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萧太医人精一样,她一进来就道:“你来得正好,这十二个人我们六个人带,未免打架,直接抽签吧。”十二个人里只有刘三娘一个女的,满宝直接道:“我只抽一个,三娘固定跟着我。”
其他太医一想,他们都是男子,带刘三娘的确不方便,于是点头同意了。
刘太医就笑眯眯的在一捧纸团中找出刘三娘的拿出来,然后又摇了摇剩下的纸团,搞乱后看向众人。
大家便让刘太医先抓,毕竟这会儿他身份比较高不是?
刘太医让了一下便也不客气起来,抓了两个纸团出来,然后是萧太医……
按照年纪和资历的话……满宝让呀让呀,最后桌子上就只剩下一个了。
她默默地拿起来拆开,对上大家炯炯的目光,她便展开给他们看,“石修。”
众人一听,脸色各异,萧太医摸着胡子笑道:“不错,不错,我急着周太医和保和医馆石掌柜的交情也不错的。”
满宝当然知道石修,他是石掌柜的小儿子,在进来前也学过好些年医术了的,听说他两个哥哥都想进太医院,可是几次考试都没过,他们家在太医院也没什么人脉,不能走关系进去做医助,后来就放弃了。
当时太医署一开,石掌柜就把在外面学习的小儿子找了回来,他比郑辜小一岁,刚好踩着年龄线进入太医署。
大家都知道,他和郑辜一样是冲着太医院来的。
满宝倒没什么,管他谁家出来的呢,反正都是太医署的学生,大多都听过她的课。
于是满宝收了条子,“我去找人了。”
“我们同去。”
满宝就和大家一起出门,问道:“郑辜和郑芍是谁带着的?”
萧太医和一位方太医应了一声,表示是他们。满宝就托他们多照顾。
第2025章
不冷
石修听说自己跟着的是周太医,激动得眼睛亮了一下,太医署里的人都知道,周太医医术算是最好的那一拨,可与萧太医刘太医比肩。
满宝带着刘三娘和石修出门,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子前坐下,她打开自己的药箱,拿出脉枕,和俩人道:“让病人上前吧。”
这就开始了。
既然是培养学生们的义诊,满宝便着重培养他们,只是也并不是就把病人完全交给他们。
等病人上前,满宝先看过一遍,一边看一边教俩人,“望闻问切你们都是学过的,只是学过在看病的时候却未必都能记住。”
这话不仅是和俩人说,也是和站在他们身后的几个观摩学习的学生说,她摸过脉后就问他们,“来,你们两个来问问题吧。”
刘三娘早有坐堂经验,见石修紧张便先开口问了,病人还是第一次看病碰见大夫当场教学的,也不敢催,磕磕绊绊的回答了。
刘三娘问了一个问题就让给石修,石修紧张的问了一个她又接上,俩人问了三四个问题后就没有了。
满宝点了点头,补充了一个问题后便让俩人摸脉,然后让他们写脉案开药方。
在他们写脉案开药方时,满宝也写好了脉案和药方,并且交代了病人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将药方交给他,指了身后的太医署道:“去里面抓药。”
身后的学生立即引了病人进去,拿过他的药方开了一眼,然后一脸兴奋的跟他进去,将药方交给里面帮忙的同学抓药。
太医署的学生抓好了药,各药铺派到这里的大夫便算了一下钱,然后就可以结账离开了。
说了药材会便宜就果然便宜,这个病人显然也不是第一次治这个病,发现这次抓药一副比以前少了十一文钱,他就高高兴兴的抓了六副离开。
满宝一边看病一边叮嘱石修,“看病要细致,脉案也要记仔细了,最好过后你只要看脉案就能在脑海中回想起你看的这个病人。”
她道:“你的脉案和药方都要收好,等傍晚看完了病人我要一起收上来批阅的。”
她就是这么教郑辜他们的,毕竟病人多的时候,她不可能现场批阅指点。
