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周四郎正带着阿六敦他们看茶叶,每一种茶都泡了水给他们喝,结果人家根本不是只喝茶,而是连着茶叶一起嚼了。周四郎看着都苦,结果人家却吃得津津有味,还道:“和我们的奶一起煮肯定更好吃,配肉正好。”
“四哥,”满宝站在院门前,冲他招了招手,把人招到跟前,唐大人才从门后转出来和他说了几句话。
周四郎眉头微皱,不过很快舒缓了下来,直接领着唐大人去见阿六敦几个胡人。
阿六敦好奇的看向唐大人,觉得他身上的衣服特别好看。
周六郎一半胡语,一半汉语,再用手比划的和他介绍,“阿六敦,这是我妹妹,这是我的朋友,听说你们来做客,所以来看看你们,和你们交个朋友。”
唐大人也会些草原上的胡语,而阿六敦的汉语他们也勉强听明白了一点儿,于是大家就坐下来交流。
但周六郎听他们这样寒暄都觉得累,干脆替唐大人问,“阿六敦,你们怎么每天都去买盐?”
一提起这事阿六敦就忍不住抱怨起来,“你们中原人太小气了,每一次进店只能买一升。”
他的伙伴们一听,连连点头,“太小气了。”
唐大人一滞,忍不住问道:“你们要这么多盐干什么?”
“拿回部落,”阿六敦比划道:“在我的家乡买盐巴要走这么远的路,一升盐要三只成羊来换,在这里,只用一只羊的价钱就能买了。”
一旁的伙伴补充道:“还不是很苦。”
“不错,我们的盐太苦了,你们的好。”
唐大人问,“现在你们买的盐足够你们部落用一年的了吧?”
“够了,”阿六敦道:“但我打算给我母族的部落也带一点儿,到时候一升盐换两只羊就好。”
周四郎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你可真厉害,一转手还能赚这么多钱。”
阿六敦不好意思的道:“要点儿路费的,对了,你们这儿的羊好贵,你家要不要他道:“我们秃发部的羊特别好,很好吃。”
周四郎摇头,“我家吃不了这么多一旁的满宝却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有牛吗?我们家缺牛。”
周四郎连忙拦住她道:“可别,白老爷初九的时候给我们家牵来了两头牛,说是你给钱买的,一公一母,家里的院子一时放不下,全放到小院那边去了,你再买,我们家就得再买地建牛棚了。”
而且这么远牵着一头牛回家,他这是有多想不开呀?
唐大人忍不住瞥了他一眼,指点他道:“你家虽不用牛,但或许村里有人需要,草原的牛还不错的。”
满宝直接问阿六敦,“你们的牛怎么卖的?”
阿六敦挠了挠脑袋,试探性的道:“一头牛换五十个茶饼。”
正着急的周四郎一下就安静了下来,他看了看满宝,又看了看唐大人,立即扭头和阿六敦笑问,“你们送到京城来?”
“那不行,要是我们送到京城得再加二十个茶饼。”
周四郎道:“十个,我们也把茶都运到京城来,其实你们秃发部离京城比我们绵州到这儿还近呢。我们拉茶叶的花销也很大的。”
阿六敦道:“你们的茶小,我们的牛大,还是活的,不好赶。”
“又不是只卖牛,你下次来还带皮毛来,要是有好的药材我也要的,对了,我认识不少的药商,你们草原上有几味药很受欢迎呀。”周四郎笑眯眯的道:“我家也种有药材,或许我可以用药材和你们换药材?”
唐大人已经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就不坐在这里打扰他们谈生意了,于是起身。
满宝见周立君掏出了算盘在一旁啪啪的打,不断的告诉周四郎底价是多少,双方已经从牛和药材谈到了宝石上,她便不太感兴趣了,也跟着起身,招待唐大人往正堂去。
唐大人却背着手站在甬道里,伸手揪了一下眼前的牡丹树,扭头和满宝道:“我家后院有一棵特奇怪的牡丹树,最近已经长疯了,我听夫人说那牡丹树之前是你卖的?”
满宝抬头半望天,决定和他继续先前的话题,“唐学兄,草原不稳吗?他们只是买一些盐巴而已,怎么还成案子了?”
唐大人道:“那牡丹树宫里也有一棵?”
俩人坚持的望着对方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满宝妥协了,“唐夫人什么都知道的。”
第1477章
乔迁礼一
唐大人当然知道夫人什么都知道的,他就是提醒一下满宝,“这种会生异状的花草还是谨慎些,天生异象是为不祥。”
他顺着甬道慢慢的往下走,道:“虽然现在无人留意,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所以最好从一开始就谨慎小心。”
她那会儿不是年纪小,想不到这些吗?
