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莫老师也对这个观点表示了赞同,虽然未来世界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这个结论在古代就得到了验证的。满宝道:“就不知道这位苏嬷嬷是觉得我过于受宠,特意与我打擂台呢,还是真是受人指使。”
刘焕问:“会不会就是意外?她也说了的,苏家两代的夫人都是她调理的,不也一点儿问题没有吗?”
满宝摇头笑道:“谁说她们没问题的?”
她道:“当时她们顺利生产下来了,不代表就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满宝正想细说一下产道受损程度的区别,但一看到四个都是男子,还都不是学医的,她想她跟他们说这个干什么?
于是道:“算了,反正呢,她伺候过这么多夫人生产,同理,她肯定知道太子妃再吃下去,肚子一定会大起来,将来一定可以生个大胖小子和大胖闺女。”
第1504章
宫斗三
她笑了笑道:“并不是孩子大了就生不出来,还是有很大几率可以生下来的,她后面换换汤药好了,但生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一定很讨喜。”
而生产中的艰险以及生产后的痛苦谁会在意呢?在他们看来,哪个产妇不是这么过来的?
怕是连产妇自己都稀里糊涂的吧?
就是满宝,之前也不是很在意这一点儿。
但看过莫老师给的教学片后,满宝知道,生产也可以分为很多种的。
她现在给太子妃制定的食膳和作息表就是最适合她的,可以让孩子健康的发育,又能让太子妃很好的生产,不至于太过痛苦。
其他三个还有些迷茫时,白善已经道:“只要太子妃信你,此事就无惧。”
他好奇的问,“下次见到太子妃,你要不要也挑拨离间一下?”
满宝兴致勃勃的问,“你觉得呢?”
“还是算了吧,”白善道:“太子妃应该会查的,她现在既然站在了你这一边,显然还是更相信你的,你若是也出言挑拨离间,怕是她会误会你,不如就这样。”
满宝虽然有些惋惜,但也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她道:“果然,先前有人告诉我,宫里的相斗有时候并不是有人指使,也并不是不得已,而是因为有的人想有所为,而有的人想顺势而为,于是就斗起来了。”
殷或总算是琢磨过来了,不过他有些好奇,“你们将宫中的争斗简称为宫斗?”
三人顿了一下后一起点头。
殷或便不再问了,刘焕琢磨了一下这两个字,赞叹道:“总觉得挺好的,如今我们也在宫中,若是我们与人相斗起来,那是不是也叫宫斗了?”
“斗什么?”封宗平几人从后面追上了他们,五人默契的停住了话头,扭头看向他们,摇头道:“没什么,你们怎么这么慢?”
封宗平便叹气,“被孔祭酒抓住训了一顿,本来今年我们想大考时去试一试的,说不定能考中进士呢?结果两日前考的卷子发了下来,今日孔祭酒又把我们留住问了两个问题,然后便让他们不要去大考里对人显眼了。”
白善几人同情的看着他们。
他们年纪还小,因此还不急着大考。
殷或问道:“那孔祭酒是提议你们明年再下场?”
封宗平点头,“说是明年或许可以一试,主要是上个月才开过恩科,现在榜单刚放出来,听他们说,今年有许多考生都留了下来,打算等秋季大考时再继续考一场,其中不乏鲁地的才子。”
易子阳叹息,“希望明年鲁地应考的学子能够少一些吧。”
虽然他们不觉得他们比鲁地的学子差,但考试他们还真的差一点点儿,唉……
封宗平正想把话题扯回来,就听白善道:“明日一早出宫,今晚我们要不要去观园楼里玩一玩?”
封宗平立时把刚才的话题忘了,连连点头道:“这个不错,我们可以花点钱和膳房要些点心瓜果之类的上阁楼去。”
满宝不再把苏嬷嬷放在心上,但太子妃却不能不放,就在满宝和白善他们坐在饭厅里吃饭说些闲话时,太子妃已经吃完了晚食。
她用帕子擦了擦嘴巴,让人把饭食端下去,这才扶着腰去园子里慢慢的走动。
她的贴身大宫女亲自扶着她,慢悠悠的转了一圈后她才问道:“查得怎么样了?”
“奴婢今儿下午悄悄的问了伺候吴嬷嬷的人,没听说她有什么异常,也未说过什么怨怼之话,会不会真是巧合?”