石修都明白,认真的记下,他们身后来观摩的学生也认真的记下。
周立如手上拿着一个小本本就站在小姑的身后,她就记望闻问三项,小本本上还列了数字,代表着是第几个病人。
小姑说过,人的记性再好也没有现场用笔记录下来的详尽。
因为差役们一开始就知道那张桌子是哪位太医的,因此在组织人排队的,凡是有女病人的都尽量安排到周满的这一排。
见有的人嫌弃这边排得太长他们还劝道:“这是周太医的桌子,是太医院里唯一的女太医。”
有停下不嫌弃长继续排的,自然也有换到别人的队列中的,其中以萧太医和刘太医的队列最受欢迎。
俩人看到时心里还颇为复杂,既有点儿欣慰,又有点儿累。
也有许多人是专门冲着周满来的。
她以前在济世堂坐堂还好,很多人都还能找到她,但自她进入太医院后,普通老百姓就很难再找到她看病了。
更有外地的人听到消息后特地赶来京城,所以满宝面前的女病人特别多,通常都是看过一个男病人就碰到三个女病人,然后才又能碰到一个男病人。
石修一开始还有些兴奋,后面就隐隐有些尴尬了。
满宝见到,趁着换病人的功夫压低声音和他道:“妇人的疾病也很重要,天下女子占半,多少大夫穷尽一生也不过学到皮毛而已,就是我,现在也只是粗通一二而已,你好好学。”
石修一凛,立即恭敬的应下。
只是有些病他实在不好开口问病情,就是病人,面对他时也会更加的不自在。
但这是人之常情,满宝并不强求。
快到午时的时候,两个男子抬着一个木板上来,满宝看见,不由愣了一下,然后起身下去看。
汉子有些拘谨的道:“周……周太医,您给我媳妇看看……”
满宝蹲下去看,见她脸上一点儿血色也没有,就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脸,只觉冰冷。
就是刘三娘都吓了一跳,“这还活着吗?”
汉子怕他们不看,立即点头道:“活着的,活着的,孩子他娘,孩子他娘你醒醒。”
妇人没动静。
汉子有些紧张,大冷的天里竟然冒汗,就想伸手推她,满宝已经伸手进去摸到了她的手,然后搭上脉……
汉子见她眉头皱了一下闭上眼睛,他便不敢伸手推了,紧张的看着她。
满宝蹲下时才闻到淡淡的血腥气,再一摸脉她就心中有数了。
这样重的病症……
满宝皱了皱眉,看向男子,“她生产多久了?”
“有三个月了,那个,一直出血,吃了好多的药,连人参都吃了。”
虽然是参须,但也几乎掏空了家底。
满宝皱眉想了想,这根本不是一两副方子可以治好的。
“你们住在哪里?”想着过后她休沐可以再去看看。
汉子有些尴尬,踌躇了一下才小声道:“我,我们不是京城人,是从凤州来的。”
满宝惊讶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你们住哪儿,打算在京城留多久?”
汉子便道:“您给我们开了方子,我们拿了药就要回去了。”
“她这样的情况光吃药不行,”满宝看了一下他身上的衣服,又看了一下木板上的人和被子,她叹息一声道:“就算是用上最名贵的药,至少也得换过三个方子吃上三个月左右才有可能好起来,你们要是用一般的药就得配以针灸。”
汉子愣了一下后咬咬牙,“那您开药方,再给她扎针,我们明天还送她来。”
他身后的人表示反对,“大哥,这样不行,我们带的干粮就够吃十天的。住客栈很花钱的。”
“我们去城隍庙住。”
满宝:“……京城的城隍庙不住人。”
她看了眼地上的人,生怕他们真带着人去住城隍庙,正月的天气,会冻死人的。
她有些怀疑的看着他们,“你们从凤州到这里,不会是一直露宿在外面吧?”
“没有,”汉子道:“我们住驿馆了的。”
“没错,我们住在柴房里,烧个火盆还是很暖和的,被子都给我嫂子盖着的,一点儿也不冷。”
满宝:……
刘三娘:……你说不冷就不冷啊,不知道恶露不止的产妇不能吹风受冷吗?
