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2章

    药商黄老爷轻咳一声道:“周大人,此事重大,我想得先回去和管事商量一下,不如将这单子给我拿回去参详参详?”

    满宝小脸一肃,认真的道:“这几日我都在致力于让北海县更多的百姓知道医署的存在,现在医署的名声勉强算打出去了,所以为了不让百姓们失望,医署就得尽快办起来,今日我是一定要定下药材的,黄老爷若是不能做主,自可以离开,见完了四位,我还要见一见从青州那边过来的人呢。”

    四人不由互相看起来,心中有些忐忑,青州那边都来人了?

    那要是他们这里不应,周满和青州那边的人达成了合作,以后医署这边还有他们的一站之地吗?

    医署虽然设立在北海县,但它可是整个青州的医署,就算没什么大规模的病情发生,只每年换季发生的病患便能消耗去不少药材,更不要说周满名声之盛,只怕青州之外的人也会来求医。

    那可都是钱啊!

    连同是药铺掌柜的石掌柜和赵掌柜都知道这个道理,更不要说两位药商了。

    四人又面面相觑了一下,终于有人忍不住拿起笔来在一味药后面写下了一个单价,因为离得远,彼此间都看不见,而正因为看不见,其他三人心中瞬间起了波澜。

    一人开始定价,其他人便也只能提笔行动。

    等他们终于从大堂里出来时,精神都有些恍惚了。

    迎面走来三人,四人认出他们,皆是精神一振,脸上立即扯出完美的笑容来,互相行礼后道:“黄老爷也来了?”

    “方老爷这是特意从青州赶过来的?”

    两拨人也就在院子里相遇说了几句话,然后方老爷他们去大堂见周满,黄老爷他们则离开。

    四人目送他们进了大堂,石掌柜感叹道:“青州那边的药商还真来了呀。”

    黄老爷道:“这一位周大人行事比别的署令都要方便啊。”

    黄老爷是做药材生意的,虽然生意做得不是很大,但有几味药材,天南海北的药商都要和他收购,因此消息也更加灵通些。

    如今开办的地方医署也有三十来个了,每一个到任的署令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和当地衙门的相处是一个,和当地药商和药铺的沟通了解自然也是一个。

    周满算是进行得最顺利的,才来了几天,跑乡下宣传的功夫,医署这边还能建起来。

    另一位药商彭老爷却有些疑虑,“这段时间周大人和白大人不都下乡去了吗?青州那边的药商是谁请来的?难道真是闻风而来?”

    青州的药商当然是白善和周满一起请来的。

    不过白善是下乡前派了刘贵去青州城里放出各种风声,医署定在了北海县,医署署令正要大肆采购药材;

    而周满则是直接写信给路县令,表示她觉得青州人杰地灵,地理位置极好,既然新任刺史还没到,那她就暂时将医署定在北海县。

    毕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她在北海县里获得的支持也会是最大的。收到信的路县令心领神会,都不必她循序渐进的再开口,直接回信告诉她,他会督促刺史府这边的官吏给她最大的支持。

    所以周满人才回到县城没两天,青州里的路县令一听说,立即就让听了风声也心动不已的药商们过去了。

    方老爷这些药商和药铺掌柜本来听说医署要采购药材就很心动了,再有益都县路县令的支持,那更得参与一脚了,所以老早就赶到了北海县。

    只是医署那边的人却说周满目前忙碌,所以安排了他们下午见面。

    这才进门就碰见眼熟的石掌柜赵掌柜和黄老爷等人,方老爷他们的心也很忐忑啊。

    于是大家就药价讨价还价起来时,方老爷他们三个总是提着一颗心,生怕开价高了周满不满意,转而换别家;开低了又心疼,权衡了半晌,最后还是给出了比心理价位最低价略高一些的价钱。

    满宝听了这些报价,脸上的表情也没多少变化,来来回回又就一些药材的量讨论起来,最后将价钱压了下去。

    方老爷最后苦笑:“周大人,您这价格压得真是真真妙啊,就是一些老掌柜都不能这么压价的。”

    满宝这才笑眯眯的道:“我这医署又不只是药铺,面对的是整个青州的病患,所需药材极多,而且医署之间也是有合作的,现在青州医署暂定在北海县,改日说不定就去了青州城,青州之上的密州,之下的莱州,尤其是莱州,它和北海县接壤,莱州的人过来并不远,难道他们来了,我们医署还会把人赶出去不成?”

