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见他们动也不动,刑部侍郎忍不住道:“两位总不会也要叫人抬吧?”俩人这才放下书跟着往外走。
天牢旁边的刑部大堂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此时上面正坐着季相、魏知和老唐大人。
季相管着尚书省的事儿,现在朝中中书令缺失,所以是由魏知来管的,门下省的侍中老大人早就卧病在家求告老了,所以现在是唐辉在管儿。
益州王豢养私兵的事儿不小,所以便由三人为首齐审,当然,这其中有没有皇帝的私心就不知道了。
除了他们,刑部的封尚书,户部的刘会都在此。
之所以他们两个会被单独安排进来,那是因为在这个案子中,他们将会被大量的使唤。
到了大堂上,白善拱手行礼,满宝一见,便也只拱手,没有跪下,至于被抬出来的俩人更不用说了,他们爬都爬不起来。
魏知和老唐大人没意见,季相只要想到昨天晚上在他书房里打滚扫地的小孙子就头疼,于是也睁只眼闭只眼的没为难他们。
他虽然坐在正中间,但是……
他左右看了看俩人,抽了抽嘴角道:“魏大人和老唐大人有什么问题就开口问吧。”
魏知和老唐大人连忙谦让,“大人先请。”
“还是你们请吧,我就听着就好。”打量谁不知道似的,事情发生后,一个被皇帝单独留到深夜,一个则是隔上一个时辰就被召见,他又不傻,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皇帝更属意他们来查这个案子。
魏知和老唐大人沉默下来,这个他们怎么开口呢?
这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们都知道了呀?
可要紧的是季相等人不知啊,而他们才能代表百官,老唐大人目光一转,落在了封尚书身上,直接道:“审案这样的事,自然是刑部尚书最为擅长,还是封尚书开口问吧,到时候我们再斟酌着补充就是了。”
众人心中冷哼:好似你没当过刑部尚书似的?
不过对于这位明明比自己年纪小,却是前长官的老唐大人,封尚书没敢说出口,他看了一眼他的现任长官季相大人。
见他微微颔首,便站起来冲三位大人一揖,然后扫了眼躺在木板上的向朝和向铭学,一挥手,决定先不问他们。
于是差役们把两张木板移到了旁边,让白善和满宝一下暴露在了众人的最前面和最中间。
封尚书的目光落在白善身上,问道:“姓名、祖籍,全都报一遍吧。”
白善已经快把大晋的律书看完了,且还背了不少,知道这是问讯的工具,于是一五一十的说了。
封尚书便问,“你既是陇州人,学籍怎么填的是绵州?”
白善便拱手道:“学生五岁时祖母便带着母亲和我投奔了在绵州的堂伯,因此我是在绵州上学读书的,而后又去了益州考府学,所以学籍一直在绵州。”
“你是何时得知益州王为你杀父仇人的?”
白善顿了顿后抬头看向上方,见老唐大人垂着眼眸,便道:“今年方知的。”
封尚书眉眼一跳,“今年才知道?”
白善应了一声“是。”
“怎么知道的?”
“我祖母告诉我的。”
“你祖母是如何知道的……”
白善将唐县令和杨县令摘出,只提了他祖母,告诉封尚书,其实他祖母一直有怀疑,并将当年他父亲逃到罗江县外偶遇周银的事也说了。
如此一来,封尚书就不得不召刘老夫人来问话。
在等待的时候,封尚书喝了一口茶便问满宝,“你呢,将你的姓名,户籍也都报一遍。”
满宝如实报了。
封尚书同样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很多都是和白善重复的,他问道:“你又是怎么知道你父母的事的?”
