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5章

    皇帝脸色一变,绷着脸沉默半响后心痛道:“好吧,待这次老五的案子一了解就让他去就藩。”

    皇后却道:“也不用等到彻底了解,待送了益州王下葬就让他走吧。”

    皇帝张了张嘴,在皇后的注视下不得不闭上嘴巴同意。

    益州王的棺椁进京前并没有被大肆宣传,因为反军起兵突然,被平定的也很快,所以京城的百姓还什么都没感受到,自然对凯旋归来的殷礼没什么太大的感受。

    殷礼也不想宣传,太后还在呢,皇帝又是人亲哥哥,杀了一个亲王的感觉并不多好。

    但棺椁进京,他又带了一千兵马护送,进京的时候还是要提前把路过的街道把控起来。

    满宝他们听到消息,特意翘班翘课跑到街上去看。

    连刘老夫人都特特坐了马车过来看。

    看着三具棺椁从他们眼前路过,再慢慢走远消失,刘老夫人沉默半响后放下车帘子,对赶车的刘贵道:“回去吧。”

    满宝他们则是站在一家临街的酒楼二楼上看的,几人从栏杆那里探头目送军队走远,这才收回脑袋,“我们这就算报仇了吧?”

    白善轻轻地嗯了一声,“算吧。”

    白二郎摸了摸胸口道:“这事儿总算是完了。”

    三人都松了一口气,白二郎问,“我们是要回益州上学,还是在京城上学?”

    白善道:“先在国子监上着吧,走一步看一步,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满宝点头,“没错,我家的饭馆本金还没赚回来呢,这一走可就亏了,只要在京城日子还过得下去我们就先在京城待着,等我把郑太医他们的本事学到手后再说。”

    白善和白二郎都奸诈的看着她嘿嘿一笑。

    益州王死了,白善只觉得神清气爽,天高云白,于是笑道:“我们一会儿去买些猪蹄吧,涂家铺子的红烧猪蹄特别好吃,带回去给大吉也尝尝。”

    满宝:“……大吉受伤呢,要吃清淡点儿的。”

    白善乐道:“给他吃一块吧,昨天晚上他差点就要溜到厨房里摸肉吃了,把容姨吓了一跳。”

    白二郎点头,昨天晚上容姨被大吉吓得大叫一声,家里的人还以为有刺客溜进来了呢,全都从床上蹦了起来。

    三人商量妥当,跑去涂家那里买了猪蹄,然后就一路高兴的跑回家去了。

    终于亲眼看到了益州王的棺椁进京,白周向三家都很高兴,周五郎特意把饭馆关了,把店里买的菜肉都拎回家,然后三家热热闹闹的庆祝一番。

    前院给下人和家丁们摆了两桌,他们在后院也摆了两桌,刘老夫人还使人去状元楼里买了上好的状元酒回来。

    让白善给所有人都满上了酒,刘老夫人执杯道:“今日我很高兴,大仇得报,也算不枉费我们多年的谋划了,这一杯,我敬诸位。”

    满宝虽然不太喜欢喝酒,但也端起了酒杯,伸出舌头舔了舔后便苦着脸喝了一点点儿。

    刘老夫人一饮而尽,又倒了一杯,眼眶微红的道:“这一杯则敬因益州王而死去的冤魂英灵。”

    刘老夫人将酒轻轻地洒在了地上,满宝苦着脸想了想,正要将酒喝光,白善就接过她的酒杯,将里面的酒都倒进自己的杯里都喝了,这才给俩人重新满上酒,然后毕恭毕敬的洒在了地上。

    坐在白善身边的白二郎看了一眼俩人,扭过头去不理他们。

    大人们没看到少年们的小动作,正各自眼眶红红的感伤着。

    向六爷抹了一下眼泪后倒了一杯酒后道:“刘老夫人,我家二公子和向朝还得拜托你帮忙打探一下。”

    刘老夫人立即道:“您放心,明天我就去问魏大人,向朝应该不难出来。”