满宝老实的点头,她现在只会往外卖花朵了,绝对留不了种。
显然,唐大人也知道了,于是摇了摇头,不再就此事打击她,不过他也很好奇,“你这些花都是哪儿来的?”
满宝一脸忧伤的道:“花大价钱买来的。”
唐大人信她才怪。
于是忍不住问跟谁买的。
满宝闭紧了嘴巴不说话,几年的交情,唐大人也算了解她了,她要是忍不住和他说话时,那还有机会打探出口风,她要是紧闭嘴巴,那就是不容人问的了。
唐大人摇了摇头,不再问这事,“你们家明天在哪儿办酒宴?”
“正堂后有一处小园子,那儿有一处敞轩,男客在那里,女客则在后面的一个院子里,那里近花园,大家还能去花园里玩一玩。”
这件事是刘老夫人和郑氏安排的,菜单则是周六郎安排的,采买是周五郎去的,满宝并不怎么操心。
用刘老夫人的话说是,他们只管高高兴兴的和自己的朋友们玩就行。
不过,该有的礼还是要有的。
今天乔迁喜酒,那就要给邻居们送一些礼了。
周四郎装了三小坛腌菜,又包了一些从家里带来的老姜、山药片等做土特产,最后包上几包点心,分成了三份后交给满宝他们,“行了,给邻居们送去吧,送上门就赶紧回来,一会儿客人们要来了。”
满宝想了想,拎了一份礼后道:“我跟杜家熟,我去杜家。”
可那份熟似乎不太友好呀,白善道:“我陪你一起吧。”
周立学道:“我们去张家好了,白大哥,你和白二哥去孙家吧。”
白大郎觉得这称呼完全乱了,但他也不想周立学叫他白大叔,于是便稀里糊涂的应下了。
他也拎了一份礼,拖着白二郎走了。
一到前院,刘贵还给他们准备了马车,周立学惊奇得不行,“去邻居家串门都要坐马车呀?”
满宝也不想坐马车,“拎着走过去就行了。”
毕竟是在一条街上,而且杜家就在隔壁,走一会儿就到了。
周立学也是这么想的。
但白大郎却是坚持要坐马车的,他拖了白二郎上车,道:“你们慢慢走吧,孙家在最后呢,那么老远,我才不走呢。”
白二郎深以为然,于是跟他哥一块儿上车了。
满宝和白善出了左侧门,两手都拎了东西,走了好一会儿才到隔壁家的侧门,满宝顿了顿,白善却是直接越过她继续往前走,道:“别想偷懒,第一次上门送礼怎么能走侧门呢?”
满宝便只能低着头跟上,“平时还不觉得,没想到还真远儿,比我家到你家还远。”
白善摇头,“没有,只不过你家到我家的路上好玩儿,所以不觉得时间长罢了。”
“这街上太空了,应该多种些花草的,这样看着舒服,走着也不觉得远。”
到了杜家大门前,白善去敲门。
杜家的家丁开门,满宝便把提前写好的帖子给他,笑道:“我们家是隔壁的周家,今日乔迁新居,特来给邻居送些我们家里的土特产,还请笑纳。”
家丁连忙双手接过,表示他会告诉主人家的,并请俩人进屋去喝茶歇息。
白善婉拒了,他们只是来送礼的,家里还有事儿等着他们忙呢。
家丁见状便目送他们离开,等人一走,立即提了东西飞奔去正院禀报。
周立学和白大郎他们也不进门,都急着回去干活儿呢,主要是他们跟人家也不熟。
虽然这两天刘老夫人已经把邻居家的情况打听清楚,还让他们背了下来,但他们也不想去和陌生人尬聊,所以把礼物送到就走了。
唯一算有点儿熟,至少有过几面之缘的杜家,那个关系还不太好。
杜家兄弟去年被满宝抽了血,虽然主要矛盾是太子和苏家与他们杜家的,可周满也参与了其中,所以杜府上下是把周满记在太子那边的。
杜舒整理了一下衣服正要出门去,路过正厅的时候见杜宇一脸嫌弃的反着桌上的东西,便看了一眼,问道:“这是谁送来的东西?”