    又道:“等将来青州医署运营得好了,密州和莱州等地也是会开办医署的。”

    方老爷他们连声应是,要不是周满表达出这个意思,他们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松口,以这样低廉的价格给她。

    这个承诺要是别的医署署令说,他们肯定不能相信,但这意思是周满表达出来的。

    和一些药铺的掌柜相比,方老爷他们这样生意比较大的药商对时事的了解更透彻些,消息也更加的灵通。

    太医署建立便有周满的手笔,从大药商们那里有消息过来,此次周满外放便是为了接下来大规模的建立地方医署做准备。

    药商们对什么土地之策不太感兴趣,对白善外放做县令也不怎么关心,相比之下,周满外放做医署署令才是杏林界的大事。

    与如临大敌的药铺医馆不同,对于药商们来说,地方医署的建立是利益合作大于竞争的,这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啊。

    也是因此,他们才这么快的赶过来。

    要不是之前周满在乡下,且一天换一个地方,他们都想追到地方去。

    第2873章

    挫折

    周满亲自将人送到医署门口,笑道:“我在大顺馆里定了位置,还请了方县丞作陪,晚上我们便再详细的讨论一下这药材的事如何?”

    方老爷看了两个竞争对手和伙伴一眼,一起笑着颔首,“恭敬不如从命。”

    等他们都走了,满宝便呼出一口气,和五月道:“最近和街坊邻居们多走动走动,也到县城各处去看看,回头医署这边要选几个能干得力的助手,专门给大夫们打下手的。”

    五月道:“娘子,那得是药童吧?”

    满宝道:“可以将分工再细致一些,一些不必药童做的事,培训过后也可以上手的。”

    辨别药材和抓药、炮制药材等比较困难,必须得是药童学徒以上的人才能做,但其他的杂务却是可以请人的。

    五月却道:“娘子,您的医署得有了病人再请吧?您现在不是说医署没多少钱了吗?您还这么花销,不怕后头更紧了。”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现在没有病人,过几天就有了,人才得先培养起来,不然回头病人多了,不仅忙乱,事情也多,到时候就没空处理这些事了。”

    五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点头,“娘子放心,我明儿就去县城里转转。”

    满宝满意了。

    晚上带着西饼去大顺馆吃饭。

    她请了方县丞作陪,今日见到的黄老爷和石掌柜等人也请了过来,甚至连百草堂和仁和堂里坐堂的两位大夫也请了过来,凑了一桌,大家热热闹闹的讨论了一下医学。

    这一次青州那边的济世堂也派了掌柜过来,济世堂因为天然的原因,自然也是站在周满这一边的,所以今天谈药价的时候,济世堂那边的郑掌柜都是直接给的最低价,都不用周满谈的。

    借着济世堂的口风,满宝和三位药铺的掌柜道:“医署的本意是济世天下,而不是与民间的医馆药铺争夺病源,我和萧院正都希望能与各地的医馆药铺共盈利,共双赢,便是陛下,也希望天下的医馆药铺遍地,百姓生病后每一个都能去医馆药铺看得起病。”

    她道:“说到底,医署这边主要针对的还是贫苦的百姓,而这些人在过去,可能一生都看不起一次大夫,所以这一方面对医馆药铺的冲击不大;至于达官贵人,富豪士族那一拨,”

    满宝笑了笑后道:“医署并不会对有能力看得起病的人优惠,那么,他们选择什么地方就医,自然只能是因为医术了。”

    她道:“我已经和萧院正去信,要求各地医署的署令多与地方医馆药铺的大夫多加交流,共同学习进步。真说起医术的好赖来,我这些学生虽然学得全面,但医术未必及得上几位,更不要说地方卧虎藏龙,天下间医术好的大夫不知凡几。”

    众人听得心中舒泰,特别是济世堂、百草堂和仁和堂的掌柜及大夫们,心中的忧虑顿时消了不少。

    青州济世堂的郑掌柜垂下眼眸想,难怪京城那边一直传话说要尽全力支持周大人,看来是京城那边已经达成共识了。

    石掌柜和赵掌柜对视一眼,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连方县丞都暗示道:“有白大人在,几位担心什么呢?白大人是我们北海县的父母官,自是以我们北海县为要的。”

    石掌柜和赵掌柜脸上笑嘻嘻,心中却哼哼,他们这些子民是重要,难道枕边人就不重要了吗?

    不过周满的话还是让他们心安不少,于是大家共举杯喝了一口。

    周满趁势问道:“医署定下的药材几位需要几日筹备?”