满宝指着白善道:“刘祖母告诉我的,我以前并不知道我爹娘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是刘祖母说了,我爹娘才告诉我的。”
得,所以还是得等刘老夫人来。
封尚书便去问躺在木板上的俩人。
白家这边还有许多未曾呈现上来的人证和物证,虽然满宝已经交过一波证据了,但刘老夫人手上还有很多呢,比如当年白启给家里去的信,二吉的口供,当年假冒官差去七里村的三个刺客的口供,甚至人,封尚书要,刘老夫人也是可以转交的。
那些人现在魏知的手上,但总要交出来过了明路才好。
但相比之下,向家能给出来的证据就少得可怜了,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推测,因为他连自己是东溪庄真正的主人这一点儿证据都没有。
地契房契全被洪水或人为的毁损了,甚至县衙和府衙里的档案都遗失了,除了向铭学后来自己默写出来的族谱外,他连个人证的证词都没有。
所以要想他说的是真是假,还得派人去一趟遂州才行。
低头看了一眼被包成大粽子的向铭学,虽然封尚书的内心很信任了,但刑案讲的就是证据。
不过他们可以确定白善他们前天在大殿上交的证据没有假的迹象,所以他们是可以离开的了。
于是封尚书提了一句,白善和周满可以释放了。
季相正要答应,老唐大人却突然道:“只是刘老夫人手上不是还有人证吗?不如等人证到案了再说吧。”
魏知也点头,“先将俩人暂且收押在牢内吧,等人证到案后再说。”
白善和满宝张大了嘴巴。
又被关回了牢里。
前来作证的刘老夫人倒不怎么焦急,对两个孩子微微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刑部大堂。
四人被差役押送回去时,正巧在门口碰到了周立君,她正在大门外等着他们呢,她讨好的冲差役们一笑,然后把一个大篮子交给他们道:“小姑,这是你们今天和明天一早的吃食,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我让六叔给你们做。”
第1160章
安全
满宝恹恹的接过篮子,问道:“五哥他们在家里忙什么?”
差役没让他们多说话,喝道:“拿了东西就快走,当大牢是你们家吗?”
白善和满宝默默地想道:就快是了。
周立君便冲他们挥手,喊了一句,“五叔他们没写信告诉家里,小姑放心吧。”
刑部侍郎检查了一下他们的篮子,见都是大包子,就挥手让他们带进去。
见他们恹恹的,他便没好气的道:“别一副我们亏待了你的样子,我们刑部还不想收押你们呢。”
满宝他们刚吃完晚食就明白刑部侍郎为何这么说了,因为满宝正给两个病人扎针,外面便传来喧哗声,俩人立即丢下炕上满是针的俩人跑到牢门那里竖起耳朵听。
就听到外面有尖利的生意喝道:“陶祎,你好大的胆子,敢无视太后娘娘的懿旨?”
“封尚书说了,除非三高官官亲至,或有三位大人的手书和陛下的旨意,不然谁也见不着他们,还请公公见谅。”
“可咱家怎么听说白家的人进出天牢犹入无人之境?来去自如?”
“公公一定是听岔了,白家的人只是往这里送了东西,并没有见到人,所有进来的东西我们都要检查过,只有没问题才能交给天牢里的人,公公不见人,若想给牢里送东西我们也可代为转交的……”
声音渐渐低了,满宝他们努力的竖着耳朵听才能隐约听到一些。
扒拉着牢门的俩人忍不住相视一眼,特别小声的道:“不知道这位刑部侍郎能不能拦住。”
“原来他叫陶祎呀,倒是好名字,肯定能拦住的。”
动弹不得的向铭学和向朝:……
向朝轻咳一声,也压低了声音问道:“周小大夫,我们身上的针可以拔了吗?“
满宝扫了一眼系统内的时间,头也不回的道:“不能,还早着呢,你先睡一觉。”
外面的动静慢慢没了,俩人等了许久都没等到有人进来和他们说明一下。
俩人站直来,对视一眼后耸了耸肩,上前去看向家兄弟身上扎的针,一起叹气道:“看来我们都待在牢里才是安全的。”
满宝看了一下时间,一边把向朝身上的针拔了,一边道:“可如果再不出去,药也不进来,你们就要没药了。”
向朝立即道:“那就别给我用药了,都给二公子吧。”
向铭学脸色一变,“不行!”