就是石修都被这几个男人气得够呛。
第2026章
选择
满宝皱起眉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了想,她起身道:“把人抬到帐子里去吧。”
妇人的丈夫不敢怠慢,立即招呼着兄弟把妻子抬到边上的一个帐子里,进去才发现里面也有一张木板床,只是底下用砖头搭着腿,上面放着一张木板,木板上铺着一块布而已。
满宝将她身上的辈子掀开,让汉子将人抱到木板床上便让他出去。
这一番动静,昏睡中的人总算是醒来,她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人,一时愣住。
汉子只来得及交代一句,“荷娘,这是京城里的太医。”
说罢就对着周满弯腰行了一礼,然后好他兄弟们退了出去。
满宝摸着妇人的手搓了搓,笑道:“你别怕,我是大夫,现在给你看看。”
妇人是生产后恶露不止,其实就是崩漏,看似出血量不是很大,但这样淋淋漓漓一直不断同样很危险,和当年周虎嫂子的情况差不多。
她能活三个月还是因为一直用着补气血的药,可惜再止不住血,吃再多的药也痊愈不了。
满宝和刘三娘检查过病人的身体情况,将该问的都问了,她便开始教刘三娘如何处理这样的病症。
她道:“这在带下病中已经是很严重的病症了,但其实这样的病症并不少见,只是看大夫和不看大夫的区别而已。”
刘三娘知道,很多妇人生产过后很少看大夫的,便是看,一般也抓不了几服药,生病基本靠熬。
但其实男子也一样,一般的病痛,只要能忍就都忍过去,这也是太医署建立的初衷,让民间的一般人有一道求生之门。
满宝道:“其实对于崩漏,针灸的效果不比服药差,若两相结合,要比单一样止血要快很多。”
满宝教刘三娘如何用行针止血,“先把残留在体内的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再止血补血……”
于是刘三娘转身出去,叫了好几个女学生进去,不一会儿便有三个女学生进太医署里拿东西出来,周立如还和同伴抬了一桶热水出来。
她们用盆装了一点儿热水端上去,周满净手,让她们站在一旁看,只让刘三娘动手。
这一个病人她们就在里面处理了近一个时辰,外面等着的病人不耐烦,石修就负责安抚他们,顺便拿着自己的小本本一路望闻问切下去,记下自己的脉案和药方。
一边看一边安抚道:“刚才那个病人情况比较严重,诸位今天可能要等久一些,若是不方便可以先去别的太医那里看,或是先回家,明日再来也是一样的。”
都等了这么久,让他们回家是不可能的,倒是去别的太医那里……
排在这一队列的大多是冲着周满来的,谁也不乐意挪窝。
其中还有不少男子,专为求子而来,不过他们都带上了自己的媳妇,打算两个一起看,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媳妇的问题。
见他们不乐意走,石修面上不显,其实心里是很高兴的。
等周满她们终于从里面出来时,周满和刘三娘还好,但其他四个小姑娘却是脸色发白,脚下都有些虚浮。
不过再脚软她们还是端出了最后一盆血水。
守在外面的汉子见她们有端出一盆血水,不由得脸色更白,看向周满的目光都充满了祈求。
满宝和他道:“我处理了一下,一会儿我给她开药,你们就在太医署里先熬一副药给她吃下再走。”
满宝转身回桌前开药,汉子紧紧跟随,紧张的问道:“太医,那我媳妇能好吗?”