太子妃摸着渐渐鼓起来的肚子冷笑道:“要是她不懂医理,或是一知半解,有可能是巧合,但她伺候过我母亲生产,我三个嫂嫂也都是她伺候的,我不信她不知道那汤喝多了孩子会变大。”
大宫女便知道太子妃更相信周满,其实她私心里也更相信周小大夫,不仅因为他们两边没有利益冲突,周满的人品也更值得相信。
于是大宫女顿了顿后问,“要不要和国公府那边说一说查一查她的家人。”
太子妃点了点头道:“查吧。”
她面色冷沉,摸着肚子道:“我突然想起,我母亲生的我们都白白胖胖的,我几个侄子也都是白白胖胖的,虽然最后都母子平安,但母体受损都严重,我大嫂生下长子后过了四年才生下一个女儿。”
“我曾听有人说过,有的下人为了邀功,会特意把孩子喂大一点儿,这样孩子生下来又白又胖,不论是男是女都有赏;有的稳婆在生产时甚至会特意先把胎转偏一些再转回来,这样只要平安生下孩子便有大功劳。”
大宫女听得冷汗淋淋,“娘娘,那都是乡野之地没有见识的稳婆才有胆如此做,您在宫中,不仅有太医院的太医们看着,周小大夫还日日来请脉,哪个稳婆有胆子做这些事呢?”
太子妃点头,“是这样说,但把脉并不能准确,还是得摸胎才能摸出胎位来,若不是周满,我总不能让太医院里的太医上手吧?医女们到底还是差了一些的。”
太子妃就是敢把衣服撩起来给太医们摸,他们也要有那个胆子摸呀。
太子妃道:“查清楚了,看她是别人放来的钉子,还是起了争利斗狠的心,拿了我和孩子的性命来做筏子。”
但不管是哪一种,苏嬷嬷在太子妃这里都讨不得好去,不过现在她找不到她的把柄,且又有身孕,对方又是国公府里的老人,因此不好处置而已。
大宫女扶着太子妃慢悠悠的往回走,有些许好奇,“娘娘就这么相信周小大夫?或许苏嬷嬷真是想给娘娘养好胎呢?”
太子妃扶着肚子道:“你以为那些传言和稳婆的手段我是从哪儿知道的?”
还不是周满摸过脉以后和她歇着消食时说的私密话,她现在可是知道了不少生产中的绝密的,还和满宝学着做了好几个可以调整胎位的动作呢。
苏嬷嬷不知道太子妃的心思,虽然她这次略下一筹,暂时输给了周满,但她觉得假以时日,她总能超越周满的。
人都好口腹之欲,尤其是孕期的女人,想要忍住不吃好吃的东西就好比登天一样。
太子妃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习惯了午后喝一碗汤,突然断了,肯定会想的。
她走过的路比周满吃过的饭还多,难道还怕她吗?
第1505章
积累
吃过晚食,天还没黑,几人便拿了钱去膳房里取了些瓜果点心上楼阁去了。
登高可望远,他们站在第三层楼阁上,往北可看见西内苑,可惜,也只能看到马场而已,禁军营区设在一片树林之后,他们从这儿看不到那边去。
白善往北站着,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也不知道当初修建东宫时为何要建这一层楼阁,这岂不是给了太子窥视宫廷和禁军的机会吗?
封宗平亲手给大家泡茶,对站在一起的白善和周满道:“别看了,快来喝茶吧。”
俩人回神走回来坐下,底下也有人上阁楼里来玩,发现最好的位置已被他们占了,便转身去了楼下或别的地方。
倚靠在三楼的栏杆上,封宗平忍不住呼出一口气,笑道:“本还以为进宫是苦差事,没想到倒比外面也不差什么,就是没那么自在而已,你们的功课怎么样,跟得上吗?”
