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满宝觉得这样罐子太空了,于是想了想后问明达,“有没有大一些,又好看一点儿的瓷罐子?明达让宫女去找,很快找来了。
满宝用木条将药膏全刮了进去,然后盖上交给明达,笑道:“帮我转交给皇后娘娘吧。”
毕竟,这一次做润胭脂是受皇后娘娘的委托不是?
明达欣然接过,然后看着另一罐还有三分之二那么多的痤疮膏问,“那这个怎么办?”
满宝一边好奇的问,“这个药膏你们不想要吗?”
长豫道:“我们脸上又没长疮。”
“其实不一定长疮才可以用的,它和润胭脂一样有滋润的功效,不过润胭脂还可美白,痤疮膏则是消痘印和收敛。”
明达和长豫都不是很感兴趣。
满宝略微有些失望。
这一张药方她可是更费心力的改良了的,怎么大家都不喜欢呢?
见满宝一脸的沮丧,明达便小声道:“要不你给我留一罐?”
满宝立即高兴起来,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于是给明达挖了大大的一坨。
剩下的药膏没人要,这药膏还是自己决定做的,于是满宝想了想,干脆整个罐子都抱了起来,“那我全带走了。”
这里头用的药材也很贵重的,她拿回去封起来放到地窖里去,慢慢让她六哥用,不知道她六哥脸上现在还有没有疮,希望没长好吧。
周六郎不知道他妹妹正惦念着他脸上的痘痘,此时正和周五郎一起站在库房里看领回来的禄米。
他搓了搓手里的米道:“还不错,这样一来,我们家完全不用买米,连饭馆用的米都能供上了。”
“不错,”周五郎眼睛闪闪发亮道:“昨儿看到钱的时候我还觉得少呢,满宝在济世堂都能拿五两银子,换成铜板也有六千钱,结果她兼任两个官儿才六千钱,看到米我才知道,朝廷送的禄米可真多啊。”
周六郎也很高兴,这样一来,他们饭馆几乎不用买米,甚至还有剩余呢。
他计划起来,“要是再有多余的米就做酒糟,那个也很好吃,这会儿是盛夏,正是吃酒糟的时候。”
周五郎怀疑,“你会做?”
第1545章
证明
周六郎:“怎么不会做,虽然做的没大嫂的好吃,但做还是会做的。”
提起大嫂做的酒糟,周五郎便忍不住咽口水,“我上次吃大嫂做的酒糟,还是因为我媳妇生了孩子呢。”
酒糟费米,一般是不会做的,只有家里有喜,有产妇坐月子时才会做。
老周家没少做酒糟,就是因为他们家孩子多。
上至大头,下至他儿子的酒糟他全吃过。
周六郎也想念了一下大嫂的手艺,然后就摇了摇头回过神来,大手一挥道:“今天先带两袋米去饭馆吧。”
周五郎点头,“对了,这次除了米,还领回来两匹布绢,我看过了,咱都能用。”
以前满宝带回来的赏赐布料,别说他们了,就是方氏她们都不太用得上。
看着很好看,可不好下地干活儿呀。
所以哪怕满宝送给他们,他们也是交给周四郎去换钱,或是拿去做生意。等他们需要做衣服时便自己去布庄里买布料。
但这次的布绢是领回来的俸禄,都是很普通的布绢,他们全都能用上。
周五郎上下打量了一下周六郎后道:“虽然你现在定亲了,不用特别拾掇自己,但平时还是打扮打扮,至少穿的衣裳好点儿,你未来媳妇就在饭馆的隔壁呢,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周六郎脸微红,小声的问道:“我这身很寒碜?”
“倒也不寒碜,但也不多好看就是了,你怎么还往身上打补丁呢?”
