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白善心里就如同吃了蜜一样,然后又冒起一股酸涩之意,他轻声道:“我也会想你的。”身后的大吉:……说得好像他们明日就要分开一样。
俩人手牵着手回家,白善思索了许久,还是提笔给杨和书写信,他觉得这件事要告诉杨和书,并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信送到夏州的时候,在岐州的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官员也回到京城了,带回来了大批账簿和土地册,全是这八年来经过岐州刺史的手卖出去的土地流向。
皇帝只见了一次岐州刺史,然后就不愿意再见他了,倒是和郑族长见了两次面。
经过皇帝和朝廷的阳谋阴谋双管齐下,处理的结果很快出来。
岐州刺史被以渎职罪罢官,在其任职期间卖出去的大批公田交易被取消,皇帝不管中间转了几道手,也不管最后一道手买家付出了多少钱,他都以原价收回土地。
被取消的交易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和户部精心调查和计算过后确定的,他们可以确定,没有一家是无辜的。
此公告不仅会贴在岐州的城墙上和刺史府外的公告栏上,还会被贴在京城大理寺的公告栏上,并且会抄送一份送到各家的手中。
就在当事人们出离了愤怒,打算暴力抗法的时候,郑家一文钱不要的把土地给还了回去,并且上了请罪认错的折子,表示这块土地是家族中的一个管事买的,当时买的时候说是土地廉价,却不知其中另有隐情,郑氏无意之中竟为大晋做了不好的示范,实在是愧疚吧啦吧啦。
反正那十顷的地给送回了岐州刺史府名下。
然后皇帝徇私,直接将这一块地拨给了职田紧缺的户部。
魏知等大臣睁只眼闭只眼只作不知。
其他各家看见,一时迟疑起来,然后刑部联合地方县衙的人抬着铜钱上门要赎买田地……
有的人家默默地将地交了出去,但也有的人家直接闭门不见,说是不在家。
这个时期很敏感,春耕已经结束,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定,麦子转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收了,此时赎买土地,便是底下的佃户也不同意呀。
即便朝廷已经明言,这一年的土地收成依旧是属于他们的,朝廷只先赎买,秋后才会正式接手,但佃户们还是被鼓动的鼓噪起来。
明天见
第2596章
剖心析肝
皇帝将手中的折子丢下,冷哼了一声。
其他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思,太子提议道:“父皇,不如让禁军过去走一趟。”
皇帝就瞥了他一眼道:“只不过是些佃户闹事而已,何至于需要禁军过去?”
太子:……闹事的是佃户吗?分明是那些地方大族。
不过他也就在心里腹诽,没有说出口。
魏知也不想用太激进的手段,用禁军速度倒是快,但同样后患无穷,其他地方大族看见了,只怕对朝廷也会戒备敌视起来。
此时不宜激化矛盾。
因此他提议道:“陛下,不如挑选一些官员去岐州巡视安抚。”
皇帝连连点头,他也是这意思,于是目光扫下去,问道:“诸位可有好的人选?”
殷礼目光一闪,出列道:“陛下,臣觉得可派唐鹤过去,若果然有地方大族在鼓动佃农们闹事,他应当能查出,也可借此将他们绳之以法。”
没有证据,他们不好动手,但如果有证据就不一样了。
但事儿不是很大,让朝中的几位大臣出面是不可能的,倒是可以从年青官员中好好的挑一挑。
殷礼就觉得唐鹤不错。
老唐大人眉眼跳了跳,没说话,皇帝也不问他的意见,而是转头问魏知,“魏卿以为呢?”
魏知行了行了后道:“可。”
殷礼便满意了,于是问道:“陛下以为谁能接任长安县县令之职?”
皇帝敲了敲桌子,沉思起来,要做长安县的县令,首先出身不能低,不然压不住这满朝文武,勋贵世家;其次脾气不能软,不然是个墙头草,他的长安岂不成了筛子?
也不能太硬,不然干不了几个月就出事,他还得给他擦屁股,到底是谁给谁当县令?
皇帝沉思起来,半天后道:“郭誉倒是不错。”
不说魏知,老唐大人就几欲吐血,他没好气的道:“陛下,郭誉现在是万年县县令。”
虽说万年县和长安县品级一样,但长安县县令就是在万年县县令之前,郭誉失职,本来就要外放出去的,结果你现在还想把人提到长安县来,这不就是左手换右手,更趁手了吗?
赏罚不明怎么管理团队?
皇帝却觉得既然田庄械斗有内幕,那就是不可控的,有心算无心,让郭誉怎么躲?
所以这一点儿是可以原谅的嘛?
殷礼想了想,觉得自己已经提拔了一个下属,再提拔一个也没什么,于是对皇帝的说法表示了赞同,要是真想罚郭县令,可以从别的地方罚嘛,比如罚他两年的俸禄,上个请罪折子之类的。
老唐大人想了想还是不答应,有些规矩还是要讲的,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这件事不能是例外。
这件事就暂时被搁置了,皇帝想了想,留下白善,问他,“你觉得郭县令如何?”
