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说不定是那些奸诈的臣子在阻拦,可惜我们被拒之门外,连鸿胪寺这边的官员都不愿意见我们,根本打探不到消息。”副使看向高友,压低了声音问:“五王子,您曾在国子监中求学,应该有相熟的朋友吧?不如找他们打听打听……”高友道:“我那一届的同窗大多已经出仕不在京中了。”
能够一出仕就留在京中的学生并不多,其中还得以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最多,而他所在的四门学,基本上是外放。
高友自然私下叫人去打听过他玩得好的那几个同窗,不巧,他们全都外放了。
“这可怎么办,难道五王子在京城多年,难道连个人脉都没有吗?还是不愿为国出力?”
高友心中愤怒,他哪里在京城多年了?
分明只在京中两年,要不是大王兄鼓动大王对大晋动兵,他也不会上学上得好好的就被人遣送回去。
他尚且在大晋国都为质,他们就不顾他死活的发起战事,这些可曾考虑过他吗?
但高友也只是心中愤怒,他面无表情的道:“是我无能,那剩下的事副使去做,本王就在驿站里等副使的好消息了。”
副使心里也很生气,当然,面上也生气,不过他很快忍了下去,低下头道:“是下官鲁莽了,不过我也是担心王国,还请五王子不要和我一般见识,当务之急是让大晋答应我们的求和。”
高友垂下眼眸思考片刻,起身道:“我会想办法的,准备一下,明日我们继续去跪宫门。”
“可是明天大晋的官员要准备过节,并不上朝。”
明天是十四。
高友道:“明天和后天白天是最后两天了,如果夕阳落下前我们还是得不到大晋宫宴的请柬,那求和的事就悬了。”
“所以不管明天有没有人上朝,我们都要去跪着。”
高友转身离开,他怒气冲冲的推开另一扇门,进去后偏头看向落在后面的娄冕,不悦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进来?”
娄冕只能进去,将门关上后垂手站着。
高友问:“长豫公主怎么说?”
娄冕道:“王子,我并没有见到长豫公主,公主府的人只肯留下我的拜帖。”
高友蹙眉,“你没让他们通报?”
娄冕垂着眼眸道:“他们去通传了,但也只是留下拜帖。”
也就是说,长豫公主不想见他们。
竟然连面都见不到!
高友愤愤,紧握了一下拳头后道:“听闻长豫公主素喜外面的饮食,明天是八月十四,街上会很热闹,会多很多好吃的,她肯定会出来,你去街头守着,一定要见到长豫公主!”
他紧盯着他道:“不惜一切代价!”
娄冕只能应下。
但高友不打算在长豫公主一棵树上吊死,沉着脸道:“明天我带着人去崇远坊,当年白善给过我一张门帖,好在我一直叫人收着,今日总算有了用处。”
而此时,长豫公主正在接见宫里来的内侍,惊讶的问道:“父皇要御驾亲征?’
“是,”内侍笑道:“公主放心,我们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区区一高句丽,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道:“不过陛下虽神武,却也有些难处,您是知道的,国库有些许不宽裕,所以皇后娘娘便打算为陛下筹一笔军资,也不需要多,只是太医院那边要带一批人随军,所需的银针、纱布、麻布、羊肠线和一些刀啊,剪子之类的非常多,加上药材等的花销就更大了,所以娘娘想请公主们明日进宫商议筹措一事。”
第2662章
哟嚯
长豫就明白了,问道:“母后只请了我们这一辈的,还是连姑姑们也都请了?”
