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除了周立君外,也就对方知道彼此存下的钱数,由此可见他们对彼此有多了解了。冯氏和周二郎也觉得这种事儿问周立重是最好的,因此晚上三家凑在一起吃了一顿接风洗尘的饭以后,冯氏挽了袖子去厨房里帮忙洗碗,周二郎则将周立重拉到一旁说悄悄话。
周立君看到后扼腕,觉得太失策。
她干脆转身去找周立威,将他拉到一边做工作,“我是你姐,你到底帮不帮我?”
周立威:“二姐,你还真打算一辈子不嫁人吗?”
周立君问道:“嫁人有现在自在吗?我嫁人图什么?”
周立威张了张嘴,半响才憋出一句话来,“图他喜欢你?”
周立君就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傻子,他喜欢我,我不喜欢他有什么意思?嫁人要是不图日子过得更好,那就应该图的是我喜欢他,当然,要是可以互相喜欢最好。”
“可我现在并没有喜欢的人,放眼望去,我能说得上的人家里,能让我日子过得比现在还好的,一个也没有,所以你说我为什么嫁人?”
周立威竟然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但又觉得有些不对,半响后才道:“二姐,娘好像说过,找个喜欢你的,比找个你喜欢的要好。”
“那是娘,不是我。”周立君抬了抬下巴道:“我要嫁人,要是非得二选一,那一定是找个我喜欢的。”
周立威不解,“为什么?”
周立君瞥过去一眼道:“虽说感情的事儿不能以此比例,但我觉得还是有共通之处的,你要买只猫,那是养一只喜欢你的猫,还是养一只你喜欢的猫呢?”
周立威:……
见他一脸的一言难尽,周立君就道:“你不信等小姑回来你问她。”
家里不决的事儿问小姑准没错。
周立君道:“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帮我,说,你喜欢的人是谁?”
周立威不好意思了一阵,扭捏了一下后道:“就是和我们饭馆一条街上的那位景先生……”
周立君扬眉,在他们那一条街上有一位私塾先生,在自家院子里辟出两间房来教书,教的都是才启蒙的孩子,教到十二岁上下,有人认了字就离开,也有人去考别的更好的学堂。
这位景先生年纪不是特别大,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只有十三岁左右,女儿却是十五了,听说他还想参加科举呢。
那个小姑娘周立君也认识,她还从她手里买过润白霜呢,她道:“你眼光倒是好。”
只不过单看父母的话,他们老周家是远远比不上景家的。
但周立君也没让他当即收了心思,而是道:“人家小姑娘要是没那个意思,你就找点儿收了心思,要是有,那你就努努力,读书是不指望了,你还是多赚点儿钱吧,说不定景家会看在你赚钱多的份儿上答应了这门亲事也不一定。”
周立威有些郁闷的道:“我也知道有些配不上,所以我都没说。”
周立君就好奇的问,“那大哥会说吗?”
“不会的,”周立威笃定的道:“我和他说过了,不要告诉别人,连对着大伯大伯母和小姑都不能说。”
周立重要是连父母和小姑都不说,那更不会告诉周二郎了。
周立君一听满意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干得漂亮。”
周立威立即道:“二姐,你可别胡来,我跟她没什么的,也就她来我们家饭馆买饭菜时说过些话而已。”
“我知道,我是那种没谱的人吗?放心吧。”周立君说完乐滋滋的就要走,一转身就看到旁边花树底下有个人影,吓了一跳,忍不住高声问道:“谁在那儿?”
树后的人影停顿了一下,然后姐弟两个就瞪着大眼睛看着向铭学一脸尴尬的走出来。
他是真的有些尴尬,站在树下冲俩人行礼道:“我刚在里面摘花,实在不是故意偷听的。”
俩人这才发现他手上还拿着一枝花,应该是拿回去插瓶的。
周立君发现这儿正是通往他所住的客房的路上,应该是他们突然跑到这儿来说话把在树后摘花的向铭学拦在了里面。
第2040章
周二叔
周立君轻咳一声,笑眯眯的道:“是我们不好,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事儿,只是家里父母担忧,所以我们姐弟才避在这里说话的。”
她话音一转,笑问道:“向大哥什么时候回来的?可吃了饭吗?要不要与我们用些饭?”
向铭学想了一下后点头道:“那就叨扰了,正好去拜见一下你父母。”
别说周立君,就是周立威都愣了一下,姐弟两个就是客气客气,一向多礼的向大哥怎么突然这么不客气了?
