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满宝想了想后道:“一会儿拿去给她吧,正好她可以借着过年的功夫看一看。”白善和白二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昨天晚上先生都说他们写得好了。
于是满宝就带着折子出门了。
她先去了济世堂,和郑大掌柜提了一下回乡的事。
满宝老早就和郑大掌柜提过这事了,郑大掌柜也同意了,知道她明天就要走,还想着她今天请她到酒楼里吃一顿送行呢。
不过满宝婉拒了,因为她很忙,一会儿她要去皇宫,先给太子扎针,再给皇后扎针,还要把她这段时间写下来的东西给刘医女和萧医女,尤其是刘医女,她可是有一堆功课布置给她的。
听完她这一天要做的事,郑大掌柜目瞪口呆道:“你这时间安排得也太紧了,何必要赶在这一天做完?多留两天不就好了?”
满宝摇头,“太子不给假,路途遥远,在这儿多留两天,就得在家少待两天,不行,不行。”
郑大掌柜便看了一眼大堂,然后道:“要不你现在进宫去吧,我看今天的病人也不是很多,你有必须复诊的病人吗?”
满宝道:“有两个。”
“看完那两个你便去吧,剩下的让丁大夫他们替你分担。”
能够多出一点儿时间来,满宝还是很高兴的,于是笑眯眯的应下了。
等庄先生醒来,洗漱完毕,用了早饭,领着白善和白二郎进了书房,正要拿出那折子来细细地给他们讲一讲不足之处时,才知道满宝把折子带走了。
庄先生:……
庄先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你们要送进宫去?”
白善点头,“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今天满宝正好进宫,顺手就带进去了。”
呈上的东西是可以顺手的吗?
庄先生看了一下滴漏,松了一口气,道:“那折子不能呈上,交上去了也是徒惹笑话,你去前院叫个人去济世堂里把折子取回来吧,顺便叮嘱满宝一声,此事且不急着和皇后说?”
白善不解,问道:“为何?”
“你们那折子简直是重新建了一个太医署,牵扯甚广,虽然疏议写得很好,但绝对不可能被采纳,既然知道不会被采纳,你们又不是朝臣,何必交上去徒惹人眼?”
白二郎忍不住道:“可昨晚先生您不是这么说的,您还说我们写得好呢。”
庄先生点头道:“疏议是写得不错,可不错,不代表就会被采纳。”
白善道:“但参照国子监也是先生提议的。”
庄先生点头,笑眯眯的道:“我是依照你们的设想给的参考意见,你们的确写得不错,可我也没说,照着国子监写的就可以呈上呀。”
白善就明白了,他们这一个多月来做的事,其实还只是一个课业而已,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可以上折的想法。
他叹息了一声,失望的起身道:“好吧,我去拿回来。”
结果他到济世堂的时候,郑大掌柜告诉他满宝已经离开有一刻多钟了。
白善皱了皱眉,来不及多说便去追她,结果还是没追上。
等他到皇城门口时,大吉都赶着车出来了。
白善坐在刘贵的马车上和大吉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只能调转马头回家。
庄先生听说也吓了一跳,他转头去看滴漏,先问道:“滴漏坏了?”
又忍不住去看门外,太阳的位置的确还不是很高呀。
白善道:“我回去问过郑大掌柜了,郑大掌柜说今天满宝的事儿太多,所以提前让她进宫去了。”
满宝进宫和别的命妇进宫不一样,别的命妇需要约时间,她却是随时都可以进的,就算进去以后太子和皇后没空,她也可以找刘医女他们布置功课,时间一点儿都不浪费。
所以就是这么巧,他们错过了。
白善问:“先生,怎么办?”