    向六爷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更忧心的是向铭学,他抹了一下眼睛道:“刘老夫人,我们向家嫡支只剩下二公子一个,您和魏大人熟,还请您和魏大人求求情,只希望保住我们二公子的命就好,不论最后是流放还是罚没,我们向家人都跟着。”

    白善立即道:“不至于此,说起来向氏一族全因益州王而没,就算他曾刺杀皇亲,那也是事出有因。”

    他看向满宝,“我们都会求情的。”

    满宝连连点头。

    自从殷或那里知道益州王伏诛以后,他们就计划着要把向家兄弟救出来了。

    目前最能说得上话的是魏大人、老唐大人和太子了。

    满宝目前和太子处得还不错,至少每隔一天进宫给皇后扎针时都能见他一面,相处久了,满宝觉得他除了脾气坏点儿外也不是坏了。

    向六爷见周家和白家的人都上心,便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们这些人目前连身份都没有呢,户籍、路引什么的都是假的,更别说人脉了。

    流民和刺客,还有各地的江湖势力他们倒是认识一些,朝上的人还真不认识,所以求情之类的事也只能找白家和周家了。

    饭桌又重新热闹起来,白善三个把酒杯推到一边再不喝酒了,专心的吃菜。

    周五郎却很喜欢喝酒,一边喝一边和满宝商量,“这件大好事也得写信告诉爹娘才行,到时候也好到小叔小婶的坟前告诉一声。”

    满宝连连点头,“一会儿回屋我就写信,明天就能送出去。”

    白大郎就道:“那正好,顺道帮我们也送封信回家。”

    他对白二郎道:“总得给父亲他们报个平安。”

    第1215章

    追赠

    常青巷里一片其乐融融,郑氏还把自己的琴拿出来让白善给大家弹琴听。

    殷礼这会儿却才从宫里离开回家。

    殷家廊下都点着灯笼,殷老夫人带着三个孙女和殷或在前厅里等着,殷礼大踏步进来,先给母亲请了安,这才去看殷或。

    见他面色还算好,便放下心来,“母亲,我先去换衣裳了。”

    “快去吧,热水什么的都给你准备好了,一会儿直接来饭厅,我叫厨房给你准备了好吃的。”

    殷礼笑着应下,等吃了饭他便把家里的管家叫到书房里了解一下家里的事。

    明天一早他还要上朝,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也就晚上能抽出空来了解了。

    他拿出折子来,一边写明天上朝要应付上的折子,一边听管家禀报。

    他以为最近这一段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才是,就算有,也是三个闺女闹出来的。

    但以他对三个闺女的了解,她们才吃过亏,应该会老实一段时间,却没想到这一次问题是出在自己儿子身上。

    殷礼才开了一个头便听愣住了,然后墨便脏了折子。

    他低头看了一眼折子,干脆收起来丢到一旁,专心听管家汇报,完了后问道:“所以少爷这段时间身体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

    管家一愣,最近少爷闹出来的事情多,所以他光顾着操心他的心理健康去了,还真没注意他的身体状况,不过,“少爷看着面色红润了些,也没以前容易气喘了。”

    殷礼道:“换季的时候他没生病?”

    管家迟疑的摇头,“倒是没生病,但受伤了,少爷那会儿也在吃药的……”

    一般殷或换季的时候都会生病,但他那时候不是给了自己一刀吗?

    所以虽然没生病,但药也没断,针也没少扎,所以管家还真没觉得有多少区别。

    殷礼若有所思,问道:“那周满的医术果然如此厉害?”

    “是,”这一点上管家倒是没迟疑,他道:“现在皇后娘娘的病都是她和萧院正在看。”

    殷礼点了点头,挥手道:“行吧,你退下吧。”

    管家退下。

    殷礼坐着思考了一下,起身去西边的小院里找殷或。

    殷或喜静,加上要养病,所以特意选了这一边的院子住着。

    殷礼进去的时候,院里的下人已经都退下歇着了,殷或也上床准备睡觉了,他一来,院里的下人便又要忙起来。

    殷礼压了压手,让人都退下,径直进了房间。

    殷或只着里衣起身行礼,殷礼皱了皱眉道:“将衣服披上吧,若是着凉了怎么办?”