周立威挠了挠脑袋,忍不住看向周立君,怎么办,他们都吃过了。
周立君也只是愣了一下后就点头道:“向大哥请,正好我四叔也到了,你们要不要吃些酒?”
向铭学笑着颔首。
等到了正堂,老周头他们正在和刘老夫人和庄先生说话呢,周大郎他们几兄弟则是另外站成一堆,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周四郎抬头间看到向铭学立即眼睛一亮,丢下兄弟们就迎上去,大笑着拍他的肩膀道:“向兄弟,我一回来就听人说你去了凤州,还以为还要好几日才能见到你呢,没想到你现在就回来了。”
向铭学笑道:“今日一早回来的,安排好了手下的人才过来,没想到这么巧,你们也在此时上京来。”
周四郎就问,“你和凤州那边谈好了?”
向铭学笑着点头,“是,所以今年进草原的时间要推迟一些,至少要等夏收全部结束才能进。”
向铭学不打算和周四郎抢茶叶的生意,他们从草原上进的货物有药材、毛皮和珍珠宝石等,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销货渠道,目前来说并不冲突。
所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本来向铭学手上也有茶叶的生意的,只是不大,但他家乡也在剑南道,想要找茶叶并不难。
可他思考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一门生意,全都留给了周四郎,自己转而去凤州找了粮食,打算到时候入草原时主要做粮食的生意,再带些瓷器和布料进去也能赚不少钱。
周四郎自然知道这是向铭学的好意,心中有些焦躁外,还有些感动,他顿了顿后就想拉着向铭学到后面仔细的谈一谈这件事,结果他才开口向铭学就看向那边,“那是……”
“哦,那是我二哥和二嫂,”周四郎这才想起来他还没见过他二哥二嫂呢,向铭学客居在周宅,虽然是住在另一边,连出门都是走的东偏门,但同一屋檐下总是会遇见的,因此他拉了向铭学先去见过周二郎夫妻。
“二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向兄弟,向兄弟,这是我二哥,二嫂。”
周二郎扬起笑脸就要打招呼,向铭学则是沉默了一下后就叫了一声,“周二叔,周二婶……”
周二郎笑脸微僵,不由看向周四郎,这怎么回事?他怎么就平白比老四大一辈了?
周四郎也僵住了,转着脑袋咔咔的去看向铭学。
向铭学的脸上有抹可疑的红色,虽然不太明显,但周四郎还是看出了好兄弟的不好意思……
为什么要不好意思?
周四郎的脑袋迟缓的转动起来,明明他们兄弟几个都是称兄道弟的,就是对年纪更大的周大郎,向铭学都是叫的周大哥,怎么轮到二哥就叫叔了?
周四郎的脑海中嘭的一下炸出一朵烟花来,他突然就想到了刚才二嫂絮絮叨叨的烦恼,说立君这么大了却还没有说亲……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都沉默了下来,默默地看着向铭学。
周立威则是僵硬的转着脑袋去看他姐,周立君一脸莫名其妙的对上他的目光,老半响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以及,向铭学的意思。
周立君一时惊奇,也忍不住抬头去看向铭学。
周大郎从另一边撸下挽着的袖子走过来,见他们站在一起却没听见声音,便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向公子回来了?可用过饭了?要不要吃些饭。”
向铭学悄悄地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看不出多少变化的道:“已经吃过了,多谢……大哥,时间不早,我先回屋休息去了,我过来是想着还没见过周二叔,所以过来打声招呼的。”
于是向铭学行礼离开。
周大郎一脸的莫名,扭头问周四郎,“周二叔是谁?我们家的小叔?”
周四郎就盯着周二郎看,一脸的一言难尽。
周二郎又不傻,一开始还以为是向铭学叫错了,但他后面还特意叫了大哥一声,显然不是无意交错,那就是故意的了。
却不知道是叫错,还是叫对了。
周二郎就看向周立君,父女两个默默对视,最后周二郎还是没好意思去问女儿这些事儿。
这种事儿还是应该让当母亲的去问。
可是他是知道妻子和女儿其实有些矛盾,尤其现在女儿越发厉害,脾气也更加的强硬,俩人凑在一起别说能不能问出什么来,能够不吵架都是好的了。
于是他就看向周四郎,干脆伸手就把人拽走。
冯氏就想去拉周立君问一问,周四郎直觉要糟,便立即手一拉,将冯氏也给拉上了,“二嫂,我们一起说说话呗。”
冯氏进门早,当时周四郎都还是个小屁孩儿呢,所以她毫不客气的伸手拍了他的爪子一下,倒也不反对,直接腾腾的跟着他们兄弟一起走了,她也想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周立君心里是崩溃的,失策,太失策了,她是想祸水东引的,怎么却往自己头上迎来一股祸水?
