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84章

    满宝看了看白二郎,又看了看明达,很贴心的拉住长豫,“走,我们说悄悄话去。”

    白善就道:“我给你们把风。”

    于是一手拖着殷或,一手拖着刘焕跟在俩人身后走了。

    明达公主:……

    白二郎却很高兴,见他们走远了就兴奋的看着明达道:“明达公主,我给你带了礼物。”

    他将怀里收着的盒子拿出来,递给明达。

    明达愣了一下后伸手接过,问道:“这是什么?”

    “你打开看。”

    明达打开,就见里面是一颗蓝色的宝石,她怔了一下,伸手拿出来,对着太阳看,看到它在阳光下慢慢的变色,她惊讶的道:“这是猫眼石吧?”

    白二郎点头,盯着她问,“你喜欢吗?”

    明达展颜笑开,狠狠的点头道:“喜欢!”

    “不过这个很贵重吧?”

    白二郎就不在意的挥手道:“公主喜欢就好,我从看到它的时候就想,除了公主,再没人能配得上它了。”

    明达脸色微红,脸上却是压抑不住的笑容。

    躲在假山后面看的长豫羡慕不已,“这块宝石看着真好看。”

    然后有些委屈,“魏玉送我东西总是送不到点子上。”

    满宝道:“你收礼的时候明明挺开心的。”

    长豫问:“这块宝石很贵吧?”

    “可不,拼了人情还掏空了他的钱才买着的。”

    长豫连忙问,“那你们手上还有好的宝石吗?”

    “放心吧,虽然比不上猫眼宝石,但也不差,我觉着你更适合红宝石,这次我就选了好多红色的宝石回来。”

    第2344章

    为什么

    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这一送就送了一个多时辰,要不是宫人们一再催促,暗示要到用午食的时间了,帝后和太子等人都等着她们吃饭,她们还不想和满宝他们分开呢。

    明达很是羡慕他们这一趟西域之行,也不知我何时也能去走一趟。

    长豫只喜欢西域的宝石香料,还有满宝口中说的顶好吃的羊汤和饼子,并不太想去西域里晒太阳和吹风沙。

    她道:“等以后我开府,我就让人去找一个西域的厨子来,又买西域的羊,我也尝一尝那边的羊汤和饼子。”

    满宝和明达道:“今天陛下问我们将来有什么打算,白二说今年要参加进士考,要是还考不中明年就考明经,然后与我们一样外放。”

    明达额头一跳,看了白二郎一眼后若有所思起来。

    满宝就笑盈盈的道:“陛下不太乐意呢。”

    明达对她点头,“我知道了。”

    她以后能不能踏遍千山万水,就看白二郎能不能外放了。

    这么一想,明达雄赳赳气昂昂的回去了。

    皇帝正抱着小皇孙在玩儿,太子和恭王坐在一旁,太子妃和恭王妃则亲密的坐在一旁小声说话。

    太子和恭王的关系不太好,但其实太子妃和恭王妃的关系还是可以的,虽不至于亲密,但也不会很差,只不过在帝后面前,又有孩子作为话题,她们就变现得亲密了一些。

    两位小姑子一进来,俩人就立即停下话头,笑吟吟的和她们打招呼,注意力就转到了她们身上。

    皇帝略微有些不满,她们一进来就扭头对宫人道:“上膳吧。”

    明达蹬蹬的跑上前去,拿出白二郎送她的盒子,“父皇,你看。”

    “这是什么?”皇帝看到盒子里的猫眼石一时也有些失声,这种东西他自然是认得的,私库里就有一颗,早年间送给了皇后,只是皇后不爱这些东西,已经计划给明达做陪嫁。

    只是那颗也比不上这一颗,皇帝伸手将猫眼石拿出来对着阳光看了看,笑问:“白二送你的?”

    明达笑着点头,有些羞涩道:“父皇,好看吗?”

    皇帝笑着点头,“好看,回头让尚衣局的人看看,给你做个王冠戴上。”

    太子几个一听抬头看了明达一眼,这是要授明达亲王爵吗?

    连明达都愣了一下,不由扭头去看母亲。

    皇后就笑着和她道:“还不快谢你父皇?”

    明达这才展颜笑起来,蹲礼谢父皇。

    皇帝就畅怀的笑起来,坐在他怀里的鹰奴看见他胡子一翘一翘的,忍不住快速的伸手一抓……

    皇帝顿时“哎哟”一声,连忙低头以免他把他的胡子给扯下来。

    古忠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帮忙,皇后一边笑着一边抓住鹰奴的小手,哄着他把胡子给放了,太子将孩子抱过去,皇帝没忍住轻轻地拍了一下他屁股,“朕的胡子也就你明达姑姑扯过……”

    明达脸一囧,叫道:“父皇,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好好好,朕不提就是了。”

    公主的爵位也是又高低的,就跟皇帝的儿子虽然都是王爷,但也有郡王和亲王之别。

    一般儿子一开始都会封的郡王,等立功或是下一任皇帝登基后加恩再封为亲王。

    这样才能封有所封,不然等下一任皇帝登基,那只能往上叠加号了,根本没有品级可封,那还怎么收买人心?