内侍笑道:“此事不好落下其他公主,但长公主们手头未必宽裕,娘娘也不好叫她们破费,因此只送了帖子去,也只局限在京中的这几家,各家要是有意,随便送几两银子也就行了。至于公主们,明儿就是十四了,娘娘的意思是,正好提前吃个团圆饭了。”
也就是说皇后只打算薅女儿们的羊毛,不打算和小姑们要钱。
长豫明白了,颔首道:“好,明晚我与驸马必定进宫去陪同父皇和母后。
内侍这才笑着告退。
长豫公主想了想,让侍女去拿钱来,顺便将自己的首饰盒打开,从里面挑选出一些自己不是很喜欢的首饰,她吩咐道:“去找个盒子来。”
长豫公主将首饰放进去,微抬着下巴道:“明儿把这些都带上。”
捐出去给皇后准备军资。
侍女应下。
而隔壁的明达公主府里也在找东西,金银自不必说了,还有一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不太喜欢的东西。
白二郎撸起袖子亲自翻箱倒柜,点出好些自己不喜欢的布匹,这些都可以卖了,一匹也能卖个二三十两呢,能买不少药材了。
明达也打开了自己的首饰盒,白二郎过去看,她拿出一件他就给放到另一边的大盒子里,半天下来,小盒子里只有两根金钗,还是因为样式不太好看了才放的。
明达无奈的看着他,白二郎道:“这些都好看,不然明天我们回周宅一趟,我娘走前留下了不少东西,她的首饰都是旧的,拿她的抵数。”
明达:“……婆婆要是知道会把你打出门吧?”
“不会的,大不了我们给母亲买几件新首饰就是了,她要是知道你拿这么好的东西捐出去,那才心疼呢。”
明达不由道:“那不是为了筹措军资吗?我捐钱的时候也没见你说什么呀。”
“那是钱,又不是首饰。”白二郎道:“两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些首饰还得折价卖出去才能换成钱,要是真的不好也就罢了,但我看这些首饰都还不错,工艺也不错,又都是陛下和娘娘送你的,就这样折价卖出去,我心疼。”
明达愣了一下后便笑起来,垂眸想了想后颔首道:“好,那我们就多捐些钱,婆婆的首饰还留着吧。”
白二郎道:“明天先回去看看。正巧要过中秋了,我们回去给叔祖母送点儿月饼。”
明达立即道:“我这儿有两盒好茶叶,明儿给叔祖母送一盒去。”
白大郎外放去了,而白老爷和白太太回乡,现在白二郎在京城的亲眷也就白善一家了。
嗯,还有不太往来的白氏本家。
明达和满宝关系好,连带着和刘老夫人郑氏的关系也不错,到底是长辈,明达对她们很是尊敬。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带上中秋节礼出门,然后就和长豫公主一家的车架碰在了一起。
长豫公主的车架从后面追赶上来,反正这一条街就他们两家,所以她很霸道的直接占了路的另一半,和明达的车架并排,她撩起帘子冲这边喊,“明达,这一大早的你干什么去?”
明达撩开了帘子,长豫就看到车里脑袋一点一点几乎快要睡着的白二郎。
明达笑道:“我们去周宅送节礼,姐姐呢?”
长豫愣了一下后道:“我也和驸马回去送节礼呢,还得陪公公婆婆吃顿午饭,白老爷不是回乡了吗?”
明达道:“是去给叔祖母送节礼。”
那都隔了多少层了,长豫有些羡慕,这哪里是去送节礼,分明是去找周满玩儿的。
她一脸的欲言又止。
魏玉看见了便笑道:“用过午食,公主也去看看周大人和白大人吧,说起来我们两家离得不远,就不知道我们突然上门拜访会不会困扰?”
“不会,不会,”白二郎在长豫说话的时候就惊醒了,此时正趴在窗口那里和魏玉夫妻俩道:“你们只管去,我让白善他们多准备些吃的东西,这会儿家里的敞轩那里正是凉爽之时,婶娘种了许多菊花,正好可以赏菊喝茶。”
白二郎眉眼弯弯的道:“你们不知道,叔祖母去年让人在他们家庄子里挖了一个荷塘,本是想摘荷吃藕的,结果今年有些干旱,水不深,挖塘的地方又多是沙土,叔祖母就让人在荷塘里养了一些螃蟹,这会儿正是吃蟹的时候,不知道庄子上有没有给家里送,要是有,你们来了正好可以吃螃蟹。”
长豫听得眼睛亮晶晶的,立即抓住了魏玉的胳膊。
魏玉含笑着点头,“我们去。”
长豫是有点儿怂魏知的,所以小声道:“公公那儿……”
魏玉小声道:“我去说。”
长豫就满意了。
到了路口,进入另一坊之中,两架马车就不能并行了,于是长豫的马车落后了一步。
街上的行人也开始多起来,这边人比较多,且临近东市,还有人在路边摆了摊位,长豫就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东西,眼睛一眨不眨的。
魏玉见她一脸恋恋不舍的模样,不由迟疑,“你要吃一些吗?”