庄先生想了想摇头道:“没事,呈上就呈上吧,闹笑话就闹笑话吧,反正我们明天就走了,管它风风雨雨都不与我们相干,等我们再回京也过去一个月了,皇宫过年也忙,那时候说不定皇后就忘了这事了。”
白善和白二郎一想也是,于是安心了。
结果他们谁都没想到,皇后拿到折子后看得津津有味,都没看完,当天晚上就拿出来和皇帝共享了,然后道:“我觉着他们的这个疏议不错。”
皇帝也看得津津有味,但直接把这折子当话本一样来看了,皇后这么一说,他差点从床上栽下去。
第1306章
躲
这本疏议很长,字也不大,皇帝只看了两页,于这折子来说只是个开头而已。
但仅是开头,折子上写的太医署疏议就列出了好几条要点,其规模之宏,堪比现在的国子监。
虽然没看细看后面的,但皇帝展开扫了一眼,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做的,真要照他们这样改革太医署,别说他今年的私库,明年后年的私库也得搭进去。
所以皇帝是真的只把这折子当话本来看,尤其这折子还是三个不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写的。
皇帝咳嗽了一声,收起折子严肃的道:“天色不早了,卿卿,我们睡吧。”
皇后难得听到这爱称,忍不住抬头看向他,问道:“陛下,你不会出尔反尔吧?”
皇帝轻咳一声,讨好的握住她的手道:“梓童啊,就算要建女太医院,我们也要从长计议不是?不然比照着现在的太医院建一个就是了,可我看这疏议,似乎是要重建太医署,连现今的太医院都要改变的。”
皇后微微点头,笑道:“我才看到这折子时也吓了一跳,不过我还没看完,不如我们先看完再说?”
皇帝纠结道:“疏议是写得不错,听说这三孩子在外面还写了一本传记,也写得不错的,可这文章写得好,却未必适用于朝堂。”
皇后点头,坚持道:“我们先看完,然后再商议?”
皇帝看着皇后的神色,总有些不安,他觉得,下次周满进宫扎针他一定要好好的和她谈一谈。
这种折子可以分几次上嘛,为什么要一次性写这么多,写这么详细?
而且写之前你不该跟上位者探讨一下吗?
魏知每次上折骂他前都还会先表露出不高兴的神情让他提前知道呢。
皇帝是这么打算的,结果第二天溜达到东宫时才知道周满今天没进宫,而且他们几家已经离京回乡了。
被缠了一晚上,想要周满主动和皇后收回折子的皇帝:……
太子听说他爹过来了,连忙从宫内迎出来,行了礼后不免有些好奇,“父皇怎么过来了?”
正主没找到,皇帝自然不可能转身就走,他抬眼看了一下东宫的景致,浅笑道:“路过,便进来看看你。”
东宫在太极殿的东边,皇帝办公的地方在太极殿的第二进,他要走到第一进,出来后要下很长很长的台阶,再穿过一段很长很长的夹道,再过一个大大的空地,这才能到东宫的大门口……
而这,已经是东宫的第二进了。
他是去哪儿都路不过这里的,太子信他才有鬼。
不过太子也没表露出来,既然他爹来了,他就领他到处走走。
皇帝以前也没少来东宫,这两年来得比较少,而且每次来基本都是听闻太子在东宫里聚众饮酒打架,太傅劝解不听然后跑来骂太子的。
这样静静地走着散步说话的机会却是很少有了。
皇帝围着东宫走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近来没有再饮酒吧?”
“是,”太子道:“周满说还不能饮酒。”
皇帝点头道:“大夫的话还是要听的,现如今,你觉得身体如何?”
“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好多了。”
好多就好,“周满离京了,以后你扎针是谁来?”
太子道:“暂且停了,等她回来再继续。”
皇帝就皱了皱眉,“治疗如何能断?难道她要行的针法别人都不会吗?”
