她身后的大吉,“这位是……”

    大吉微微躬身道:“小姐,小的在外面等您。”

    满宝点头,“你去吧。”

    大吉便躬身退下。

    郑大掌柜目光微闪,接过满宝的信扫了一眼后便压在手下,笑道:“早几天前我便收到益州的来信了,我想着周小娘子这几天也该到了。”

    他笑道:“我知道,周小娘子和老纪是忘年交,一直在交流医术,你给的药方和针法对我们济世堂的帮助也很大,我听老纪在信中说,你现在已经能独立开方治病了?”

    满宝点头,谦虚的道:“都是纪大夫教得好。”

    “那也是周小娘子悟性高,像我那儿子,现在都还只学了皮毛,”郑大掌柜笑道:“这样,既然周小娘子已经能够独立开方,那我在济世堂这儿单独给你开个诊房如何?坐堂的价钱嘛,你看一月五两银子如何?”

    满宝张大了嘴巴,指着自己问,“我还有坐堂银子?”

    郑大掌柜就笑道:“这是自然,你在我们这里坐堂看病,当然有银子拿的。”

    满宝不好意思道:“可我是来学习的,而且每日只来半天,我还要回家读书呢。”

    郑大掌柜不在意的道:“这没有什么,药铺本来也是上午病人才多,到了下午要少很多,你就每天坐堂半日就是。至于学习,哪个大夫不是边看病边学习的?我们这间济世堂算上我一共有四个大夫,以后你有疑问可以问我们,我们也会与你多交流,就跟你在益州城一样的。”

    满宝迟疑。

    她在益州城时可是不收钱的,主要是纪大夫说,她看平常的病症没问题了,但一些重的病症,或疑难杂症,她还需锻炼呢,所以她虽然可以开方看病,但纪大夫总要再检查一遍,确认她开出去的方子没问题的。

    她觉得这样她不交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再拿钱就过分了。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郑大掌柜回屋拿出了一份合同递给满宝,笑道:“这是我们坐堂大夫的待遇,你看一看,除了每月的五两银子,每季还会有两套衣裳鞋袜,亲眷来此看病拿药都会便宜些……”

    满宝扫了一眼那密密麻麻的条款,更加不好意思了,她将合同放在桌子上,愧疚的道:“郑大掌柜,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纪大夫说过,只有我能自己背着药箱出诊了,那才算出师呢,我现在需要学的还有很多,济世堂能让我在这里挂单学习,我已经很感激了,怎敢再拿这么多的工钱?”

    满宝将合同推回去道:“坐堂的钱就不必了,您只要给我开个诊房就行了,以后我开出了方子还得请郑大掌柜和大夫们帮忙看看呢。”

    “哎呀,你这孩子也太客套了,我们铺子里的大夫从能坐堂开方开始就能领工钱的,怎么好在这方面薄待了你?”

    郑大掌柜一个劲儿的要给,满宝一个劲儿的推辞。

    只是郑大掌柜脸皮更厚,满宝到底年纪小,脸太薄,推让了几次便脸色通红起来,但她记得母亲说过的话,做人做事,宁愿自己先吃些亏,也不要想着去占别人的便宜,不然到最后不是自己心里过不去,就是自己会被占去更多的便宜。

    她觉得她今天要是真接受了这份合同,她肯定过不去心里的那关,以后回益州城可怎么见纪大夫啊?

    虽然她很心动就是了,可五两银子显然还重不过纪大夫,为了以后回去见纪大夫不尴尬,她决定坚决不接受。

    于是她心一狠,直接起身,拎起自己的小背篓道:“郑大掌柜,你再这样,我是不好意思再在济世堂挂单了,我去别的地方看看。”

    郑大掌柜:……

    他连忙拦住满宝,低头仔细的看了看她的神情,半响叹气点头道:“好吧,不要就不要吧,那我给你开个诊房。”

    满宝大松一口气,连连和郑大掌柜作揖,满脸是灿烂的笑容,“多谢郑大掌柜,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郑大掌柜抽了抽嘴角道:“哪里,大家互相请教进步吧。”

    事情定下了,郑大掌柜便领着满宝到前面去见药铺里的其他人。

    济世堂的位置很大,大堂被一分为三,中间是抓药的柜台和一大排放药的药柜。

    正对着柜台的这边有三个房间,直接占了药铺大半的位置,而药柜背后还有一个房间,那是郑大掌柜看诊的地方,通常去那儿看病的都是济世堂的常客,不会少钱,不想和这边的病人一起挤着。

    而满宝不知道的是,二楼上还都是看诊的地方,设置了一个一个的小包间,通常能够上二楼的,非富即贵。

    所以济世堂再添满宝的一个位置也不嫌拥挤,因为郑大掌柜直接把铺子里最好的古大夫给调到了他的位置上,满宝明天来可以直接用古大夫的房间。

    第924章

    互相认识

    郑大掌柜领着满宝出来,在大堂里拍了拍掌,大家便暂停了手上的动作,帘子后的大夫也安抚了一下病人出来。

    小郑掌柜领着抓药的伙计们也站了出来,等人都到齐了,郑大掌柜便笑着介绍还背着小背篓的满宝,“这是益州城来的周小大夫,从明日起她会来我们药铺坐堂,今后大家便在一处共事,还望相互关照些。”

    满宝上前一步与大家行礼,笑容灿烂的道:“大家可以叫我满宝,也可以叫我周大夫,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