虽然他们年纪不一样,之前上的班级也不一样,但此时上的课是一样的。
毕竟才九个人,给他们讲课的老师只是兼职,他们在别的地方还有任职呢,不可能和国子监的博士一样时时盯着他们。
因此上的课是一样的,内容有些顺着封宗平他们几个大的,有些偏南,也有封宗平他们在国子监里就学过的课程,权当温故而知新了。
不过,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上下来是不一样的感觉。
前天,祝侍讲和孙侍讲便选择了同一篇课文来讲解,内容多有差异,先讲完的孙侍讲听说祝侍讲在说一样的内容,特意过来旁听,然后两位侍讲就在课堂上你争我斗的争辩起来了。
争到最后脸红脖子粗的,就好像吵架一样,差点撸了袖子打起来,把他们这一群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学生吓了一跳。
最后还是孔祭酒出面,把两位侍讲都带走了。
真是可怕,在国子监里,先生们虽也偶有争执和不服气,但绝对不会撸起袖子打架的,最多摆下擂台,请了其他先生做裁判吵一顿,不,是争辩一番。
白善和殷或都没什么问题,只是白二郎和刘焕有点儿难,但他们上课的时间不长,每天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
所以有他们两个带着,他们倒也勉强跟得上,但其他人就有点儿难了。好在东方不亮,西边总亮,他们上的课程很多,除了经史典籍,还有律书,骑射,刀兵等,更别说还有琴棋书画这类的旁课了。
因为课程多,他们上课的时间又不多,因此密度不大,比较高深的经史,一天最多也就两节课而已。
其余时间不是学习本朝的律书,便是讲解些兵法修列,或是去上琴棋书画课。
骑射课,他们才去了两次而已,可惜满宝都没赶上,别说,去西苑跑马还是挺好玩的。
太子也很喜欢跟他们去跑马,明明每次经史课,若不是孔祭酒的课他都不来,但每次骑射课他都赶上了。
白善喝了一口茶,表示他们没什么问题,反问封宗平,“你们觉得宫中的课程如何?”
易子阳道:“学的比国子学里的杂,但也更高深些。”
他道:“我们还好些,只需读书就好,他们就惨了,听说除了经史,其他的课程很少上,大部分都是在给詹事府打下手,最近正在书楼里找资料和整理资料呢。”
太子现在总算对政务上心了,要做的事还不少,所以新添进来的二十个人手一点儿也不嫌多,多是打杂的。
尤其是要重整太医署,繁杂工作可不少,听说他们最近正在调查几个大药铺,要挑出几个来合作,好以后给医署供应药材呢。
封宗平就好奇的看着满宝,“你的书修得怎么样了?”
满宝一顿后道:“这才刚开始呢,急什么,我们还在看书呢,总要先找资料,再谈修书的事儿。”
封宗平也不懂医学,闻言点了点头。
满宝却心虚的喝起茶来,他们最近都在看医经,根本没想起来要修书的事。
但是,管他呢,明天休沐,先回家再说,这会儿四哥应该从商州回来了吧?
几人在楼阁上吃茶吃点心,等到宫禁的钟声第一次敲响,他们这才收了东西施施然的回去。
下了楼阁,白善提了一盏灯笼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满宝没有推拒,俩人一起先回满宝的住处,白善送她到门前,看着她进了院子才转身回去。
等他回到自己院子时,第三遍钟声刚好响起。
他一进院子,宫人就把院门关起来,落锁。
满宝脱了外衣,简单的洗漱过后便上床去了。
想了想,她还是进了系统翻阅起一册医学发展历史书,她对修书没经验,但想着,书修出来是给学生用的,他们想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就得修什么书。
所以她想,还是得先想一想他们要教出什么学生来才好。
前有前朝的太医署为例,后呢,有百科馆内从古到今的医学发展,当然,她是看不了这么多的。
满宝觉得她就照着科科他们说的远古时候和古时候来看就好,看看他们那时候的医学是如何治学的。
满宝翻了一下发展史,没发现自己想看的,便去百科馆内寻找起来。
这么多书,她当然不可能一本一本的翻找,她直接设了关键字,医学发展、学科、太医署,列上去后出来了好几排书,足有上百本。
满宝直接去掉关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只留下古医学和往前考古的书籍,但也有二十来本。
她不是那个科科那个世界的人,没有借阅权,只能翻几页,然后决定买还是不买。
满宝看了眼它们的积分,再看一眼自己的总积分,于是很大方的将这二十三本书都买下来了。
看完是不可能看完的,但既然买了就不能浪费,于是她付了积分印刷出来,都大致看了一下目录后拿出一本出了系统。