周六郎就低头看了一下袍子后道:“上次刮到的,才打了一个,不打补丁我总不能穿着坏的吧?也不能扔了,才刮了一个口子呢。”
周五郎一想也是,才一个口子就不穿了的确很浪费。
他想了想后道:“这样吧,给你做两身新的衣裳,以后你出门就穿那个,在家,或是在饭馆里就穿这些旧的。”
周六郎觉得太麻烦了,他不太乐意这么折腾。
周五郎便恨铁不成钢的道:“这都是为你好知道吗,你媳妇现在还没娶到手呢。”
周六郎看着自从五嫂来了以后就越发注意打扮自己的五哥沉默不语。
等兄弟俩从库房里出来时已经达成了共识,周五郎搭着周六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你听我的绝对没错,五哥什么时候坑过你?”
周六郎仔细的想了想,还真没有,通常情况下,都是他们两个被四哥坑,俩人一直是难兄难弟来着。
于是周六郎更接受了。
“对了,我听立君说,满宝还有田呢?”
周五郎道:“我问过庄先生和刘老夫人了,那不算满宝的田,听说是由工部管着的,不过每年十月收上来的租子全是满宝的。”
周五郎眼睛发亮的道:“立君看过条子了,满宝两个官儿加起来有一千亩地呢,一千亩的租子啊!”
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心中激荡不已。
白老爷家在他们县里都未必有这么多地呢。
周六郎都呆住了,咽了咽口水道:“当官这么好?”
周五郎点头,本来他只觉得满宝当了五品官儿是光宗耀祖,是小叔和小婶的坟上冒青烟了,可这会儿看,这完全不止是冒青烟啊,这简直是冲天的青烟呀。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官儿了,他要是早知道,小时候家里钱也多点儿,他一定死劲儿的读书。
也要试一试能不能当官才行。
就是周立威都有些后悔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上学了,虽然他才上了一年学堂。
所以对现在有机会的周立学和周立固,去领了俸禄回来的周立威和周立君是这么和他们说的,“你们要是能当官儿,那就吃喝不愁了,想想那禄米,想想那地,听庄先生说,他才九品都有两百亩的地呢。”
周立学咋舌,问道:“朝廷哪来的这么多地?”
“这个我们哪儿知道?”周立君道:“反正这整个天下都是皇帝老爷的。”
虽然小脑袋里依旧有许多的疑问,但周立学和周立固的确精神一振,第二天去上课时更用心了一点儿。
毕竟一千亩的地呢。
就算他们没有小姑这么厉害,有小姑一半厉害也有五百亩地了呀。
不过这种坚持也没能坚持多久,他们很快又恢复了往常,和同班的同学们一般努力,偶尔还会忍不住想偷懒。
周立学和周立固私下说,“我很想努力的,可累了以后看书什么都没看下去,坐了半天也不知做了什么,光顾着发呆了。”
主要是发呆都没想什么,就是呆呆的呆着了。
他叹气道:“还不如去接书铺的书来抄呢,好歹还挣了点儿钱,还练了字。”
周立固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只有这会儿他才觉得小姑是真厉害。
“感觉小姑和小姑父每时都在看书,他们都不烦的吗?”
周立学叹气,“是啊,他们都不烦的吗?”
俩人用了三天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么适合用力的读书,而皇帝则用了三天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身体似乎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已经是第四天了,皇帝依旧断断续续的发热,这也就算了,今天一早,皇帝的咽喉甚至疼痛到吞咽口水都困难的节奏,然后他起床时晃了一下,整个人就软软的靠在了榻上。
皇帝一失去力气,皇后便大惊失色,古忠更是脸色发白,差点站立不住。
俩人一左一右的扶住皇帝,让他靠在了床上,皇后一摸皇帝的额头,只觉得滚烫得入烙铁一般。
她吓得不轻,立即吩咐古忠,“快去让太医过来。”
她顿了顿后道:“请太子来,还有三省的首官,魏大人他们……”
自从季相致仕以后,皇帝一直没选好左相,右相年纪也大了,基本上不上朝,也正打算近期致仕,所以皇帝现在最倚重的就是魏知、老唐大人和赵国公几个。
古忠立即飞奔而出。
宫人们立即打了冰冷的水上来给皇帝降温。
皇后拧了毛巾盖在皇帝的头上,皇帝也就是晕了一会儿,靠在床上便慢慢醒来了。
因为高热,他此时双眼布满了血色,看着通红通红的。
他哑着声音慢慢的问道:“朕怎么突然就这么严重了?”