会是会的,周满也提议过让刘医女来,或是教给萧院正也行,不过太子还是更信任她。
于是笑道:“儿臣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等她一月就是,如今我只需半月扎一次针,比先前好很多了。”
皇帝却不这么觉得,子嗣是很重要的,尤其还是太子的子嗣,于是道:“那就不该让她离京,让她留在宫中先把病治好再说。”
太子道:“母后也都答应了的,还说她年纪小,离家日久想家,我们总不能拦着人家一家团聚。”
皇帝就叹息,“你母亲就是心太软,罢了,回头我让萧院正过来看看你。就算针灸不能继续,药却不能停。”
太子没反对,看就看呗,怎么治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要不是周满他们已经出京,皇帝是很想让人把他们追回来的,他只要一想到晚上回去还要面对皇后就头疼。
皇帝暗戳戳的打算起来,不然晚上去别的宫殿转转?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太后给叫去了。
走在去嫔妃的宫殿的路上被拦住,皇帝转变了一下心情,一脸沉稳的去见太后。
太后的身体好多了,被云凤郡主扶着在饭桌上坐下,看到皇帝便笑着招手,道:“我们母子许久不在一起吃饭了,今晚便一起吃一顿饭吧。”
皇帝笑着应下,上前亲手给太后盛了一碗汤。
云凤郡主站在太后的身后服侍,皇帝看到她便笑道:“云凤也坐下,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太后就笑道:“她不在这里吃。”
她扭头对云凤郡主笑道:“你回去陪你母亲吧,我和你皇伯伯说说话。”
云凤郡主低声应下,行礼后躬身而退。
太后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对皇帝道:“云凤长大了,懂事了许多。”
皇帝点头。
太后叹息道:“也知道孝顺了,我生病的这些时候都是她在一旁服侍。”
皇帝立即道:“母后喜欢女孩儿,不如明日让长豫她们也过来陪您解闷?”
太后:……没说你女儿就不孝顺!
太后有点儿心累,直接道:“云凤年纪也不小了,我给她选好了人家,是魏州的孙家,你觉得怎么样?”
皇帝面上不动声色,脑子里却在绞尽脑汁的想魏州的孙家是哪一家……
想了老半天,皇帝有些不太确定的道:“陈州刺史孙叔缘似乎是魏州人……”
太后点头,“同出一族,孙叔缘还是三房,我看中了他们大房的长孙,那孩子也在读书,听说人还不错。”
太后之前也不认识什么孙家,不过她既然选中了,自然要好好的查一查的,所以就知道了。
皇帝问:“孙家的意思呢?”
第1307章
贪财
就算是公主、郡主,那说亲也得问过男方家里的意见,双方都没有问题后才会赐婚,不然胡乱赐婚,万一人家心里不乐意,那结亲还生怨怼,有什么意思呢?
太后点头道:“他们家答应了。”
皇帝一听,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笑问,“母后是想让儿臣赐婚,还是您赐?”
“你赐吧。”这也是一种态度,可安孙家的心,但这次太后找皇帝来主要说的并不是赐婚的事,而是……
她抬头看向皇帝,面色和蔼,“皇帝,云凤嫁去魏州已是低嫁,我查过,孙家大房现在没有一人在朝为官,不管五郎做过什么事,云凤却是皇孙,在这个上已经委屈了她,那嫁妆上就不能过于委屈了。”
皇帝:……
让国库出钱是不可能的,就是他几个女儿出嫁,他列出来的嫁妆多了都被朝臣喷回来呢,最后想要陪嫁丰厚点儿,还得从他的私库里出。
本来,益州王要是不出事,李云凤出嫁,皇帝赏赐些嫁妆,国库还是会出的,不过现在嘛……
户部是不会给钱的,太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她是直接问皇帝要的。
皇帝自然也不会去户部那里做无用功,所以最后还是得他从私库里出。
他觉得今天这一顿晚膳吃得很不可心,早知道还不如去找皇后吃饭呢。
虽然都是惦记他的私库,但感觉是不一样的啊。
皇帝心塞塞,脸上却笑眯眯的点头应下了,道:“等母后下定后,儿臣便让内库给云凤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太后露出笑容,侧身看向一旁的宫女,宫女立即奉上一封折子。
她接过后递给皇帝,笑道:“这是我粗粗拟定的嫁妆,你先看一看,回头看还缺什么再添上去。”
皇帝没想到太后连这个都准备好了,展开一看,心头便是雷雨,他一目十行的扫过,忍不住蹙眉,“母后,这嫁妆是否太过丰厚了?”