长豫立即道:“好呀。”
她立即拍了一下车壁让马车停下,她指着外面包子铺上的一桌客人道:“那是烤柿子吧?我要吃烤柿子。”
他们这一队人马就停了下来,和明达公主府的人彻底分开。
两边公主府的人对这种情况都见怪不怪了,直接各回各家,各做各的事,并不会特意等候。
娄冕磨磨蹭蹭往街口去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摊位前的夫妻俩人,魏玉手里拿着一个盘子,正小心翼翼的扶着芦苇管子让长豫公主吸掉柿子里的汤汁,然后让她可以很好却又不失优雅的将烤柿子肉都吃了。
跟着娄冕的护卫也看到了,立即提醒他道:“娄公子,公主就在那里,你快上去。”
娄冕:“没看到驸马和公主在一起吗?”
护卫不在意的道:“那又怎么样,他有公子长得好看吗?有您在,公主不会看他一眼的。”
娄冕:……并不想上去怎么办?
但这不是他能说了算的,见他迟迟不动,护卫甚至伸手推了他一下道:“娄公子,出来前王子可是有过交代的。”
第2663章
拦路
被人群还有高句丽护卫挤着落在后面的车夫愣是硬挤上来,一双眼睛紧盯着他们,“娄公子,这边没有您要找的绸缎,这边都是小摊贩,店铺在那边呢。”
护卫挡住他道:“我们公子想要吃包子,你是车夫,只需管好马车就行。”
说罢挟持着娄冕朝包子铺走去。
公主府的侍卫们也不是傻子,他们不会拦着公主和平民有交流,但过来的这几人显然就不是平民。
不说娄冕那张脸勉强算熟悉,还有他左右两边的护卫可都是带刀的,于是立即有人上前挡住,蹙眉问:“来者何人?”
护卫推了一下娄冕,警告的看他。
魏玉和长豫公主转头看过来,长豫嘴里还啄着柿子肉呢,看到娄冕差点将嘴里的柿子肉给喷出来。
但她忍住了,却也忍不住咳嗽起来。
魏玉连忙掏出帕子来给她,长豫捂住嘴巴,这才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失态。
她身后的宫女看到娄冕也一惊,都有些心虚的看了魏玉一眼。
长豫擦好了嘴巴,看过去。
娄冕一直安静的等着,等长豫看过来才拱手行礼道:“学生娄冕拜见公主,公主……别来无恙乎?”
魏玉盯着娄冕的脸看,长豫公主喜欢好看的人,类似这样的传闻他也是听说过的,这一位……有点眼熟啊。
魏玉记性还是不错的,何况,双方都曾是国子监的同学,虽然当时他在国子学,而对方在四门学读书。
魏玉想起来了,恍然大悟,笑道:“阁下是高句丽的使者?”
娄冕点头应是,目光盈盈的看向长豫公主。
长豫公主:……
魏玉也扭头看向长豫公主,低声问她,“公主认识?”
长豫公主道:“见过几面。”
她矜持的对娄冕点点头,将驸马手中还拿着的盘子抢过去递给侍女,让她还给店家,然后拎起裙子道:“走吧,公公婆婆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
她站在凳子前,冲魏玉微微一抬下巴,手轻轻一抬,示意他扶着。
魏玉忍不住低头一笑,上前扶住公主的手,将她扶上马车,这才转身冲娄冕拱手回了一礼,然后也踩着凳子上车。
娄冕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话来,思索片刻,他抬脚往旁边退了两步,给他们让开路。
护卫看见,心中不甘,一直暗示他上去再说点儿什么。
娄冕微微皱眉,一直没有动静。
等公主的车架离开,走远了以后他才在护卫发火前道:“公主的态度你也看见了,再歪缠下去不过是平添厌恶,对王子要做的事只有坏处,不会有益处。”
又道:“何况看公主和驸马相处的细节,显然不是我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人能比的。”
长豫公主要真对他有意,当年他在四门学里读书多好的机会,但她也从没有逾矩的表现,最多叫他出去喝喝茶吃吃饭,连听他说起高句丽风俗的耐心都没有。
坐在车上的长豫挺直了腰背一言不发,魏玉倒了一杯茶,顺手放了一杯在长豫面前,自己才倒了一杯,掀起眼眸看她,“公主怎么了?似乎很紧张?”