她怀疑的看向周立威,“是你……”
“不是,”周立威想也不想道:“二姐,这可是攸关你的名节,我是那种会拿姐妹名节开玩笑的人吗?”
周立君这才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所以……”
周立威就压低了声音道:“所以向大哥这是喜欢你呢,难怪他会特特的让我们叫他向大哥,还说什么各论各的……”
周四郎也正在和周二郎和冯氏解释,“草原上的人不拘小节,而且我们两家又不是有亲,就是朋友,有些恩惠而已,所以在草原上他和立重他们几个小的说他不想平白被叫老了,所以让他们叫他向大哥,那我和他做生意,自然是各论各的,所以才这么混叫的。”
“混叫?那他怎么叫大哥做大哥,轮到我却叫了二叔?谁跟着谁叫,他倒是分得清,”周二郎盯着周四郎问:“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立君和他有什么……”
第2041章
家底
“没有,”周四郎直接打断他的话,道:“二哥,立君她现在根本不想成亲好不好?你知道她一年能赚多少银子吗?好吧,我也不知道。但你知不知道,家里的账和钱都握在她手里。小妹莆村的那些职田说是大哥在管着,但账目却还是在她手里,庄子里需要的花用,还有收回来的租子全都要过她的手。”
“她现在在家里过得好好的,想挣钱就能挣钱,要体面就有体面,家里不是伯父母就是叔父母,都不用她伺候,反而是一回家拿了碗筷就能吃饭,她出嫁图什么?”
周四郎一脸嫌弃的道:“而向铭学除了读书厉害点儿,聪明点儿,家里地多些,名声不错,有点儿家产外还有什么?他可是比立君大好几岁的呢,就这,立君怎么可能看得上他?”
周二郎:……这是在贬他,还是在夸他?
他转头看向妻子,果然,见她眼睛闪闪发亮,冯氏问道:“这位向公子读书很厉害吗?”
周四郎严肃的点头,“他家里没出事前他都是府学的学生了,你说厉不厉害?本来他读过府学就要来京城考国子监的。”
“那不是和白公子一样的了?”
在冯氏看来,这世上的男子就没有比白善更出息和优秀的了,也就她家小姑能配了。
而现在,有个跟白善差不多的人看上了她闺女……
冯氏立即问,“这位向公子家里还有什么人?我似乎听你们说起过,他也是我们剑南道的人。”
周四郎点头,“他家离我们家不是很远,家里没什么人了,只还有几个族兄弟和一个长辈,但都不亲近。”
周二郎忍不住拉了冯氏一下,冯氏拍掉他的手,继续问道:“他家里有多少地?”
周四郎道:“比我们家大多了,他家以前的铺子和宅子有许多都拿不回来了,但朝廷从益州王那里查抄回来的还是还了不少,我听他说,那些铺子和宅子能卖的都卖了,不能卖的现在都往外租着,每个月收点儿租金,土地上,凡是还在益州王名下的基本都还了回来,尤其是东溪庄,那块土地基本上都算做了他的。”
连周二郎都咋舌,“这么有钱,他真是那个意思?”
冯氏听他说得这么好反倒迟疑起来,“他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虽然条件是真的很好,但人要是有毛病也是不行的。
周四郎:“……二嫂,他就是被报仇耽误了而已,哪有什么毛病?”
“这仇也报了有两三年了,怎么一直不说亲?”
周四郎想了想道:“他心性和别人不太一样,不太能相信人了,所以才一直没说亲。”
冯氏更戒备,“那更不行了,他要是不相信枕边人,嫁给他还有什么意思?”
虽然对向铭学的钱财和聪明脑袋她挺心动的,也是想着二丫嫁得好了以后能帮衬一下家里和二头。
可他要是不信人,那这亲结的就没意思了,两口子过日子,连相信都不能,那日子过的多没滋味?