白善不是很着急,他拿了一本书道:“这些事外面的人会着急的,我们就老实的坐牢吧。”
是真的老实,从今天晚上以后,四人在牢房里特别的老实,从不主动给差役们惹麻烦,每天还拿出钱来请他们帮忙给牢房里添水。
虽然在牢里生活很不方便,但每天周立君都会把吃的送到大牢,她这会儿也进不来了,只能通过差役陶祎转交。
差役们的好处就是,每次周立君来的时候都会带两个篮子的吃的,丰盛的那一篮子是给差役们的,清淡单调的那一篮子是给满宝他们的。
周六郎给他们准备的吃食都特别简单,不是可以自己下的面条,便是大白馒头配上热一热就能吃的清爽菜,菜多油水少。
但牢里的四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胃口一直还不错。
当然,也一直有人想进来见他们,或把他们带出去审问,可是基本上除了魏知等人,至今还没人能够突破刑部大牢的关口进来看到他们,或是把他们提出去过堂。
昨天晚上最惊险,蹲牢的四人扒拉在牢门上,甚至听到外面兵器相交的声音,那一刻四人的心同时高高的提起。
一直到外面混乱了好长时间,最后他们听到了封尚书的怒吼声,动静才慢慢小下来。
但扒拉在牢门上的三人一个都没动。
满宝目瞪口呆,“谁啊,胆子这么大,带着兵器冲牢?”
白善脸色有些不好看,“不知道祖母和先生他们怎样了。”
唯一坐在炕上的向铭学讥讽一笑,“这便是权贵了。”
牢里一片寂静。
满宝咽了咽口水道:“但是,我们也没被带出去不是?”
所以现在还是算他们占上风?
向朝现在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他扶着腰一瘸一拐的回到炕上趴好,叹气道:“看来还是牢里安全。”
的确是牢里安全,魏知总算是拿到了皇帝的手书,交给了封尚书,然后满宝可以写方子给周立君,由周立君去济世堂里买了药后送到天牢。
在此途中,周立君不假与人手,一路上又有大吉护持,济世堂也是信得过的,按说不会再出什么事。
可满宝还是在第三次送进来的药上发现了不对,因为知道有很多人想弄死他们,所以满宝每次熬药时都要自己捡药,将药包打开,然后用一杆小称称出适合的药量。
满宝在抓一味药时隐隐觉得不对,她闻了闻,觉得药味儿是一样的,却又似乎不太一样,她再对比,也没发现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她就是觉得手中的这炮制好的乌头不太对,最后还是问了科科才确定,“外形看差不多,但炮制的方法应该不一样,其中一些有毒。”
满宝惊叹不已,一边将她认为不太对的乌头挑选出来,一边道:“难怪郑大掌柜总是说,医很重要,药也很重要,是真的很重要呀。”
白善好奇的凑上去,闻言道:“这不是废话吗,药入口,当然重要了。”
“你不懂,”满宝摇头道:“士人看不起医者,医者隐隐又瞧不上药商,药商又压着药农,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只是从事的事不一样而已,为何要互相看不起?”
向铭学理所当然的道:“地位不一样,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白善反倒莫名其故的看着他,“这是正常的吗?”
三人对视,向铭学皱眉,“这不正常吗?”
向朝头疼道:“现在我们不应该讨论下毒的事吗?谁往我们的药里下毒?”
满宝把她认为有毒的乌头都挑出来了,然后让科科检查,不在意的道:“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当然是想杀我们的人下的。”
白善点头,“就是,这么多人,怎么查?只要益州王的案子定了,我们也就安全了,回头把这个交给封尚书就好。”
向朝连忙看向向铭学。
谁知道向铭学也点头,并不觉得这件事需要查。
向朝:……为什么他理解不了他们的想法?
第1161章
隔壁狱友
科科扫描了一下,道:“有剧毒的乌头你挑干净了,但多挑了两块炮制好的出去。”
满宝一听,立即在他的指点下将那两小块找了出来,放回了药包里。
向朝看得很忧心,有些不太敢吃她熬的药了,“你真的挑干净了吗?我看这两种药完全长得一样,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啊。”
满宝道:“一样才是对的,它们都是川乌,只是这边的炮制好了,这边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炮制的。”
满宝将药材掰开,让他们看断面,“外面看着是炮制好的,里面看着也没多大差别,但仔细的闻一闻,摸一摸,就可以摸出来它还是生的,或是半生的。”
白善没有伸手拿,而是先确定,“用手摸和用鼻子闻不会中毒吧?”