    公主也是一样的。

    皇帝的几个女儿出嫁都是封的郡公主,从一品,与贵妃同级。

    目前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恭王,他一开始就封的是亲王,因此不仅封地好,离京城近不说,还富饶;只不过现在贬为郡王了。

    现在嘛,听皇帝的意思,明达将是第二个例外。

    不过太子对恭王一封就封为亲王爵很有意见,对明达却没有,还和皇帝道:“等出了孝再封吧,到时候宫中好安排庆典。”

    皇帝想了想后点头,“不错,这是大喜事,自然是要有庆典的。”

    长豫羡慕,然后私下闹明达道:“你得请我吃好吃的庆贺一番。”

    明达道:“我们现还在守孝呢,虽说不十分要求戒荤腥,但也不好太过奢侈,等出孝我再请你。”

    “不要,也太久了,万一我忘了怎么办?”长豫道:“不然你请我出宫一趟?我也不玩乐,也不大吃大喝,就去周满家里看一看如何?”

    明达就抿嘴笑:“你还是想去看周满带回来的东西是不是?”

    长豫就嘟嘴道:“你都拿到猫眼石了,我却连她带回来什么东西都还不知道呢。”

    明达就想了想道:“我可以和父皇请旨,初六那天去护国寺上礼佛,为皇祖母祈福哀思,路上可以去周家一趟。”

    长豫眼睛一亮,立即抱住她的胳膊道:“明达,你真好。”

    明达就不由笑起来。

    恭王心情则是有些抑郁,他是回来陪父母过年的,等过完元宵便要回封地,他现在腿瘸了,太子又生了儿子,他基本上已经放弃争位的想法,所以他现在想的就是进亲王位。

    他不觉得太子以后登基会让他进亲王位,所以这件事还是得在他爹在位上时搞定。

    可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呢,他爹先给明达许了一个亲王公主的位。

    恭王一下就不知怎么开口了,心中抑郁。

    皇后将几个孩子的神色尽收眼底,微微叹息一声,事后就拉了恭王妃叮嘱她,“我看恭王这两天食欲不振,你让人给他做些肉羹,拌着面吃一些,要是在宫里待得闷了,可以出去走一走。”

    走得多了,见得也就多了,心胸也就开阔了。

    恭王妃低声应下。

    而此时,满宝他们才从宫里走到分叉路口,白善和满宝几个同情的看着刘焕道:“你快回家吧,和刘大人好好的说,要是……”

    白善不忍道:“要是被揍,你让寄语悄悄的来找我们,我们立即带了礼物上门去拜年。”

    殷或道:“来找我吧,我家近些,过去也就一刻钟,我再派人去找你们。”

    刘焕忍不住想哭,“为什么?”

    为什么皇帝要这么伤害他?

    第2345章

    父女

    大家同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早知道不让你先了,我不是给你使了眼色让你收着些,要么推辞,要么就和殷或一样找些很小的赏赐要了吗?”

    刘焕一呆,双眼含泪的抬头看白善,“你是这个意思?不是让我有什么说什么吗?”

    众人:……

    白善道:“皇帝面前又不是先生面前,我为什么让你有什么说什么?”

    刘焕控诉,“可你给我的眼色分明就和在庄先生面前一样!”

    每次先生考校课业,白善都是让他有什么说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一开始他还有些顾虑,当时白善就是这么使眼色的。

    刘焕瞪着眼睛看他。

    白善张了张嘴,转头去拉拢白二郎和周满,“我眼色一样?”

    俩人一起摇头,“不一样。”

    白善就看殷或,刘焕便上前两步,也紧盯着殷或。

    殷或:“……不一样吧。”

    白善就得意的看向刘焕。

    刘焕不肯承认自己会错意了,于是气呼呼的转身走了。

    白善见他上马车离开,便对坐在车辕上的寄语喊了一声,“有事叫我们呀。”

    寄语应了一声。

    白善几人对视一眼,都窃笑着上车,欢快的回家去,临走前还和殷或约时间去唐家拜年,“明天是个好日子。”

    殷或惋惜,“明日我姐姐他们都回家来,我怕是抽不出空来。”

    白善只能表示惋惜了。

    刘焕回到刘家,才下车就被带到了书房,刘尚书一整天都有些心神不宁,看见孙子进来,立即问道:“如何,陛下训斥你们了吗?”

    刘焕张了张嘴,心虚道:“没,没有吧?”

    刘尚书忍不住伸手拍他,“训没训你你自己都不知道?进宫后的事一五一十的给我说来,陛下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落下。”

    刘焕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喊道:“祖父,我知道错了——”

    刘尚书心脏就有点儿受不了,捂着胸口问,“你,你在宫里干什么了?”

    门外守着的寄语听到这一生吼,立即转身去找老夫人。

    刘焕到底要脸,他没有让寄语去找殷或他们帮忙,于是被刘尚书结结实实的打了五板子,后面之所以不打了,因为刘老夫人到了。

    殷或在家等了半天,还是没听到动静,便拿着一卷书走到门口,招来长寿道:“刘家还没来人吗?”