上面还扎着红布呢,一看就是送的喜礼。
杜宇指了西边道:“隔壁周家。”
杜舒便停下了脚步,转回身看了看,发现还有两包药材,便道:“今日他们家乔迁礼是吗?一会儿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礼送过去,看她喜不喜欢,要是喜欢就上门去坐坐。”
“大哥,那就是个大夫,我们家还要去讨好一个大夫?”
“那是治好太子的大夫!”杜舒强调道:“恭王现在宫中禁闭,太子妃已有了身孕,你以后少和恭王凑在一块儿。”
杜宇不服气道:“我就是和恭王一起读书,并没有做什么。”
他顿了顿后道:“就算太子记恨,我们也没必要去讨好一个大夫吧?那不过是个医匠而已。”
杜舒就忍不住伸手拍他,“你别忘了,她可不是一般的大夫,她父亲是陛下追赠的绵州牧,这一个她就称得上是官家小姐。”
“那也不过是庶族出身的官儿,还是死后追赠的。”
“你怎么就这么喜欢犟嘴?”杜舒道:“一把年纪了,我说了一句你顶十句,你能不能把话想一想再出口?或者想一想我说的话。”
“她要是一般大夫,太子会把崇远坊的宅子送她吗?”杜舒冷笑道:“你也别看不起她,隔壁永崇坊里住着多少勋贵?本朝之前有多少是寒门庶族出身,只是因为跟随陛下南征北战才得封爵位的?”
杜宇张嘴还要说话,杜舒干脆抓起桌子上的一块点心塞他嘴里,然后道:“行了,你少咧咧,隔壁住的除了周家还有白家,陇州白氏也是在《氏族志》上的,跟我们杜氏差不了几名儿,你要实在难受以后就当是跟白氏来往就行。”
说罢转身道:“记得让你嫂子去送礼,我今日忙,没空盯着你,你不许出去乱窜,听到没?”
杜宇将嘴里的点心咬碎,嘟囔了两句后应下了。
第1478章
乔迁礼二
满宝他们的礼物很快送了出去,周立学和白大郎他们的也不难,基本上听说是新搬来的邻居送来的,甭管送的什么礼,他们都先收下了。
收下礼,拿了帖子后,孙家和张家略想了想便让人去盯着杜家。
“杜家要是只送礼,人不到,我们便也只礼到人不到,他们杜家要是上门,我们也去隔壁逛一逛。”
与此同时,刘老夫人正把刚回来的几个孩子叫到了跟前,“男客在的前园和女客在的客院里都多添了两张桌子,这两天让你们背的名字都背下了吗?”
她主要看向满宝和周立君几个,因为白善他们从小便背氏族志,一条街上的杜、张、孙三家都在上面,尤其是白善,京城中的世家和官宦家的情况他都知道,白大郎也知道不少,也就只有白二郎懵懂些。
所以主要还是满宝和周立君,一会儿后宅是她们两个管着的。
满宝和周立君一起点头,“都记下了,就是不认得人。”
刘老夫人便笑道:“不认得没关系,一会儿让善宝娘和刘嬷嬷随你们一块儿去,几家夫人她们都见过,她们要是领着孩子上门,肯定要介绍的,你们要是记不住,善宝娘和刘嬷嬷会提点你们的。”
她安抚的拍了拍满宝和周立君的手,笑道:“其他人家我们可以暂且不请,但邻里不好不请,好在也只有三家,剩余的人都是你们请来的朋友,倒不是不难。”
这一次宴请,刘老夫人只往白家本支的姻亲那里送了一张帖子,其余亲朋一个都没送。
就是考量着他们白家不宜喧宾夺主,而周家对于世家宴客不熟,要是突然请了不亲近的人家,一旦显出自由散漫的作态便会丢脸。
刘老夫人再了解不过,那些人家里些许失礼的事能直接记到谱子里世世相传下去,她不想几个孩子才一开始就受挫。
所以这一次,其实除了三个邻居外,其余都是他们自己请来的朋友。至于白氏本家那边,她觉得他们不会上门的。
刘老夫人估算的不错,白氏本家的姻亲那边还真没上门,不过也派人送了一份乔迁礼,不痛不痒的维持着面上情儿而已。
但是一大早,杨和书便带着崔氏到了,杨家标记的马车在大门口停下,他下了车后便扶着崔氏下车,候在门口的周四郎和他熟呀,立即扬起笑脸跟上,“杨大人,您来了!快里面请——”
杨和书笑着行了一礼,扭头和崔氏道:“这是满宝的四哥。”
崔氏嗔道:“我见过的,夫君忘了吗?”