皇后也不明白,怎么突然就这么严重了?
第1546章
严重了
萧院正他们很快给了俩人答案,这一次是四位太医会诊,他们把皇帝全身都检查过后,沉重的告诉帝后,“陛下旧伤复发了。”
皇帝便扯了一笑嘴角道:“难怪朕觉着后腰火烧似的疼,原来是旧伤复发了。”
萧院正一边和人商量着药方,一边低声和皇后道:“娘娘,不如请周满过来商量商量,看她能不能用针灸给陛下降一下温。”
他道:“陛下现在旧伤复发有许多的药都不能用了。”
皇后点头,看向尚姑姑。
尚姑姑躬身退了出去,很快找来宫女,问道:“周小大人来大明宫了吗?”
“没有,还未到时辰呢,一般她要午时才过来的。”
这会儿才早上呢。
尚姑姑道:“立即派人过去接她,就说陛下宣她。”
“是。”
满宝东宫到大明宫时,不仅太子和太子妃在这儿,魏知等一众大臣也到了,再入内殿,发现太后都来了。
她此时正一脸疲惫的坐在床边,拿着帕子擦眼泪。
满宝被宫女带着上前,太后看见她便道:“你上来给皇帝看看吧。”
起身将位置让给她。
满宝上前给皇帝把脉,此时皇帝还是清醒的,满宝便让他张开嘴,想看一下他的咽喉。
皇帝:……
萧院正也看过他的咽喉,这会儿不过是再张开一次,啊一声让周满在看一次而已。
皇帝安慰自己,她虽然年纪小得都能当自己闺女了,但医术还不错,得当臣子来看。
于是皇帝张开了嘴巴,满宝举着灯烛看了一眼,眼尖的看到他咽喉都发脓了。
满宝有些忧心,将灯烛灭了交给古忠后便退出去找萧院正商量,“怎么这么严重了?前两天不是说快要好了吗?”
一旁的刘太医压低了声音道:“不说前两天,就是昨日也没这么厉害的,便是有些反复,我等也没想过一个晚上就厉害成这样了,咽喉上全是脓,陛下吞咽口水都有些困难了。”
“昨天入夜便吹的东南风,就是大明宫这边也闷热得很,陛下这会儿已经不是简单的受寒了。”方太医道:“之前病症没能断掉,断断续续的,陛下愈合之力已不比当初,何况现在还旧伤复发了。”
萧院正点头,他也是这样的想法,心里也不知是懊悔还是苦恼,他之前为了不让陛下太难受,用的是偏保守的治法,可陛下的身体比他预想的还要差。
不错,皇帝的身体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强壮,别看他正当年,毕竟是这么多孩子的爹了,但他身上的旧伤不少。
平时这些旧伤没事儿,最多下雨或天热时有点酸痒,可旧伤一旦复发……
这一次显然是体内的炎症引发了旧伤,加上这下发热也不是简单的受寒了,病情更复杂了。
满宝听着他们讨论,在心里和科科道:“皇帝的病急剧恶化成这样,要是不能降温是会死人的。”
科科问她,“要买抗病毒药水吗?”
说罢在百科馆内搜出一管西瓜红一样的药剂给她看,道:“百科馆内生物实验室新出品的,只需要十万积分。”
这当然不是专门治疗喉咙发炎,感冒咳嗽的,而是为了抗病毒,症状同样是这些。
科科道:“可能都用不上一管,半管就能见效。”
满宝看着那颜色道:“你要是无色,我还能想办法往皇帝喝的水里加进去,这个颜色我可怎么给他?”