    长寿连忙找了大衣给殷或披上,殷礼直接让他坐在床上与他说话。

    “听说你交了几个朋友?”

    殷或低低地应了一声“是”,对祖母和姐姐们他会耍心眼,对父亲他却不会,也不敢,于是将他结交白善他们的过程说了一遍,表示他很喜欢这几个朋友。

    殷礼并没有反对他交朋友,点了点头后问,“你为何刺伤自己?”

    殷或低着头不说话。

    殷礼盯着他看,半响后叹息着道:“家里正准备给你说亲。”

    殷或抿了抿嘴道:“父亲,我暂时还不想成亲。”

    “为什么?”殷礼盯着他问。

    殷或绷着脸道:“周满说,我不宜早婚,不成亲,我可以多活几年,我想活着。”

    “而且,”他抬起头来看向父亲,“我问过谭太医,我生的孩子有可能会和我一样体弱,我不想我将来的孩子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

    殷礼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响后微微点头,沉静的道:“好吧,我会与你祖母说的,你的亲事推后,以后再说。”

    殷或便松了一口气,起身要送父亲出去,殷礼则按住他道:“不用,你歇着吧,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长寿低着脑袋战战兢兢的送老爷出去。

    殷礼在门外站了站,侧头看向他道:“好好伺候少爷,你就做好书童的事儿就行,明天我给你们拨个车夫,以后上哪儿都要带着,总不能下次再遇见刺客时还拿钱砸人吧?”

    长寿白着脸应下。

    殷礼走了。

    长寿松了一口气,立即钻回房里告诉少爷这一消息。

    殷或已经钻进被子里躺好了,闻言倒不排斥,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只要不是姐姐们派来插手他生活的人就行。

    益州王父子三人的棺椁回京后便静静地放在王府里,宗室出面治丧,但除了宗室外,大臣们都避而远之,没人敢去祭奠。

    而宗室们也大多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才去的,但又因为皇帝的缘故不敢办得太隆重,所以悄无声息的,一直到下葬,除了有心人外,京城的百姓甚至都没感受到亲王薨逝的隆重。

    当然,益州王也不是以亲王礼下葬的,他是以庶人礼下葬的,虽然可以陪葬在献陵,却也是挖了个洞埋下去。

    而就在这期间,益州王案也被翻了个底朝天,包括十二年前的事也被翻了出来,白启被追赠为益州牧,当年与他一起因查益州王谋反一案而被杀的县丞何子云,其长子何畅及众多衙役一一被翻案追赠。

    当然,这些细节皇帝并不会一一过问,这些都是魏知和老唐大人查清楚后交给礼部,礼部再整理好确定需要追赠的人和给的抚恤金,再写了折子上交给皇帝。

    皇帝批准后想了想问道:“周满的父亲周银呢?”

    站在下方的魏知众臣:……忘了。

    毕竟那位不是官儿呀。

    皇帝便想了想道:“他是个义士,该赏,便追赠他为绵州牧吧,正巧他也是绵州人。”

    一个死后的赠号而已,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纷纷躬身赞了一声皇帝英明。

    皇帝在折子后面添上周银的名字,然后把折子发回给礼部,叹息道:“涉案的人员都查清了吗?”

    魏知表示已经查得差不多了,只是还得审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最近都忙得不得了。

    皇帝便想了想后道:“调杨和书和唐鹤回京吧,此事最早便是他们在查,让他们进京帮忙审理,速度快些,太后身体不好,不要将此事拖到过年。”

    众人瞬间明白,尽早判了,之后过年多半要为太后祈福还要赦免一批没有犯死罪的。

    魏知和几位大臣对视一眼,都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是牵连三族,这其中有不少是无辜的人,现在正关在各地的衙门里呢,到时候正好可以把这批名单报上去。