已经又摸又闻的向朝手一颤,乌头就从他手上跌落。
满宝捡起来塞进他的手里,安慰他道:“没事,别怕,你只要不舔,也不吃手指就没事。”
她和白善解释道:“乌头有毒,尤其是生乌头,有剧毒,有些乌头质量好,仅用三分就可死人,次一点的,一般一钱也就能杀人了。”
满宝称了一小块乌头给他们看,那么一点儿便是一钱了,混在一大堆中药里面根本就毫不起眼。
向朝的手又抖了,他咽了咽口水,举起手里两块被他掰成两半的乌头问,“那,你干嘛用这样的药?”
满宝接过,将它丢在有毒的那堆里,道:“它有毒,但它也能治病啊,你们两个关节上都有伤,特别是向铭学,你受刑的时候没少被泼冷水吧?你脚筋都被挑了,以后每逢刮风下雨一定会很难受,乌头可治风湿痹痛和关节疼痛,所以你们的药方里我都有添加。”
“不过你们放心,我开的都是炮制好的乌头,”满宝强调道:“微毒,我还加了干姜和甘草,基本上就没多少毒性了,不过吃药嘛,怎么会没有毒呢?”
白善也安慰他们,“是药三分毒嘛,多吃就习惯了。”
向铭学就去看其他的药材,“周小大夫,你要不要再检查一下其他的药?”
满宝道:“好,我这就检查。”
但查了一遍,也没再发现有毒的药材来,她还让科科帮忙扫了一遍呢。
毕竟她开的草药里,天生便拥有剧毒的也不多。
满宝称好了药便开始熬起来,两个药罐一起,没多久就咕噜咕噜的往外冒药香味儿。
与他们一墙之隔的犯人总算是忍不住了,开始咚咚的敲起墙来,白善他们惊奇得不行。
坐牢那么多天,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其他狱友的动静呢。
其他人还没动静,白善先兴奋的爬到炕上敲墙以回应了,对面的人显然也没想到他们这么积极回应,于是靠着墙大喊,“我说你们对面是干啥的,怎么每天不是药味儿,就是各种香味儿的,你们今天中午是不是又喝鸡汤了?”
白善很好奇,“隔着墙你们都能闻到?”
“那么大的味儿,我们鼻子又不塞,怎么会闻不到?”对面的人吼道:“小子你往头上看一看,你们就没闻到我们这边飘过去的屎尿味儿?”
四人一起抬头看向墙头,这才发现,屋顶下来似乎有个洞儿,只是对面也是黑乎乎的天牢,所以看不出来那是个洞儿。
“每天我们就闻着对面传过来的味儿,话说你们是官儿呀,还是家里富可敌国呀,怎么都到天牢里来了还天天有药吃?”
对于天牢里的人来说,有好饭菜吃不算特别稀奇的,有钱嘛,买就是了,虽然比外头的贵上好几倍,但都到天牢里来了,基本上就是死人了,钱那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自然是活着的用最好;
没钱也不要紧,有权也行啊。
而天牢里有钱有权的人还真不少。
可能在天牢里吃上药的就很稀奇了,便是外面的人敢送,天牢里的差役也不敢传递啊,牢里坐着的人更不敢轻易喝,谁知道什么时候就送命了?
所以他们每天闻着药味儿心里可稀奇可稀奇了,当然,他们不馋这个,他们馋的是每天都能从那气窗里传过来的饭菜香味儿。
“我说隔壁的兄弟,你们是犯了什么事进来的?大家好歹同狱一场,这也算是缘分,你让外面那些差爷帮个忙儿,传两个包子过来给我们尝尝味儿?”
白善道:“没有了。”
“骗鬼呢你,我都闻到了,你们早食吃的就是包子,昨天晚上也是!”
白善:“都吃完了,今天中午我们要吃面,高汤面加青菜和鸡蛋。”
“我去,送我一碗,赶紧的。”
送是不可能送的,不过白善正无聊,便想与他聊聊天,“你是干什么的?”
“我?我是冤枉的啊,兄弟,我是好人,给点儿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