    几人对视一眼,还是方老爷最先道:“我这儿三天便都能给大人备齐。”

    其他人便立即道:“我等三日内也能备齐。”

    药的事就这样定下了,满宝心满意足的准备起其他事来。

    她特别大方,一口气给医署雇佣了三个帮工,专门做打扫做饭一类的杂务。

    等药材一到,她就满县城的贴公告,还买了两响鞭炮在门前放了,然后就专心的等着病人上门。

    但她撑着下巴在医署里等了两天也没人上门,一个病人都没有!

    她觉得一定是因为大家还不知道医署开办了,于是张罗着要更夫打更的时候敲锣将医署正式接收病人的话喊一喊。

    过了两天,人还是没来,满宝倒是去看了大花三次,还让大花帮着她在街坊中宣传了一下。

    但是,半旬下来,医署里还是只有满宝和大吉西饼几个大眼瞪小眼。

    五月拿着鸡毛掸子一路拍着灰尘过来,就站在周满的身后叹气,“娘子,没人呢,那三个帮工下个月还要他们来吗?”

    满宝:……

    她有些迟疑,蹙眉问道:“怎么就会没人呢?我们以前在京城说看病不要钱,只要是个人都跑来看,没病都要排队让我们太医院的太医摸一下才满足。”

    这个谁知道呢?

    正唉声叹气,大门外传来马蹄声,周满一听这声音就跳起来,拔腿就往外跑,等跑到门外,正好看见白善将手中的马鞭扔给护卫,转身冲着她大踏步的走来。

    满宝看见他一身青色的衣裳,衣摆上还沾了土,只是一旬不见,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都没有以前白了,脸上神情越发的见一,她不由一下站住了脚步,站在台阶上愣愣的看着他。

    白善笑着快步奔上台阶,见她看着他发愣,便抬手在她鼻子上刮了两下,笑问,“我人都站你跟前了,你还想着什么呢?”

    满宝看见他脸上的笑容便不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是困难了,“我们回家吧,我有好多话和你说呢。”

    白善点头,“我也有很多话和你说。”

    俩人干脆不骑马了,便手牵着手从巷子里七拐八弯的走回去,白善先是告诉她,“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和村民们说了青州医署要设在北海县的事,让他们生病了进城来找你。”

    然后特别兴奋的告诉她,“我看见大海了!”

    他的眼睛很亮,似乎盛着星星一样的低头看着满宝道:“你能想象吗?举目望去,似乎一直到天边都是海水,比我见过的每一个大湖都大,涨潮的时候波浪很大,似乎能将人卷到海底一样。”

    第2874章

    盐课

    白善显然很兴奋,和周满描述了一路的大海,等回到家中,洗漱过后他才和周满谈起公事,“海是很好看,但海边生活的人很苦。”

    他道:“我在海边走了三天,所过的村庄每一个都比赵家沟还要穷。”

    他声音低落了下来,道:“房屋低矮简陋,医不裹体,我问过了,他们便是全年打渔,最丰收的时候,运气又很好的有客商收购咸鱼,他们每年的收入也只在人均二百文左右,你知道的,海边的渔民基本上没有地,全靠的打渔和给盐场砍柴煮海盐为生,所以粮食都是要买的。”

    满宝惊讶,“那便是在粮食十文钱一斗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够吃呀。”

    白善点头,“不错,所以他们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是饿着肚子的,根本就吃不饱。”

    “不是有盐场吗?”满宝皱眉,“盐场了一天多少钱?”

    白善看了她一眼后道:“九文到十二文一天,但他们还有家小呢,我这是算的平均收入。”

    “那这九文到十二文也太低了,”满宝道:“当年你家建房子还给了二十文一天呢,手艺好的二十五文呢。”

    白善:“……你那会儿才多大,怎么会记得?”

    满宝骄傲的道:“我有账本,当时我四哥赌输了钱,家里都没钱,所以那段时间家里赚的每一文钱我都记着呢。”

    她的记忆是不记得这些了,但她的账本记得呀,果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满宝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他们既然从土地上赚不到什么东西,那就只能从海里挣了。”

    白善颔首,“我也是这么考量的,但海里的话……我目前也只能想到鱼这些东西,我得和那几个收购咸鱼的商户见见面再决定。”

    满宝略微兴奋的问:“你什么时候再去海边?我也要去。”

    白善笑:“你不留守医署?”

    满宝肩膀垮下来,“医署没病人。”

    她叹息道:“也不知怎么的,我都叫人满县城的敲锣打鼓通知过了,还让方县丞给各里正去了文书,让他们在各自管辖的乡里通知下去,但还是没人来求医。”

    白善迟疑道:“那你是要出去义诊?”