满宝道:“你们要是回去,开一般的药方是好不了的,最多只能保命。”
她道:“我会给你开两张药方,一张是现在吃,六十八文一副,吃上半个月到二十天,在血彻底止住后吃另一张,四十九文一副,大概要吃三个月,但也只是保住性命而已,以后怕是不能干什么活儿了。”
一旁的太医见她说得这么详细,不由扭头看向她。
满宝继续道:“这是你们立即回乡的治法,还有一种方法,你们留在京城,到时候我配以针灸给她用药,根据她的情况给她换药方,我不知道会用到什么药方,所以不能给你估算,但我会尽量不用贵重的药材。”
“这样的治法大概一个月左右她就能保住性命,你们要是肯治三个月左右,以后她就是不能干重活,但一般的家务活和农活是没问题的。”
满宝并没有立即让他做决定,她写好了脉案和药方后将药方递给他,道:“你先进太医署里抓药熬药吧,里面有药罐,还有我太医署的学生,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做的。你可以想一想,一会儿喝了药再来找我,你要是决定回乡我就给你药方。”
汉子伸手接过药方,嘴唇抖了抖,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先去帐子里看妻子,然后才进太医署里抓药熬药。
跟着他一起来的本家兄弟们跟他凑在一起商量,“大哥,治病的钱咱就不说了,这是必须要花的,可要是留在京城,吃住咋办,这个花销可不少。”
“是呢,也不知道在京城赁个房子住要多少钱。还有吃饭,这可都要钱。”
汉子听明白他们的意思,这是让他拿了药方回家治,能保住命就行。
他来之前也想过了,不求别的,就求保住命就行,孩子还小,不能没有娘,他也不能没有媳妇。
可现在既然有好起来的可能,就跟几个月前一样好的可能……
汉子蹲在药炉子前面抱着脑袋没说话。
满宝已经继续看起病来,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汉子手里拽着一个妇人,俩人是一起坐在满宝前面的。
对着她,他颇有些不安,但还是诺诺的道:“周小神医,您,您给看看我能不能生孩子。”
满宝看着眼前这一对恨不得把脑袋埋到胸口的夫妻,笑道:“我看看你们的舌苔。”
俩人总算抬起头来,满宝便仔细的看了一下他们的脸色,示意石修和刘三娘也注意看,然后给俩人摸了摸脉,问了一些问题。
俩人太过紧张,磕磕绊绊的回答,声音还特别小,别说站在满宝身后的周立如等人,就是和她坐在一起的石修和刘三娘都差点儿听不到。
第2027章
决定
因为他们实在太窘迫,满宝就没有让石修和刘三娘再问他们问题,不过还是让俩人摸了摸他们的脉,然后她在一旁写脉案,等他们看完了便和这对夫妻中的妻子道:“你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要想要孩子,最好也吃药调理一下,我给你开一个月的药,吃完药以后多注意身体,平时吃些荤腥或者鸡蛋,慢慢将身体调理起来。”
又对丈夫道:“你有一些问题,我会给你开药,先吃半月看看情况,半个月以后……”
她皱眉想了想,“半个月后的旬休你去济世堂里走一趟,最好上午去,我会去看一下,到时候给你换新的药方。”
男子激动起来,“也就是说我的病能治?”
满宝想了想道:“能治是能治的,但孩子这种事也看缘分,所以你们夫妻俩都要吃药,将身体调理好了,缘分到了孩子自然就来了。”
隔壁坐着的太医忍不住暗暗点头,周太医现在也很会说话了呀,缘分这种东西自然是很看缘分的。
满宝给他们俩人开了药方,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女子要尽量不碰冷水,男子不能吃什么什么东西。
俩人都很认真的记下,然后拿了药方千恩万谢的走了。
他们一直看到午正时候,太医署的厨子准备好了午食,他们便挂牌休息去了。
排队等着的人也纷纷掏出自己的干粮啃,有的家庭比较富裕的,直接让请人去附近的摊子上买些吃的东西来,更富裕的,都不用自己来排队,而是让下人来排,他们则在附近的茶馆坐着等候。
其实还可以出钱买位置的,但一来维持秩序的差役不允许,二来,民间很少能碰到太医义诊,便是有人缺钱也不会卖位置。
太医们说是会坐诊四天,可谁知道后面是太医们看,还是直接让学生看呢?
所以谁也不乐意将第一天的位置让出去。
能看到就已经是赚到了。
太医们领着学生们回太医署里用饭,学生们早跑到食堂里和其他同学混在了一起,郑辜他们这十二个则随侍在一旁,静静的听先生们说话。
刘太医问满宝,“听说你上午收治了一个病重之人?”
满宝点头,打开自己的食盒,肉片特别特别的少,咸菜和白菜占了大部分,她习以为常,太医署里的餐饭一直很一般,好在还是热的。
满宝拿起一个馒头,简单的将病人的脉象说了一下。
一旁的方太医道:“这样的病症至少得吃三个月的药,一般家庭怕是支撑不住。”
“不止,三个月也就保命而已,要想好转至少要吃半年的药,”另一个太医道:“不然这一辈子就只能在床上躺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