    “没有,少爷,或许刘少爷没事呢?”

    殷或想了想,点头,“也是,毕竟才从西域回来,大半年不见,或许刘尚书心疼他了。”

    白善和满宝他们也在等,没等到后也肯定的道:“刘尚书一定是心疼刘焕了。”

    满宝:“就跟我爹心疼我一样。”

    老周头可心疼满宝了,觉得她这一趟不仅瘦了,还黑了,心疼得不行。

    “那什么西域很远吗?”

    满宝想了想道:“远呢,有我们村到京城,再从京城回到我们村这样远。”

    老周头:“那是挺远的,但也不至于瘦这么多吧?”

    满宝道:“我长高了呢,爹,我竖着长,自然不横着长了。”

    老周头立即道:“你娘给你做的衣裳得放长了,幸亏之前做衣裳的时候收了一截布料,不然这衣裳就白做了。”

    “没事儿,可以给立如穿。”

    老周头就琢磨道:“对,立如也大了,我看也差不多可以说亲了,你二哥回家前还念叨呢,特意拖了你四哥和大哥大嫂帮着说一下亲事。要是觉着好,我们直接就定下,不用再等他们商议了。”

    满宝:“二嫂能愿意?”

    “你二哥既然这么说,你二嫂自然愿意了,”老周头道:“这次二头定下的婚事是你四哥五哥帮忙说的,你二嫂也说他们也说不来更好的亲事了,加上二丫也嫁了个好人家,三丫就更不会低了。”

    老周头自得道:“以后她可是也要进太医院当官的。”

    说起这事儿老周头就忍不住问满宝,“你看你几个侄子有没有适合学医的?你也教教他们,总不能家里全是闺女出息,几个小子还吃着姑侄三个的软饭吧?”

    满宝道:“三头和四头肯定不适合,他们读书好呢,再读两年可以去考进士,考不上就去考明经,五头和下面的几个还小,等他们识字后我教他们认药材,到时候他们要是有兴趣学,我就收他们为弟子。”

    “你回头看看五头,那孩子跟你三哥一个样儿,老实。”

    满宝:“……爹,五头才多大,你就看得出他老实了?”

    “三岁看到老,早两年我就看出来了,”老周头总怕他不是读书的料,和满宝道:“你三哥三嫂也就认得两个字,这两年把能教他的都教了,但他现在还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三哥也说了,兄弟们都在京城,他一个孩子在家里孤单,只会跟村里的小孩儿玩,送到学堂里半天学不会一个字,实在没办法才送到京城来的,想着京城里好先生比较多,说不定能教出来。”

    老周头和满宝道:“要实在教不出来,你以后就带再身边做一个药童吧,学一学医术。”

    满宝:“……”

    总感觉她爹对学医有误解,学医术也得很聪明好不好?

    不过她没反驳,点头道:“行。”

    老周头就满意了,他悄悄往后面看了一眼,见白善他们正在伏案写着什么,就悄悄地问满宝,“满宝,白善有没有提过你们的亲事?”

    “提了,”满宝道:“我们说好了回来就成亲。”

    老周头的底气瞬间腾的一下升起,矫情起来,“那不行,太快了我是不答应的。”

    满宝:“很快吗?那再等……”

    “也不用等太久,”又怕她开口要再等一二年,老周头又是不舍,又是心急,咬咬牙道:“可以在今年选个好日子,但时间要往后一些。”

    又小声问她,“要是成亲,他们白家还能住在这宅子里吗?”

    满宝一惊,“爹,你不想让他们住呀?”

    “我想让他们住呀,”老周头拍着大腿道:“最好他们在这儿住一辈子也不挪窝。”

    第2346章

    经验

    他看了一眼窗内的白善,和他闺女说悄悄话,“你傻呀,不说他们这样的人家,就是我们家,娶了媳妇也是要操持家务,孝敬公婆的,在外头还得下地干活儿,当然,白家不缺下地的人,也不缺钱,所以你不用下地,可这操持家务是要的吧?”

    “你在外当官,就看现在,每日忙忙碌碌,哪儿还有时间操持家务?”老周头悄声道:“可你太婆婆和婆婆在啊,如今我们同住一起,家里的事全有赖刘老夫人指挥,你们成亲后只要还住在这里,大可以将这府里的事都交给他们。”

    “要是搬到了外面,你太婆婆和婆婆让你管家,你是管还是不管?她们要是欺负你怎么办?”

    满宝道:“刘老夫人和郑姨不会欺负我的。”

    老周头就道:“那可不一定,这做媳妇前和做媳妇后是不一样的。”

    满宝好奇,“为什么?”

    老周头就努力的想,摇头,“我也不知道,你奶奶就这样,你娘嫁给我前她不断的夸你娘,好像你娘是天仙一样,结果你娘一进门,你奶奶就横看她不顺眼,竖看她也不顺眼。”

    满宝就努力的回想起在村口大榕树下叔公叔婆们说的小话,便小声道:“刘老夫人和郑姨不会的,他们是好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