    他声音低了下来,轻声道:“我看海边那些渔民的身体情况都不是很好。”

    满宝瞬间坐直,连连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模样,“对,我就是要去义诊!”

    白善瞬间笑了起来,舒心的卷起腿来盘坐在榻上,笑眯眯的道:“那你准备准备,待我处理了县衙里的公务就与你同去。”

    满宝高兴的点头。

    白善不在县衙,最近积累下来的事务不多,但也不少。

    大部分方县丞都可以代他处理了,剩余的则等着他回来拿主意。

    白善半天时间处理这些公务,再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上堂处理一下积存的案件,剩下的时间就是见各种人。

    正在北海县里的各个商户,还有宋家,李家几家北海县里比较大的士族。

    三天以后,白善收拾收拾东西,就把宋主簿和董县尉一块儿带上要下乡了。

    才回来三天,感觉屁股都没坐热的董县尉:……

    宋主簿也恍惚,摸了摸自己还没来得及白回去的脸,在白善到任前,他可是下乡了近一旬的时间,即便是春天,人也差点儿晒脱皮了。

    白县令也太爱下乡了吧?

    乡下有什么好的?

    才到任,不应该和方县丞争一下县衙的权力吗?

    整天往乡下跑,大部分事务都交给县丞,你们两个到底谁是县令啊?

    白善正与方县丞说话,“我看了一下,我们北海县只有一个盐场,但出盐量也不高,以至于煮盐的工钱也被压得很低。”

    方县丞似乎早等着白善问了,道:“盐场那边是宋主簿管着的,路县令在的时候他便回禀说山林树少,所以煮盐规模有限,因此产盐量并不高。”

    方县丞顿了顿后道:“大人,盐场的产盐量的确一直不高的,从前朝开始,这些年经过各位县令的努力,其实已经有所增长,如今北海县的财政有六成是靠着贩卖官盐,剩下的四成才是靠着各种赋税。”

    可以说比例是非常的不健康了。

    白善挑了挑眉,问道:“有所增长是长了多少?为什么长的?”

    他微微一笑道:“找到了增长的法子,我们说不定可以让他再长一长。”

    方县丞垂下眼眸道:“增长了煮锅自然就增长了。”

    白善:……

    这种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增长是白善最不愿意看见的。

    他伸出手指来揉了揉额头,道:“罢了,先查查盐场的账目吧。”

    白善道:“我带董县尉和宋主簿出去的这段时间便有劳方县丞劳神了,将盐场的账目查清楚了报给我。”

    方县丞愣了一下,见白善起身要走,便也不由的站起来,“大人——”

    方县丞叫住他,蹙眉思考了一下,还是不由的暗示道:“大人的意思是查盐场的账目?但盐场那边的账目一直是宋主簿管着的……”

    “但宋主簿明日就要和我去海边了,我们至少有一旬的时间不能回来,方县丞既然留守县衙,那就有劳你能者多劳,将盐场的账目核对一下。”白善回身注视着他,意有所指的道:“我看过了,北海县的海岸线很长,完全可以多设几个盐场,何必拘泥于一个呢?”

    方县丞垂下眼眸道:“路县令离开前也是这么想的,已经派人在大家洼一带开设盐场,只可惜才建起来一半,大家洼附近的山林便失火了。”

    他道:“山火烧毁了不少林木,就算大家洼的盐场建起来也没有足够的木柴来煮盐,所以此事就搁置了下来。”

    白善脸一沉,他不知道这件事,他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两年前,”方县丞道:“盐场停了一年多,路县令见山上长出了不少新木,又想着重启盐场,谁知道青州便发生了巨变,路县令被提拔去了益都县。”

    虽然都是县令,但益都县是青州郭县,还是上县,官品高了半阶,这算是意外的升迁,不然按照路县令的资历,他还得在北海县再干三年才会升迁离开。

    三年的时间,说不定还真和当地的士绅斗出个高下来了。

    第2875章

    大家洼

    方县丞抬起头来看向白善,可以说,路县令的离开皆大欢喜,只有方县丞一人有些郁郁寡欢。

    这位白县令看着才干不在路县令之下,他不太能肯定,他此时便选择过问盐场,是想夺权呢,还是想做些什么其他的事?

    白善心中嘘唏,也觉得路县令升迁得不是时候。

    原来当初莱州和青州打得火热的时候,北海县在内斗啊,难怪青州和莱州的官员在东征之后被一网打尽,只路县令不仅保住了自身,还升迁了。

    连带着治下的士绅都一点儿事没有,因为他们正在费心争夺盐场,没空去管从边上路过的粮草和药材补给线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