长豫公主冷哼一声,骄傲的抬着下巴道:“我紧张什么,驸马有什么话想问便问吧。”
魏玉摇头笑道:“没有。”
长豫公主皱眉,“没有?”
魏玉就笑道:“是啊,没有。”
他打趣道:“刚才公主看见娄公子也只是愣了一下而已,且还记得我这个驸马呢,臣记得以前公主看见杨大人,那是眼睛也不眨的,甚至一度丢下臣不理。”
他笑道:“臣应该庆幸今日来的是娄冕,而不是杨大人。”
长豫公主脸颊红透,忍不住高声叫道:“我何时看杨大人忘了你?”
那可就太多了,不说定亲前的事儿,他们定亲后,也发生过两次这样的事,让魏玉记忆最深刻的便是那一年夏州天花,杨和书一身落拓的从夏州赶回来请罪。
当时他进宫给帝后拜年,就看着杨和书从宫门口进太极殿请罪,很少到太极殿来的长豫公主拉着明达公主站在廊下看他,眼圈直接红了,他走到她身边她站了老半天她都没发现。
长豫也想起了这事儿,有些心虚的移开目光,然后又移回来,凶悍的和他道:“杨大人长得好看,我就喜欢看他不行吗?”
魏玉笑着颔首道:“行!”
他也是成亲后才慢慢琢磨出长豫的性子的,他们院里屋里伺候的侍女,甚至是内侍都要比别的地方的长得好看些。
所以,他有什么好介意的呢?
而此时,才到周宅大门的明达公主和白二也遇见了拦路的,不对,是遇到了拦门的。
有一辆马车和几匹马直接停在周宅门前,一个随从模样的人正在和门房说话。
这一行人停在这儿,直接把他们的车架给挡住了。
白二郎掀起帘子往前看,那边门房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车架,饶是他脾气好,此时也不由强硬了两分,对纠缠不清的随从道:“帖子我们会送进去的,但今日是十四,我家主人是真的没空待客,贵府主人不如先回去,待我家主人看过帖子,自会派人前去邀请。”
说完也不再理他,直接扭头和里面喊道:“快出来接人,堂少爷和公主回来了。”
说罢,他推开随从就小跑着迎上去,跑到车前便弯腰笑道:“二公子您回来了?头先我们少爷还说呢,今日二公子肯定要回来的。”
“是吗?那他有没有多准备好吃的?”白二郎微抬着下巴看向前面,问道:“前面那是谁?”
正问呢,那边随从也小跑着回到马车边上禀报,然后帘子掀开,从车上下来一人。
白二郎只见过高友两三面,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问门房,“这人谁?”
门房郁闷道:“说是少爷的朋友,手上还拿着少爷以前的门帖呢,还说曾是同窗,但小的让人进去问了,里面让说今日没空待客,二公子,您不认识?”
不可能呀,少爷的朋友和同窗不都是二公子的朋友和同窗吗?
第2664章
打发
高友笑着上前,行礼道:“白二公子,别来无恙啊。”
白二郎愣愣的看着他,不解的问道:“阁下是?”
高友:……
他笑容微淡,道:“在下高友,高句丽人,之前同在国子监中读书,不知道白二公子还记不记得?”
“哦哦,原来是高王子。”
白二郎连忙回礼,想了想觉得在马车上回礼好像不太礼貌,犹豫着是不是要蹦下车时,老早就听到他们回来,却一直不见马车进门的满宝探头出来看,看到站在车架前的高友,便叹息了一声,将脑袋缩了回去。
白二郎正对着门口,将她这一探脑袋,缩脑袋看得一清二楚。
他瞪大了眼睛,一时不知该怎么接口下去了。
高友却已经在忆往昔,然后笑道:“我记得周大人对我高句丽那边的土产很感兴趣,这次来京城,在下便带了一些来,想着送些给周大人白大人做中秋节礼,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