作为中书舍人,皇帝会时不时的问政,这是正常操作,因此白善也正常的回答道:“臣觉得不错。”
他想了想后道:“虽说要赏罚分明,但偶尔破格录用也未尝不可,田庄械斗一时郭县令是失职,但也有些无辜。”
皇帝深以为然的点头,笑问:“如此一来长安县县令有了,但万年县县令又没了,你觉得谁合适?”
白善认真的想了想后摇头,“臣知道的人有限,陛下或许可问魏大人等。”
“朕倒是有个人选,”他看着白善笑道:“朕觉得你不错。”
白善惊讶了一下,然后立即请辞,“陛下,臣不合适。”
皇帝问他,“你怎么不合适了?”
白善道:“万年县和长安县一样为京城郭县,非常重要,每一任县令皆有过管理地方的经验,而臣初入官场,从翰林院出来后便进了中书省,并无经验,臣来管万年县,只怕回辜负陛下的厚望。”
皇帝蹙眉思索。
白善见状,趁机道:“陛下,臣想选外放。”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你才晋升中书舍人多长时间,怎么就想外放了?”
“臣想学一学管理地方之务,”白善道:“进了中书省后臣方知书上学来的东西还是过于浅显,陛下问政时臣常战战兢兢,唯恐答不上来。”
他道:“这并不是臣读的书不够多,而是臣的学识还不足,而这些学识是不能从书上学来的,甚至不是在翰林院和中书省便能学会的。”
皇帝垂下眼眸思索起来,然后抬起眼来盯着他看,半晌后问道:“你想去哪一处外放?”
白善也不客气,道:“臣想去一个中县或者下县,反正不是郭县就行。”
皇帝略一想就明白了,忍不住笑了一声,手指虚点着他道:“你倒是不客气,也知道锋芒避人。”
白善低下头去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皇帝起身,原地转了两圈后道:“也好,不过此时并没有合适的位置,你还是继续留在中书省吧。”
白善低头应了一声,心中却很雀跃,他知道皇帝这是答应他了,只等有合适的职位便让他出去。
白善恭敬的告退。
起居郎老老实实的记下,心中却有点儿悲伤,好容易和一个人混熟了,有个人会在他忙的时候帮他磨墨,现在这个人却要飞走了。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往上升一升,不再做蹲在角落里的起居郎,而是要做高屋里翻着起居录修史的史官。
皇帝就开始将他记着的花名册找出来,开始拿着笔算一算还有谁能当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县令。
古忠笑着给他续了一杯茶,“陛下不如歇歇眼睛。”
皇帝就叹息的放下花名册,“可用之人还是有些少啊。”
“那陛下这么就答应白大人出去了?”古忠笑道:“小的看白大人聪慧,便是现在没经验,上任后学一段时间也就会了。”
皇帝摇了摇头后道:“他有更远的路走,朕不好拦他。”
皇帝想到了什么,放下笔笑道:“谁少年时不狂?这孩子不仅狂,他还狂的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朕见过不少孩子,也就杨和书与他一个罢了。”
古忠惊讶。
第2597章
特意偶遇
皇帝道:“这地方上的学问可大着呢,他要走得更远,就得知道普通的百姓要怎么管,世家要怎么管,地方豪族要怎么管,只有在天高皇帝远和远离节度使刺史府的地方,他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融入和对抗这些人,这样养出来的人脉和声望才完全属于他。”
皇帝道:“你看杨和书,他现在夏州声望如何,在朝中声望又如何?”
虽然他远离京城,远离权力中心,但在众臣心中,他的分量比之同科出来的唐鹤只多不少。
皇帝将手背在身后,拳头微微攥起,杨和书背后牵扯太多,将来不知如何,但白善虽出身世家,却一直远离本家成长,将来太子即位,他或许才是最纯粹的那一个。
皇帝心想,他不长歪的话。
当天傍晚皇帝就特意留了太子一起用饭,父子两个在餐桌上用饭,皇帝提了一下这件事,和太子道:“白善年纪还小,尚有少年热志,你觉得他去何处比较好?”
太子道:“既然他自己都不挑,那就看下一个空缺的地方是哪儿,直接派给他就是。”
皇帝闻言瞥了他一眼道:“养人才不是这么养的。”
皇后笑着给他们添了一碗饭,道:“吃过饭再谈吧。”
白善则是忙完手上的事儿后出宫去了,结果才出皇城就被一辆马车拦住了,郭县令掀开帘子笑道:“白大人,今日天光不错,不如一起用个饭?”
白善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于是笑着颔首。
郭县令一见,主动撩起车帘请白善入内。
白善将马交给郭县令的随从,自己踩着脚踏上车。
郭县令笑问:“白大人想去何处吃饭?”
白善笑道:“再等等。”
郭县令:找个吃饭的地方还得想这么久?状元楼,九福楼,随便选一个就是,他肯定眼睛都不眨一下。
只是白善思考的时间有点儿长,马车都过了一个坊他都没想出来,然后马车就被拦停了。
郭县令在车里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道:“白大人的马怎么在你们这儿?”
郭县令:……
他抬起头来静静地看着白善。
白善冲他微微一笑,掀开窗帘道:“我在这儿呢。”
满宝下马,好奇的凑上前,和车里的郭县令对上目光,不解的问:“你们怎么一起?”