科科一想也是,要是宿主不能解释这种药剂的来历,引起人的怀疑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她一共从系统内拿过两种药剂,一种是绿色的,给钱氏喝了;一种是蓝色的,说是解毒石的毒,太子和这个世界的人之所以没怀疑这蓝色药剂,就是因为那毒石上有相当一部分是蓝色的。
而周满说过,解毒药剂一部分的成分是从毒石上提取的,当然了,这个结论是莫老师告诉周满的。
虽然太子和其他人不知道这要怎么提取,但不妨碍他们信任她。
前者除了满宝和钱氏外,没人知道;后者是有理由,再来一次,还是颜色这么鲜艳的药剂,满宝暂时找不出借口来。
而且,相比于依靠百科馆,她更想自己来。
论开方,满宝还比不上萧院正他们呢,就这么一会儿工夫,萧院正便制定好了治疗方案。
开了药先消炎降温,然后开药敷旧伤,内调外理,满宝再以针法降温提升药气,先看过效果再说。
众人领了各自的任务后下去准备,刘太医拿着商量好的药方去抓药熬药,方太医则和卢太医去准备外伤药膏,萧院正与满宝去为陛下扎针。
自然是满宝为主,萧院正在一旁盯着,哪怕他针灸之术比不上她,可医学判断上却不会弱于满宝。
而且皇后和朝臣们的心理,也觉得由萧院正盯着更放心。
古忠服侍皇帝脱衣,满宝先给他扎针降温。
皇帝此时脑袋昏沉,含糊的问满宝,“这病怎么如此严重了?”
站在床尾的萧院正脊背一寒,扭头看向满宝。
此时皇帝趴着,只看得到眼前的满宝和坐在一旁抹眼泪的太后,便看不到其他人了。
满宝一边给他扎针,一边给他解释病情,“陛下是寒气未消便又入了暑气,所以病情反复,若是前两天您体内寒暑之气都被拔除,治好了病也就算了,偏您身上有旧伤,有些虎狼之药不能用,所以便拖了下来。”
满宝叹气道:“偏昨晚突然起了东南风,温度突高,这是夏天,易生夏瘟……”
满宝有一句话没说出口,皇帝这是运气不好。
纵然,他的免疫力不太行,可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发烧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何况他还是皇帝,请的是最好的大夫,用的是最好的药。
满宝刚才看过这三天来的药方,萧院正开的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就是满宝来开,都未必能开得比他周全。
不过若是她来治,她早三剂药把他这病治好了,至于会不会引发旧伤疼痛,满宝觉得她肯定顾虑不到的。
第1547章
时也命也
但刚才听了萧院正他们的辩证,又看了他们的药方,她便知道了她的不足之处。
可是,也是因这天气突变,让萧院正好好的药方变成了不适宜,她心里那不太好的药方却又可能正对症。
所以周满才觉得皇帝运气不好,这是时也命也,是大夫治不了的。
当然,这些内因满宝知道,萧院正知道,太医院里的其他太医也看出来了,不过没人说出口就是了。
病人们,尤其是皇帝这个尊贵的病号可不会理解这些,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病没治好,哪管什么时也命也?
这些内因满宝是不会,也不能告诉皇帝,因此只能暗示他,太医开的药方没毛病,也没人要害您,就是您运气不好,昨晚正好碰上东南风,气温又一下飚高,冷热交替之下,内力的寒热也未消,病情便一下重了。
皇帝听出来,心中不由更郁闷了。
满宝却犹自不觉,还在一旁给他扎刀,“您那天不该不吃我给您开的药的,那天天气多好呀,吹的还是北风,夜里凉,您吃了药,盖着被子睡一觉体内的寒气就消了,就算您后来受热不舒服,最多身上长些痱子,嘴巴长两个泡也就完了……”
满宝一边唠叨着一边把针扎完了。
一旁的太后这才知道还有这个根由,不由生起气来,伸手要拍他,一抬手发现他身上都扎着针,这才克制住,但还是忍不住生气的念叨,“你都这么大,孙子都能满地跑了,怎么还做这样不听医嘱的话?太医都给你开药了,你竟然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