太后叹息道:“本来不必如此丰厚的,要选的是王家、崔家和魏家那样的人家,嫁妆少些也就少些了,可如今把她嫁去魏州这样偏僻的地方,孙家连个功名也没有,再不给她陪送多些东西,我心中难安呀。”
太后按了按眼角,悲戚的道:“你弟弟现今也只剩下这一儿一女了,我只希望他们能过得平安富足就好。”
皇帝沉默。
见他不说话,太后就拉住他的手道:“猫奴,你还记不记得你们小时候,你们兄弟四个一起玩儿,三郎和五郎淘气,你大哥严肃,要管教他们,是你领着他们躲避你大哥,出了事也总顶在前面,那时候你们兄弟间多好呀。”
“做错事了被你父亲抓住,你还拍着胸脯说会保护三郎和五郎,你们大哥也反过来护着你,最后还是你大哥被你父亲揍……”
皇帝面上有些动容,沉默了一下后道:“母后放心,在嫁妆上我不会亏待了云凤的,您把折子给我,我拿回去给皇后安排。”
太后这才满意,笑着推了推汤碗道:“这是我让小厨房炖的老鸭汤,天寒,你吃些御寒。”
皇帝笑了笑,只觉得这碗老鸭汤是金子铸的。
皇帝吃完饭,还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这才拿了折子起身离开。
古忠见皇帝站在殿外不动,便小步上前,忐忑的问道:“陛下想去哪位娘娘宫里?”
皇帝就横了他一眼道:“朕什么时候说过去别的宫殿?回太极殿!”
古忠心中默默,也不知道是谁办完了事说要到后宫走走的。
古忠服侍着皇帝回到太极殿,皇后已经换了衣服躺在床上了,手上还拿着满宝写的折子呢。
今天除了处理宫务外,她大部分时间都拿来看这折子了,这会儿还没看完呢。
皇帝突然回来,她愣了一下便拿着折子起身迎上去,一边行礼一边笑问,“陛下怎么回来了?”
皇帝把外衣脱了丢给宫女,闷闷不乐的道:“快要安寝了,自然就回来了。”
他瞥眼看到皇后手中的折子,忍不住叹息一声,冲外面喊道:“古忠,把太后的折子拿过来。”
皇帝示意皇后看一下,道:“太丰厚了,得找个借口回绝一二。”
就算他愿意给李云凤丰厚的嫁妆,但也没必要这么丰厚,肯定要讨价还价一番的。
可太后突然提起他们小时候的事儿,他当时便不能拒绝了,所以,这个恶人要么皇后去做,要么就得内库的监令去做了。
他换好衣服就盘腿在榻上坐好,很不高兴的道:“萧院正说母后大病初愈,身子还很不好,所以不能受气。”
皇后没有看完折子,不过一目十行的扫过心中也有数了,她问道:“太后想把婚期定在何时?”
“没定,不过我估摸着也就明后年吧。”
皇后想了想后道:“应该是明年。”
她见皇帝苦恼,便笑着坐在他的对面,“你知不知道,母后对云凤插手些许宫务有些不满?”
皇帝皱眉,“她插手什么宫务了?”
“也没什么,就是先前周满给大郎治病,她特意让人把消息传到母后耳边,让母后很是不满。”
皇帝就把目光落在折子上,“所以这……”
“这应该不全是给云凤的,”皇后道:“当初魏知把益州王府全抄了,一文钱都没给他们留下,以后新庆要去封地,肯定也要带一些东西过去的。”
她道:“棣州穷苦。”
这个封地是皇帝选的,他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辩解道:“其实也不是很穷苦的……”
皇后笑道:“我也没说这个封地不好,不过新庆这样的身份,他去封地,户部和工部不会给他太多东西的,我看了一下,母后选的东西虽然贵重,却不宜变现,都是可以传家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