    比如张刺史的几个弟弟和侄子侄女们,他们被抓的时候全都是一脸懵,作为张刺史的弟弟是逃不过了,不过却可以把他侄子侄女们放到赦免名单里。

    不然真的这样牵连下去,以现在的规模,两万人都打不住。

    第1216章

    门当户对

    一州之牧相当于刺史,当然,实际权力比刺史要大点儿,毕竟是一州军政大权全握,相当于封疆大吏。

    但是,先帝在时便取消了州牧,除京城和陪都外,全改设成刺史,削弱其权,之后州牧多成了功臣死后的荣赠。

    除了让他可以记入史书,有个身份流传下去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好处。

    科科不能理解这个有什么意义,但人类却很激动,包括它的宿主,高兴的蹦了好几下。

    它在满宝的脑海中打出三个大问号,满宝便详细的给它解释,“文臣武将建功立业一是为了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一生,二呢?”

    科科打出一个问号。

    满宝就摇头晃脑的道:“二就是为了青史留名了。”

    “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谁不想留名青史呢?”满宝道:“我亲爹没这个封号,除了我们,没人会记得他,再往下过几代,要是不修族谱,恐怕后人都不会知道。但这下不会了,他有皇帝的追赠,他不仅可以记在起居注中,也会记在实录里,记在史书里,将来,后人只要翻开史书就会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做过这么一件事。”

    说着,说着,满宝沉静起来,又有些哀伤,“这叫死后哀荣。”

    科科道:“人都死了,有什么用呢?”

    满宝思考了半天后道:“人若有轮回就有用,若没有,对死人的确没有用,但对活人有。”

    不错,对活人不仅有用,还有很大的用处呢。

    满宝前脚刚知道这个消息,后脚坐着马车去国子监前接白善他们时,一群少年勾肩搭背的从学里出来,看见她便笑嘻嘻的叫“周小姐”。

    连白善都笑吟吟的叫她,“周小姐。”

    满宝看着他们,问道:“你们这是吃错药了?”

    白善便笑吟吟的作揖,乐道:“你现在可是州牧家的小姐了,我们自然得恭敬些。”

    满宝想了想,也作揖回礼,“那你也是州牧家的公子了也,我也得回以恭敬。”

    见俩人互拜,封宗平等人见了便也跟着凑热闹互相拜起来,“哎呀,州牧家的公子……”

    “哎呀,尚书家的公子……”

    “哎呀呀,右相家的小公子……”

    “来来来,这边是京兆尹家的公子……”

    “来,州牧家的小姐……”

    只有白二郎牙酸得不行,一把扯住跟着乱拜的封宗平等人,“他们拜他们的,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易子阳乐道:“我们怎么就不能凑热闹了?”

    白二郎:“他们这是青梅竹马,门当户对,你们跟着一起乱拜像什么话?”

    封宗平一听,看着正对着的俩人,收起手乐道:“还真是。”

    白善和满宝脸色微红,也站直不拜了。

    季浩一听,脸上的笑意一下就落了下来,他道:“人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媳,他们两父亲都成了州牧,不合适吧?”

    白二郎本来正心酸得不行,还有一点点嫉妒,一听季浩这话,不高兴了,立即驳道:“谁说不合适的,我们白家家底比周家厚一点儿,正好是高门低门,怎么不合适?”

    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给了师弟兼堂兄一个赞赏的目光。

    季浩绷着脸道:“再高也没我季家高。”

    白二郎:“你们季家的太高了,高攀不上。”

    封宗平和殷或易子阳等人便来回看着他们怼了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来。

    满宝本来还有点害羞,见俩人没完没了起来,就忍不住道:“你们到底有完没完,搞得好像你们是我长辈似的,白诚,别忘了,我才是师姐!”

    再去看季浩,满宝皱了皱眉,没说什么,毕竟不熟。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白善笑着打破僵局,“难得大家都有空闲,又遇着这么一件喜事,我请你们吃饭吧。”

    满宝立即道:“去我们周记饭馆吧,我六哥他们还新请了一个大厨,做的菜可好吃了。”

    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于是高高兴兴地一块儿坐车出内城去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