她只看了十来页便忍不住打哈欠,于是将书放在床头,灭了灯后便拉起被子睡下了。
打算明天回去后再仔细的看看这本书。
第1506章
变谨慎
第二天不用上班,满宝便小小的赖了一下床,听到敲门的声音她才起床。
徐雨端了温水来给她洗漱,转身就要去给她收拾床铺,她看到床头的书,目光微闪,她往后看了一眼,见满宝正低头洗脸,便伸手拿起那本书。
书是常见的蓝色封皮,封面上五个大字“古代医科史”,她正要翻开看一下,身后突然想起满宝的含笑声,“那本书放在桌上就好,你把床铺好了便把早食拿来吧。”
徐雨吓了一跳,手却稳稳的将书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头也不回的继续理着手上的被子,笑着应了一声“是”。
满宝将手擦干净,把帕子挂在了架子上,回身走到桌边拿起书来翻了翻,一旁的徐雨铺好被子后便退了下去。
科科等她走了才道:“宿主,她走远了。”
满宝轻轻地“嗯”了一声,没有将书收到书箱里,而是收到了系统中,她想,以后这种书还是放在系统里吧,收在书箱里太麻烦了,放在书架上又太显眼。
满宝整理了一下药箱,将它放到架子上,她自己则往布包里塞了些需要带出宫的东西。
等徐雨端了早食过来时,桌子上的书已经不见了。
满宝坐在外室吃早饭,对她道:“你先忙去吧,我吃完了自拿出去放着。”
徐雨应下,躬身退了下去。
满宝吃完早食,便将托盘放到门外去,然后挎上布包便将门窗锁好,这才去隔壁的隔壁找白善他们汇合。
白善他们也只带了课业出宫,其他的东西都留在宫内,因此很轻便。
这一次,他们从长乐门出去,因为不限时间,所以他们慢悠悠的往外走,主要是为了照顾殷或,不然他们早跑了。
殷或这八天来被照顾得还不错,满宝给他开的药方交到了太医院,太医院会给他配足药,伺候他们那一屋的内侍马福明会帮他把药熬好,加上满宝的针灸,他最近身体还不错。
所以等他们慢悠悠的走到长乐门时,他只是微喘而已。
各家的马车早在长乐门外候着了,白善他们也看到了大吉,于是挥了挥手跑上去。
大吉笑问:“少爷,盗骊它们呢?”
“在东宫里养着呢,我们这一次休沐不去跑马,所以就没去接它们。”
这会儿天热了,他们才不会那么想不开的顶着大太阳跑去郊外跑马呢。
大吉笑着应了一声,放下马凳扶着他们上车。
马车渐渐朝皇城外驶去。
今天皇城里没什么人,只有他们这三十个学生及其来接他们的家人,因为今天朝廷的官员也休沐,大部分人昨天晚上就回家了,今儿根本不来皇城。
除了个别当值的人,整个皇城显得空落落的,然而当值的人也不在衙门外晃荡呀。
于是大家可以放肆的朝皇城外驰骋而去,等到了分岔路口,有的人拐到了朱雀门出去,有的人则继续向前,从安上门出皇城。
崇远坊就在安上门的东南方,距离皇城不是很远,因此他们直接出安上门。
回到周宅,周四郎果然在家,他昨天刚回到京城的,也才知道满宝被赐五品官的事儿。
这会儿看见她就稀罕得不得了,“还真当官了?”
满宝矜持的颔首,“一般一般。”
周四郎笑眯了眼,问道:“那你有没有官帖?”
满宝戒备,“你要官帖做什么?”
“当然是用来做护身符了,你想,在城固县时我要是有你的官帖,县令还敢放任罗家欺辱我们家人吗?”他道:“就算不把罗家人抓起来,但至少也不敢让罗家这样欺负我们。”
满宝想了想后道:“有道理,但这官帖怎么用讲究可大着呢,四哥,你可别拿着它去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不然你有没有事我不知道,但我却有可能被砍脑袋的。”
正在心里打小算盘的周四郎一惊,问道:“这么严重?”
一旁的白善便笑道:“这不是什么严重的,前几年,传闻吏部有位郎中给了家中堂兄一份官帖,他那堂兄拿着他的官帖在老家占地,被人上告后用官帖脱罪,闹出来之后全家被流放岭南了。”
周四郎顿时被雷劈一般,立即和满宝保证道:“你放心,我必定不拿你的官帖乱用,最多是我们被欺负狠了,我们才拿出来开开路。”
满宝这才道:“那回头我给你写一张。”
四哥他们在外行走,她还是挺怕他们会被人欺负的,写一张官帖,路上就是遇上盗匪也更好请官兵出手不是?
满宝去写官帖,白善则忍不住留下问周四郎,“周四哥这是决定去夏州了?”
周四郎点头,“等把老六的亲事定下来,议定了婚期我们就走,最多两月也就回来了,正好可以准备老六的婚事。”
周四嫂的病好了,先前周四郎请的媒人也与邱家说好了,只等方氏病好后代表老周家的女眷和周四郎一起上门去定亲。
等订了亲,当即就可以选个成亲的好日子,两家也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