正说着话,唐大人和唐夫人也来了,巧了,周四郎和他也算熟悉,于是都不用白善开口,直接笑着迎俩人入内。
结果他们大门还没进呢,殷家的马车也到了,这一次却是一次来了三辆马车。
殷或扶着长寿的手下车,看向后面。
殷大姐肃着一张脸带着三个妹妹下车,抬头对上白善他们惊奇的目光时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目光再一转看到杨和书时便忍不住绷直了脊背,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两分,却更显矜持。
而她身后的殷四姐、殷五姐和殷六姐更是直接红了脸,纷纷低头跟着行了一礼,一脸的想要抬头看,却又不敢的模样。
崔氏:……
唐夫人用帕子遮住脸上的笑容,主动和殷大姐招手,“慧姐姐也来了?”
殷大姐这才领着三个妹妹上前,一手握住唐夫人的手笑道:“好久不见王家妹妹了,崔妹妹好。”
崔氏笑着打招呼,“慧姐姐好。”
白善戳了戳看呆了的满宝的腰,满宝立即回神,连忙请女眷们进去,至于杨大人等人,自然是交给周四郎他们了。
他们是来得最早的,其余的客人还没来,周四郎几个干脆就和杨大人他们坐在大堂上说话等着。
满宝则领着唐夫人她们去后院,唐夫人左右看了看甬道里摆的盆栽,笑道:“这布置倒是挺别致的,你摆的?”
满宝连连点头,“好看吗?”
“不错,”唐夫人倒是不吝夸奖,慢悠悠的跟着她往后面去,问道:“你们家宴席摆在哪里?”
“后面有两个空的院子,最后那个连着花园,便摆在了那里。”又道,“那后面有一个敞轩,春光正好,大家可以去那里坐一坐。”
“那我们直接过去吧,”唐大人和满宝最熟,也最放得开,直接道:“才吃了早食你学兄便拉着我来了,这会儿也不饿,也不累,既不想吃东西也不想歇息,干脆就去敞轩里坐坐赏赏景儿。我听说你们家这儿还有一个湖呢。”
“那是湖吗?我以为是池塘呢,很小的一个。”满宝笑道:“不过像月牙,水也好看。”
唐夫人:……
殷大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道:“这水是连着护城河的活水,转一圈儿是要进宫的,不仅你家里有,后头王家有一个大湖,你家的水下连着他家的。”
说罢看了唐夫人一眼后道:“就是这么巧,那水正好避过了唐大人府上,我记得小唐大人小时候因为喜欢王家的湖,还爬过围墙跳到了王家那边去。”
正好碰到唐夫人和堂姐妹们在游湖,于是被当贼给拿了,还是杨和书从王家正门而入,连忙跑到湖边把人给救下的。
后来这事一直流传着,殷大姐比他们大几岁,当时也没出嫁,事情出来的时候,她们很是乐了一阵。
当然,这事她是不会当着唐夫人的面说出来的,但在场的,除了满宝外,其他人都是一听就想起来了,就是殷六姐都没少听姐姐们提起过。
唐夫人脸色微红,转开话题和满宝道:“所以你也别嫌弃这湖小了,有就算不错的了。”
满宝点头,还惊奇得不行,“所以我家后头过去就是王家的花园了?”
唐夫人点头,道:“那是我娘家。”
“我知道,这两天刘祖母一直让我背呢,这附近的人家我都背下来了,所以你们两家这么近,岂不是想回娘家就回娘家?”
唐夫人一噎,点着她的额头道:“娘家是随便能回去的吗?”
第1479章
乔迁礼三
说着话,她们已经绕到了花园里,敞轩里已经摆好了茶点,周立君刚叫人摆上,一转身看到客人便连忙迎上去。
满宝就和她们介绍,“这是我二侄女。”
看见满宝叫一个比她还大的姑娘叫侄女,她们见怪不怪,大家族里,八岁的叔爷爷,四十的侄孙都是常见的。
坐到了敞轩里,唐夫人就问起她都请了什么人。
满宝道:“就请了一些认识的朋友,女眷除了你们就只有我的朋友傅二姐姐,还有刘家、李家和王家的几个小姐姐而已。”
都是上次在皇宫里正式结交的,在此之前她倒是上过她们家里看病见过,只是没怎么说过话而已。
唐夫人一听放下心来,都是熟悉人家的女孩儿,性情总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唐夫人正想问得详细些,周立如进来道:“小姑,二姐让我告诉你傅家的二小姐来了。”
满宝眼睛一亮,和几人道:“我去接人,嫂子你们先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