郭县令已经恢复了正常,脸上带着笑容的道:“今日天光不错,偶遇了白大人,因此想请白大人共饮一杯。”
满宝信他才有鬼,他们俩每个月不也都有几天时间是会偶遇的吗?
怎么不见他请过她?
郭县令笑道:“这么巧,今日还遇见了周大人,这就是缘分呀,周大人一起去喝一杯?”
满宝看了眼白善,白善对她微微颔首。
于是满宝就把自己的马也交给郭县令的随从了,不一会儿车里就多了一个人。
白善拎起车中的茶壶给她倒了一杯茶,问道:“你一个人?”
“不是呀,还有段医助两个,不过我让他们先回去了。”
白善顺嘴问了一句,“郑公子的伤怎么样了?”
“头发已经不再剃了,可以留着长,外伤已经愈合,只是内里的淤血还未彻底散去,这会儿说话还有些问题。”
郭县令也认真起来,问道:“周大人觉得他今年可能参加进士考?”
满宝想了想道:“等我明天来给他扎醒脑开窍针时考问考问他就知道了。”
同朝为官且就前后席多年,郭县令还是知道周满水平的,于是微微点头。
郭县令看了一眼白善,微微一笑道:“白大人想好去哪里吃了吗?”
白善就笑道:“既然是郭大人请客,自然是郭大人来选,我们客随主便。”
郭县令也不扭捏,沉吟片刻后便道:“去九福楼吧,听说九福楼现在便有新鲜的莲子吃了,因夏天暑热,还特意研制了几道消暑的菜品,我们去试试看。”
满宝连连点头,“是有点儿热了,大嫂说从上旬开始店里就不怎么做粉蒸肉了,倒是新做的凉面很受欢迎。”
白善点点头,问郭县令:“九福楼有凉面吗?”
郭县令:“……有吧。”
三人到了九福楼,随从们自带着车马去安置,伙计们认出了郭县令,也认出了白善和周满,立即上前迎接。
郭县令要了一个包间,三人坐在宽敞的桌子边点菜。
不差钱的郭县令很是大方,不仅点了两道招牌菜,还点了不少适合夏日的菜品。
大方到白善和满宝都不好意思再添东西,于是对报菜名的伙计道:“我们没有要添的。”
郭县令就笑道:“白大人和周大人可不要和在下客气。”
白善笑道:“并不是客气,而是郭大人点的够多了,再多就是奢靡了。”
郭县令闻言一笑,“此言甚是,不愧是陛下身边的人,我自罚一杯。”
满宝今天已经开始动笔修书,用脑子太多,此时有点儿饿,就不太想动脑,见桌子上有送的豆子和糕点,她不太想吃填肚子的糕点,便用筷子挑炒豆子吃。
至于郭县令为什么要请他们夫妻俩,哦,不,是请白善吃饭,就完全交给白善去应付吧,她专心吃东西。
郭县令一开始还看了她两眼,但见她这样专心吃东西,便也将她忘了,专心和白善说话。
话说他为什么要请白善吃饭呢?
当然要等饭菜都上来以后再说了
菜端了上来,满宝吃东西更专心了,郭县令这才边吃边提起长安县和万年县的空缺。
他现在还是万年县的县令,但已经可以预见他要离任了,只是谁也没想到长安县的县令会比他更早离任。
白善想了想,此事也不是秘密,而且他下午已经将唐县令升官的公文写下抄送给门下省审核,虽不知审核出来没有,但当时魏大人也在场,他没有当场表示反对,那这事儿就是九成九的了,审核出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连不在场的郭大人都知道了,那知道的人也不少了,于是他道:“唐大人升任京兆府少尹的折子已经下了,但长安县继任县令还未选出。”
第2598章
点白善
郭大人是被殷礼点拨着来找白善的,听说皇帝最后留下了他说话,似乎是有意白善接任万年县县令,然后他这个万年县县令不必外放,反而是……
郭县令还是有一丢丢小激动的,不过他很是谨慎,因为还有一种可能,万年县县令之职和长安县县令之职其实不差什么,只是长安县辖下的权贵和世家更多而已。
其中最大的权贵是一个叫皇帝的家伙……
咳咳,所以说皇帝既然认为白善可以接手万年县,那稍微转换一下思维,皇帝会不会觉得白善也可以直接接手长安县。
然后他这个万年县县令该外放还是外放呢?
白善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微微一笑道:“我现在依旧还在中书省中当差,将来若有外放的机会,还要请教郭大人治县的经验。”
郭县令一听就明白了,他不会接手万年县,更不会接手长安县,而是奔着外面的世界去的。
他挑了挑眉,也真是稀奇了,怎么一个两个都喜欢往外跑?
郭县令身子微僵,低头思索起来。
其实认真算起来,唐鹤和杨和书比他还晚两科呢,他算是他们的前辈。
但到现在,他们一个两个官品都超过他了。
不过他一直认为是他们运气好,毕竟正巧遇上了益州王这个反叛的藩王,虽说立功了,但危险也大。
可现在看来,难道这选地方外放也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