“二嫂,他要是不信立君,肯定不会提这事儿的,之前我们一起进草原,大家就一直有商有量的。”
冯氏又心动起来,周二郎却要谨慎些,道:“要不等小妹出来了问问她?”
他道:“不是说他以前受了很严重的伤,连脚筋都被挑断了吗?我们也得问一问人的身体怎么样,万一不好……”总不能让他闺女早早的做了寡妇不是?
冯氏一想也是,立即不急了,“对,问一下小姑。”
周四郎刚才腾腾冒起来的心思就收敛了一下,他点头道:“也行,那我回头再和他谈谈。”
主要是得问清楚,他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
周立重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围着周立君看,“二妹,向公子是那个意思吗?”
周立君心烦意乱,“我怎么知道?”
她一直把人当英雄、当朋友、当合作伙伴,谁知道人家是往那方面想的?
而且只是暗示,又没明说,这让她怎么说?
冯氏风风火火的从另一边过来,拉了周立君就要回屋说话。
周立君在心里叹息一声,觉得自己真是运气不好,本来想着借周立威的婚事先躲过今年的,谁知道反倒是她被挡在了前面。
周立君任由母亲拉到屋里,乖巧的坐在桌前看她关上门。
冯氏关心的问道:“二丫,你老实说,下午的时候我们问你,你脸都红了,你是不是也喜欢那位向公子?”
真是失策,周立君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此时承认对自己没多少好处,说不定没有的事儿真被板上钉钉了,不说向铭学是不是那个意思,真是,她也不乐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定下了。
于是摇头,“娘,我一直当向大哥是英雄的,没想过要嫁给他?”
“为什么?”冯氏问道:“你四叔说他读书好,家中田产铺面都不少,除了年纪大点儿就没别的毛病了。听说他年纪很小时就考上府学了,就跟你小姑父差不多。”
“差远了好不好,”周立君想也不想道:“向大哥是聪明,也重情重义,但读书上还是差小姑父许多的,小姑父现在十六岁都要参加进士考了,他当年才上府学呢。”
又道:“四叔说的那些话您听听就行,别认真,朝廷是还了他一些铺面和宅子,但那些铺面位置都不太好,或是被强硬腾空的,别说卖不出去,连租都不好租,现在大多是关着门,或是给他的人开着做点儿小买卖而已。”
当年跟着向铭学的那些人,在益州王死后他就开始遣散,有给了钱送回家的,也有给了田地和铺子安顿下来的,剩下的才是现在跟着他到处走商的。
当时他身上没多少钱,遣散的钱就是卖的宅子和一些铺面,不能卖的大多送给了想要安居的族亲和手下,他收回来的不少土地也是这么分了人的。
“不过他的确有许多地的,还都是好地,”周立君道:“当年他家的地好,益州王拿到手后一直是自己拿着的,所以益州王被抄家后那些地直接返给了他,还有他那些族亲的地,也都给了他。”
所以向铭学别的不多,地的确是多。
所以……周立君有点儿心动呢,她竟然看中了人家的财,想想就烦躁。
冯氏却是怀疑的上下打量她,问道:“你怎么这么了解?”
第2042章
听到
周立君理所当然的道:“他说的呀。”
她道:“这事儿不仅我知道,大哥二弟还有四叔他们也全都知道。”
从京城去草原,一路上要经过这么多地方,既要进货也要不断的出货,他们每日都要呆在一起,尤其是进了草原后,为了戒备马帮,大家是一起露宿的。
她是姑娘家,可以单独有个帐子,却是被他们几人的帐子围在中间的,夜里大家围着篝火时可不得说些闲话?
正经事儿也就这么多,说不了多久呀。
所以时日一长,不仅他们叔侄几个知道向家的底细,向铭学也是知道他们老周家的底细的。
何况,两家最大的秘密还是重合的,又全都公开解决了,两家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冯氏一听,若有所思起来,“那就是知根知底了……”
周立君一听,害怕她娘直接给她定下了,连忙道:“娘,这么大的事儿得问过小姑吧?”
她可还管着小姑的职田和家里的账务呢,说真的,要不是世俗不允许,她是真不想嫁人,主要是她现在就过得很好。
可惜,她要是真的一辈子不嫁,以后生意怕是也不好做,尤其是需要接触一些女眷的生意。
周四郎急匆匆的去找向铭学。
向铭学已经提前和厨房要了一些酒菜,见他来了便伸手道:“坐。”
周四郎默默地上前坐下,就盯着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